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四百一十八章推开科学之门

作者:怕起重复 字数:2660 更新:2022-03-04 19:36:28

所以朱慈烺把跟郑芝豹商量好的开海方案说了出来,崇祯权衡一番终于同意了这个折中方案。

回到东宫朱慈烺就开始翻阅李若琏准备的资料,全都翻看一遍之后朱慈烺陷入沉思。

李若琏不知道朱慈烺在想什么,只是站在一旁不吭声。

想了许久朱慈烺睁开眼:“所以说这种偷到抢劫行为在乡村还是很普遍的?”

李若琏点点头:“乡村历来如此。”

上次在马神庙碰到了养马户为了防止马匹被盗,夜里不得不把马牵进卧室,朱慈烺就让李若琏收集了一下农村这些偷盗抢劫的情况。

老实说即使到了后世小偷都不能杜绝,但是强抢强盗行为确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其实强盗这种行为往往都跟地方豪强或者泼皮无赖等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虽然不能杜绝小偷,但是至少可以斩断他们的销账链条,打掉那些地方势力。

正好各地的锦衣卫缇骑正没有事前干,朱慈烺的命令一下,这些冒头的所谓大侠立刻被狠狠的修理。

接下来几天朱慈烺仔细的统计了自己的研究项目。

这不统计还不觉得,这不知不觉间自己已经开了一千多个研究项目,涉及方方面面。

很多研究人员都身兼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项目的研究任务。

而人才培养方面两年多的时间,只能说才刚刚起步。

更是有人只能熟练的计算加减乘除,就被安排去研制六分仪。

有人对矿物的认识还停留在炼丹阶段就被安排去分析石油制品。

还有人只是个卖二脚踢的,就被安排去研究火箭发动机。

不仅科研效率低下的惊人,更是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很多本应该出成果的东西都因为人手不足一直进度缓慢。

痛定思痛之后,朱慈烺决定对研究项目进行消减。

凡事五十年内不能出成果的项目,一律封存,凡事三十年不能出成果的,一律进行理论研究。

凡事需要等待技术突破材料突破才能进行的项目,则一律合并,等相应基础突破之后在进行。

进过改革之后,研究项目减少到三百个,一番调整之后,果然研究项目都顺畅了很多。

朱慈烺埋头改革,崇祯也没有功夫管他的事情了,因为今年乃是大比之年,崇祯十年春闱之后,三月十五日进行了殿试。

今年殿试崇祯并没有依照惯例选用内阁大臣预先拟定的考题。而是考了一篇策论《开海》。

这个正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这些考生最近参加文会读报纸可没少讨论这个话题。

考题一出大家立刻开始畅所欲言,这些人有年少轻狂,有老成持重,有忧国忧民,有投机取巧,也有惊才绝艳。

其中就有一人提出:‘大明若想取海外之财富,不可不察海洋之危险,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

这句话跟后世总结的郑和海权思想一致,这无疑引起了崇祯的兴趣,钦定为状元。

而这位状元直接被安排进了总参谋部,这一事一下子激起士林议论汹汹。

把一个状元安排到军部?这可是开了历史先河,尤其是参谋部那些人要么是丘八,要么是落地秀才举人。

一个堂堂状元安排进去,这被那些文人视作对他们的侮辱!

崇祯万万没有想到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事情,会闹的这么大。

不仅仅是士林如此,这种事声音席卷到朝堂,朝堂上也开始不断有人上奏章闹事。

崇祯这才回过味道,原来这事看着是一个状元职位安排的小事,但是确牵扯到了军事改革。

从军改开始,崇祯独立军部,消减裁撤兵部只能,扩大军队权利,这无不被这些文人视作文武之争的大事。

偏偏新军新胜,而且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威望正高,没有人敢触这个眉头。

不吭声不代表没有想法,这些人心里憋着坏,找不到地方发泄,早就等着崇祯出错呢!

这次状元安置成为了导火索,文臣争论的焦点,如果军部只是那些丘八的事情,那么就不要用文人!

但是如果军部用了文人,那么为什么不纳入六部管辖,这不符合规矩!

如果按照朱慈烺的想法,你们稀罕一个状元,我还不稀罕呢!想要给你们,人才我有的是!

崇祯显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这次争斗是朝臣要限制他的皇权,如果他退一步,朝臣就会进一步!

这次是不让用文人的人,下次是不是不要用文人的钱?再下次是不是不要用文人的百姓?不要用文人的皇帝!这种事情绝对不能纵容!

再说了,军部不可能只是一群军人操持,引入文官,即是对军部的丰富,也是对其的限制。

崇祯可不想尾大不掉,平衡始终是他的帝王手段的核心。

反正今年难得没有大灾发生,辽东也出奇的安静,大明一片祥和之中,崇祯感觉自己有的是时间跟这些人好好斗一斗!

今年是个好年头,这也是朱慈烺选择今年进行军改的一个原因,按照历史上,今年对于大明来说绝对是难得的大吉。

历史上这一年高迎祥被抓,李自成被赶到山沟里只剩十八骑,张献忠等人投降。

各地也没有大的灾荒,大明迎来了回光返照般的平静。

吵吵闹闹的朝堂,朱慈烺没有兴趣去听,崇祯也不再要求朱慈烺每隔一天都要上朝听政。

朱慈烺趁着这个时间好好的梳理了一下自己的研究项目,把花在搞高科技上的精力重新回归到教育上。

之所以大明搞不定这么多的研究,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不足,与其拔苗助长的硬着头皮研究,不如普及科学知识,等待着水到渠成。

这两年多,对于教育朱慈烺不是没有一点投入,例如对工匠技艺的整理,开设工匠学校。

通过整理自己脑中的知识,接合欧罗巴人的书籍编写大明的教科书。

还有就是在各科研单位成立子弟学校,培养工匠子弟走上科学道路。

但是这些事情仅仅是开始,科学的大门对于大明还是虚掩着的!例如最初的那批孩童仅仅完成了小学二年级课程。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65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