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29章 029

作者:七年玉 字数:20146 更新:2022-04-09 15:23:54

    果然被福康公主猜中了, 上元节诗会上出现的好诗好词,她都要背。福康公主恨死了这些有事没事爱作诗词的人。就算要作诗作词就不能少作一点么。他们作诗作词作得痛快,倒霉的是她。她平日里要背的文章和诗词够多了,如今又要多背诗词, 真的是……喜欢作诗作词的人太讨厌了。

    赵旸深表赞同, 这些人是不是除了喜欢作诗作词就没有别的爱好, 就不能做些实际的事情。比起作诗作词, 能为百姓做一些实事不是更好。

    一想到等他长大, 有无数的文章和诗词歌赋等着他背, 赵旸顿时觉得生无可恋。

    虽然赵旸和福康公主讨厌背诗背词,但是他们阻止不了文人学子们作诗作词。

    宋仁宗和曹皇后发现在回宫的路上, 两个小家伙都没有什么精神。不止如此, 颇有一番悲凉的意味。

    “福康, 你这是怎么了,不开心吗?”曹皇后伸手摸了摸福康公主的小脑袋, “今天不是玩的很开心么, 现在要回宫不开心了?”

    福康公主摇摇头,憋着嘴说道:“不是。”

    “那你为什么不开心?”

    宋仁宗低头看了一眼靠在他怀里闷闷不乐的儿子,好笑地问道:“旸旸, 你怎么也不高兴,舍不得回宫?”

    “不是。”他在哀叹他以后悲惨的背书生活。

    “嬢嬢, 我和旸旸不开心是因为要背诗背词。”福康公主气鼓着脸, 恨恨地说道,“爹爹让我把今天诗会上的好诗好词都背了,我讨厌背诗背词。”

    宋仁宗和曹皇后没想到福康公主不高兴的原因是这个, 很是哭笑不得。

    福康公主继续抱怨道:“我还有很多文章和诗词都没有背会, 现在又多了这么多诗词, 我要背到什么时候啊。”呜呜呜呜呜,她天天读书,天天背书。前段时日,她晚上做梦都在背文章、背诗词。

    曹皇后忍着笑说:“好文章和好诗词应当背下来,你可以慢慢背。”

    福康公主把小嘴巴噘地非常高:“我不喜欢背,也不想背。”说完,她可怜巴巴地望着宋仁宗,“爹爹,我能不背吗?”

    宋仁宗对福康公主和蔼一笑,但是接下来说出的话却非常无情。

    “不能,你要好好地背。”

    福康公主不想理她爹爹,转过身扑进曹皇后的怀里,背对着宋仁宗。

    “旸旸,你可不能跟你姐姐学。”对于女儿不爱背书这件事情,宋仁宗很是无奈。“等你以后长大了,要好好背书。”

    “那我不想长大。”他身为皇太子,以后学习的任务非常重。除了学习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还要学习帝王之术。不止如此,他还要学习兵法和武艺。完了,等他六岁,他就再也没有轻松的日子。

    “哈哈哈哈……”宋仁宗被儿子这番稚气的话逗笑,“你不是和王雱打了赌,要学会背诗和写字么,你这是要输给他,要叫他哥哥吗?”

    (⊙o⊙)…把这件事忘记了,他为什么要和王胖胖打这个赌。

    宋仁宗轻拍了下儿子的后背,“明日,爹爹和嬢嬢教你背诗和写字,好不好?”

    赵旸鼓着脸,不说话。

    “旸旸,你要输给王雱吗?”宋仁宗拿王雱刺激儿子,“王雱在你这么大的时候就会背很多唐诗,还会写很多字,你可是一首诗都不会背,一个字都不会写,你再不学,就真的要输给王雱,叫王雱哥哥了。”

    赵旸咬了咬牙说:“我学!”他真的蠢,为什么要跟王胖胖打赌。因为这个赌,他提前开始了读书生涯,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好,明日开始爹爹和嬢嬢

