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656上兵伐谋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字数:5507 更新:2023-08-12 11:21:47

魏广德和徐邦瑞这些年,每隔两三个月就会有书信往来,所以魏广德对南京魏国公府的事儿还是比较清楚的。

皇帝那边,魏广德把握还是比较大,隆庆皇帝应该不会驳了他的面子。

勋贵虽然在此事上没有决定权,可是却有发言权。

徐鹏举这些年,不可能和京城各家勋贵里没有关系好的人家,魏广德需要有分量的勋贵在那个时候能够站出来,为徐邦瑞说话。

虽然徐邦瑞在“礼”上占据优势,可毕竟徐邦宁的母亲在嘉靖朝受封为国公夫人,在徐阶拨乱反正中并没有被波及到。

这种情况下,徐邦宁还真就占了个“嫡”字,虽然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在京勋贵,对魏国公府最有发言权的,自然就是定国公。

“对了善贷,你知道吗?兵部和内阁似乎已经谈好,要让谭纶北上,总督蓟辽兵事。”

这时候,陈矩忽然又说道。

魏广德点点头,“前些日子听人说了,是霍翼和杨博的主意。”

虽然很不想如此,可有前后两任兵部尚书支持,还有内阁首辅徐阶的默许,陈以勤也很难反对。

最主要还是没有反对的理由,谭纶不管是在浙江还是福建,以及之后在山西和两广,不管是剿倭还是平叛,军务处理都是极佳,已经成为当世有名的军事文官。

在南方倭患逐渐被肃清的情况下,朝堂的注意力重新回到北方蒙古人的威胁上,像谭纶这样被锻炼出来的文官自然被寄以厚望。

其实,调谭纶的事儿,也就是魏广德身边的人比较关注,因为他们大都知道广东那边的情况,知道俞大猷在那边处境并不是很好。

虽然会打仗,可跟同僚关系上却很不愉快,若不是顾忌裕王府的关系,怕俞大猷打完一仗就要被免职,然后过段时间有战事时又被起复。

“那你不打算把俞大猷也调到北方来?”

陈矩这时候提议道:“这俩年,鞑子不断进犯宣大,宣府还好,虽然偶有败绩,可大多都是胜仗,皇爷放马芳在那里也很放心,可是你也知道大同和山西,现在已经成了我大明边防薄弱之处,若是调俞大猷镇守大同.”

说道这里,陈矩停下来,目光灼灼看着魏广德,等待他的反应。

好吧,这是陈矩想了很久想到的法子,在知道朝廷打算调走谭纶起,他就在考虑这事儿了。

至于为什么这么关心此事,自然也是希望自己的主意能够得到皇帝的青睐。

腾祥、孟冲他们献媚皇帝的法子,陈矩自问干不出来,那就另辟蹊径。

知道隆庆皇帝还是很重视国政,只不过大多数时候他都是显得漫不经心,还不是因为朝里有人帮他出主意,想办法。

他只需要在奏疏上批红就可以了,自有朝中大臣们去帮他办好,他可以在后宫高枕无忧的玩乐。

为此,陈矩觉得,与其和腾祥等人献媚争宠,不如像朝臣那样干些实事,只要能够为隆庆皇帝分忧,自己的地位自然就有了保证。

边事,自然是大明历代皇帝心中无比重要的事儿,只要自己举荐官员可以稳住边防,可不就是大功一件。

只不过他也很纳闷,为什么谭纶这事儿都传开了,可魏广德、殷士谵那边都没人提出调走俞大猷的事儿。

殷士谵在内阁提出过反对意见,陈矩知道,可他并不知道裕袛旧人们到底怎么商量的。

今日和魏广德一起来宣旨,他自然要说出来试探下。

“陈大哥,你有所不知。”

魏广德不知道陈矩想以此提升自己在宫里的地位,只以为他是关心自己这边,于是开口道:“俞大猷留在江南,是留在那里,以后统帅浙江、福建和广东水师用的。

你知道月港那边商船已经出来,以后会有很多来自西洋的商船到访。

那些夷人,来到我大明就是商人,可要是到了海上,到底是商人还是海盗,谁说得准。

所以,我大明需要在江南海域拥有一支战力强大的水师船队,为开海保驾护航。

我纵观大明军中能指挥水师战船的将领,似乎也只有他能胜任水师提督一职。”

