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16章 年(壹)

作者:一只贝壳 字数:8873 更新:2022-04-16 14:29:50

    今天是除夕。

    朱樉很早就爬起来,虽然一晚上都没睡踏实,倒一点也不困,精神得很,像个多动的猴子。

    李氏抱着朱棡,笑着看朱樉非要自己穿衣服却被带子困住的模样。

    “穿红色的,喜庆。”

    朱樉嫌弃道:“不想穿红的。”

    小孩子心思最难猜,李氏不为难他,叫侍女另拿一件衣服,问道:“你要去哪里?”

    朱樉给自己套上鞋子,一用力栽回床上,然后又立刻坐起来,兴奋道:“去找哥玩儿。”

    提到朱标,李氏脸上笑容一僵,要说朱元璋如此宠爱马秀英和朱标,她心里不嫉妒是不可能的。

    但是马秀英不仅在朱元璋那里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在将士那里也很受尊敬,帮着朱元璋管理随军家属的事情,怎么也不可能争得过。至于朱标,她一开始想着孩子大约会按孩子的算,没想到老朱同志的爱正如一碗极端不平的水,对其他子女不是说没有倾泻半点,只是到底完全不同。

    这样一来,争权夺势的心思也泯灭了,李氏的心里只留下不平与不怠。每次听儿子夸他哥怎么怎么样,李氏就很尴尬,也不能训斥朱樉,因为朱标确确实实多次在老朱的毒手下捍卫了朱樉的屁股。

    朱樉全然不懂母亲的心思,快乐地飞奔出去,也不吃早饭了,更不要侍女仆从跟着,径直跑向朱标的独立小书房。

    外面正在飞雪。昨夜初雪,天地之间很安静,连雪花落下的声音好像也可以听到。

    朱樉踩在雪上,于身后留下一串脚印,他穿着厚重的棉衣,远远看着像是一个小球在路上滚动。

    过了池塘,过了回廊,跑到种着一片高竹的地方,后面就是朱标的书房。

    门关着,窗户也关着,朱樉站在外面,什么都看不见,想要进去又不敢,看见雪不错,埋头推起雪人来。

    朱标这边在书房里拿着书看,敏锐地察觉到了外头的动静,看了屋外一眼,动用法力透视过去,发现是朱樉在玩雪,也就没多管,想着看完这几页再出去。

    等他终于放下书时,却看见那个小不点从屋前跑到了屋后,蹲在墙角不知道在做什么。

    墙角里放着几个黑漆漆的木头盒子。

    朱樉拿树枝捅了捅它们,还没动手拿,天就黑了,白色的天空向地上塌陷,劈头盖脸地罩住他。

    原来是雪。

    “呸,咳咳。”他手忙脚乱地拍掉头上的雪花,把嘴里已经化成水的雪吐出来,又蹦又跳,好像一只突然掉进冰水里的兔子。

    朱樉抬头一看,傻乐道:“哥,你出来了!”

    朱标拿着一块毛巾在擦手上的墨水,瞅着朱樉道:“这么早过来干什么?”

    刚才正是他做的恶作剧,用的是一个簸萁,材料是朱樉堆的雪人脑袋。

    “找哥玩!”

    “找我玩?怎么今天突然要找我玩?”

    “我知道哥你今天休息,不上课也不练武,才找过来的。”

    “嗯。”朱标点点头,又问道,“你刚才在那墙角干什么呢?”

    “我想看看盒子里抓着老鼠没有。”

    “盒子里会有老鼠?”

    “这是捕鼠盒。”朱樉道,“最近老鼠很多的,听说厨房每天都丢吃的,家具也被咬坏了好多。”

    朱标整天忙着练武读书,倒是不知道这回事儿,听他这么一说,才想起来前几天帅府里好像确实进行了大扫除,每个房子后都放了几个这种盒子。

    在他纤毫毕现的眼睛下,朱标看见几根老鼠毛散落在四

周。

    老鼠冬天出来,无非是秋天的粮不够了,那么既然已经来过这里,发现了捕鼠盒里有粮食,为什么会不上当?