都教你,不会让你输给王雱。”见王雱小小年纪就如此聪慧,宋仁宗心里也不服气,觉得他儿子完全不输给王雱。只要好好教导儿子,儿子一定比王雱聪明。

    赵旸一听这话,一瞬间觉得天都塌了,他eo了。

    “爹爹,我困了,我要睡觉。”他暂时不想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

    “睡吧。”宋仁宗换了下抱的姿势,让儿子更加舒服地躺在他怀里睡觉。

    “嬢嬢,我也要睡觉。”福康公主觉得只有睡觉才能让她忘记背书的痛苦。

    曹皇后拍了拍福康公主的后背,温声道:“睡吧。”

    宋仁宗看了看怀里的儿子,又看了看曹皇后怀里的女儿,无奈地笑了笑:“以后得好好管管福康,不能让她不爱背书的毛病传给旸旸。”

    “官家,福康也是嘴上抱怨,平日里还是老老实实地背书。”

    宋仁宗忽然想到什么,脸色变得担忧起来:“让旸旸现在读书认字也不知道是好事坏事?”宋仁宗心里很矛盾,一方面希望儿子能早早地读书认字,另一方面他又不希望儿子早早地读书。俗话说慧极必伤,宋仁宗担心儿子太过聪明伤了身子。

    曹皇后明白宋仁宗在担忧什么,安抚他道:“官家,我们现在教他一些简单的东西,不用严格地要求他必须学会,这样旸旸学起来很轻松。”

    宋仁宗点点头说:“就依你说的办。”说完,他低头慈爱看着已经睡着的儿子,“下个月,朕就带旸旸去相国寺。”

    “有佛祖保佑,旸旸一定能平平安安地长大。”

    “一定能。”

    回到宫中,宋仁宗并没有回自己的福宁宫,而是直接去了坤宁宫。

    曹皇后给福康公主洗漱。宋仁宗亲自给赵旸洗漱。

    今天玩了一天,中午又没有睡午觉,赵旸睡得非常沉,被宋仁宗抱在怀里洗漱也没有醒。

    赵旸还太小,暂时不能和宋仁宗和曹皇后他们睡在大床上,只能继续睡在他的小床上。

    宋仁宗洗漱好后,就坐在小床边,手撑下巴看着睡熟的儿子。

    曹皇后安顿好福康公主才回到自己的寝殿,见宋仁宗坐在小床边盯着儿子看,有些好奇地问道:“官家,你在看什么?”

    “在看旸旸。”宋仁宗看向曹皇后问道,“福康睡了?”

    “睡了,她今天玩了一天累得不轻,刚躺下就睡着了。”

    “皇后,我们也睡吧。”

    就在曹皇后快要睡着的时候,隐隐约约听到宋仁宗的话。

    “皇后,谢谢你给朕生下旸旸。”

    “朕有些后悔没有早跟你……好在你现在为朕生下旸旸,谢谢……”

    曹皇后听到这番话,心中并没有起伏,也没有醒来。

    翌日一早,宋仁宗就起了。今日要上早朝,是新的一年的第一次早朝。好在早朝上没有太多的事情,辰时就结束了。

    下了早朝,宋仁宗匆匆换了一身衣服,就急急忙忙地出宫。而曹皇后早已带着旸旸和福康公主来到钱家。

    曹皇后心细,在来钱家前,准备了不少东西送给王安石他们一家。

    从汴京去舒州,路途遥远,舟车劳顿。曹皇后为他们准备了些吃的、穿的、用的,这样他们在途中会方便些。

    宋仁宗来到钱家没多久,王安石他们一家人就来到钱家,向他们辞行。

    赵旸他们一家人送王雱他们一家人至城外。在城外的一个茶铺坐了下来,两家人道别。

    王雱拉着赵旸的手,一张黝黑的小脸上写满了不舍。

    “
阳阳,你真的不跟我去舒州吗?”他真的舍不得阳阳,想让阳阳跟他一起去舒州。

    “胖胖,我也舍不得你。”赵旸抬手拍了拍王雱的小胖脸,“你可以给我写信啊。”说完,他从一旁的侍卫手中接过一个小笼子,里面有一只信鸽,“胖胖,这只信鸽给你,你可以让信鸽给我送信。”

    “信鸽?”王雱满脸惊喜地接过小笼子,“它真的能送信吗?”