魏广德不疑有他,把他的想法直接告诉了陈矩。

陈矩这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人提议把俞大猷北调。

想想也是,俞大猷在浙江和福建时,就是指挥水路并剿倭寇,是朝中少有具备海战经验的将领。

“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

陈矩点点头,魏广德有这心思,他自然也不能在隆庆皇帝面前把北调俞大猷的事儿说出来,免得坏了人家的计划。

不两日,宫里旨意终于还是下方,调两广总督谭纶还朝,升兵部右侍郎,暂代蓟镇军务。

这个时候,并没有第一时间升他为蓟辽总督,虽然有徐阶、杨博等人支持,可因为之前陈以勤曾经反对的缘故,皇帝只是让他暂时管理蓟镇军事。

在这里需要说明,真正意义上的蓟辽总督,其实全称应该是“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其实总督是大家对这个官职的一个称呼。

蓟辽总督节制顺天、保定、辽东三抚,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四镇。

蓟辽是一个地理概念,指的是今天北京,经山海关一线到锦州直至辽河的地区。

可以说蓟辽总督必须是让皇帝放心的人,因为在京师周边,除京营外所有的军队,尽归其指挥,足以影响到京师局势。

要因为这件事,让沉迷后宫享乐的隆庆皇帝忽然想到北方边防的事儿。

在调谭纶旨意发出的次日,魏广德接到宫里口谕,让他进宫觐见。

在乾清宫,魏广德见到隆庆皇帝,在行礼后就被问道加强北方军事的问题。

“上次让你想想怎么加强北方军务,朕不想再听到鞑子在我大明国土上肆掠的消息了,现今可有办法?”

对魏广德,隆庆皇帝向来直来直去,不会拐弯抹角。

“陛下,兵部已经让谭纶北上,有谭大人坐镇蓟镇,北方防线固若金汤,大可放心就是。”

魏广德低头答道。

“可是蓟辽、宣大安稳了,江西、延绥,还有宁夏那些地方呢?”

隆庆皇帝对魏广德的话并不满意,他要的是整个北方防线稳固,他要的是不再有石州事件发生。

对此,魏广德有些沉默。

大明北方防线俗称九边,可想有多么漫长。

即便大明在这条防线上耗费天量的银钱,聚集百万大军,其实也很难做到严密防守,不给鞑子丝毫机会。

要知道,鞑子只会聚兵在一点进行突破,还是寻找防御薄弱之处。

一点破,整个防线就失去了意义。

对于这样的情况,后世能给出的办法其实不多。

不管是马奇诺防线还是苏联的西部防线,在面对德军进攻的情况下不也是一点用处没有。

马奇诺防线直接被人绕开,西部防线很长,德军绕不开,可直接突破,滚动进攻,整条防线上的强大的苏军并不能显示出兵力优势,一线部队很多时候甚至是以弱击强进行抵抗。

明军现在的处境其实和当时苏军非常相似,只不过对手弱小的多,无法实现占领。

对这样的局面,苏联后来总结的经验就是,最好的防守其实是进攻。

防守始终被动,还要分兵,根本形不成优势兵力作战。

只有进攻,力量集中在一点上才可以。

可是,这个道理魏广德懂,但是对于居无定所的蒙古人来说,似乎用处不大。

朱棣时期,数次劳师远征,蒙古人期初还积极抵抗,后来被打怕了,直接选择遁入草原。

找不到敌人,还怎么打?

就算现在魏广德提出集中边军对草原进行扫荡,先不说大明朝供不供得起这笔巨大的军费,只怕到时候除了毁掉草原上为数不多的那几座城外,不会再有丝毫斩获。

俺答汗不是笨蛋,他聪明的很,知道自己的实力怎样。

鞑子军力真的够强大,强大到可以和明军抗衡的程度,人家早就围攻北京城了。

重新攻占元大都,饮马中原,其实也是草原人一直的梦想。

看魏广德迟迟没有回应,隆庆皇帝心中不愉,略带一丝怒意道:“难道我大明只能一直这样被动防御,年年都要经受虏骑肆掠吗?”???.BiQuPai.

