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从被害人的血液中检测到酒精浓度非常高,已经达到可以致死的程度,在他死亡之前又是和谁一起吃饭喝酒的?
能达到致死的量行走都成了问题,被害人又是怎么移动到后山上去的这一点接下来需要重点排查学校周围的监控录像。”
将现有的消息分享后,阮沭分配好手下诸人的工作开始着手调查。
以苏旗身上的伤势情况来看首要关注的是他的人际关系,和谁有结仇或者谁对他有很强的嫉妒心。
在学校走访的过程中阮沭可以感觉到苏旗在学校的人际关系还算是不错,不过也不能排除会有人因为嫉妒心的缘故对其下手,校内的人际关系还是需要重点排查。
除了校内,校外的人际关系自然不可避免,以苏旗的家庭背景来看也难免会是因为父母有仇家而波及到他造成了惨案。
由于苏旗的家庭背景关系,无论是叫队里的那个人去都不免有些尴尬,毕竟他的父亲苏淮山还是他们市教育局的领导,人家刚没了儿子,若是言语一个不注意就很容易得罪人。
去苏淮山那里做调查明显是份吃力不讨好的活,阮沭看了眼位置上坐的兄弟心知这个硬骨头也只能是自己去啃了,谁让他也是个官二代。
就算苏淮山不给他面子也得给阮沭老爹一个面子不至于让他面上太难看,毕竟阮某人的爹离从中央军区领导的位置下来还有一段老长的年头。
“薛宁那就交给你了,小姑娘你去比较好说话,我们这些大老爷们去了怕是会吓到人。”
应笙笙很快答道:“好。”
目前的局势还算是明朗,应该不是什么难解的案子,关键是要搞清楚案件的思路。
薛宁的自首就是个很好的突破口,在加上一开始接触她的就是应笙笙,所以她继续完成接下来的审讯也无可厚非。
“对了,小丫头吓成这样怕是要有什么心理阴影了,送你回来的那个要是能用的话跟他说一声,给小姑娘开导开导。”
阮沭这明目张胆的用人行为不知怎得看起来如此合情合理,竟然丝毫让人找不到半点的反驳之处。
于公,这是队长交代下来的活她应该听从命令,于私,予思安是大学教授,负责教育祖国未来的花朵,如今花朵有了心理阴影他作为辛勤的园丁也理应调节调节一下对方的情绪。
应笙笙愣在原地好一会儿,等缓过神来后阮沭早跑没影了,除了骂他一句“鸡贼”外好像也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词了。
应笙笙从会议室出来时予思安已经和喻扬聊完天了,这个时候正端着杯水在休息室里和薛宁闲聊。
上周阮沭嫌休息室的桌子都掉漆了影响观赏性,于是立马让人给桌子重新上了漆这不昨天桌子才搬回来,尽管已经放在外面散了许久的味儿,但在空气流通不够快的室内隐约还能闻到淡淡的油漆味道。
予思安装水的纸杯上外挂着条线,看样子是老喻同志给他推荐这个茶包味道不错要他尝尝,说真的,老喻同志的品味是真的不怎么样,茶包价格死贵死贵的味道还很一般。
当然,不排除是应笙笙自己不会喝茶,所以觉得这茶一般,老喻局长给他们推荐了几次,奈何局里的人都不太感冒于是也就不在“对牛弹琴”,今天予思安来了,他这推荐茶包的行为则又再度出现。
对于喻老局长锲而不舍的精神阮沭同志表示那商家应该给他发一块锦旗,上边写着“优秀推销员”五个大字,挂在市局办公室里显得他们局里的人多才多艺,不仅能破案还能干推销。
予思安见她进来后很是客气道:“坐吧。”
应笙笙当即一个黑人问号脸。
什么情况?
这是在警局吧?
怎么感觉像到他家了?
应笙笙在他对面坐下,薛宁就坐在予思安旁边,看她的脸色已经要比来的时候好多了,起码有些血色了。
“我想在这里应该会比让你在审讯室里有安全感一些,所以我们就在这里了解情况吧。”
既然阮沭都已经说了事情可以让予思安参与进来,这审讯过程也没必要瞒着他,毕竟他也不是第一次协助警方办案,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他心里都是有数的。
薛宁闻言点点头,情绪还没来得及紧张起来就听见一旁的予思安道:“你别害怕,你要是紧张了笙笙可能要比你还紧张了。”
应笙笙:“……”我哪里紧张了?
不过也不知道是予思安的玩笑起了作用,薛宁的紧绷的身体明显的放轻松了不少。
予思安不会直接的告诉她要放松,这样只会家重对方的心理负担,适时又不过分的玩笑倒是能让气氛缓和不少。
“昨天晚上你为什么会出现在后山凉亭?那个时间点应该是高三晚自习刚下课的时间吧。”
三中高三晚自习的下课时间是十点半,阮沭那边的消息是当晚的晚自习薛宁都是在教室里的,而苏旗的被害时间大概在十点半到十一点左右,也就是刚下晚自习的时间。
正常那个时间点已经不算早了,学生下课也应该早早就回家了,薛宁却独自去了荒无人烟的学校后山,这一点非常的奇怪。
“我收到了一个小纸条,纸条上让我晚自习下课后去后山一趟。”
说完,薛宁从口袋里拿出一张保存的非常完好小纸条,应笙笙接过纸条进行查看,上面并没有落款人姓名,不过字迹却挺好看的。
“上面没有落款人,而且时间那么晚了你就自己去后山上,不怕是有人在捉弄你吗?”
应笙笙有些无奈,现在的孩子防范心理也未免太差了一些,大晚上的在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的情况下也敢去没有人的地方赴约,就不怕出事情吗。
“我……我知道是谁写的。”
薛宁小声的说道,尽管声音不大还是被耳朵尖的应笙笙和予思安听见了。
应笙笙:“你知道是谁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