    “能,你要好好对它啊。”这只信鸽是皇城司培养的,十分珍贵。

    王雱双手把小灯笼抱在怀中,一脸认真地对赵旸说道:“阳阳,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养它的。”

    “胖胖,我等你的信。”

    “我一定会给你写信的。”王雱想到了什么,赶紧叮嘱赵旸,“阳阳,你得快点学会写字啊。”

    被催快点学会写字的赵旸无语了下,随后点点头说道:“我会学的。”说完,他又补充一句,“我是不会输给你的。”

    “你会输给我的。”王雱喜滋滋地笑道,“你一定会叫我哥哥的。”

    “不可能。”他就不信他一个活了两世的人会输给一个三岁的小屁孩。

    这边,王雱和赵旸依依不舍的道别。那边,王安石和宋仁宗也在道别。

    虽然舍不得,但是终究要分别。

    王雱原本没哭,但是被他爹爹抱上牛车那一刻,忍不住哭了,嘴里哭喊着让旸旸不要忘记他。

    赵旸本来不打算哭的,但是被王雱这么一哭,弄得他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宋仁宗把赵旸抱在怀中,哄了很久才把他哄好。

    直到载着王安石他们的牛车看不到,宋仁宗他们这才回城。

    宋仁宗还有事情要忙,送别完王安石他们一家,就急急回到宫中。曹皇后带着赵旸和福康公主回到坤宁宫。

    “娘娘,太子殿下怎么了,怎么一副不开心的模样?“苗昭容一脸关切地问道,“太子殿下是哪里不舒服吗?”

    “不是,他是舍不得他的朋友。”曹皇后说道,“刚刚还哭了一番。”

    “太子殿下,小娘娘给你做点心吃,好不好?”

    “好啊。”一听说有点心吃,赵旸立马恢复了精神,“小娘娘,我要吃枣泥糕。”

    “好好好,小娘娘马上就给你做。”见太子殿下又有了精神,苗昭容心里就放心多了。

    苗昭容转身去坤宁宫的小厨房做点心,曹皇后教赵旸认字。而福康公主则乖乖地看书。明日,她就要读书了,她还有很多文章和诗词没有背。

    福康公主小时候是曹皇后教她认字的。以前教福康公主认的那些字帖都还在,曹皇后可以直接拿出来教赵旸。

    宋朝是没有汉语拼音的,都是直接认字的。

    曹皇后一边教赵旸认字,一边告诉他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赵旸忽然觉得重新学认字也是一件很苦逼的事情,但是他不得不学。他没有一学就会,而是曹皇后教他三遍,他才学会。

    如果教一遍就学会,那就太夸张了,赵旸并不想让自己变成“天才”。

    小时候装天才很容易,但是等长大了,天才就没有那么好装了。再说,变成天才也不是一件好事。他还是装作小聪明就好。

    此时,汴京城外的一辆牛车上,王雱已经不哭了,正在跟他爹爹学诗,学的正是昨晚上元节诗会上的诗词。

    学了一会儿,吴琼让他们父子俩休息一会儿,吃点点心,喝口茶。

    点心是曹皇后送给他们的,非常精致可口。

    “这点心怕是不便宜啊。”吴琼只是
吃了一小口,就吃出这块点心的与众不同。“怕是汴京城最好的点心。”她自己也会做点心,但是用的材料都是普通的材料。而曹娘子送给他们的点心非常酥软香甜,用的材料肯定极好。

    王安石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安慰吴琼道:“不用在意。”

    “我就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吴琼说道,“我们两家昨天才认识,今天他们一家就送给我们这么多名贵的东西。”

    “等我们到了舒州,送一些舒州的东西给周兄他们。”王安石也没有想到周兄他们一家人这么大方,这么细心周到,为他们准备了这么多途中需要用到的东西。

    “好,到时候多送一些。”

    王雱正在喂信鸽吃点心,听到他爹爹这话,他连忙说:“等到了舒州,我要抓一只鸟送给阳阳。”阳阳送给他一只信鸽,礼尚往来,他要送给阳阳一只漂亮的鸟。

    “好。”

    “官人,这信鸽可不是普通人家有的。”吴琼有些好奇曹娘子他们一家人的身份,“你说曹娘子他们一家人是什么人?”

