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城皇宫。
皇宫高大的城门已经被修复,但因为事出仓促,来不及替换,上面还是能看到拼接的痕迹。
为了迎接它的新主人,工部连夜加班,又重新在上面漆了一层。
只是仔细观察的话,还是能在上面找到一些暗红色的痕迹。
皇宫内外,全部被重新修缮了一下,一些损坏的物件也被重新替换了。
地上的鲜血也悉数被清理干净,只是踏入其中,还是能闻到一股浓浓的血腥味。
恐怕没几个月,这股血腥味不会消散。
宫女和太监们,正在来来回回洒水出尘,今天是新帝在永安第一个朝会,众人都不敢大意,万一出了问题,那罪过可就大了。
没过多久,文武百官陆陆续续到齐。
李正阳走在前排,身着紫服,腰悬长剑,身后跟着北府军的一干文武。
另一边以高炅为首,赵诚,赵信等一些旧臣赫然在列。
就连前户部尚书张诚也官复原职,从死牢中放了出来,要是周希烈知道这件事,恐怕能气的吐出血来。
众人很快来到朝堂前,其他大臣开始整理仪容,一旁的小太监开始检查众位大臣随身物品。
李正阳见状,也停下了身,等待检查。
“国公,您就不必了,陛下已经赐你剑履上殿了!”
小太监一脸的笑容,俯下身体,谄媚的说道。
李正阳这才想起来,点了点头,在诸位大臣羡慕的目光中,走进了朝堂。
大殿中的陈设倒是没太大的变化。
九阶玉阶上,雕刻着极为华丽的花纹,代表着天子之阶。
玉阶上面就是皇帝的龙椅。
唯一不同的,就是龙椅旁边多了一把椅子。
也象征着陛下年幼,国事暂由太后代劳。
过了一会,文武百官陆陆续续的走进了朝堂,众人分列两边,李正阳站在前面,凝神静气起来。
不少大臣偷偷的打量着李正阳,其中有些人倒是还认识他。
只是短短几年,此人就能成为大梁权势最为显赫之人,着实令人吃惊。
“陛下和太后驾到!”
随着一声尖利的声音响起。
太后挽着新帝,在一众侍女,太监的拥护下,缓缓走向御座。
随后,抱着新帝坐上了御座,自己则坐在一边。
冰冷的御座让萧贽有些难以忍受,刚坐下没多久,就开始扭动起来。
“贽儿!”
太后轻喝一声,小皇帝扭头看去,见母亲神色铁青,知道自己做错了,缩了缩头安静了下来。
众大臣三跪九拜完毕后,小太监开始宣读圣旨。
先是肯定了这次北伐的战果,接下来就是晋升有功的将士。
其中以北府军最为夸张,基本上全部都得了爵位。
梁仲儒晋为县公,孟立业,陈知节,周大等一律晋为侯爵。
赵诚袭了父亲的国公的爵位,至于赵信则继续任同州道都督。
只是鉴于同州道仍在韩德手里,赵信也只能算有名无实。
曹德彰判了夷九族,周希烈则判了流放光州,去矿山为奴。
至于其他大臣,在伪帝萧业执政期间所做之事,既往不咎。
但接下来的人事安排就有些出乎李正阳的预料了。
命李正阳,梁仲儒,高炅,赵诚,霍天德五人为顾命大臣,辅佐新帝。
李正阳和梁仲儒本就是北府军出身,以如今北府军的权势,入选顾命大臣自然无可厚非。
高炅一开始是想告老还乡,但太后怎么可能放他离去,有他在就能安抚伪帝时期的大臣,当然也能入选。
赵诚代表着世家的态度,太后自然会拉拢他,以后借着他们的势力,倒是能震慑群臣。
但是把霍天德拉进来,其目的就有些不言而喻了。
霍天德向来野心不小,要不是这些年被独孤晟拖着,恐怕早就入主了永安。
太后此举,恐怕也是冲着北府军。
如此一来,大梁就形成了两股势力,朔方和北府军。
如今大敌眼看就要消解,自然要考虑以后的事情了。
有霍天德在,北府军就不能独揽军政,这倒是形成了一个平衡。
只是霍天德还在跟独孤晟对峙,如今独孤晟少了永安的支持,已经支持不了多久。
李正阳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问题,顿时心头发寒,万一帮太后平定了天下,日后北府军的下场绝对不会太好。
宣旨的小太监终于读完了圣旨,诸位大臣急忙开始谢恩。
“现在形势大好,我们能不能趁机拿下同州,跟霍将军联合,收复幽州,击败独孤晟?”
太后银铃般的声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