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32章 032

作者:七年玉 字数:13786 更新:2022-04-09 15:24:01

这几日, 宋仁宗的心情很沉重,只有来看望儿子的时候,脸上才会露出一点笑容。

在坤宁宫坐了一会儿后, 宋仁宗就前往鸣鸾阁看望张美人。

等宋仁宗离开后, 苗昭容微微皱着眉头问道:“娘娘,这几日发生了什么事情,我见官家一直拧着眉头, 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曹皇后语气淡淡地说道:“应该是朝堂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朝堂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很严重吗?”苗昭容语气里充满担忧,“我瞧着官家这几日又清减了不少。”

“朝堂上的事情, 不是我们能关心的。”虽然曹皇后知道朝堂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她不好跟苗昭容说, 毕竟后宫不能干政,也不能随便议政。“你要是不放心官家,可以做一些他爱吃的吃食给他送过去。”

苗昭容点点头:“好,我待会就回去做。”说完, 她又蹙起双眉,一张清秀温婉的脸上满是忧心, “官家的身子本来就不太好,每次朝堂上发生什么事情, 官家就没胃口用膳,让他原本清瘦的身子变得更加清减, 长此以往下去,官家的身子真的受不住。”

“你待会给官家送吃食的时候, 好好劝劝官家。”虽然苗昭容总是埋怨宋仁宗太过宠爱张美人, 但是她心里其实是非常在乎宋仁宗的。“你的话, 官家还会听一些。”曹皇后的话, 宋仁宗一般很少听,所以她懒得无趣去劝说宋仁宗。有时候她劝说了,反而会让官家误会她的用心。

苗昭容听到曹皇后这句话,心中有些心疼曹皇后,但是她知道曹皇后并不在意,没有像以前那样说一些安慰曹皇后的话。

“娘娘,那我先回去了。”

“去吧。”

“小娘娘,你给爹爹做好吃的,那我呢?”赵旸看向苗昭容,指了指自己问。

苗昭容被赵旸满脸期待的小模样逗笑了,伸手摸了摸他的小脑袋,一脸温柔宠爱地说道:“不会少了太子殿下的。小娘娘做好后,就给你送来,好不好?”

赵旸用力地点了点头:“好,那我等小娘娘你做的好吃的。”

“好好好。”对苗昭容来说,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她做的吃食能被人喜欢。见赵旸这么喜欢吃她做的吃食,她心里非常高兴。

“小娘娘慢走。”

等苗昭容离开后,赵旸幽幽地叹了口气:“唉……”

曹皇后听到儿子的叹气声,关心地问道:“怎么了?”

“我担心韩韩他们。”赵旸双手捧着小脸,手肘撑在桌几上,小脸上是满满的忧愁,“娘娘,韩韩他们是不是要被赶出汴京了啊?”

曹皇后微微颔首:“应该是的。”

“韩韩和修修他们还好,他们还年轻,就算被赶出汴京,以后还会有机会回来。”历史上,韩琦和欧阳修他们因为新政失败被赶出汴京。韩琦时隔十几年才回到汴京,欧阳修时隔几年才回来,而范仲淹却病逝在外地,从此再也没有回到汴京。

范仲淹的官路一直很坎坷,在推出新政之前,他就经常被贬出汴京。这次推出新政,他是领头人,为人严格又正直,什么都敢说,直接触怒了权贵,导致他被贬出汴京后再也没法回来。

“范范年纪不小了,而且他的身子又不是很好,我真担心他这次被贬出汴京,再也回不来了。”

“这事,你阻止不了。”曹皇后知道儿子跟范仲淹他们关系很好,也很喜欢范仲淹他们。范仲淹他们要是被贬出汴京,儿子自然会舍不得。

赵旸皱着小脸,语气充满责怪:“这事怪爹爹。”

“为什么怪官家?”曹皇后故意问道。

“因为爹爹没有把新政坚持到底。”上辈子演过宋仁宗,赵旸在演之前,看了很多有关宋仁宗的史料,对宋仁宗不说五分了解,最起码有三分了解。“爹爹明知道新政一定会收到权贵们的阻扰,但是他却没有坚持到底地支持新政。”