    “非富即贵。”王安石猜想周兄他们一家人出身名门,但是具体是哪一家,他不清楚,毕竟他对汴京城里的权贵不了解。“周兄他们一家都是豁达的人,我们不用在意他们的身份。在意了,反而会辜负周兄他们一片好意。”

    “你说得对,可惜我们两家认识了一天就分开,下次见面还不知道什么时候。”

    王安石一脸深意地说道:“以后我们还会在汴京重逢。”

    多亏了曹皇后给王安石他们一家准备了不少东西,这让他们一家人在途中少受了很多罪,也省了不少麻烦。

    赵旸原本以为他的读书认字生涯会跟福康公主一样苦逼,没想到并没有,相反很轻松。他愿意学就学,不愿意学就不学,曹皇后和宋仁宗一点都不勉强他,这让他心里松了一口气。

    福康公主见宋仁宗和曹皇后教赵旸读书认字十分宽松,不仅不勉强他读书,还不要求他背书,这可把她羡慕坏了。同时,她非常不服气,为此还跟宋仁宗抗议,结果被她爹爹无情驳回了。她爹爹说她已经七岁了,读书就应该认真,而赵旸只有两岁。

    赵旸安慰福康公主,等他长到她这么大的时候,也要认真地读书、背书,这才让她心里平衡。

    此时,赵旸正在跟着曹皇后念书,念得正是《千字文》。

    之前,曹皇后有教过赵旸《千字文》,但是那个时候不算是真正的教,只是教着好玩。这次,曹皇后再次教《千字文》就教地非常认真,一个字一个字地教。

    《千字文》是启蒙书,每个孩子刚开始读书的时候都会学它,赵旸也不例外。

    “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赵旸跟着曹皇后乖乖地把这句话念了一遍:“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曹皇后又带着赵旸念了两遍。念完后,让儿子把这句话重复一遍。其实,就是让赵旸把这句话背一遍。

    一句话背起来很简单,赵旸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

    曹皇后夸奖儿子一番,然后开始一笔一划地把这句话里的每个字都写出来,然一个字一个字地讲解。

    在讲解每个字的时候,曹皇后还会给这个字组词、造句,让赵旸更好地理解这个字的意思。

    等讲解完这句话的八个字的意思后,曹皇后就握着儿子的手,开始教他写这八个字。

    赵旸人小,手腕没劲,如果曹皇后不握着他的手写字,他这字会写的飘起来。

    这八个字,曹皇后教赵旸写三遍,他就会写了。接着,再教他下一句话。

    苗昭容
坐在一旁,一边绣花,一边看曹皇后教赵旸读书写字。听着太子殿下奶声奶气的读书声,苗昭容心头一片柔软。

    学习了半个时辰,曹皇后就停了下来,让赵旸玩一会儿。

    苗昭容特意做了好吃的给赵旸。自从赵旸开始读书识字后,苗昭容每天都会给他做各种好吃,犒劳他。

    吃完苗昭容做的蒸酥果馅儿饼和牛乳茶酪,赵旸就抱着大白去坤宁宫的院子玩耍。

    他玩的时候,曹皇后从来不催他,等他玩好了,会问他要不要继续学。如果他要继续学,那她就继续教。如果他不想继续学,曹皇后也不会逼着他学。

    赵旸和大白在院子里玩蹴鞠,一人一鹅抢着踢蹴鞠,玩的不亦乐乎。

    跟大白玩了一会儿,赵旸叫元松和元柏陪他玩。他和大白一伙,元松和元柏一伙,他们抢着踢。

    大白和赵旸玩蹴鞠的时候很温柔,但是对手换成其他人就非常凶悍,追着元松和元柏叨,叨得元松他们非常疼。

    过完年,大白又长大不少,叨人的功夫也增进了不少。

    玩了半个时辰的蹴鞠,赵旸就不玩了,乖乖巧巧地跟着曹皇后继续读书。

    福宁宫里,不久前宋仁宗和欧阳修他们刚商议完正事。此刻,他们正一边喝茶,一边闲聊。

    “官家,太子殿下读书读得怎么样?”韩琦喝完茶,放下手中的茶盏问道。

    “他正在跟皇后学《千字文》,昨日已经学到一半了。”宋仁宗笑道,“皇后教他的每个字,他都记得,也会写。不过,他现在还太小,写得不好。”

