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土司那边,怎么说?\"
少许的沉默过后,一身常服的朱由校轻轻抿了一口手中的热茶,朝着眼前的兵部尚书问道。
依着他浅薄的\"历史知识\",他依稀记得在原本的历史上,在四川巡抚朱燮元耗费无数人力无力平定了\"奢安之乱\",擒杀了贼首奢崇明及安邦彦之后,水西土司仍是负隅顽抗,并在\"水西宣慰使\"安位的带领下,继续对抗朝廷。
直至崇祯十年,中原已是乱作一团的时候,这场肆虐西南大地足足十余年的战事方才以\"水西宣威使\"安位请降而告终。
如今水西大长老安邦彦虽是领兵倾巢而出,但其老寨中尚有些死忠于\"安位\"的青壮留守。
若是这些人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天堑死守,倒也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回禀陛下,\"闻声,一身绯袍的首辅方从哲便是起身,一脸正色的说道:\"水西宣威使近些时日接连上书,声称愿配合朝廷平乱。\"事关重大,他近些时日可是没少在西南战事上费功夫。
听得此话,大明天子朱由校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这对于朝廷来说倒是一桩好消息。
不过朱由校心中倒也知晓,那水西宣威使并不见得是诚心实意的\"归附\"他们大明,只不过是怕朝廷在平定了安邦彦掀起的叛乱之后,顺势而为的将他们水西安氏\"改土归流\"。
倘若安位心中真的做此念想,那就未免有些天真了,朝廷付出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岂会半途而废?
想到这里,朱由校的目光便是一沉,微微皱起了眉头,转而朝着另一侧的户部尚书问道:\"朕听说,国库已是有些亏空,对于此战过后的抚恤问题怕是有些困难?\"
\"是陛下..\"
\"年关的时候,靖江王朱履佑因为一己之私,强行征收赋税,导致民乱沸腾,瑶人叛乱。\"
\"虽然最终没有酿出太大的乱子,但朝廷却是将广西的税银及粮食留于地方,用于赈济百姓,宽慰民心。\"
言罢,户部尚书毕自严便是露出了一抹稍有些尴尬的笑容,有些迟疑的说道:\"户部这几日正在想办法筹措银两。\"
说来惭愧,承蒙天子垂青,早在天子刚刚继位的时候,便是将他擢升为大明户部尚书,令其主管财政。
在过去的几年间,在天子的带领下,朝廷大军以势不可挡之势,先后将内忧外患尽数解决,使得大明呈现出一副中兴之像,并且已是枯竭的财政也重新焕发了生机,国库收入已是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纵然如此,户部仍是年年亏空,每逢年关的时候都需要天子自内帑拨出部分银两,用以垫资。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是自己这位户部尚书的严重失职,如若换了\"视财如命\"的神宗皇帝,自己怕是早已被撤职查办了,说不定还会有牢狱之灾。
\"自内帑出。\"
闻声,案牍后的朱由校没有丝毫犹豫,迎着户部尚书毕自严及几位阁臣惊喜的眼神,便是不假思索的说道。
自己苦心经营西南多年,眼看着便要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岂会因为些许细枝末节,导致功亏一篑?
\"多谢陛下!\"
少许的错愕过后,户部尚书毕自严便是大喜过望的跪倒在地,如释重负的声音也是随之响起,几位阁臣也是轻轻点头,面有喜色。
为了筹措银两用于西南战后的抚恤以及\"改土归流\"的问题,这毕自严近些时日可是没少找他们几人\"麻烦\"...
\"众位卿家,应该还记得朕此前说过的改土归流吧...\"
待到南书房中众臣逐渐恢复平静,大明天子朱由校清冷的声音方才宛如一道惊雷,于众臣的耳畔旁响起,也使得南书房中的气氛骤然紧张了些许。
内阁首辅方从哲微微眯起了眼睛,心中一阵翻滚。
眼下西南战事未定,贼首安邦彦主力尚在,甚至镇雄府及乌撒府的土兵也是赶到了毕节城,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但天子却已然开始召集众人商议这善后事,甚至直言不讳的表示,日后要对水西土司进行\"改土归流\",未免有些太过于自信了。
近乎于下意识的,方从哲便想开口相劝,但当其对上朱由校那双波澜不惊的眸子之后,心中的些许惊疑瞬间便是消失的一干二净,好似从未出现过一样。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少许,喉咙上下耸动了多次的方从哲便是缓缓做声,主动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心中暗暗责怪自己有些杞人忧天,还将眼前的天子当成昔日那名一脸稚嫩,怯懦躲在其身后的皇长子。
如今的天子,如若单以\"战功\"来衡量,怕是除却建国的太祖及远征北漠的成祖之外,再没有人能够比拟。
神宗在位的时候,虽然也曾取得过诸如\"万历三大征\"这样的辉煌战绩,但却仍无法与眼前的天子相比。
毕竟眼前的少年天子不但着手解决了曾经令朝廷视为心腹大患的建州女真,更是顺势将朝廷丢失了百余年的\"河套平原\"重新收回,纳入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