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行踪,直奔边境,一路收编流民,瞧着是要拉起一支起义军造朝廷的反呢。”
有时候他都怀疑造反是老姜家的遗传基因,一个个说干就干,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毫不含糊。
“要不要叫我们的人联系公主?”
乐重恩问。
“不,她既然走了这条路,便不可能永远躲在旁人身后,该她经受的风雨便由着她去,不摔打长不大。”
秋东想了下又道:
“安排人混进去,远远看着,走不了大样子就行,由她折腾去吧,反正阿兄给她准备的钱财人手足够充分,阿兄还是这幅性子,把弟妹们都当长不大的孩子呢。”
乐重恩无奈撇嘴,心道您自个儿听听,您这话前后矛盾吗?知道您这会儿像什么吗?整个就是一舍不得自家孩子出远门学艺的熊家长!
还好意思说太子殿下,您自个儿好到哪里去了?
罢了罢了,正事要紧。乐重恩将刚收到的消息递给秋东:
“藩王那边打算今夜动手。”
秋东仰头将碗里的酒一饮而尽,看着窗外对即将发生的一切毫无所觉的行人,眼眸幽深:
“叫咱们的人做好准备。”
藩王们以为秋东的兵马最起码还得两日功夫才能进京,事实也是如此,但秋东早前在丰都城附近布防的人手,随时都能调动,用起来并不比定国军差什么。
秋东并没有今夜就与藩王们正面对上的打算,但也没打算让王后在内的,包括太子和侄女蔓蔓等人真的殉国了。
“由你带队,走长秋宫水池下的密道,今夜趁乱把人带出来,没问题吧?”
乐重恩就差把胸口拍的邦邦响了,当初长秋宫水池下那条密道,可是让秋东成功溜出王宫,且至今没叫老皇帝发现端倪的存在。
有那密道,加上他这个熟悉宫内环境的熟人带路,此行可谓事倍功半。
倒是秋东,乐重恩张张嘴,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忍住:
“您不去见见太子殿下吗?”
尽管如今和太子处于对立的局面,乐重恩却从不否认太子的品性和能力,在他心里,太子依旧是那个昔年似兄长一般在王宫里耐心教导他们功课之人。
尤其在藩王进京的过程中,太子虽然没有阻挡成功,却给藩王们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谁都明白太子的失败并非能力不行,而是手头可利用资源实在太少。
秋东道:
“不急,待我见过一个故人,再去见阿兄,才刚刚好。”
至于秋东所说的故人,正是国师。
月黑风高,秋东趁丰都城内兵戈四起,乱糟糟一片,顺利混进摘星楼。
他发现与外界的混乱不同,摘星楼内平日侍奉的内侍不见踪影,换上了下盘极稳,太阳穴鼓胀的高手,这些人扮做内侍的样子,偶尔从秋东身边经过,却并未对秋东出手,又快速离开。
秋东轻笑一声,将恶鬼面具往上推了推,明白这些人是认出他“征北王”的身份,有所顾忌,只能尽快去将此消息告知老皇帝。
于是他大摇大摆行走在摘星楼内,脚步轻快,跟回了自个儿家一般自在,嘱咐暗中藏着的人为他准备一盏莲子羹充作夜宵后,径直往国师的炼丹房而去。
国师,近一年来低调的好似隐形人一般,却是彻底给老皇帝致命一击的狠人。
怕是老皇帝做梦都想不到,他以唯一的儿子性命为饵,做出天衣无缝的局,因国师的存在,等不到他享受的那一日。
第129章新帝
“师徒一场,您不打算与徒儿告个别再走吗?”
国师是个聪明人,听见秋东自报家门,再看看他脸上的恶鬼面具,瞬间想明白了很多事。
他眼神里有欣喜,有释然,唯独没有紧张。
“殿下,许久不见。”
语气甚至有几分松弛,说着让开身后的路,邀请秋东进院一叙。
原本国师是打算离开的,人都走到门口了,但被死而复生的秋东给堵住去路,便也不着急走,好似故人重逢,热情的请人进家门喝杯茶歇歇脚。
秋东坦然迈步而入,无视了国师身后那人防备的神情。
他在廊下点一盏宫灯,又从袖中掏出一包苏记点心,邀请国师在石桌对面落座:
“尝尝?听闻是您喜欢的口味,做法有点古怪,外头也是近一年才兴起,今儿白日里特意绕远路买回来的。”
说着便将脸上的面具摘下来搁在桌上,自个儿先尝了一口。
国师目光在秋东身上停留片刻,细长的手指轻轻捻起一块儿点心,在身后道长忧虑的目光下,缓缓送入口中,很真诚的点评:
“有故乡三分味。”
秋东却没有接国师的话茬,而是望着皎洁的月光好似陷入了什么回忆,让他整个人都显得安静极了:
“确实只有三分味。”
国师投来不解的目光。
秋东指指桌上的点心,语气说不出是怀念还是什么:
“据说我生母原是御膳房不起眼的司膳内侍,后因感念王后娘娘多番回护她与腹中胎儿之恩,便常做家乡小吃送与娘娘。
待她人没了之后那几年,王后娘娘也常叫小厨房做了与我吃,好叫我留个念想。直到十一年前,也就是我七岁那年吧,宫中再也没见过这道点心。”
十一年前,这个时间点太过巧合,国师尚且没有多余的反应,可国师身后那位瞬间浑身僵硬,看向秋东的眼神充满了杀气。
秋东笑盈盈道:
“没记错的话,这道点心原本无名,做法也不特殊,只不过要用当地的水源,才能做出那股独特的味道,即便换了王宫里上好的山泉水也不行,王后娘娘便为之赐名三花水。”
国师便懂了,无奈长叹一声,没想到他的隐藏竟然会在这种小事上暴露了。
他简单换了姿势,身上那股悲天悯人的气质瞬间消失,出现在秋东面前的,成了锋芒毕露,多看一眼都会被刺伤的卜鹤:
“殿下意欲何为?”
那道被王后命名“三花水”的点心,来源于三花水村,一个原本平平无奇的南方偏僻小村,村民以捕鱼为生,生活十分安宁。
直到老皇帝忽然开始沉迷修仙问道炼丹求长生,于是对朱砂,尤其是质量上乘的朱砂需求量急剧提升。地方官为了讨好老皇帝,在治下各地广泛挖掘。
而三花水村,便是那个时候出现在天下人面前。
只因那里的朱砂质地上佳,天下间绝无仅有。在经过层层上报后,老皇帝大手一挥,将三花水村的朱砂列为贡品,地方每年必须向朝廷上供足额数量。
这或许对很多人来说是好事,但对那里原本的村民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当地富商豪强与地方官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