    “太子殿下会写字了啊?”韩琦他们一脸惊讶,“太子殿下学地真快啊。”

    “这孩子记性好,皇后教他三遍,他就能牢牢记住。”宋仁宗说这话时,表情看起来非常云淡风轻,但是语气里难掩得意。

    欧阳修他们夸奖道:“太子殿下聪慧。”

    “跟王安石的儿子相比还是差了些,王安石的儿子在旸旸这么大的时候,已经会背不少唐诗,会写不少字。”宋仁宗可没有忘记他儿子跟王安石儿子的赌约。

    “官家,太子殿下才开始读书识字。”韩琦知道宋仁宗并不是真的觉得太子殿下比不上王安石的儿子,“以太子殿下的聪慧,一定很快就会超过王安石的儿子。”

    “旸旸要是输给王安石的儿子,可是要叫人家哥哥的。”提到王安石,宋仁宗就说起了他。

    在上元节那天认识王安石后,宋仁宗特意去了解了下王安石的情况。仔细了解后,宋仁宗越来越欣赏王安石的才能。

    欧阳修他们是知道王安石的,从文彦博那里听说了不少关于他的事情,但是并没有见过此人。现在,听到官家对王安石赞不绝口,这让韩琦他们对他非常好奇。

    跟宋仁宗闲聊了一会儿后,苏子美他们就退了下去。

    回到御书院,欧阳修他们说起赵旸的事情。

    “好久没有见到太子殿下了,也不知道太子殿下长大了没有?”韩琦他们还是在大年初一那天见过太子殿下,从那以后一个多月,他们就再也没有见到太子殿下。

    原本以为,他们上了朝后,就能见到太子殿下,结果太子殿下因为读书,一直没有来御书院。

    “太子殿下现在读书了是一件好事。”欧阳修心里有了一个想法,决定送给太子殿下一幅字帖,让太子殿下用来练字。

    “王安石的儿子两岁就能背唐诗,还会写字,这怎么教的啊?”韩琦想到他的儿子就非常头疼,“我儿子到现在都背不了几首诗,也写不好字。”韩琦的儿子,今年八岁,非常调皮,不愿意好好读书,让韩琦
非常头大。“我想请教他。”

    “你把你儿子狠狠地揍一顿,他就会老老实实地读书。”欧阳修说道,“你太溺爱你儿子了。”

    范仲淹赞成地点点头:“永叔说的没错,稚圭你太溺爱你儿子了。”

    韩琦摸摸鼻子,有些尴尬地说道:“我也想揍,但是我家夫人不让我揍。每次我说儿子,她就护着儿子,跟我吵。”

    欧阳修指着韩琦,毫不客气地嘲笑他:“惧内!”

    范仲淹抬手拍了拍韩琦的肩膀,语气非常严肃地对他说道:“稚圭,在教育儿子这方面,你可不能惧内。”

    包拯也拍了拍韩琦的肩膀,用过来人的语气教导他说:“稚圭,在教导儿子这方面要是惧内,是教不好儿子的。你儿子聪明机智,好好教导会成才的,你可不能因为惧内就不好好教导儿子。”

    “稚圭,我觉得你应该和你夫人好好说一说。”富弼言道,“你儿子今年八岁了,再不好好教导就晚了。”

    苏子美笑话韩琦道:“稚圭,真没想到你这么惧内啊。”

    韩琦被好友们说得一张脸通红,他嘴硬地为自己辩解:“我这是不想跟她一般见识。”

    “哈哈哈哈……我看你是不敢吧……”

    “你们……”被好友们无情嘲笑,韩琦气得不轻。

    欧阳修他们离开福宁宫后,宋仁宗就前往坤宁宫看望儿子。他来到坤宁宫的时候,赵旸正趴在桌子上,认认真真地描红。

    字帖是宋仁宗特意为儿子做的。

    赵旸没有注意到宋仁宗的到来,他正皱着眉头,表情凝重地在描红。

    上辈子,他也会写毛笔字,而且写的还不错。按理说,这辈子写毛笔字应该不难,但是他现在太小,别说手腕没有什么力气,就是连抓笔都抓不好,因为他的手太小了。

    赵旸见自己描红都描地歪歪扭扭,跟个鬼画符一样,心里是满满的嫌弃。

    王胖胖只比他大一岁,但是胖胖的字比他写的好。虽然胖胖的字很飘,但是最起码写得工整,不像他写得跟鬼画符一样。

    宋仁宗见儿子紧皱着一张脸描红,忍不住失笑,伸手戳了戳儿子的小脸。

    赵旸抬起头,见宋仁宗来了,没有什么精神地叫了一声:“爹爹。”

