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是不是一定会死人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每年哪怕为了争水争地,甚至只是一时口角意气,两边乡邻械斗的事情都是不少见的, 哪一次没有死人呢?而洞、喵这些熟番还好,深山里的生番作乱,延绵到家乡附近的时候,也又被拉走的壮丁再也回不来的。再往深里说一点,灾年饿死的孩子难道就少见了吗?疫病流行的年景,夭折的孩子能堆满婴儿塔,甚至吸引来成群的乌鸦,围着那处吃得心满意足, 难道那里堆叠着的就不是童尸了吗?
孩子是会死的, 人们其实也能接受这一点, 但是,发生在鹤洲的死亡却还是超出了很多人的底线,像海伢子一样,自告奋勇, 愿意去联系各村百姓的本地人不在少数,大概,虽然他们见识少, 但也能算明白这笔帐:成年人都活不下去的时候,孩子的死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实在也顾不上。
可是,只是因为信息的闭塞, 因为个别人的私心,本来根本不必死的人,死在了买活军到来前夕, 死在了极小范围的动乱之中,就只是因为一句话没有传过来,没有取得大家的信任,这无疑是非常可惜的,这些和死去的孩童素昧平生的成年人们,也不由得滋生出一份义愤来,愿意为了避免更多无用的伤亡,肩负上这份沉重的责任。
“我有亲戚在两座山外的高岗村。”
“我们家祖辈是从恩施
在汉人山民的叙述之中,本来一片空白的局部地形图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红点,曹蛟龙手下的地理专员,费劲地根据此刻他们所处的经纬度,确定了在地图上的落点后,再结合叙述中的关键字,在地图上点下红点,标注出村落,把地图逐渐丰满。而洞人们的描述则要更宽泛一些,“从这里走五天的山路,过两条河,是六寨公结盟的小款,他们是和汉人生活在附近的,我们可以一同上路,去把道理和洞人们说明。”
这样就再好不过了,洞人、汉人使者一起上路,可以有效地缓解邻居们的紧张,即便不说把他们统合在一起行动,但至少不会让汉人、洞人因为邻居的异动而疑神疑鬼,好的目的没达到,彼此反倒爆发出摩擦来。张道平用汉语和他刚学的洞人语言反复交代自告奋勇的使者们,“你们就是传信的,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大家知道买活军,知道知识教尊奉的就是买活军的军主萨六——”
以知识教在番族中传播的速度,即便没有信仰,只要知道买活军尊奉的是萨六尊神,洞人也会心怀敬畏,绝不会和买活军作对。而对那些还不知道买活军和知识教的汉民来说,使者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他们明白且相信,买活军到了以后,大家都会有好日子过,对于接触过雪花盐、雪花糖和高产稻的地方,要讲明白,这些都是买活军的东西——曹蛟龙认为,讲明白这句话其实就足够了,至于接下来山民们是藏匿起来,消极抵抗,不被抓壮丁,还是说和本地的番族联合,反攻县城,把心存抵抗之念的地主拿下,这个不可强求,主要还看当地百姓自己的考量。
“不要以为几句话,轻飘飘的,好像说了和没说一样,就是这几句话能改变两湖道的局势。”
曹蛟龙再三地交代手下的通信兵,“要让各班明白,消息传递的重要性。越多人知道买活军就要来了,他们就越有勇气起来反抗,那些旧朝的官吏豪强,凭什么出十几个人、几个人就到村子里去抓壮丁?不就是欺着百姓们不知道买活军将来,衙门必不久存,生怕此时让老爷们扫兴而归,日后遭了他们的报复?”
“只要叫他们知道,有一支军队就要来了,他们且还有得选,又是亲戚们担保过的好名声,那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一个村子里,怎么不得有个百十来号人,你十几人的队伍,敢进村子里来,难道常要去打架争地争水的汉子们,不能把你们留在当地么?一旦说穿了道理,这些人无非就是纸扎的彩棚,禁不得一丝火星儿,他们少了这个势,还能办成什么?就凭手底下几百号人在县城里打,能打得起几日?人怕不都死光了?”