    不上当就是不饿,不饿又为什么要在大雪时分出门?

    “冬天出鼠患……奇怪。”

    朱樉跑到朱标背后,推搡着他往前走,急匆匆地道:“有什么奇怪的,老鼠也在过年嘛。哥,你快点,我娘一会儿喊我回去了。”

    “行,没事干就来和我贴对联吧。”

    说是贴对联,其实他们两个小屁孩身高根本不够,踩着椅子也不行,还是得叫侍女小厮来贴。

    对联在门口一贴,朱标又拿出两三个红灯笼来挂上,红通通的立刻有了过年的味道。这几个红灯笼还是他自己动手糊的,里面的灯芯浸了特殊的油,底下也加了刘伯温不久前刚教他画的符纸,有驱邪避妖的功效。

    他自己的书房门口挂上,马秀英的院子也挂着,老朱同志的房子也挂着,剩下的姨娘们也每人分了几个——当然她们并不知道这些灯笼出自谁手。

    朱标趁朱樉抬头看灯笼的功夫,悄悄捏了个雪团,趁机塞在了朱樉领子里,在他大叫的时候,又赶紧遛去了门口。

    雪球一碰到脖子,就化了一大半,滴滴答答地向下流,沾湿朱樉大半的衣服,冻得他一激灵。很快他就跳起来,蹦着找朱标,一边喊哥一边往外跑。

    他嘴里的兄长一击得逞,早就出了院子,在外面等着他要看笑话。

    逗小孩儿真的是一件特别解压的事情,看他们着急也颇有意思,朱标现在被当成小孩子,经常被他爹娘逗来逗去,所幸他还有弟弟妹妹可以逗,发展了一条食物链,这就是长兄的好处了。

    很有套路的埋伏在门口,等朱樉冲出门来左右望的时候,朱标放开了早就压在手里的矮树树枝,啪的一下又飞了朱樉一脸雪。

    朱樉:“……大哥!”

    朱标温和道:“怎么了?”

    朱樉气得跳脚:“哥,你太过分了,你耍赖,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这小孩儿一张圆脸已经气得发红了,瞪着朱标,未必也有多生气,只是眼睛已经变得水汪汪的,嘴角一会儿上翘,一会儿下压,想笑又想哭,不上不下的。

    朱标语重心长道:“二弟,这是为了锻炼你男子汉的气概,你不是总闹着想去打仗么,从军可不是那么舒服的,你现在连一点雪花都受不了,将来怎么成为将领?”

    朱樉愣住了,憋了半天道:“我还小!耐不耐冻是要锻炼的。”

    “对,就是要从小锻炼。所以我只是帮了帮你,让你提前锻炼一下。”朱标揽住朱樉的肩膀,带着他往主院里走,一边走一边道,“二弟,正院里正在准备酒菜,你有没有什么想吃的?”

    朱樉一听,哪里还记得什么冰不冰冷不冷的,兴奋道:“我娘不许我吃糖,我想吃糖!我还想玩炮仗,放烟花!我还约了徐允恭一起玩,他这次演元兵——哥你来不来?”

    朱标道:“……我就算了吧。咳,徐允恭,是徐达叔叔的长子?”

    朱樉应道:“对,他比我大两岁,哥,他可厉害了!当然比起你来还是差很多的,但是力气特别大!”

