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391章 当街行凶

作者:双刀火鸡 字数:2886 更新:2022-05-18 10:23:15

大明,塔亭布政使司西北,腾达府。

朝廷在塔亭设置了七个府,其中腾达府是大明极北之府。

府中的汉人百姓只有两万多人,大部分都是从辽宁强迁过来的,小部分是因朝廷移民政策迁来的河北、山东、山西人。

府中驻有一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用以震慑当地土著,士兵与百姓的比例达到了1:1。

今日,腾达府西北之地,一支规模巨大的车马队正准备出发。

这支队伍大概2000人左右,其中,700多名布衣骑士已经跨上马鞍,鞍间弓袋里放着开元弓,腰间挎着马刀,手里攥着缰绳,个个满面忧色,像要上刑场一样。

还有四百多辆马车,每辆马车都装满了物资,除了基本的生活物资外,还有骑士们的补给军械和御寒的棉衣。

拉车的马都是膘肥体壮的蒙古马,这些生长于蒙古高原的马,虽然体形矮小,其貌不扬,但体魄强健,皮厚毛粗,能抵御西伯利亚暴雪,能扬蹄踢碎狐狼的脑袋。经过调驯的蒙古马,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

车前坐着的人有老有少,但大部分是女人和小孩,他们是骑士们的家眷。

在车队最前方,现任塔亭布政使的杨嗣昌带着第56步兵师、第44骑兵师的两名师长为车队的两个领队送行。

他们面前站了三人,两大一小。

左边这人,四十上下,生有一张棱角分明的麦色面孔,目光炯炯有神,长须垂胸,身穿灰色皮袄,背上背着斗笠,腰间挂着水囊、燧石、小刀等物。

他叫徐弘祖,字振之,这两个名字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自号倒是广为后人所知,他自号霞客,所以也可以称他为徐霞客。

他身边的小孩是他9岁,随母姓的儿子李寄。

他右边这人身高一米八几,一身深灰色军服和军大衣表明他隶属于大明军方,他叫张盘,是车队的随行武官。

明军控制塔亭之后,朱由检的目光放到了更北方的西伯利亚地区。

西伯利亚这名字来源于西伯利亚鞑靼语,意思就是“沉睡之地”,西伯利亚鞑靼人以此为国家名称建立西伯利亚汗国,后来被莫斯科大公国征服,西伯利亚此名词进入了俄语。

西伯利亚地区总面积约为1322万平方千米,要知道后世俄国总面积才1710万平方千米,俄国要是没了西伯利亚,面积连老美的一半都不到,。

如此广袤的区域,蕴藏着丰富的木材、天然气等资源,就算是为了后人,朱由检也要插手其中。

西伯利亚依据地形可分为三部分: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曾经的西伯利亚汗国只控制了西西伯利亚平原。

朱由检对清朝历史了解不多,但据时间推测,此时沙俄的势力绝对已经进入了中西伯利亚高原,留给大明的无主之地不多了。

朱由检着即下旨,让户部从黑龙江、塔亭两省选派士卒,一定要孑然一身的士卒或者家属愿意跟着去的士卒,同时放眼全国,选择合适的领队人选。

在各地锦衣卫上报的诸多人选中,他一眼就选中了这个姓徐的富二代。

而随行武官张盘则是主动请命,他全家都被女真人杀了,而明朝境内的女真人除少部分的极北部落之外,大部分人都被送进了集中营。

男人开山砸石,下矿挖煤。

女人修路掘井,搬运物资。

真的是把女人当男人用,把男人当牲口用,算是给张盘这种人报了仇。

而据可靠消息说,一伙上千人的女真队伍越过黑龙江后,往西北而去,这也是张盘请命的主要原因。

朱由检要进取西伯利亚、徐霞客爱好地理,张盘要报仇。

三人各怀目的,组成了这支队伍。

下人端来几大碗酒,几人一人一碗。

杨嗣昌双手端着举杯,对二人道:“此行一别不知何日能再相见,这碗酒就算本官为你们践行了,本官干了。”