这话实在也是在理上,不止通信兵,便连附近的山民,听得懂汉话的都是点头,又把他的意思告诉给乡亲们知道,都得了一片赞成,直道,“大老爷懂得我们老乡噻,哪个不敢和他们打?只是打了这一个,后来又叫人来,吃不消噻,要是早知道是这样事情,他们来拉壮丁,我们都不得克!”
“要是都知道买活军的老爷这样好,我们早就下山去迎了——哪个好,还用说?县里的老爷们哪个肯和我们苦命人一起铲骨灰的?怕不是躲得远远的,怕沾了晦气!”
本地的土话,虽然不像是福建道那样,完全是另一种语言,和官话也有些虚无缥缈的相似,但说得快了,也着实是难懂,曹蛟龙强忍着皱眉的冲动,耐心听完了,便知道果然让兵丁们帮着收尸,立刻就赢得了百姓们的好感和信任。他现在既然立心要以民为本来经营自己的官途了,便也多让自己立足民生来考量很多事情——奇怪的是,一旦放开得失心,越是这样想,事情反而越来越好做了。
“日子都是过出来的,情分都是处出来的。”
这位年轻的主官爽朗地说,团团作揖,周围人连忙都跟着还礼,“路遥知马力,俺们买活军如何,乡亲且慢慢瞧吧!”
凡是听到这番表态的乡亲们,无不喝彩,甚至还有人跪下冲曹蛟龙磕头,口称恩公、大王的,鹤洲城的交接,就在这热烈的气氛下展开了。除了派人走山路联络村民、番族,提防他们被顽固地主利用,也团结他们一起把这些敌人连根拔起之外,其实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买活军的三板斧:修路、开班、种田,这会儿都要一一地布置下去。
正值春耕,种田要紧,这一季的水稻是来不及都换上高产稻种了,两湖道这里,买活军的农业适应性研究并没有完全展开,第一季庄稼还是要以本地习惯为主,到第二季、第三季,才会开始逐渐推广高产稻,此时种植心得差不多也出来了。不过,间种的大豆、土豆,还是可以铺开,尤其对山民来说,红薯、土豆、玉米的意义是很大的,可以立竿见影地解决口粮困难的问题,把吃不饱变成吃不好——吃不好,可以慢慢去解决,吃不饱可是会死人的。
因为春耕在即,修路只能略微押后了,但开班却不能拖延,立刻就要把摊子铺开——这就只能麻烦兵士们了,语言不通,则许多政策根本谈不上落地,因此语言班是不能有一天延宕的。此外,曹蛟龙还有想法要开义诊,这也同样是收拢人心的好手段,不过,如今医生依然是供不应求,义诊什么时候开,就要看他何时能申请下医务人员以及最重要的医疗物资支援了。
虽说是军队主官,还不是主政一方的县官,这些麻烦事揽过来做,苦吃了,但功却未必是他的,可一旦放下得失心,其实曹蛟龙心中也没有多少不愿了,仗又不得打,还得给军队找点细碎功劳,这些事做了也不算白出兵一场,报告也有东西可写。至于说政治前途,这个自从他决定支持张道平出手,配合知识教、洞人一起拿下鹤洲城后,曹蛟龙也就暂不去想这些了。
日以继夜地忙了几宿,鹤洲城的局面暂时稳定下来了,至少百姓们的衣食住行重新迈上了新的正轨,买活军的物资也运进了城内,大量的白米,顿时进一步稳住了民心,曹蛟龙见诸事都有了新气象,这才组织审讯战俘:主张抵抗的张家人,不必多说,直接列为罪首掉了脑袋,同伙一律处死,连送到矿山挖煤的机会都不给。
这也是上头定的规矩,虽然或许苦役到死,比立刻处死要更划算,对犯人也是最长久的折磨,但在惩前毖后的效果上,肯定还是直接杀头最好,而且,送去挖煤,多少都还有被释放的希望,而在战场上敢于如此顽强地抵抗买活军,甚至因此手上染了不少人鲜血的敌人,军队绝不会给他们融入买活军的机会,这也是战前就确定下来的方针——投降的可以活,死战到底的,买活军也尊重他们,而对敌人最好的尊重,就是送他们去死。
