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671章 论天下大势

作者:郁雨竹 字数:2743 更新:2022-12-01 23:58:16

因为这些书籍价格都略低于市价,尤其是那本《千字文》,比许多启蒙书籍都便宜,且她大量印刷,毫不藏私,蜀地、两湖和江南等地,凡是她豫州商队能到的地方,都会把这本书当做土特产一样拉去各地售卖。

这样大量的倾销让赵含章收获了不少读书人的好感,也让她的名字被记得更牢。

世家是垄断知识,但在现在,有意识的垄断知识的世家士族还不多,他们更多的是单纯爱惜祖上传下来的书籍,不愿讲知识外传而已。

自家的知识不愿外传,但别家的知识他们还是很愿意外传的。

所以后来,随着《千字文》而来的《论语》等各种启蒙书,他们不仅愿意自己收藏一册赵氏书局的印刷本,也愿意就着一些讲义给他们解释。

但赵含章认为还不够。

她需要更多的才气和威望。

她胆子也很大,直接翻出几本农书、工匠技艺的书籍,以及兵书去书局。

现在赵氏的书局和纸坊已经开到陈县来。

和其他作坊不一样,书局和纸坊目前只在西平和陈县有,其他地方的书多从这两个地方进。

赵含章将书交给书局,道:“刊印出来,每一本都刊三千册,交给珍宝阁的管事。”

珍宝阁的管事会让各路客商送出去。

钓鱼嘛,自然是用什么饵料就要钓什么鱼。

但这还不够,赵含章一边看着她的百姓们努力挖大坝挖水渠,一边情真意切的给皇帝写了一封折子。

在天灾之下,没有哪个地方可以幸免,明年开始,中原以北的地方会迎来一波又一波的灾难。

包括刘渊所占领的并州、冀州一带。

甚至最大的灾祸就在冀州。

干旱从幽州和冀州开始,蝗灾也从幽州和冀州开始,飞蝗大军会从幽州和冀州向西向南,所过之处,片草不生。

灾祸会波及到并州、司州、雍州和秦州,还有豫州北部地区,六州百姓和豫州北部的汉人会苦不堪言,本来就连遭几年粮荒,这一次过来,汉民十不存一。

按理来说,赵汉也讨不到好,但到那时,赵汉一发狠,不仅强征粮草和马匹,还强发兵役,举大军南攻,趁着中原蝗灾严重,直接灭了东晋。

所以永嘉只有五年。

可现在,东海王提前两年死了,皇帝也迁都离开了洛阳,她不知接下来的命运是怎样。

但人可以迁徙,洛阳也能够易主,天灾却不会改变。

所以她得防范,不仅她防,皇帝也该让各州防范。

但她想写的不仅是天灾而已,她即便有心逐鹿天下,也不是想抢皇帝的位置,她希望他还能稳稳当当的坐在那个位置上。

他在的一天,天下就暂时稳一天。

所以赵含章给皇帝写了天下大势,告诉他,虽然刘渊野心勃勃,但您也有我和苟晞将军,暂时他打不过来,所以我们应该趁此机会多多发展农业,安抚百姓,广积粮,固城墙,以防备有一天赵汉再次南攻;

又告诉他,您是天下共主,现在百姓还在闹饥荒,所以我们抽不出空来,但没关系,我们先安抚百姓,让他们安心耕作,多存粮,等我们实力强劲了再一举北攻,把失地给抢回来。

绕来绕去,还是一条,多安抚百姓,多存粮,多存钱。

赵含章写了自己的建议,希望皇帝发布诏令安抚天下百姓,尤其是兖州百姓,消去他们的恐惧,轻徭薄赋,多耕作田地,多多存粮,以防万一……

赵含章洋洋洒洒写了不少,最后把折子先交给书局,和他们道:“刻出来,多印刷一些,给各学堂发去,让他们以后去支援各地修建水利时安抚百姓,劝课农桑。”

书局拿到折子都呆了,问道:“这个要印多少份?”

赵含章道:“先来个一千份吧。”

书局就松了一口气,印的还挺多,他还挺害怕的,怕印的太少,不划算。

工匠照着折子凋刻,赵含章不免忧虑,“以后我再有公文想要公布到学堂里,都要这样一版一版的凋刻,不仅费时间,也费材料啊。”

傅庭涵就道:“活字印刷需要很多识字的人,目前还不能广泛运用起来,再等两年吧。”

他道:“再过两年,第一批学生就毕业了,他们认得绝大多数字,可以到书局中工作。”

赵含章摸着下巴道:“三年的时间,难道他们字还没认完?”

傅庭涵就抬头看向她。

“好吧,是我操之过急了,行吧,那我就再等两年,不过书局掌握活字印刷了吗?”

傅庭涵道:“胡锦试过木活字,还试过胶泥活字,我让人给他找了锡、铅和铜,让他一个一个的试。”

对于活字印刷,傅庭涵和赵含章一样,都知道大概的原理,但想要做出来,却不容易,毕竟细节上的东西,谁做谁知道。

他只能交给胡锦带着工匠们去研究,能做到哪一点就看他们自己的了。

“现在胶泥活字倒是可以用了,但因为识字的人不多,排版也挺困难的,目前只在西平得用,陈县这边还没人能做。”傅庭涵道:“我会让胡锦培养两个恭敬送到陈县这边来的。”

赵含章正想说这事呢,没想到傅庭涵就接上了,她赞许的看了他一眼,问道:“你说我在洛阳也办一个书局怎么样?”

“不怎么样,”傅庭涵道:“纸坊我能帮你造出来,但书局,我人手是真的挤不出来了。”

书局的工匠是最难找,也最难培养的。

赵含章只能惋惜,然后继续盯着学堂里的少年们发呆,这些可都是人才啊,各行各业都需要他们。

书局用了两天的时间刻好折子,然后开始打磨,上墨,印刷……

赵含章的折子送往郓城时,印刷出来的稿子也被放到各郡县的学堂里,同时流传出学堂,被抄录后送往各处。

她的学生们很得她的真传,看过折子后立即领悟了她的意思,再被派出去支援修建水利时,就一边干活,一边和役丁和短工们说使君在这时候兴修水利的原因。

告诉他们,使君是想大家更便利的种地,将来若遇天灾可以多些应对,为了让你们多存粮,使君会减轻赋税巴拉巴拉……

但是,外人的关注点则和赵含章及学生们不一样,他们一眼就盯住了赵含章前半部分论天下大势的观点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330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