在《水浒传》中,宋江确实可以说是一个在江湖中名声极盛之人,否则也不能遇到谁就当场下跪“XXX见过宋公明哥哥”。
结果在江湖久有名声的宋江,到了郑恐这里却居然得了个不能要的评价,一时间徐山确实是有点懵。
不光是他懵,其他人也都挺懵。
王寅道:“师尊,这宋江弟子确实也听过他的名声,据说此人极讲江湖义气,又急公好义,否则也不可能会有这及时雨的名头。如此英雄人物,怎地便不能要了?”
众人一起点头:“是啊!如若有此等人物加入,我们必然会如虎添翼啊!”“那可不,这宋江可是极有名气的,不少江湖好汉都受过他的恩惠。”“他要是来了,只要登高一呼,岂不是能招过来好多的江湖好汉?”
这时候徐山眼珠一转,猛的一拍脑门,道:“哎呀,师尊,倒是小人有些思虑不周了。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这宋江名声如此之盛,真来了怕还真未必就是好事。”
原来是这样!
众人再次纷纷点头:“有道理!”“就是,那宋江名声这么盛,真来了这座位可怎么排?”“直接排二号?”
他们倒是不觉得宋江真能撼动郑恐的地位,不过毕竟也是江湖盛名久矣,真来了怕也真不是什么好事。
结果却不想,郑恐又摇了摇头:“倒也不是因为这个。”
郑恐是什么人?
那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还自带金手指。
他非常自信就算宋江再长两个脑袋,也抢不走自己的位置。
“我之所以说宋江此人不能要,并非是因为他的名声太盛会动摇郑某的地位,”郑恐缓缓说道:“而是此人头脑浑沌,不堪大用。”
王寅顿时一愣,好奇道:“师尊此话如何讲?”
郑恐悠悠道:“此人的名号,郑某其实也听过一些。确实对于江湖中人极讲义气,这一点自是不错的。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说他头脑浑沌。”
“想他身为一名押司,吃的是皇粮。他又常言男子汉大丈夫当尽忠报国,报效朝廷。既然如此,那便安心吃他的皇粮,努力当好他的官。不管他是凭借自身的努力也好,重金贿赂上层官员买官也好,是清官也好还是贪官也好,至少算他目标明确,将来总归还算是会有所作为。”
众人听的点头。
在这时代,花钱买官那都算是正常操作,谁也不能说什么。
郑恐继续道:“可他呢,不一门心思去巴结上层,努力在官场往上爬,偏偏到处去结交江湖中人,周围尽是些三教九流之徒。对于这种人,朝廷敢重用吗?”
众人顿时纷纷摇头:“不敢!”“那确实,他这明显跟当官的不是一条心嘛。”
王寅在一旁听的暗暗点头。
师尊的这个看法确实新奇,却又极有道理。
就比如说,他们要造反,要暗中练兵,要扩大地盘,要准备抵抗北方的游牧民族南下。
结果嘴上这么说,暗地里却是根本不练兵,只整日勾结官府,花天酒地……
那这反还怎么造?
这就是目标不明确。
就听郑恐道:“如果这宋江干脆不想当官了,直接去混江湖,那倒也算是一号人物,这江湖中至少也能有他一席之地,甚至当个武林盟主都未尝不能。可是他却又偏偏一心想着吃皇粮,想着光宗耀祖。”
“所以郑某才说此人的头脑浑沌,不堪大用。”
“两头晃,两头都不讨好。”
“若是与之为友,那倒还好,此人倒是个愿意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人物。”
“但若是想与他谋番大事,那却绝对不可,如若真如此做了,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众人听郑恐评论完,顿时便有一种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的感觉。
王寅眼睛发亮,敬佩道:“师尊的看法果然与众不同,如此说来,这宋江果真与师尊所说一般无二。若是与之为友,确实好处不少。但是若是想与他共谋大事,怕当真不成。”
石恒等人点头道:“确实如此!”
其实郑恐对于宋江的这个评价,算得上是比较公允的。
人各有志,他想要吃皇粮报效朝廷,哪怕后期落草也想接受招安重回体制内,你不能说他就是错的。毕竟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要当官,光宗耀祖。
但是宋江的问题就在于,他想的和他做的,太过冲突。
想吃皇粮,却不干当官该干的事——通知晁盖逃跑,这就是暗通贼寇,知法犯法。
你说他走江湖吧,却又不想当贼,非要接受招安。
所以就是两个字——拧巴。
最后的结果,也正是像郑恐说的那样,真跟着他混,整个梁山的大部分人都没个好下场。
“师尊,”徐山眼见郑恐如此说,却也觉得确实有道理,当即说道:“既然如此,那这宋江确实不能用。不过咱们如今正是要招兵买马的阶段,弟子与清河县北的四明帮二当家飞鹰项如海也有些交情,不如弟子前往,使上三寸不烂之舌,劝他们也来归降如何?”
徐山这狗头军师,确实看郑恐有帝王之相,所以这干起事来也确实卖命。
万一将来混个从龙之臣,那简直做梦都能笑醒。
“哦?你认识?”郑恐顿时看向他,笑道:“能说动他们?”
徐山不好意思的抓了抓头发,道:“这个弟子却是不敢打包票,弟子只能说与他见个面,好好谈一下。至于行不行,他们愿意不愿意,弟子也说不好。”
郑恐当即沉吟起来。
这四明帮,主要收入来源是倒腾私盐,这种事情在宋朝这种年代算是暴利行当。
不过内里情况怕是没有表面那么简单。
当时张成礼语焉不详,没有细说。
“倒是不急。”郑恐想了一下之后,最终摇头道:“凡事不差这一时半会,万一打草惊蛇反倒麻烦。这样,你先与我回清河县,待我摸清他们的虚实,再做打算。”
徐山一听能跟着回去,顿时大喜:“弟子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