曹皇后淡笑道:“要坚持到底把新政推行下去可不容易。”

“是不容易,我想爹爹他们在推行新政之前,应该知道新政推行起来很不容易,会受到各种阻扰,但是他们还是推行了。”在赵旸看来,宋仁宗的性格就是太软弱了,做事太畏畏缩缩了,“既然推行了新政,并且取得了一定效果,那就应该坚持到底地推行下去,不能因为权贵们的百般阻扰就畏缩,不能因为顶不住权贵们的施压就放弃。一旦放弃,这几年推行新政的效果全都白费了。”自古以来,新政推行的时候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尤其是来自权贵们的阻扰。上位者如果不能坚持到底,并且强硬的推行新政,那么新政永远都不能成功。

曹皇后听到儿子这么说,心里有些意外,她问道:“如果是你,你怎么做?”

赵旸没有任何迟疑地说道:“坚持到底地推行下去。”

“但是,权贵们不同意,你又打算怎么办?”

赵旸双手抱胸,严肃着一张脸,冷声道:“他们要是不同意,那就打到他们同意为止。”

曹皇后轻挑了下眉头问道:“你打算怎么打他们?”

“很简单,杀鸡儆猴,这样他们就会乖乖听话。”对于权贵们,就应该强硬,不然这些权贵们就会得寸进尺,甚至爬到你的头上。“对付权贵,必须要用强硬的手段,不然他们不会怕的。”

对于儿子这番话,曹皇后心里又是惊讶又是欣喜。

“旸旸,权贵们没有那么好对付。”曹皇后认真地跟儿子说道,“你想要对付权贵们,得一个棒子一个枣。”

赵旸明白曹皇后的意思,不过他还是问道:“怎么给一个棒子,又怎么给一个枣?”

“如果一块地是权贵的,但是我们要把这块地拿来给老百姓,权贵自然是不会答应的,这个时候我们先是强硬地把这块地要来给老百姓,然后再别处给权贵一点好处,比如说给权贵一些虚职,又或者给他一座山。”

“嬢嬢,给他一座山不就亏了吗?”

“你可以把这座山给几个权贵,让他们自己抢。”曹皇后一脸深意地说道,“当然,这座山要让权贵们以为他们有利可图。”

赵旸听了后,受教地点了点,对曹皇后笑了笑说:“还是嬢嬢厉害。”要想拿捏住权贵,一个棒子一个枣是最好的办法。当然,面对权贵,一定要强硬、狠厉,不然镇压不住他们。

如果他是宋仁宗,他就逮着一个或者两个权贵狠狠地打,让其他权贵好好地看着。打到这一两个权贵服软的时候,再给他们一点点小小的恩惠,他们就会乖乖地听话。

?“爹爹不行。”

曹皇后轻点了下头,语气淡漠地说道:“官家不够狠。”还不够果决。幸好旸旸的性子不像官家,不然等旸旸以后继承大统,会重蹈官家的覆辙。

“唉,韩韩他们真的太可惜了。”话说回来,韩琦他们被贬外地,以他们的才能,一定能把外地管理地很好,这对老百姓来说是件好事情。“嬢嬢,我去御书院看看韩韩他们。”

“等等,你不是担心范仲淹的身子不好么,你可以送一些补药给他。”

“好啊,不过还是先找太医给范范把脉,然后再送补药给他。”他不能阻止范范他们被贬去外地,只能在这些小地方帮帮范范他们。他希望范范不要像历史上那样病逝在外地,他希望等他上位的时候,范范他们都在,都来辅佐他。

“对症下药比较好。”曹皇后想了想说,“你可以再送他们一些日常用物,这样他们在去外地的途中也会好受点。”

“这个主意好。”赵旸讨好地对曹皇后笑了笑,“嬢嬢,你帮我准备吧。”

曹皇后伸手轻轻地刮了下儿子的小鼻子,好笑地说道:“你这个小算盘打得不错啊。”

赵旸抱着曹皇后的手臂,撒娇地摇了摇:“嬢嬢,你最好了。”

“虽然嬢嬢很想帮你准备,但是嬢嬢不能帮你准备。”

“为什么?”

