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一百零五章 孔子论政

作者:役智 字数:2179 更新:2022-05-02 04:28:32

说话的几人都是被三桓招揽至门下治理地方的。

看他们如此急不可耐想要询问为政方法的样子,显然是和孔忠差不多,这几个月被繁杂的政务折磨的不轻。

他们有的抱怨政务太多,有的则叹息事务棘手,有的则在抗议地方势力不听号令。

而孔子听到他们的问话,也不直接回答,而是微笑着说道:“不齐。”

宓不齐立刻起身行礼:“夫子。”

“你与他们同样是治理地方, 你难道没有遇到这些问题吗?”

宓不齐笑着摇头:“或许是我比较幸运,所以并没有遇到这些。”

此话刚一出口,便有同学问道:“难道你治理的地方,政务不多吗?”

宓不齐摇头道:“政务很多,但是我在乡里发现了五个比我更加贤能的人,我任用他们帮我治理地方, 所以做起事来尤有余力。”

孔子闻言点头笑道:“治理地方, 在于选贤任能。”

可这话刚说完,又有弟子质疑道:“我也知道乡里存在贤人, 但我同样任用他们,不止没有将政务处理的更妥当,反而还把事情弄得一团糟。

后来才发现,原来是这帮人勾结乡里的豪族,搅乱乡里的秩序,败坏当地的风气。光有才能,如果品行不端的话,又怎么任用他呢?”

孔子闻言,又笑着点头道:“选贤任能,在于辨别忠奸。”

宓不齐听完,笑着回道:“品行不端的人, 的确不能任用。只不过,我凑巧得知了鉴别品行的方法而已。”

一说到这里,学生们纷纷来了兴趣:“你怎么鉴别的?”

宓不齐道:“我上任的时候,正巧碰见我的朋友阳昼。

当时他正坐在河边钓鱼,于是我就下车向他道别,顺便询问他有没有帮我治理地方的建议。

阳昼说:我的出身卑贱, 地位低下,所以不懂得治理之道。但我垂钓多年,可以送给您一些钓鱼的经验。

我觉得好奇,于是便向他请教。

阳昼说:钓鱼时,刚刚放下鱼饵,马上就迎过来吞食的是‘阳桥鱼’,这种鱼,肉薄而味不美。而绕着钓饵游来游去、欲食又止的,叫做鲂鱼,这种鱼才是肉肥味美的鱼。

我刚开始并不能领会阳昼的意思。

但后来,我的马车走到距离乡里还有三五里距离的时候,我发现乡里的一些小吏居然就站在半途之中迎接我。

这时候我才明白,这些人便是阳昼所说的那种阳桥鱼啊!

经过这件事以后,我就对乡里官吏的品行有了初步的判断,在考察了所有人后,终于选出了五位品行与才能俱佳的人,协助我处理政务。”

孔子听完这段话,禁不住笑着连连点头:“以小见大,喻理于鱼。不齐啊!你应该好好的感谢那位指点了你的钓叟,他才是真正的贤人啊!

当年太公可以从垂钓中领会出治理天下的道理,你的这位朋友就算无法治理天下, 但他的才能也足以用来治理国家了。

至于不齐你啊!懂得任用贤人,同样是可以治理国家的人才啊!

从前尧舜治理天下,都是一定要访求贤人来辅佐自己。

这些贤人,是治理天下的关键。

而你与能够贤人结交,又可以选贤任能。

可惜啊!你治理的地方实在是太小了,就算让你做督管城邑的大夫,你大概也是可以胜任的吧!”

学生们听了孔子的话,都对宓不齐报以羡慕的目光。

毕竟夫子可是很少这么夸赞学生的。

能够得到如此之高的评价,实在少有。

唯独子路听了孔子的话,不仅没有羡慕,反而直犯迷糊。

“夫子,这话不对啊!”

孔子问道:“哪里不对了?”

子路道:“从前您在齐国时,齐侯向您询问治国的道理,您说治国在于节省财力。

前阵子国君召您询问治国之道,您说治国在于了解臣子。

楚国的叶公造访我国时,向您询问治国的道理,您告诉他治国在于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前来依附。

现在您又赞赏子贱和阳昼的观点,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孔子本想回答,但他思索了一会儿,却突然笑着点名宰予:“予啊!你来为仲由回答这个问题吧。”

宰予突然被孔子叫到名字,吓得浑身一激灵。

子路问的不是您吗?

怎么这里面还有我的事?

可宰予转念一想,突然就明白了夫子这么做的意图。

于是他笑着应道:“夫子说过: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治理国家,哪里有什么不变的方法呢?只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妥善的去处理就行了。

夫子之所以劝齐侯节省财用,是因为齐侯生活奢靡,他在国内兴建楼台水榭,修筑园林宫殿,沉迷声乐。

甚至可以征收百姓三分之二的收入,供自己享乐。所以,夫子才规劝他,说为政的根本在于节财。

而楚国国土广袤而民众稀少,但他们又频发的发动战争,不断地向外征讨,民众不堪其扰,无法安心在此居住,所以夫子劝诫叶公当政后,应当让近处的人高兴,让远方的人来依附。

而我们鲁国,呃……国内形势比较复杂,群臣中奸佞横行。

在内,他们相互勾结愚弄国君。在外,他们排斥诸侯宾客,遮盖国君明察的目光,掩盖国君耳边的忠言,所以说为政在于了解大臣。

这三个国家的情况不同,所以应该因地制宜,灵活的采用不同施政策略,才能使得国家得到治理,让民众安居乐业。”

子路听完,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啊!”

孔子笑着说道:“我平时让你们读《诗》,就是为了让你们学习其中的道理。

《诗》中说:丧乱蔑资,曾不惠我师。

这说的就是因为奢侈无度,导致国家动乱的情况。

《诗》中说:匪其止共,惟王之卬。

这说的就是奸佞当道,引发国家祸患的情况。

《诗》中说:乱离瘼矣,奚其适归。

这说的就是频繁战争,让百姓不得不逃离的情况。

所以说,读书又怎么能只读它的表面呢?你们更应该看到它背后隐藏的道理啊!”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79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