说完,仰头将碗中酒水一饮而尽。

饮罢酒水,张盘上马,徐霞客上车,队伍向着西北方前进。

大明崇祯八年,明朝开始探索西伯利亚地区。

……

北京,西长安街。

随着阅兵日期临近,北京城里的洋人也越来越多了,即便是在外城都能见到白人和肤色偏黑的南亚人,至于黑鬼么,集中营和种植园才是他们永远的家。

现在是下午,不冷不热的温度让京师百姓能尽情享受阳光的温暖,这样的天气,人们都爱出门,街上行人也是格外多。

街道中,三个金发白皮的洋鬼子勾肩搭背,身上的酒臭味在一丈外都能闻到,他们粗暴的拨开前面挡路的行人,嘴里唱着不明所以的家乡小调。

三人穿着统一的带袖头、翻领、领章的白色军服,内穿红色衬里,脚上穿着皮靴,腰带上只有一把匕首,他们的武器在踏上大明土地时就被收缴了,仅被允许保留长度不超过一寸(34cm)的武器。

忽然街边传来一阵香味吸引了其中一人的注意,带着另外两人循着香味找到地方。

街边,一个不大的摊位,摊主夫妇打开一屉刚蒸好的包子,包子的香味随风飘到街上,勾起路人的馋虫。

三个洋人来到摊位前,各自抓起一个包子送进嘴里,即便烫嘴也强咬了一口,刚蒸好的包子色香味俱全,三人大口吃着。

中间一人敞开衣襟,抓起两个包子就往里塞,摊主急了,连忙摆手:“几位,吃包子得给钱。”

三个洋鬼子充耳不闻,一人往怀里塞了几个后就要走,摊主赶紧从摊位后绕出来,抓住一个洋鬼子的手臂:“哎,不给钱不能走。”

洋鬼子挣开他的拉扯,用生涩的汉语说:“窝克倚…”

摊主再抓住他,洋鬼子再一挣,一把推翻他,不耐烦道:“窝克倚!!”

“哎,大伙都来看看,光天化日之下,洋鬼子拿包子不给钱了。”摊主大声叫嚷,吸引路过行人驻足围观,三个白人环视四周,一双双不善的目光盯着他们,看的他们心里发寒。

领头的洋鬼子拔出军用匕首,隔空指着摊主,高声大叫:“闭上你的臭嘴,黄种人。”

他用洋文说的,大明子民根本听不明白,摊主从地上站起,愤愤不平:“不给钱就跟我去见官,天子脚下,岂容尔等蛮夷放肆。”

明朝不是清朝,明朝末年,国家都快没了,还能胖揍欧洲列强,清朝后期各种跪。

而今,大明国内民族主义盛行,近几个月来,北京街头常能见到以班为单位的巡逻军队,这给了百姓们极大信心。

摊主上来抓住洋人,领头的洋鬼子几次挣脱都没挣开,酒意上头,攥着匕首的手在空中乱划。

两人争执间,匕首划过摊主喉咙,摊主瞬间倒在地上,捂着喉咙,像上岸的鱼一样,蜷缩着身体,大张着嘴,痛苦的喘着气。

“杀人啦!!!”

围观人群中传出惊呼,人群们顿时往后退去,杀人的洋鬼子一时愣在原地,被同行两人拉着朝街角跑去。

一分钟后,一个班的宪兵小队正好巡逻到此,问清事情后,带队的班长将铳刀加装在枪口下,一招手:“弟兄们,追。”

几人追了片刻,在一个死胡同里发现了被几名天子青年团的团员逼到角落里的三个洋鬼子。

天子青年团都是14—18岁的青年人,他们和少年团的成员们虽然都要参加军事训练和思想课程,但毕竟不是专业的军事组织,配给他们的武器都只有一把匕首。

宪兵小队赶到时,两帮人攥着匕首对峙。

一方人多,但没经验,不敢上。

一方人少,心怀忐忑,不敢冲。

宪兵小队打破了这份平衡,带队的班长瞧了眼三人身上的白色军服和红色衬里,立刻认出来:“法国人,抓了!”

17世纪30年代,世界各国军服都很混乱,而法军军服却逐渐统一,白色军服和红色衬里,是这个时代法国禁卫军的装束。

几名宪兵攥着加装铳刀的燧发枪朝三人逼近,面对近在眼前的刀锋,三个法国兵识趣的扔掉匕首,双手抱头,蹲在地上。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5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