“你爹爹会误会。”曹皇后要是送给范仲淹他们东西,宋仁宗一定会怀误会怀疑的。“所以,你只能自己准备。”

赵旸想想觉得也是,他爹爹防嬢嬢就跟防贼一样。

“那嬢嬢你告诉我送些什么吧,我让元松和元柏他们去准备。”

曹皇后伸手点了点儿子的小脑门,笑着说:“你只能自己想,我要是帮你想,你爹爹还是会误会。”

赵旸忽然长长地叹了一声气:“唉,爹爹真的是……”他说到这里,没有再说下去,“行吧,那我自己准备。”如果他给韩韩他们准备的东西太过周到齐全,爹爹一定会以为是嬢嬢帮他准备的,届时爹爹肯定会误会嬢嬢,所以只能是他自己准备。他是小孩子,给韩韩他们准备的东西不能太齐全,必须还很孩子气,这样爹爹就不以为是嬢嬢帮他准备的。

“春玉。”

“太子殿下,有何吩咐?”

“去给我拿一些点心,我要带给韩韩他们吃。”赵旸准备带些点心去安慰韩琦他们。

“是,太子殿下。”春玉给赵旸取了四盘点心,装在一个食盒里,让元松拿着。

赵旸带着元松他们前往御书院。在去御书院的途中,顺道去了御花园,折了几枝桂花和山茶花。

刚走到御书院的门口,就感受到从御书院里散发出来的压抑气息。

赵旸没有走进御书院,而是站门口,把他的小脑袋探了进去看看。

御书院里,韩琦他们都在。

其实,赵旸经常去找韩琦他们的地方,是御书院里的一个房间,也就是韩琦他们几个人的办公室。

欧阳修他们都在认真地做事,没有注意到站在门口的赵旸。

赵旸眼珠子转了转,随即想到一个好主意。他突然跑了进去,然后大叫了一声:“啊!”

韩琦他们虽然在做事,但是并不是真的在做事,而是在想事情。忽然听到一声大叫,把他们吓了一跳。见来人是太子殿下,他们赶紧站起身行礼:“见过太子殿下。”

“起来吧。”赵旸双手叉着腰,哈哈哈地大笑道,“我刚刚把你们吓到了吧。”

原本脸色很是凝重的韩琦他们见到赵旸,脸上不觉地露出一抹笑容:“太子殿下,您吓到臣等了。”

“哈哈哈哈哈,我就知道吓到你们。”赵旸笑得非常得意。

“太子殿下,您怎么这个时候来了?”平时,这个时候,太子殿下都在坤宁宫跟皇后娘娘读书。

“我想你们了啊。”赵旸回头看了一眼元松他们,元松立马会意,打开食盒,取出四盘点心。“我请你们吃点心。”

“谢太子殿下。”

赵旸从元柏的手中接过花,然后一枝一枝地送给韩琦他们。

“今天天气好,送花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像花一样好看。”

范仲淹他们收到太子殿下送的花,心情不由地又好了几分。

“谢太子殿下。”

“来来来,吃点心。”赵旸垫着脚,从盘子拿起点心,一块块地送给欧阳修他们手中,并热情地向他们介绍道,“点心很好吃的,你们一定要吃。”

范仲淹他们低头看着手中的点心,心头一暖。这段时日,他们因为新政受阻一事,心情非常不好,尤其是这两日弹劾他们的劄子越来越多。但是,现在见到太子殿下,他们的心情登时好了几分。

赵旸见他们拿着点心不吃,就催促他们道:“点心很好吃的,你们快点吃啊。”

在太子殿下的催促下,欧阳修他们吃了起来。点心的淡淡甜味,驱散了他们心头上苦涩。

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吃太子殿下送的点心,他们有一股想要哭的冲动。

这段时日,范仲淹他们被权贵们和其他大臣们不断地弹劾,他们并不觉得委屈,因为他们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他们委屈难过的是他们推出的新政好不容易有点起色,就要被终止。

新政被废止,这就意味着他们这三年所做的一切白费了。他们不是心疼自己这三年的心血,而是不甘心就这么结束。可是,他们再不甘心也没用。

赵旸见韩琦他们默默地吃点心,一句话也不说。在心里微微叹息一声,唉,韩韩他们真的很抑郁啊。

“韩韩,你们怎么了,怎么不高兴?”赵旸歪着小脑袋,好奇又关心地望着他们,“是爹爹骂你们了吗?”

