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听到老何对自己的夸赞,李均是十分高兴的。
众人见到那个许久没上课的李均,被老何那么说着,居然还是表情平静如水,甚至嘴角略带笑意,难道他没听课上课这些,难道他还真能解答出那个难题来不成?
虽然是学霸,但是也不得那么厉害吧。
这个题目,李均也是看了一下,其实难度系数五颗星的话,最多是三颗星,闭着眼睛都能解答。
不过这个年代不仅是学生,甚至是老师基础都差,所以他们觉得这个题目很难。
因为这年代的高中老师要么是高中毕业的,要么是中专生毕业,这种教学水平自然不是很高。
不然马云当时八十年代高考也不会只是考了19分,他都能上师范大学了。
这个年代的高考要求按照后世的考察要求,真是不高,录取的分数也低。理科三百七八十分就足矣,要是考到了四百分出头,就敢窥视国家直属的几十所重点大学了。
搞运动那些年,让华夏知识分子断层了……一切其实都是低起步的年代,而且老师还相当残暴,体罚,老师用竹板抽打手心和背脊,给你一记暴栗子,拉你的眼皮,家长也是一句,老师,我家小子你随便揍。
在这样一个年代里。
这样一个370分就能读本科的这个年代里,他的漂亮同桌钟灵考了87分其实还是相当厉害的。
于李均而已,有着厚实基础的她,来到这个年代,那就是当真的学霸来的。
“李均,这道题你会不会?”老何满眼充满希冀。
这时候李均从座位上站起来说道“老师,这道题我会做。”
这道题考察的东西,李均一下就能看出来,两星的推导力水平,一星的洞察力水平,二星的判断力水平……然后这道题的难度系数就成为了三颗星。
“好好好,那你上来。”
何老师十分的激动,他们班的李均真的能解答出这道题目,也就是他若是真的参加此次考试,他真的能拿高分,拿第一的分数,因为这道题这次考试的时候全年级可是没有一个学生能解答出来。
这个题目,在老何的眼里,看着也是有难度的,这个题目杂糅了很多东西,是一道综合考题,它考察了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问题,然后是对数函数的换底公式,以及二次函数的零点求法,还有sina以及tanβ转换。
不过这道题目还没有完,因为它不仅考察的是函数本身的定义域,还需要结合实际问题来理解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前面几步是分析题意,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函数模型……
李均拿着同桌钟灵的试卷上台。
然后接过何老师递上来的白色粉笔,开始在黑板上运笔如飞。
大家发现解题不是很重要,此时大家都被他的粉笔字给吸引了。
李均的粉笔字写得真是太好看了。
之前没发现李均的粉笔字能写得那么好。比何老师的粉笔字都要好十倍,他们一直认为何老师的粉笔字是很厉害的。
何老师心里也很是惊讶,他的粉笔字也是锻炼了许多年,才写得那样……但是,那个李均的字之前没有那么好啊。怎么生病一场后,粉笔字变得那么干练,犀利,有型,好看。
不一会儿,李均就写了小半黑板。
然后教室里只是李均沙沙地在黑板上写字的声音。
这李均答题是一气呵成的,在旁边居然草稿都不打一下,就在黑板上一顺溜的一步步解题,式子列得详细无比。
李均本来解答完了,但是他感觉这道题其实还有更简单的方法。
用第二种方法解答的时候,他又想到了第三种解答方法。
让何老师再一次感觉很牛的是,这道题李均居然用了三种方法来解答,他老人家都只有一种方案,那个李均,他还真是……学霸,他是怎么做到的?!
李均十分潇洒地把半截粉笔头放回讲台上,然后在别人惊艳的目光之中回到座位上,他回到座位,将试卷放到同桌钟灵的面前,但是那妮子似乎还沉浸在李均黑板的解答之中欲罢不能。
她现在如饥似渴地看着李均的解题思路,她现在佩服死了李均,他到底是怎么做好的,他真是聪明,居然用三种方案来解答这道难题。
何老师先前被李均的粉笔字震惊,现在也是被李均的解题过程震惊,因为那个难题李均用了三个解题方案,而且还都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思路,数学的意义不正是用最简单最高效的方式,解决最复杂的问题吗?
相比他准备给学生讲解这道题的思路,他真把这个题目当作超级难题了,然后解题过程也是相当复杂的,幸好,是让李均先上场解答。若是自己到时候问李均有没有解题方案,到时候自己丢人不是得丢人大发了。
“你们看看,人家李均这个题目能有三道解法,但是你们却是没有一个人做出来,为什么李均能做出来,你们应该向李均学习。”
“李均同学,你跟同学们说说,你是怎么解答出这个问题的。”
李均想着总不能说自己是后世……这些其实已经研究烂透了,他还用了一些高等数学也就是大学数学来解决这道数学题,用大学知识点解决高中数学题,这算不算作弊?。
“老师,这是你教的好,其实都是老师功劳。”
老何听得马屁一脸的喜悦,那个先前杀气腾腾的脸现在都笑成了麻花。
而教室的学生却是一脸的无语,李均还真是不要脸啊,都翘课一个月了,上这些函数的时候,他根本不在学校里好不好,什么都是老师教得好啊……
“李均,你真不错,题目解得非常好,你就是我们华夏需要的人才,你要继续努力,我们国家就是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你是我教过的最优秀的学生,你将是为祖国建设四个现代化添砖加瓦的人才……”
这老师和学生开始进入循环赞扬和互相追捧的状态……
……
……
其他学生心里此时都是有一句话:“那一大一小,真是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