    说话间,两个人已经迎着风雪走到了半路上,雪也越下越大,成了梨花花瓣大小,远处的斜屋顶和梅林都染上白色,渐渐汇入雪的洪流之中,形成淡色的、清冷的颜色。

    前面突然来了一群人,拥拥挤挤的,红蓝黄绿的衣服都有,最前面的人影高大,其余人等都跟在他后面不敢逾越,只有一个人落他半步,紧挨着形成一种保护的姿态。

    不用说了,
这人是朱元璋,他穿了件黑色的披风,外面搭着斗篷,斗篷帽子上一圈棕色皮毛,肯定是相当暖和的,但他只是随便裹着,没发挥斗篷的作用,估计是被马秀英逼着穿出来的,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根本不冷。

    落他半步的人是吴策。吴策在这样的天气里也还是一身单衣,窄袖子,穿着劲装衣服,一派江湖人的打扮。虽然笑眯眯的,站的位置却能够眼观八方耳听六路,好像随时都要动手。

    朱元璋看见兄弟两个人,改了方向,朝他们走过来。

    “标儿,还有樉儿。”朱元璋叫道。

    朱樉浑身一激灵,下意识得就要躲,支支吾吾地叫了声爹,然后人就要往朱标身后窜。

    朱元璋喝道:“出来,别往你哥背后躲!”

    朱樉又愁眉苦脸地站好。

    朱元璋狐疑道:“你看见咱你躲什么?是不是你小子又犯事儿了?”

    朱樉立刻道:“没有!我一起来就来找哥了,还什么都没干呢!”

    朱元璋看朱标。

    朱标作证道:“二弟确实一早就来找我了。”

    “哦。”朱元璋应了一声,对着朱标道,“你娘一大早就准备了瓜果点心,还张罗了许多菜,要在堂里头吃。”

    朱标笑道:“娘有没有给爹烙饼?”

    朱元璋道:“烙了又怎么样!咱就是爱吃烧饼。”

    朱樉羡慕又崇敬地看着朱标和老朱同志谈笑,一方面觉得我上我也行,另一方面又知道自己很不行。

    好像是突然发觉身后还跟着一群人似的,朱元璋挥手道:“都散了,散了。该干嘛干嘛去,吴策——你跟着来吧。标儿,樉儿,咱们走。”

    朱元璋左手牵着朱标,右手牵着朱樉,一起走向正院。

    “爹。”

    “嗯?”

    这句爹是朱标叫的,朱樉根本连大气也不敢喘,僵硬得像个木偶,腿都要忘记拐弯,就差跳着走了。

    “朱英哥来了没有?”

    “咱问过了,一大早你娘就把他接过来,现在估计已经吃上了。”朱元璋回答道,“倒是你,跑去书房做什么?”

    朱标笑道:“练了几幅字,宋师为春假布置的作业也写了一些。”

    朱元璋满意道:“好,不错。一会儿多吃点,今天宰了一整只猪,放开了吃!”

    猪果然有一整只。甚至还有只烤乳猪。

    屋里放了好几个炭盆,温暖如春,有个专门用来通气的地方,让人不至于中毒。几壶温好的酒裹着厚布套子搁在桌上,没人敢动,都留着要等朱元璋来。

    大圆桌子旁放了许多椅子,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热气腾腾的冒着白烟,蒸的煮的炸的还有粥汤都有,鸡鸭鱼肉全都在上面。正中间摆着一个大盘子,盘子上就是那只红色的油光锃亮的烤乳猪。

    另有一张小桌子,不停有侍女鱼贯而入,在上面放炒好的花生瓜子、蜜饯核桃仁,勾边花枝的碟子上摆着花色的瓜果,倒是养眼。

    马秀英穿了件枫叶红的大襟袄子,拢着袖子,揣着手走进来,手里拿着一枝腊梅,轻巧地插在门口的瓷瓶上。

    她身后跟着李鲤和一众妾室,带着孩子的只有李氏、碽氏和孙氏,其她姨娘暂且没有身孕,一是因为朱元璋太忙,二就是运气问题了。

    李氏抱着两三岁的朱棡,碽氏抱着五六个月的朱棣,孙氏也带着还不足一岁的朱镜静,三个人因为孕育了子女,要比其他人身份高些,坐的位置也更好。

    马秀英进门后,一眼就看到了已经在屋里的沐英,笑着拉住他的手,道:“
英儿,来,今天坐中间些,靠着爹娘坐,多吃点。”