看到太子殿下眼中浓浓地关切,韩琦他们心底泛起一丝丝酸涩。

“太子殿下,我们没事。”

“真的没事吗?”赵旸朝韩琦招了招手,示意他蹲下来。

韩琦乖乖地在赵旸的面前蹲了下来:“太子殿下……”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他的脸就被赵旸一双小手轻轻地拍了拍。

“韩韩,你都快要哭了,还说自己没事。”

赵旸说着,用力地揉搓了下韩琦的脸:“韩韩,骗人是不对的。”说完,他又关心地问道,“你们真的没有被爹爹骂吗?”

韩琦眼眶微微发热,脸上露出一抹不太不自然的笑容。

“太子殿下,官家并没有责骂我们。”

“是吗,你们为什么都不开心?”赵旸看了看范仲淹他们,“爹爹没有骂你们,为什么你们这么难过?”

范仲淹他们没想到被太子殿下看了出来,一时间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和太子殿下说。

欧阳修说道:“太子殿下,是我们做错了事情。”其实,他们并没有做错,但是现在错的却是他们。他这话说得非常无奈,无奈中又带着不甘。

“你们做错了什么事情?”赵旸说道,“如果做错了事情,那改过来就好。”

改过来?

他们什么都改不了。

什么都改变不了。

韩琦他们的心情又变得沉闷起来。

见欧阳修他们又变得忧郁起来,赵旸在心里轻轻地叹了口气,唉,前段时间,韩韩他们还意气风发,现在一个个变得跟落汤鸡一样。

“修修,你们到底怎么了?”

欧阳修他们看了看赵旸,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和他说比较好。

“太子殿下,我们没事。”

“太子殿下,我们要离开了。”包拯忽然说道。

韩琦他们听得包拯这么说,纷纷转头看向他,目光里充满谴责。他们觉得包拯不该跟太子殿下说这件事情。

“你们要离开?”赵旸瞪圆了一双眼,小脸上满是惊诧,“包包,你们要去哪里啊?”

“太子殿下,我们过不多久就要离开汴京,去外地任职。”包拯觉得这事没必要瞒着太子殿下,毕竟他们过不多久就要离开,到时候太子殿下也会知道。

“去外地任职,你们都要去外地吗,那你们什么时候回来?”

听到太子殿下这个问题,包拯沉默了下,旋即继续说道:“太子殿下,我们都要去外地,暂时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说不定他们永远都不会回汴京。

“为什么你们都要去外地任职?”赵旸问道,“是爹爹派你们去的吗?”

“是的。”

“包包,我舍不得你们,我不要你们去外地。”赵旸是真的舍不得包拯他们。如果可以,他真的不想他们去外地任职。“我去跟爹爹说,让他不要派你们去外地。”

“太子殿下,我们愿意去外地任职。”包拯蹲在赵旸的面前,神色温柔地说道,“我们要去外地做事,也是为朝廷效力。”

“可是,你们走了,我就见不到你们了啊。”赵旸的小脸上是满满的不舍,他伸手抓住包拯的袖子,“包包,你们真的要走吗?”

见太子殿下舍不得他们走,包拯他们心里有些不好受,因为他们也舍不得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我们还会回来的。”

“那你们什么时候回来?”

包拯语气温和地说道:“等太子殿下长大了,我们就回来了。”

“那还要好久啊。”赵旸可怜巴巴地望着包拯他们,“我舍不得你们走。”

韩琦他们被赵旸说得心头发软,“太子殿下,我们还会回来的。”

“我去找爹爹让你们不走,好不好?”

