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就在姜承乾修炼“人道封神法”的间隙,一年春秋转瞬即逝。
在这一年里,姜承乾通过诵读“无量度人经”,真灵元神足足增长了三倍有余,赫然已经道行大进。
哪怕是跟真正的骄阳使徒相比,也不会有半点逊色。
而整个大秦,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除去“北帝酆都统御六天经”更加深入民心,从方方面面改易着大秦百姓的风俗习惯外。
由姜承乾一手制定,帝乙等朝堂百官负责执行的移民实边计划,也终于开始初见成效。
在姜承乾的指示下,帝乙迁北疆八郡良家子三万户、关中豪强五万户入驻漠北,占据河套膏腴之地。
仅仅只是一年,便让“塞上关中”之名传遍九州。
新建河中、河套二郡的州郡长吏,更是笑得合不拢嘴,直接在上计中夺得前三,位列“上上”之评,积功三转。
一时间,九州百姓都对移民漠北,爆发出了极大的热情,再也不将其视为苦寒之地,可谓是趋之若鹜。
正所谓:大河九曲,唯利一套。
漠北确实是苦寒之地,但河套地区却是膏腴黑土,素来都是诸蛮王庭的自留地,肥沃得令人发指。
于是帝乙当即下令:再迁一千万人至漠北实边,优先考虑流民、佃户等无地百姓,又以“承包制”对天下武夫、豪强,转让水草丰茂的牧场,将漠北变成大秦的养马地,大力发展畜牧业。
按照姜承乾的规划:漠北至少能承载三千万众,再建三州十二郡,为大秦开疆拓土百万里,能够极大地缓解大秦九州的人口压力。
而在另一边,王剪率领数十万大军征伐百越,却是顺而不利。
面对大秦最精锐的甲兵,百越根本没有任何正面对抗的资本。
但是王剪率领的数十万秦军,进展却是一言难尽。
南蛮百越之地,号称“十万大山”。
不是“十万里大山”,而是“十万座大山”。
南疆到底有没有十万座大山不得而知,但是大大小小的山头,却是不计其数。
而且山高林密、遍布烟瘴,各种毒虫猛兽,根本数不胜数。
百越多巫蛊之士,在十万大山中可谓是如鱼得水,就连普通百越山民,也能健步如飞、神出鬼没。
所以王剪率领的数十万秦军,真正的对手根本不是百越山民,而是十万大山中的“天时地利”。
往往一场战斗下来,正面损伤没多少,反而是行军途中因为瘴戾疾病等原因的“非战斗减员”占了秦军伤亡的绝大多数。
对此,王剪的应对就是:结硬寨、打呆仗。
一边效仿姜承乾的“故智”,以“绝蛮令”悬赏百越山民的头颅,一边放火烧山,寸土必争地向难推进。
这时候可没有“山上有火,所里有我”的概念。
王剪的应对虽然“呆”,但确实也卓有成效。
数十万秦军以九江等郡为中心,一字排开向南推进,不断侵蚀着百越山民的土地,压缩他们的活动空间。
仅仅一年时间,就向南推进了八百里,大小战斗上千起,无有一场败绩,杀得百越联盟苦不堪言。
更有食髓知味的大秦武夫,纷纷涌入南疆百越之地。
力弱者成群结伴,给大秦军伍当辅兵、民夫,赚取悬赏和功绩。
力强者则横行南疆,杀得百越人头滚滚,各种袭扰百越洞寨,让他们不得安生、鸡飞狗跳。
不过按照这种态势推进下去,估计在十年内都别想占领整个南疆,更别说杀绝百越山民了。
也就是大秦朝廷最近几年很是发了好几笔横财,要不然还真撑不起数十万大军,经年累月的持续消耗。
对此,朝堂上下也是颇有微词,甚至有弹劾王剪无能、养寇自重的声音。
但是却都被姜承乾给强势镇压了下去,没能掀起半点风浪。
对于南疆百越,姜承乾自有算计,本也打算让王剪解决他们。
只要保持这种高压态势,南疆迟早会生出变故。
到那时候,才是一战而定南疆,杀绝百越山民的鼎定之战。
终归还是那句话:大秦如今国势昌盛、国富民强,如果就连大秦都耗不起,百越诸洞就更耗不起。
就算是拼消耗,也能生生耗死他们。
如果贪功冒进的话,反而容易损兵折将,甚至会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更何况,如今的大秦可谓是将星云集,智将如云、猛将如雨,正需要这一场持久战来锻炼,才能百炼成兵。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