至于县衙那边的抵抗张家派,同时也是投降派呢,虽然他们也一样上山拉壮丁,但却得到了宽待,因为活下来的人很聪明,把拉壮丁的事情推到了死去的县令身上,且县衙的官吏的确是主张对买投降的,只是没有能力把沿江州县的普遍态度贯彻下去而已:先奉圣旨,把牵扯到大逆案的人家,敲骨吸髓,榨出的钱财递解给京城人马,算是全了对旧朝的恩义,接着再因为州县空虚,无力抵抗买活军,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开门揖盗,只要平时官声不是很差,没有压榨鱼肉百姓的习惯,那么,洗一把脸,就可以接着做买活军的顺民了。
这其中是不是放过了一些有罪的官,那必然是有的,只有真正劣迹斑斑的酷吏,很难洗白自己,就算如法照办也会被买活军处死,以此来邀买人心。但大部分投降派还是会被轻轻放过,也只有如此,才能尽量和平地接收各地的政权,否则,官衙、地主连成一线,齐心协力地对抗买活军,战场可能会相当惨烈——被波及的无辜百姓只会比今日的鹤洲城更多百倍。
曹蛟龙知道在永州方向,就有这样的例子,主官和吏目、当地大户,都是坚决反买,三方合力,到处征兵,又各种传说买活军的劣迹,坏就坏在当地的官员、大户对百姓一向也还算宽和,反而利用百姓的信任,骗得他们死命守城,买活军怎么劝说都是无用,百姓完全把这些年来流入城中的好东西,当成了本地官员从朝廷求来的恩赐之物,利用百姓对乱党的畏惧之心,以及对朝廷的感激,把县城守得铁桶一般,后来打进去的时候,尸横遍野,城里都没几个活人了!
也难怪两湖道前线的事情,不允许拿到报纸上去说了,不仅仅是因为过于惨烈,远比买活军之前出兵福建道、广府道来得血腥,而且这种操弄人心,严防死守的思路,倘若通过报纸传扬到华夏境内各地,给本地的大户参悟到了精髓,那势必会让买活军之后接收全国地区更加艰难。如若让他们晓得要提防山民、番族,那变数就又更多了!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曹蛟龙平时带兵还算是得心应手,刚刚做了几天亲民官,真是感到极为琐碎,一个头都要涨成两个大了,他这几日都是熬到深夜才睡,而且还没有电灯为伴,在煤油灯下写报告,不禁倍感委屈,不过白天也实在是抽不出时间——需要他决策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真不知道六姐那个层级的军主,如今是怎么有时间睡觉的!
【必须看到的是,知识教在消化番族地区的过程中发挥出的决定性作用,鹤洲在预估中是汉番杂处之地,本来预计是比闽南广北更难消化的地盘,新思想、新民俗难以渗透进去,我们的先进生产力,只怕养肥了寨公、登萨阶层,但没想到的是,非主动地引入知识教之后,对本地的消化居然如此之快……】
【乐观估计,到年底,八成以上的洞人将掌握基本的拼音、算数,三成洞人学会说汉话,十成洞人都会知晓且认可买活军的统治,同时主动离洞,和輋人一样顺畅融入买活军主体生活之中,不得不承认,这一切和知识教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以杂夷区行政区域长官的身份,我请求六姐慎重考虑,尽快将这些华夏杂夷地区的知识教野祭祀正规化,传教规范化,避免教义污染,发挥知识教加速融入的积极作用……相信这对稳定新领土将有奇效,洞人中涌现的知识教祭司,对我军也必将忠心耿耿,甚至有助于我军以更快速度完成江南的消化和开发也未可知……】
抹了一把面上的煤灰,曹蛟龙把信件封好,第二日跟着例报一起,递解到驿站,再一级一级地送入潭州城内,来到了谢双瑶的书案上方——这一点,老登萨倒是没有说谎,买活军的女军主,的确已经来到了潭州城内,距离最前方战线,也不过只有百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