“太子殿下,我们愿意去外地任职。”欧阳修目光慈爱地看着赵旸,“等你长大了,我们一定会回来。”这么可爱又聪明的太子殿下,他们也舍不得。

“你们走了就不能教我读书了。”平日里,除了宋仁宗和曹皇后教赵旸读书,欧阳修他们也会偶尔教赵旸。“也不能教我写字了。”

欧阳修之前还特意给赵旸做了字帖,让赵旸平时描红练字。不止如此,其他人也制作适合刚读书识字的书籍或者诗词集给赵旸。

韩琦还特意给赵旸制作了一本故事集。他特意收集了很多有意思又有寓意的故事,这些故事包含孝悌礼仪。

当初,宋仁宗和曹皇后看到韩琦专门给赵旸制作的故事集,就觉得韩琦特别有心。

韩琦他们除了教赵旸读书写字,还教他丹青。

范仲淹原本想做赵旸的启蒙先生,但是他即将要被贬出汴京,做不了太子殿下的先生。以后,估计也没有机会做太子殿下的先生。

“太子殿下,我们以后可以给写信。”韩琦笑着说道,“我还会寄给你好吃的,好玩的。”

赵旸瘪瘪嘴:“那我不要好吃的和好玩的,你们能不能不走。”

这话狠狠地戳在韩琦他们的心头上,让韩琦他们又感动又难过。

“太子殿下,我们以后还会见面的。”包拯连忙转移话题说,“太子殿下,我们继续吃点心吧。”

“太子殿下,您今天拿来的点心很好吃。”

“太子殿下,我们可以多吃一点吗?”

欧阳修他们不想再看到太子殿下不舍难过的表情,也不想再听到太子殿下说舍不得他们的话,不然他们会更加舍不得太子殿下。

如果可以,他们也想一直留在汴京,亲眼看着太子殿下一点点长大,看着太子殿下一点点成才。可惜,他们即将离开汴京,暂时看不到太子殿下长大。或许,等他们从外地回到汴京,太子殿下已经长大成人。

韩琦他们不仅亲眼看到太子殿下的出生,也亲眼看到了太子殿下从小小一团变成一个会说会走的孩子。还有,他们已经习惯了生活中有太子殿下的存在。他们跟官家一样一段时日见不到太子殿下就会想念。

如今,他们即将去外地任职,好几年,甚至十几年都见不到太子殿下,对他们来说真的是一件……残酷的事情。

赵旸见韩琦他们在转移话题,不想再让他关心他们去外地任职一事,他就顺着他们的话转移了话题。

“那你们多吃一点啊,吃完了,我叫元松回去拿。”

欧阳修他们一边吃点心,一边关心地问赵旸今日跟曹皇后学了什么。

赵旸坐在包拯怀里,一边轻晃着他的一双小短腿,一边摇着他的小脑袋地跟富弼他们说了他刚才学了《论语》先进篇的内容。

欧阳修他们就跟赵旸认真地讲解起先进篇的含义,然后又跟他说起孔子其他的故事。

赵旸听得非常认真。不得不说韩琦他们不愧是才子,讲解《论语》的内容就是不一样。他们讲解地非常简单易懂,但是却又饱含深意。不过,因为赵旸还小,他们讲解的深度并不是很深。如果深度分为十个等级的话,那么曹皇后和韩琦他们平时给赵旸讲解的深度只有两三分。虽然讲解地只有两三分,但是也非常有深意。

每次听曹皇后和欧阳修他们跟他讲解《论语》或者《孟子》,赵旸觉得他上辈子的语文课白上了。上辈子,语文老师讲解的《论语》或者《孟子》真的非常肤浅。说实话,如果不是他两世为人,他真的理解不了《论语》和《孟子》中的深意。

韩琦他们几个轮流给赵旸说《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里的故事。

直到午时,元松和元柏提醒赵旸该回坤宁宫用午膳,韩琦他们才停下来,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赵旸跟包拯他们挥挥手,回坤宁宫用午膳。临走前,叮嘱包拯他们要好好地吃饭。

宋仁宗中午没有回福宁宫用午膳,而是去了苗昭容的宫里用午膳。苗昭容特意为他做了一桌饭食,宋仁宗自然不会拒绝。所以,赵旸直接回坤宁宫用午膳。

等赵旸离开了,富弼他们脸上的笑容瞬间没了。

范仲淹重重地叹了叹气:“我这次竟然有点不想去外地。”范仲淹之前经常被贬去外地,他已经习惯了去外地任职。对贬去外地任职,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也没有任何不舍。但是,这次贬去外地,他竟然有些不想去了,也有些舍不得离开汴京。