    “怎么没有精神?”宋仁宗伸手把儿子抱了起来,关心地问道,“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不是,是我的字写得不好看。”赵旸指了指他刚刚的描红,“爹爹你看我的字写得多丑。”

    原来是因为这个。

    宋仁宗拿起儿子刚刚描好的字看了看,“爹爹觉得你描地很好。”

    “爹爹你骗我,我描地不好看,比胖胖差远了。”

    听到儿子这么说,宋仁宗忍俊不住地说道:“你觉得自己的字比王雱的字难看?”

    赵旸用力地点点头:“对啊,胖胖比我写的好。”

    宋仁宗没想到儿子的好胜心这么强,他伸手摸了摸儿子的小脸,温柔地安慰他道:“王雱才学写的字的时候跟你现在一样,等你练了一年的字,你就会跟王雱一样写的好。”

    “真的吗?”

    “真的,只要你好好地练字,以后也会跟王雱一样写的好。”宋仁宗鼓励儿子道,“说不定以后还会比王雱写的好。”

    “我一定要比胖胖写的好。”他两世为人,上辈子还算是个书法家,这辈子总不能输给一个三岁的孩子吧。堵上两辈子的尊严,他也要把字练好,把上辈子的字的水平给捡回来。

    见儿子这么有干劲儿,宋仁宗心里很是欣慰:“爹爹相信
旸旸可以的。”说完,他抱着儿子坐下来,握着儿子的手一笔一划地描红。

    描了一会儿字,宋仁宗就没有让儿子在描红。

    “休息一下,待会再描红。”儿子太小,长时间描红,他的小手会疼的。“你跟爹爹说,你刚刚跟嬢嬢学了什么。”

    “嬢嬢教了我很多句。”

    “教了你什么,说给爹爹听听。”

    “哦,晋楚更霸,赵魏困横……”赵旸把刚才曹皇后教他的《千字文》一句一句地背给宋仁宗听。

    曹皇后教地并不多,只有十句。

    赵旸把这十句《千字文》,一字不差地全部背了出来。

    “旸旸真厉害,全部背对了。”宋仁宗毫不吝啬地夸奖儿子,“旸旸知道这十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知道啊。”赵旸乖巧地说道,“嬢嬢告诉我了啊。”

    “那你跟爹爹说说,说的对了,爹爹就奖励好吃的。”

    赵旸撇了撇嘴,很是嫌弃地说道:“我才不要好吃的。”

    “不要好吃的?”

    “小娘娘给我做了很多好吃的。”赵旸双手叉着腰,非常得意地说道,“我才不稀罕爹爹你送的好吃的。”小娘娘做的点心,比宫里御厨房做的点心好吃。

    “那你不要好吃的,要什么?”看来,以后用好吃的点心收买不了儿子了。

    赵旸想了想,暂时没有想到要什么。

    “等我想好了,再跟爹爹你要。”

    “好,那你现在跟爹爹说这十句话是什么意思。”

    “晋楚更霸,赵魏困横的意思就是……”

    等赵旸说完这十句话的意思,宋仁宗捧起他的小脸,轻轻地揉了揉,夸赞道:“旸旸真棒,全部说对了。”

    接下来,宋仁宗接着曹皇后教的内容,继续教赵旸。每天不管有多忙,宋仁宗都会抽出一点教导儿子。

    天渐渐暖和了。

    宋仁宗决定带赵旸去相国寺。

    这日,下了早朝,宋仁宗就带着赵旸和福康公主去了相国寺。

    相国寺的主持要代佛祖收太子殿下为记名弟子,这是一件严肃又隆重的事情。所以,收赵旸弟子的仪式非常郑重。其实,就是三叩九拜,然后名字登记在册。当然,相国寺主持还会赐一个佛家法号给赵旸。

    赵旸的佛家法号叫福慧。给他取这个法号,就希望他一生都能有福气,并且有慧根。

    收弟子仪式结束后,宋仁宗的心里长长地松了一口气。随后,宋仁宗就带着赵旸和福康公主一一拜佛。等拜完佛,就被相国寺的主持请到后院的客房。

    赵旸坐在宋仁宗的身边,双手捧着茶盏,小口小口地喝着水。

    “官家,贫僧的师兄出关了,您想见见他吗?”