    沐英恭敬道:“母亲,儿子给你拜年。”

    说完就要跪下磕头,马秀英赶紧拦住他道:“怎么行这样重的礼,你我之间就不必如此了,我一直把你当做亲生儿子的,你记好了。”

    沐英的眼眶迅速红了一圈儿,抿着嘴笑了笑,也不怎么说话,他十五岁了,越大倒是越沉默寡言。

    流亡的经历,扶养的恩情,让他对朱元璋和马秀英的感情异常深厚,绝不是别的人和事可以撼动的。

    过了一会儿就又来人了,一个妇人缓缓走过来。看她的穿着打扮是个贵妇人,头上也饰着金银,但是神态与动作却无疑没有太好的受过训练,有些畏缩,面容很像是个普通农妇,有着历经风霜的痕迹,许多道深深的皱纹。

    她身后跟着一个青年,这青年倒是挺胸抬头、气宇轩昂,眉目与朱元璋有些相似,眉毛很浓,鼻子高挺,脸上带着一种略显高傲的笑意,这还是在帅府里,要是人在外面,估计就不止是略显了。

    青年身后还跟着一个少女,约摸十七八岁,容貌一般,穿件荷茎绿的裙子,行为得体温婉。

    马秀英迎上去,高兴道:“嫂子,你带文正、敏静来了。”

    王氏也露出开心的笑容,亲热地和马秀英挨在一起:“弟妹啊,我们还是来的有些晚了,没帮上你什么忙。你看看你——一段日子不见,更漂亮了。”

    马秀英还没来得及回话,门口就又进来两个人。

    两个男人。

    年长的那个留着一大把花白胡子,皮肤黝黑,是个大圆脸,有点胖,又有点壮,这壮好像是胖带来的,又好像是因为壮才显得胖,叫人分不清楚。

    年轻的那个脸倒是长些,肤色偏白,不如前面的青年英俊,但也是精神焕发,行动矫健有力,看着生龙活虎,给人的感觉比第一个青年好接近许多。

    “姐夫。”马秀英唤了一声。

    年长者应了一声,脸上也带着喜色和她说话。

    一前一后这就又来了五个人。

    前面三位是王氏、朱文正和朱敏静。王氏是朱元璋的嫂子,也就是他长兄朱兴隆的老婆,朱文正和朱敏静是他们的孩子。至正四年的时候,淮北饥荒太严重,朱兴隆和朱元璋的爹娘都一起饿死了。朱元璋起兵的时候,王氏才带着朱文正投奔过来的。

    后面这二位是李贞和李文忠,李贞是朱元璋的姐夫,朱佛女的老公。李文忠是他们的儿子,今年刚二十几岁。

    朱元璋还小的时候,家里接不开锅,几乎都是靠李贞救济才撑过来的,所以他对这位姐夫的感官十分良好,能当亲哥来看。

    这里来的没有什么将领和外人,都是老朱同志的家里人,这是他特意安排的,因为他想要全家团聚吃顿饭。

    这一群人到齐了,叽叽喳喳的,吵吵嚷嚷又红红火火,十分热闹。食物的香气,蒸腾的热气,还有灯笼对联的红火气汇杂在一起,隔着老远就让人心生欢喜。

    朱标看得最清楚,高倍望远镜的眼睛看清了各个小细节,人群上方的白色清气和新年改旧换新的正红色气运混杂在一起,都收入他的眼底。

    有这样气色的地方,一定是能置办年货的富裕人家,人丁兴旺且年味十足。

    朱元璋高兴得嘴角要咧到天上去,大步踏进门槛去,顺便把朱标和朱樉也扯了进去。

    朱标还好说,已经长个子了,朱樉则完全是被提进去的,人都懵了,过来以后使劲扯领子,咳嗽了好一会儿。

    朱元璋一进来,所有人的动静都下意识小了一圈,随后爆发出更大的声音
来迎接他。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79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