韩琦微微点头赞成:“我原本觉得去外地任职没有什么,但是想到好几年,甚至十几年见不到太子殿下,我竟有些舍不得离开汴京了。”虽然被贬去外地任职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但是在外地任职,他们也能做很多事情。所以,去外地任职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有些舍不得太子殿下。

“我原本想做太子殿下的启蒙先生,现在看来是不行了。”范仲淹一脸可惜地说道,随即他想到他的好友马上就要回到汴京,有些羡慕嫉妒恨地说道,“倒是便宜了同叔。”同叔曾经做过官家的先生。以官家的性子,应该会让同叔教导太子殿下。

“唉,等我们回到汴京,太子殿下应该长大成人了。”一想到好几年,甚至十几年见不到太子殿下,欧阳修心里很是失落。“到时候太子殿下会不会忘了我们?”现在太子殿下还小,几年或者十几年见不到他们,到时候说不定真的会把他们忘记,毕竟小孩子长大后,会把小时候的事情忘记。

听到欧阳修这句话,苏舜钦他们几人的脸上纷纷露出震惊的神色。

不会吧?

太子殿下长大后会忘记他们?

庆宁宫里,宋仁宗正在和苗昭容、福康公主用午膳。

这段时日,因为新政被权贵们极力反对一事,宋仁宗睡不好,也吃不好,整个人清减了不少。哪怕是张美人陪他用膳,他的胃口也没有变好,但是在苗昭容这里,他的胃口会变好一些。

苗昭容的手艺不错,从小就做各种好吃给宋仁宗吃,对宋仁宗的口味十分了解。每当宋仁宗的胃口不好时,她总是能做出让宋仁宗胃口变好的吃食来。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在苗昭容这里,宋仁宗整个人的身心都会变得非常轻松。他曾经说过,在苗昭容这里能感受到家的感觉。

见宋仁宗喝了一碗汤,又吃了一碗饭,苗昭容在心里长松一口气。

宋仁宗看到苗昭容这副放心的表情,不觉笑道:“朕今天吃了不少,不知道穗儿满意吗?”

“满意,非常满意。”苗昭容满脸笑容地说道,“官家,我知道你忙,但是在忙也要用膳,你看你最近又瘦了。”

“最近事情多,朕实在是没有什么胃口。”宋仁宗轻叹了一口气,“朕也只有在你这儿有点胃口。”

“官家,你不好好用膳,我会担心的。”官家从小有事或者不开心就不喜欢吃东西,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

苗昭容这句话让宋仁宗非常感动,他伸手握住苗昭容的手,温柔脉脉地看着她说:“也只有你在乎朕用不用膳。”

“官家,不只是我,皇后娘娘也关心你,每次您没有胃口,皇后娘娘就会让我做一些您爱吃的吃食给您吃。”虽然皇后娘娘不在意官家对她的看法,但是她不能任由官家一直误会皇后娘娘。

提到皇后,宋仁宗微微沉默了下,随后他叹了叹气说:“朕知道。”

苗昭容听到宋仁宗这么说,也不知道他知道什么。

“官家知道就好。”

“唉……”宋仁宗又长叹一口气。

见宋仁宗满脸忧容,苗昭容关切地问道:“官家,您怎么了?”

宋仁宗摆摆手说:“朕就是心烦。”

苗昭容猜想是朝堂上的事情,就没有再多问。

“官家,您要是不忙,不如在我这里午休。”

“好,朕在你这里最轻松。”宋仁宗暂时不想朝堂上的烦心事,“穗儿,陪朕下一会儿棋吧。”

“官家,那您可得让着我,不然我不是你的对手。”

“我们下五子棋。”宋仁宗笑道,“旸旸弄出来的五子棋简单有趣。”

“下五子棋好啊,说不定我还能赢官家。”

“我等你赢我啊。”

两人坐在窗边的榻上下五子棋。

宋仁宗故意放了水,让苗昭容赢了。

“官家,我就说我能赢你。”

“下得不错啊,再来。”

“太子殿下弄出来的五子棋真是好玩。”苗昭容笑道,“太子殿下真是聪明,竟然能想出来这么好玩的棋。”苗昭容不太会下围棋,所以平时不太喜欢下棋。但是,要是下五子棋的话,她很喜欢。她经常和福康公主下五子棋下着玩。

提到儿子,宋仁宗的眼神瞬间变得柔和,嘴角边也不由自主地上扬。

“越来越鬼机灵,有时候能骗过朕。”

“官家,太子殿下骗了你什么?”

