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城五里开外的一处缓坡上。
几名身材矮小,却又满脸戾气的倭国士卒正在默不作声的吞咽着手中的干粮,在其不远处的树荫下,还拴有几匹远比他们身材高大的战马。
他们这些人便是传闻中的"旗本"。
作为德川家族的杀手锏,他们享用着在外人看来难能可贵的一切,无论是吃穿用度亦或者军饷俸禄,都远胜于其他士卒。
甚至每逢战事,凡是获得"头功者",皆能够摆脱武士阶层,一跃成为人人羡慕的"大名领主",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和仆人。
给予此等野望,他们这些人忍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孤独",除却因伤退出或者得到幕府将军的"赦免",他们至少要在军中服役十五年以上,且地点多为人烟稀少的边陲地区。
绝大多数情况之下,都是驻扎在江户城附近的各大银矿山中,用以看管德川家族的"经济命脉"。
约莫一周之前,赶在明国大军兵临江户城之前,他们这些相应征召,从各大银矿山走出的"旗本"被统一集中,并驻扎于深山之中。
留给他们的只有一道命令:原地待命,直到烟雾燃起。
本以为凭借着人多势众的优势,江户城中的"大御所"用不了多久便会对初来乍到的明国大军形成合围之势,他们这些经验丰富的旗本也能顺势杀出,再度斩获功勋。
可谁也没有料到,整整五天的时间过去了,他们随身所携带的粮草几乎都被吃没了,江户城头仍是没有燃起象征着全军出击的棕黄色信物。
不过好在昨天半夜,偷偷潜入江户城中的"二公子"为他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今日大御所便会命令大军倾巢而出,与城外的明国大军展开决战。
轰轰轰!
伴随着若有若无的枪炮声响起,被拴在不远处树荫下的战马也是不安的嘶鸣起来,正低头沉默不语的倭国士卒们也是瞬间来了精神,赶忙站在缓坡之上,努力睁大眼睛,朝着不远处的战场望去。
因为相隔甚远的缘故,众人并瞧不清场中具体形势,但至少能够知晓战场仍放在江户城外,说明己方仍然拥有一定的主动权。
"将战马牵来。"
眺望片刻,几人中的为首者便是眼神冰冷的吩咐了一句,呼吸也是随之剧烈起伏着。
这日头眼瞅着就要晌午了,而枪炮声已然停滞许久,此时突然响起,十有八九便是为了引起他们的注意力。
为了不被江户城外的明国大军所发现,他们主力所在的营地竟是放在了距离江户城十里的山林中,唯有他们几人作为"岗哨",躲藏在这片地势高耸的缓坡上。
若是江户城头真有棕黄色烟雾燃起,他们还要第一时间赶回去向"二公子"禀告,届时大军才能发起冲锋。
这一来一回可就是整整十五里地,纵然是以骑兵的脚力,也得用去两炷香以上的时间。
而两炷香的时间,足以令场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故此他们必须在烟雾燃起的第一时间赶回去复命。
"有了,有了!"
"棕黄色烟雾!"
只片刻,便有一名年轻些的倭国士卒手指着江户城所在的方向,一脸激动的说道。
放眼望去,一缕若有若无的棕黄色烟雾正于江户城头升起,便缓缓飘向云霄中。
"尔等留下,其余人即刻与我向二公子复命。"
没有半点的犹豫,几名倭国士卒中的为首者便是手指着最先激动出声的岗哨吩咐了一句,随后便是干净利落的翻身上马,神色急切的朝着远处的山林而去。
信号已然燃起,到了他们"江户铁骑"重新崭露头角的时候了。
万历年间,彼时日本的统治者丰田秀吉曾动员全国大军,在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便攻克了朝鲜七成以上的国都,逼迫朝鲜国王出逃。
但正当丰田秀吉做着吞并朝鲜的野望的时候,却不曾想遭遇了来自大明的当头一棒。
在知晓日本入侵朝鲜,且最先入朝的明军出师不利之后,明廷的万历皇帝震怒,启用辽东总兵李如松为帅,征调辽东精锐,入朝作战。
提前获悉情报后,彼时日本军中的将帅为了全歼孤军深入的李如松,特地以四万兵力,提前埋伏在朝鲜国都西北方向的碧蹄馆。
相较于兵强马壮,养精蓄锐多时的日本军队,彼时李如松麾下仅有五千余铁骑。
但面对着如此悬殊的兵力,自知落入日军埋伏的李如松不退反进,命令大军冲锋,以弱搏强。
经过将近一日的厮杀后,伤亡惨重的日军率先溃败,任由辽东总兵李如松领兵离去。
战后清点战果,坐拥天时地利人和的日本军队伤亡过半,而李如松麾下的辽东铁骑仅仅伤亡千五百人。
经此一役,人心惶惶的日本军队再也不敢挑衅来势汹汹的大明,并于不久后退回日本。
彼时德川家族的创建者德川家康便亲自经历了这一仗,并亲眼目睹了大明铁骑的威势。
在其回到日本之后,便是力排众议,集结一切资源,训练出了一支人数约在五千左右的骑兵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