魏广德知道,自己再不说点什么是不行了。

其实这段时间他也有考虑,只不过还不太成熟,这里面有至少两点需要做到。

虽然不成熟,可魏广德这时候也只能先向隆庆皇帝透露一点,免得让他失望。

皇帝对他失望了,他入阁的希望虽说不能化为泡影,但影响实在太坏了。

于是,魏广德抬头看着隆庆皇帝,一字一顿说道:“孙子兵法有云,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听到魏广德这么说,隆庆皇帝脸色稍好,微微点头,示意魏广德继续说下去。

隆庆皇帝的优点之一就是能听人劝,只要你在提出你的意见,他心情不管怎么样都会耐心听完,而不会烦躁的打断。

“有云: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魏广德继续说道。

最后,他才说道:“所以,孙子最后才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看似魏广德的话云山雾罩,可隆庆皇帝毕竟是被高拱九年义务教育教出来的,把魏广德说的三段话提炼出重点就是,“全国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和“上兵伐谋”。

全国为上,指的是使敌人举国降服,而不是用武力击破敌国。

不战而屈人之兵,则是字面意思,那就是不通过交战就降服全部敌人。

至于上兵伐谋,意思就是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

“你想用什么谋略?”

魏广德的话,成功的引起隆庆皇帝的重视,他饶有兴趣的问道。

“对蒙古人,其他的法子没用,听说草原人只敬重强者,只有展现你强大的实力,让他自知不敌,才会让他们知难而退,不再犯边,甚至俯首听命。”

魏广德答道。

“这些,朕也知道,可是我大明对上鞑子,胜败各半,如何让俺答汗屈服?”

隆庆皇帝皱着眉,狐疑问道。

“展现大明军力,压倒性的军事力量,让俺答汗知道,他能苟延残喘到今日,只是我皇仁慈,没有下定决心消灭他们。”

魏广德毫不迟疑说道。

“你要.怎么做到?”

说出这话的时候,隆庆皇帝没来由的觉得心里没底。

明军的情况,他怎么会不清楚。

就是京营,他在裕袛的时候就经常在京城闲逛,自然见识过大明京军的实力了。

真让鞑子知道了明军京营的实力,会不会勾引鞑子杀来?

“两点,最起码要做到两点。”

魏广德开口说道,不是他卖关子,而是他还没考虑好二者的先后秩序,怎么才能把威慑力放大到最大的程度,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于是,他紧接着说道:“首先要让俺答汗意识到我大明军卒战力,之前因大同军突袭板升城,各边镇受此激励,曾经积极主动出战。

但之后因大同总兵官刘汉一次突袭草原失利而被治罪降职,让各边镇就不再进行这样的军事行动了,恢复到原来一味防守的状态,也只有马芳还时不时外出扫荡。

陛下,应该鼓励边军将士主动出击,展示我大明军士的悍勇。”

隆庆皇帝听到这里,微微点头。

刘汉被降罪后,从总兵贬为参将,这事儿他知道,还是杨博在嘉靖皇帝那里求情才没被一撸到底。

“胜败乃兵家常事,这点,朝廷可以做到。”

隆庆皇帝当即就给出肯定答复,只要敢于主动进攻,即便遭遇失利,他可以免边镇将领的罪。

“其次,臣记得祖宗时有大阅礼,窃以为国之大事在戎,今人心懈惰,如此若非假借天威亲临阅视,不足以振积弱之气,而励将士之心。”

魏广德继续说道。

“大阅礼?”

隆庆皇帝皱眉。

大阅礼,这个貌似很久没有进行了。

有明一代,军礼形式内容丰富,“亲征为首,遣将次之。方出师,有禡祭之礼。及还,有受降、奏凯献俘、论功行赏之礼。平居有阅武、大射之礼。而救日伐鼓之制,亦以类附焉。”

.yetianlian.info。m.yetianlian.info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703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