“他骗朕的事情不少,每次他跟朕要什么,朕只要不答应,他就跟朕哭闹。”宋仁宗满脸宠溺地说道,“朕明知道他是假哭,但还是上当,最后还是答应他。”

“还不是因为官家你宠太子殿下。”苗昭容温柔地笑道,“太子殿下聪明可爱又乖巧听话,不管他说什么,我都会帮他做到,更何况官家你。”

“这孩子就是仗着这点,所以霸道的很,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宋仁宗嘴上这么说,但是眼里是满满的纵容,“只要不顺他的意,他就不高兴,还半天哄不好,除非顺着他,也不知道他这点像谁。”

“太子殿下这点跟官家不像。”官家小时候想要什么会先跟大娘子说。如果大娘子不同意,官家就不敢再要了。而太子殿下不一样,他想要的东西就一定会弄到手。

“估计像皇后。”在宋仁宗的眼里,曹皇后就是一个霸道强势的人。

“官家,你这是诬陷皇后娘娘,我听说皇后娘娘小时候也很听话。”

宋仁宗笑笑,没有再说这个话题。

两人下了一会儿五子棋,就去午休了。

宋仁宗这些天睡得不好,哪怕是在张美人那也睡得不好,但是今天在苗昭容这里睡得很好。

一个午觉醒来,宋仁宗只觉得神清气爽。这段日子的疲惫一扫而空。

“旸旸该醒了,朕去坤宁宫看看他。”

“官家,我跟你一起去。”

坤宁宫里,赵旸刚刚醒来,此时正坐在榻上,和大白一起吃点心。

大白从小跟赵旸一起长大,一直以来吃的东西都是人类的食物。赵旸吃什么,它就吃什么。

赵旸刚吃完点心,宋仁宗和苗昭容就过来了。

宋仁宗见他来了,儿子一个眼神都没有给他,这让他很是疑惑。

“旸旸,爹爹来了,你怎么不理睬爹爹?”

赵旸冷哼一声,随即扭过头不看宋仁宗。

宋仁宗看向曹皇后:“这是怎么了?”

曹皇后忍着笑说:“官家,他在生你的气。”

“生朕的气?”宋仁宗面露困惑,“朕做什么惹旸旸生气呢?”

赵旸扭回头,怒瞪着宋仁宗。

“爹爹,你做的事情你知道。”

宋仁宗伸手抱起儿子,让儿子坐在他的怀里。

“朕做了什么事情让你生气?”宋仁宗仔细地想了想,他好像没有做什么事情惹旸旸生气吧。

赵旸伸手用力地拔了下宋仁宗的胡子,疼得宋仁宗倒抽一口冷气。

“小坏蛋。”宋仁宗捏了捏儿子软乎乎的小脸,“你给朕说清楚,朕做了什么事情?”

“爹爹,你要把包包他们赶走。”赵旸把手伸进宋仁宗嘴角里,用力地拉了拉宋仁宗的嘴,“坏爹爹,你要把包包他们赶出汴京。”

宋仁宗闭上嘴,轻轻地咬了下儿子的小手。

赵旸赶紧把自己的手指抽了出来,见上面口水,很是嫌弃地在宋仁宗胸前的衣服上擦了擦。

宋仁宗被儿子嫌弃的动作气笑了,伸手轻轻地敲了下赵旸的脑袋。

“你怎么知道这件事情的?”

“我上午去御书院找韩韩他们玩,我看韩韩他们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就问他们怎么了,包包说他们要去外地了。”赵旸伸手轻轻地拍了拍宋仁宗的脸,毫不客气地质问道,“爹爹,是不是你赶他们走的?”

