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加入太子李建成的阵营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
尽管他的前半生历经坎坷,
但自从成为太子府的官员后,他的人生终于开始渐入佳境。
而且在太子府内,魏征很受李建成的重视。
魏征给李建成提意见,李建成也都听得进去。
这使得魏征,得以在一个能够充分展示其才华的平台上崭露头角。”
“就在魏征加入太子府的同时,天下局势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之前被李世民击败的窦建德,麾下有一名部将名叫刘黑闼,他再次举兵造反了。
由于李世民先前在击败窦建德时,采用了斩首战术,没有从根本上瓦解山东集团的势力。
因此,刘黑闼起兵后不久,
便迅速席卷了河北、河南、山东等地,
成为了李唐的心腹大患。”
“为了应付刘黑闼的威胁,
李渊再次派遣李世民,领兵去镇压刘黑闼的叛乱。
但当李世民好不容易打垮了刘黑闼之后,刘黑闼却逃往了突厥寻求庇护。
而且,
一旦李世民撤军,
刘黑闼就会带着突厥的援兵回来,并且重新攻占大片领土。
所以此时的刘黑闼,无疑已成为李唐的重大威胁。
身为太子洗马的魏征,此时却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问题。
魏征是典型的山东士族,
所以他很清楚,
刘黑闼之所以能够不停地卷土重来,
真正原因其实在于山东士族集团的支持。
隋朝时期,
山东士族一直备受打压,魏征的家族就是其中的受害者。
如今好不容易等到朝代更迭,若继续由关陇集团把持朝政,山东士族在新朝代仍将面临困境。
正因如此,山东士族才选择全力支持刘黑闼。”
“要从根本上解决刘黑闼的问题,那就必须切断山东士族对他的支持。
但这也引出了另一个问题:作为唐军统帅的李世民,难道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吗?
对此,存在两种可能:
一是李世民确实没有意识到;
二是他意识到了,但出于‘养寇自重’的考虑,他选择了放水。
因为只要刘黑闼一直捣乱,
李世民就能继续领兵,
才能积累到足够的军功,
进而有机会去夺取李建成的太子之位。”
“不论出于何种原因,
但只要李世民继续领军征讨刘黑闼,对李建成显然都是极为不利的情况。
正是因为看清了这一点,
魏征这才果断地向李建成提出了建议,
主张由李建成亲自领兵,去征讨刘黑闼。
李建成采纳了魏征的建议,
并在抵达山东后积极与当地士族建立联系,
给予他们各种承诺拉拢分化,
从而从根本上,铲除了刘黑闼这一心腹大患。
李建成能够亲自去征讨刘黑闼,并成功解决这个大麻烦,魏征绝对是居于首功的。
他的深谋远虑和果敢决策,为李建成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
随着李唐逐渐统一天下,
李建成与李世民的斗争,
也从战场转向了朝堂。
在这期间,
魏征始终全心全意地辅佐李建成,
为他出谋划策,
成为了太子手下不可或缺的核心智囊。
如果说,在李世民阵营中,
房玄龄和杜如晦是让李建成最为头疼的人物。
那么在李建成阵营里,
魏征,则无疑是李世民最为忌惮的对手。”
“为了让太子李建成顺利继承大统,
魏征向太子提出了三条策略:
首先,他建议李建成积极争取领兵作战的机会,以此提升自己的功绩和声誉,巩固自己的地位。
其次,魏征提议通过重金收买或调离京城和秦府等手段,削弱秦王府的人才储备,从而削减李世民的势力。
最后,他敦促李建成要果断行动,先下手为强,以确保在这场皇位争夺战中占据先机。
简而言之,
魏征实际上就是在劝说李建成,尽早除掉李世民这个潜在的巨大威胁。
然而,遗憾的是,李建成并未采纳这一建议,
他的犹豫不决和缺乏行动力最终使他失去了先机,
被李世民抢占了优势。”
看到这儿,唐太宗李世民心有余悸的喃喃自语道:
“老魏确实是个难缠的对手。
但凡当初大哥能稍微果断一点,
我恐怕就真的等不到玄武门之变的那一刻了。”
长孙氏听到这里,
轻轻的握住了李世民的手,柔声安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