    宋仁宗面色一喜:“空净大师出关了?”

    “昨日出关,您要见吗?”

    “自然要见,麻烦主持引见。”

    “官家,请稍等,贫僧这就去请师兄。”

    很快,相国寺的主持带着他的师兄前来见宋仁宗。

    空净大师是德高望重,并且佛法精深。宋仁宗以前心里有什么疑惑,都会来找空净大师聊天。

    空净大师一进客房,第一眼就注意到宋仁宗身边的赵旸。

    赵旸见老和尚一直盯着他,看他的眼神还非常锐利,心里不禁有些发慌,这个老和尚该不会看出我是穿来的吧?

    宋仁宗见空净大师一直盯着儿子看,表情还非常严肃,这让他心里不禁有些担心。

 
   “空净大师,旸旸有什么不妥吗?”

    空净大师回过神来,对宋仁宗微微笑了笑:“官家放心,太子殿下很好。”

    “真的吗?”宋仁宗总觉得空净大师刚刚看儿子的眼神有些怪异。

    空净大师送给宋仁宗一个安抚的眼神,随后请宋仁宗坐下来。

    “官家放心,太子殿下不会有事。”

    “真的不会有事吗?”宋仁宗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儿子不能平平安安长大。

    “真的不会有事。”空净大师目光慈爱地看向赵旸,“太子殿下很好。”

    很好?

    赵旸一头问号,他怎么觉得老和尚话里有话。

    “官家,你给太子殿下取名为【旸】是对的,太子殿下日后会成为大宋的太阳。”

    听到空净大师这么说,宋仁宗心里彻底放心了。

    “旸旸是随着太阳一起出生的,所以我才会给他取名为【旸】,希望他能成为大宋的太阳。”

    “随着太阳一起出生的人是有大福气的人。”空净大师的语气饱含深意,“官家,你不用担心。”

    “大师这么说,那我就放心了。”

    赵旸听到这里,终于听懂老和尚的意思。原来是在说他有福气,而且日后还会有大成就。这么说,那他应该能平平安安长大。

    “今日太子殿下成为佛祖的记名弟子,老衲替佛祖送一样东西给太子殿下。”空净大师从他的脖子取下一样东西,“这是师父当年送给老衲的一枚舍利子,今日老衲就替佛祖送给太子殿下。”

    “空净大师,使不得,这太贵重了。”宋仁宗知道空净大师随身佩戴的舍利子非常珍贵,据说这是前朝一名德高望重的大师的舍利子。这位大师是玄奘的弟子。从小就跟在玄奘大师身边学习佛法,佛法非常精深。曾经有不少人出天价购买这枚舍利子,不过都被空净大师拒绝了。

    “官家,这是老衲替佛祖送给太子殿下的礼物,不能拒绝。”

    听到空净大师这么说,宋仁宗也不好再拒绝了。

    “旸旸,起身谢谢空净大师。”

    赵旸听话地站起身,向空净大师行礼道谢:“谢谢大师。”

    空净大师对赵旸招了招手,赵旸乖乖地走到他的身边。空净大师把他佩戴将近一辈子的舍利子戴在赵旸的脖子上,认真地叮嘱道:“太子殿下,这枚舍利子会保佑你平安无事,也会保佑你逢凶化吉,你一定要贴身戴好,知道吗?”

    听到空净大师这个叮咛,赵旸心里莫名地有些不安,难道他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吗?

    “我知道,大师。”赵旸把舍利子放进衣服里,贴在他的胸口上。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感觉到一股暖意在胸口蔓延。

    空净大师伸手摸了摸赵旸的头,满脸慈和地对他说道:“一定要戴好。”

    赵旸用力地点点头:“我一定戴好。”空净大师再三叮嘱他戴好这枚舍利子,看来他以后真的会发生不好的事情。

    “老衲可以抱你吗?”