这个问题,宋仁宗还不好回答。

“韩琦是自己主动提出去外地任职的。”

“韩韩自己主动提出的?”赵旸想了想,发现还真是这样。历史上,韩琦见范仲淹他们被贬去外地不服气,挺身而出为他们辩解,但是没有任何用,最后他就主动提出去外地任职。

“对,这件事情比较复杂,你还小不懂。”儿子还小,宋仁宗也不好跟他说朝堂上的事情。

“那包包他们什么时候回来?”赵旸凶巴巴地问道,“爹爹,你不会不让他们回来了吧?”

“你不想让他们走?”

“我当然不想让他们走啊。”赵旸气呼呼地说道,“包包他们走了,以后谁陪我玩,以后谁跟我说故事。”

“你倒是挺喜欢他们的。”

赵旸捏了捏宋仁宗的脸,板着脸非常严肃地说道:“爹爹,你不要岔开话题,包包他们还能回来吗,什么时候回来?”

“看他们的表现。如果他们在外地任职表现得好,那他们就能回来。”

“那包包他们最快什么时候能回来?”

“如果他们能在三年内做出好的成绩,三年后他们就能回来。”

“三年啊,那我六岁了。”赵旸老气横秋地叹息一声,“三年的时间好长啊。”赵旸记得欧阳修他们几个被贬出汴京后,最快回到汴京的好像是欧阳修,三年后就回来了。

“三年很快的。”宋仁宗微微叹气道,“爹爹也不想他们,但是他们不得不走。”权贵们和其他大臣不容范仲淹他们在汴京,只能把他们贬出汴京。他们这个时候离开汴京也好,不然权贵们不会放过他们。

“爹爹,包包他们什么时候走?”

“过两日,他们就要走了。”

“那我能送一些东西给他们吗?”

宋仁宗轻挑了下眉头问道:“你想送他们什么?”

赵旸掰着手指说道:“吃的啊、喝的啊、穿的啊,这样他们在路上就有吃的,有喝的。”说完,他看向宋仁宗,再次问道,“爹爹,我可以送吗?”

宋仁宗没想到儿子会有这番心,心中很是欣慰,伸手摸了摸他的小脸说道:“可以,你想送什么都可以。”

赵旸忽然想到范仲淹,对宋仁宗说道:“爹爹,范范的身子不好,你能不能让范范早点回来。”他真的担心范仲淹会像历史上那样病逝在外地。

宋仁宗沉默了下,随后在赵旸满含期待的目光下说道:“好。”

“我要带太医去给范范把脉,看看他的身子好不好。”赵旸从宋仁宗的怀里跳了下来,“范范要是身子不好,我就送给他一些补药,让他在路上吃。”说完,他就一溜烟地跑走了。

见儿子一阵风地跑走了,宋仁宗先是愣了下,随后语气泛酸地说道:“他还真是关心范仲淹啊。”

“旸旸一直跟范相公他们玩,现在得知他们要走,旸旸很舍不得他们,也担心他们会在路途中出事。”

苗昭容感叹道:“太子殿下真是细心。”

宋仁宗笑道:“也不枉费范仲淹他们喜欢他。”虽然宋仁宗有些吃味儿子这么关心范仲淹他们,但是他心里其实是非常欣慰高兴的。儿子小小年纪,就会关心大臣,这是好事。

御书院里,范仲淹他们在忙最后的事情。忽然见赵旸带太医过来,他们很是疑惑。

“范范,你过来。”赵旸对范仲淹招了招手。

“太子殿下,您有什么吩咐?”

“我让太医给你把把脉。”赵旸绷着脸,小表情非常严厉,“范范,你不许拒绝,要乖乖被太医把脉。”

范仲淹面露茫然:“太子殿下,臣没病啊。”

“你身子不好,马上又要离开汴京,所以我让太医给你把把脉。”赵旸哄道,“你乖乖地让太医把脉。”

范仲淹闻言,心中一片酸涩,鼻尖发酸,喉咙发堵。他想要说什么,但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赵旸转头叮嘱太医:“你要好好地给范范把脉。”

范仲淹眼眶发热,眼前忽然变得有些朦胧。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50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