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是大齐安宁的开始,也是繁荣昌盛的开始。
在几位激动的老大人之中,付鼎臣算是最能自制的一位。
他从景帝跟刘相的对话中弄明白了是谁将这几本书送进来的,于是看着胡绩,向他问道:“院长说这是天阁赠书,那不知除了这几本农书之外,可还有其他?”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看向了胡绩。
天阁送的这几本农书价值已经不可估量,但那样的仙门来一趟,总不会只送了几本农书吧?
迎着众人隐隐期待的目光,胡绩嘴角上扬。
而先前从他口中已经听到了答案的景帝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期待着自己的几位内阁大臣听到答案之后的反应。
胡绩道:“不止,实际上天阁一共送来了几十车的书,数量不下上千册。我只是带了这几册农书进来,剩下的还在分类清点。”
这话一出,位高权重的几位宰辅大人差点没能控制住表情:“你说多少?”
……
……
这一夜,御书房的灯彻夜长明,几位内阁大臣没有回去,与帝王一起拉着胡绩一夜长谈。
而天刚亮的时候,就有御林军离开了皇城前往书院,严密地护送了更多清点完毕的书籍进宫。
翌日朝堂,天阁赠书的消息一展露在朝中官员面前,顿时令朝野上下沸腾了起来。
朝堂诸公,三省六部,无论是翰林的清贵文臣还是领兵打仗的武将,在得知天阁赠予的书卷里涵盖了哪些方面——尤其是已经经过初步验证,知晓可行的农书,全都激动得难以复加。
每一个在朝为官者心中都有自己的愿望,纪东流希望天下再无水患,裴云升则希望天下再无冤案。
而除去这种个人的偏好,朝堂共同的愿望就是想在自己手中开启盛世太平,希望能够推出更多于民生有用的利器。
风雨飘摇的十数年间,这个目标仿佛离他们越来越远,可当这些书籍被送到他们面前的时候,这条路仿佛一下子就近了。
从来没有一个时刻像现在这样,让所有人都感觉自己的双脚踏实地站在了地上,只要向前就能实现心中所想。
这当中最惊喜的当属司农寺,他们从年前开始就一直在忙着育种,忙着改良农具,改良耕作方式,得到这些农书可以说是瞌睡送枕头。
他们遇到的许多问题,竟然都能从其中找到解决之法,就像有人在他们之前先将这条路都踏过了一遍一样。
要从其中找出最显著的一项,那就是肥料。
麒麟先生所著的农书当中,提到过高效的肥料施用方法,然而并没有记录详细的方子。
司农寺原本是按着原书自己摸索,可得到这几本农书之后,他们就立刻在其中找到了制作方法。
陈松意默写出来的那本书到底是来自十几年后的版本,现在没有的东西终于被补上了。
第304章
宝藏在手,如何取用就成了下一个问题。
“天阁赠书珍贵,需要多复刻复本。”
“书院要留,宫内要留,国子监要留,三省六部也要留。”
“等到政令推行之后,下属的各层官邸也要有,只凭现在的印刷术是不行的。”
朝堂诸公这便发现了要推行改革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然后,横渠书院清点出来的书籍名录就给他们提供了解决之道——改进造纸印刷术。
天阁赠书的内容包罗万象,其中就有造纸印刷术的改进之法,改进后的造纸印刷术会大大提升造纸印刷效率,并且降低书籍印刷的成本,一时间要验证改进方法就成了当前最要紧的一件事。
景帝直接让皇家书局来接手此事,这并非担心民间得到改进之法会分去这方面的利益,而是出于两层考量。
一是民间书局的效率不及皇家工匠,二是廉价的纸张跟高效的印刷术被制造出来,必然会让书籍更普及,这将对门阀世家造成极大的冲击。
门阀世家的地位一直高高在上不可动摇,是因为他们垄断了知识。
一个千世之家收藏的书籍数目不是常人能想象的。
他们一直靠阻塞下层阶级向上的通道来巩固权势地位,不会乐意看到这一革新给他们带来的冲击。尽管之前朝廷对沂州王氏的清洗震慑了他们,但那也不过是震慑,只有知识真正不再被封锁垄断,才会对他们造成根本上的影响。
皇家书局的工匠在得到造纸印刷术的改进方法之后,立刻投入了实验,很快就做出了成果,那第一批大量复刻出来的天阁藏书被送到了宫中,呈到了景帝面前。
景帝翻过散发着油墨气息的新书,笑着随手递给了面前的刘相:“这印刷术造纸术一推广,那些世家怕是要坐不住了,天阁阁主送书的时机好啊。”
正是刚刚清扫完沂州王氏的时候,牵连数家,震慑了更多家,让他们想要有所动作也要掂量帝王的气性,免得成为下一个沂州王氏。
等改进的造纸印刷术降低了知识流传的门槛,开启民智,从此大齐将不再缺可用之材。
而与此同时,让他如此高兴的原因还有一部分是天阁送来的藏书里竟然还有许多系统、高明的医书,这些医书揭示了游天的医术高超卓绝的原因。
今日下朝之后,几位相公被留下就是为了太医院的上奏。
太医院里聚集着天下最高明的太医,向来只是在前朝后宫给皇家和重臣医治,在朝堂上有极少存在感。
本来太医们苦于跟游天共事短暂,没有机会同他继续学习交流,可当这些来自天阁的医书被送到太医院一份之后,他们就不再有这般烦恼。
在这些医书中,太医们不光找到了许多疑问的答案,更在其中看到了一条全新的医者培养之道。
几番商议后,太医院最终拿出了一封奏章,呈到了景帝面前,希望本朝能重开太医署,并广招学生,用天阁赠予的医书培养出更多医者。
“……过往医者总是敝帚自珍,只以血缘、师承来传承医术,如今我等见过天阁的医书方知自身浅薄,而自身器量在赠出这些医书的天阁面前又是何等的狭小。”
“原本我等想,只有天阁那样的地方才能培养出像游院判这样的大家,而如今有了这些书籍,只消耗费十数年时间,就能培养出更多像游院判的医者。”
届时,许多的措施就可以在民间推行,有了更多从太医署出去的医者,大齐的百姓就会有更多从疾病底下治愈的机会,各地的产妇跟新生儿的存活也更有保障。
“……生下来的孩子茁壮成长,本朝将会有更多的人口,更多可以调用的成丁。”
“人口的兴盛是王朝兴盛的前提。”景帝将太医院上书中的这句话复述了一遍,“而医术的昌明跟医疗资源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