    “可以啊。”赵旸扑进空净大师的怀里。刚刚他还以为这个老和尚会揭穿他是穿越者的身份,没想到他不仅没有,还送他一枚能逢凶化吉的舍利子,是个好人,能处。

    空净大师把赵旸抱在怀里,和他聊起天来。问他平时喜欢吃什么,喜欢做什么。

    见空净大师像爷爷一样跟他亲切地聊天,赵旸不知不觉放下戒心,跟他聊了起来。

    得知赵旸最近在读书识字,空净大师忽然想到一件事情,对宋仁宗说道:“官家,每个月请把太子殿下送到老衲这来,老衲
要教太子殿下佛法。”太子殿下日后杀戮会非常重,会坏了他的福气。从现在起教他佛法,这样日后的杀戮便不会破坏他的福气。

    “这是自然。”旸旸已经成为佛祖的记名弟子,自然要学习佛法。

    什么,学习佛法?

    他才两岁,准确来说,两岁还不到。他就要读书识字,还要学习佛法,这……他忽然觉得他这个皇太子太苦逼了。

    见赵旸微微噘着嘴,一脸不高兴的样子,空净大师摸了摸他的小脸说道:“福慧,学习佛法对你有好处。”

    赵旸看了看空净大师,乖顺地点了点头:“大师,我学。”看来学习佛法,就跟佩戴舍利子一样,他还是乖乖照做吧。

    “福慧真乖。”

    宋仁宗见空净大师很喜欢儿子,心里很是高兴。

    “空净大师,旸旸就麻烦你了。”

    “官家,福慧现已是佛祖的记名弟子,老衲替佛祖教导福慧是应该的。”这孩子是佛祖送给大宋的太阳,绝不能让这孩子出事。“官家,老衲可以带福慧出去走走吗?”

    “当然可以。”

    “福慧,我们出去走走。”

    赵旸看了看他爹爹,宋仁宗对他轻点了下头。

    “好。”

    空净大师抱起赵旸走了出去。赵旸原以为空净大师有一些特别的话要跟他说,所以才会带他出来,没想到空净大师只是抱着他走走,顺便给他说了几个佛家的故事。

    客房里,相国寺主持对宋仁宗说道:“师兄很喜欢太子殿下,日后由师兄教导太子殿下佛法,太子殿下一定会福泽深厚。”

    “我没想到空净大师会这么喜欢旸旸。”宋仁宗知道空净大师的脾性,虽然对待每个人都和蔼可亲,但是能入得了他眼的人很少。“旸旸能被空净大师,是他的福气。”

    福康公主轻轻地扯了扯宋仁宗的袖子,小声地问道:“爹爹,旸旸是要出家当和尚吗?”

    “不是,旸旸不出家,旸旸只是记名弟子。”

    “哦哦哦,那就好。”吓死她了,她还以为旸旸要出家当和尚。

    过了一会儿,空净大师抱着赵旸回到客房用斋饭。

    宋仁宗原本想喂赵旸吃饭的,结果被空净大师抢了。

    等用完斋饭,宋仁宗就带着赵旸和福康公主回宫了。临走前,空净大师提醒宋仁宗下个月月初把赵旸送到相国寺来。

    从下个月月初开始,赵旸每个月都要在相国寺呆三天,跟着空净大师学习佛法。

    宋仁宗表示不会忘记的,下月月初一定把赵旸送到相国寺。

    在回宫的路上,宋仁宗问赵旸,空净大师跟他说了什么。赵旸把空净大师跟他说的几个故事,跟他爹爹说了说。

    宋仁宗听了后,瞬间明白空净大师的用心。

    回到宫中,宋仁宗把空净大师说的那番话跟曹皇后说了说。曹皇后听了后,心里安心了不少。

    从相国寺回来后,宋仁宗和曹皇后他们就像是吃了定心丸一样,他们不再那么担心赵旸会在小小年纪就夭折。

    自从佩戴空净大师送的舍利子后,赵旸感觉自己能挺过三岁,活到四岁应该没有问题。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50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