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二百八十六章 帝王

作者:青帝一处开 字数:2582 更新:2022-11-19 18:04:01

贵阳城内,随行的大臣巨大多数还是想朱由榔尽快东行,虽然朱由榔这些人的表现有点雄主的迹象,但是兵事凶险,如此大好局面,有怎么可能让朱由榔去浪呢。

说句不好听的话,万一去重庆学了那朱祁镇,好不容易有点中兴迹象的大明那可就彻底没了生气。

眼看朝堂的大臣快要打成统一的迹象,新上任的御史大夫周吉、兵部郎中范宏伟都是朱由榔新提拔起来的人,他们两个都有一个相同的身份,那就是刘文秀的人。

刘文秀被逼死后,李定国一家独大,作为皇帝,一般是不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但是现在明清决战,也不是在后方起火的时候,所以朱由榔只有小范围内提拔一些新人,尽量让朝局保持稳定。

而他执意去重庆,除了收兵权还有一个重要的愿意,那就是重庆的地方武装,川东十三家不是李定国的人。

现在重庆是张先璧与川东十三家在一起守。

而御史周吉显然是猜到了朱由榔的意图,于是站出来说道:“川东十三家在重庆一代御敌数十载,久不闻圣迹,若此次擦肩而过,也不知何时才能让这些忠臣得见天颜。”

“陛下应速归南京,还于旧都,已正视听,一扫数十年颓势!”吏部侍郎王喆脸就跳出来说道。

范宏伟见对方又是拿着这个招牌来,也跳了出来,直接说道:“我知诸位大人之人,可诸位大人知道有句话叫积液成疾吗?”

“怎么说?”王喆质问道。

“川东十三家乃是民团所成,不归大明统序,存亡之际或许能齐心合力,若成南北对持之势,未必不会重新西夏故事。”

范宏伟这句一处,让殿中诸城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细较起来他们这些那个不是反贼出身,如果皇帝真的对川东十三家有意见,未必不会对他们没有意见。

朱由榔看到朝廷的气氛有些凝重,便呵斥范宏伟:“言者无心,听着有意,范宏伟此话可是伤了诸位爱卿的心。”

接着朱由榔起身,缓缓走下台阶,声如洪钟说道:“彼中国存亡之际,百官,军政皆离我而去。是在朝诸位,本事覆舟之水下的苍生血泪,但能不计前嫌,共扶天倾,不仅是朕的恩人,也是大明的恩人。寻常帝王哪有我这样的福气,都说人心隔肚皮,忠奸难辨,但是你们有一个算一个,能站在这里的那个不是经过战火淬炼的真金?那可不是忠心耿耿气节之士。朕不用想那些帝王那般需要试探考验,才能得到板荡之臣,是何其幸栽。”

“范宏伟此次伤臣之心,如伤朕心,必不能轻饶,着除去方宏伟身上五品朝服,发配到朕身边做个刀笔吏!”

此言一出,不禁群臣感动,范宏伟也激动难忍,接近权力才能获得权力。

他虽然被罢官了,但是能每天陪伴在皇帝身边,无疑前途更加远大。

而经过朱由榔这番操作,群臣对于执意去南京的心便瓦解了,然后周吉再一番据理力争,这群臣也逐渐大臣去重庆抚军的意见。

董亮这边等了一夜,不见匪人,也就此作罢,天刚一亮,便让叫醒了那几个孩子赶路。

而一路上董亮伪装成商队的模样虽然也让老嬷嬷犯迷糊,但是看到董亮如此不加掩饰也没多说什么。

因为无论从什么地方看,这活人都像是坏人。

昨夜董亮与这些孩子天南海北胡吹了一番后,朱有栋对于董亮的学识更是佩服,路上也缠着向董亮请教学问,进了南京地界,董亮也有心拿这几个孩子做掩护过州界,也就闻言和他们扯了一些闲话。

这晃晃荡荡车队也来到了溧水镇。

按照约定是要这里分别的。

“战火没有波及到这里,去南京的路上都有城镇,你们无需过于害怕,可以自行前去。便是有警急情况,可以告知官府你们宗室的身份。”

朱有栋虽然有些不舍,但是也有些害怕过于接近,也忸怩着道别。

董亮采购物质,也向人打听消息。

这东线果然不出董亮所料,明军一路打到了黄河边,而安徽这边岳乐见大势已去,便自动退兵,并且在泗州与李定国交战,战平而归。

这样一来,淮泗之地尽归大明,而张谎言见岳乐北归,也与李定国换防,他自去武昌去救冯双礼。

董亮听到这消息,清军这次武昌应该不保得退回襄阳才有可能稳住战线,而西路那边一直没有消息传来,大概也是双方都陷入了焦作,推不动战线。

董亮从来没来过南京,但是看得出南京经过继社这几个月的治理,面貌大不一样,虽然百姓不可能骤富,但是脸上洋溢的笑容,无疑显示了他们对于未来无尽的期待。

比如这个溧水镇居然也有公学,虽然只能支撑百多名孩童入学,但是董亮去观察了一番,大多还真的是穷苦人家的孩子。

说明继社在基层人员的选拔上还是有掌控的。

再去问了问当地的百姓都说农税已经大降,虽然在打仗,居然也没有加税,并且听说明年南京一地全部要实行滩丁入亩,将百姓身上沉重的丁税专为财产税。

所谓的丁税便是历朝政府按照人口征税,不管你是赤贫百姓还是全国首富都得交一样的钱。

这样一来民间自然千方百计的隐瞒人口,投奔去大户人家为奴以逃避繁重的丁税,而豪强之家也可以借此掩藏大量人口,让国家的税基减少的同时,还埋下了祸根。

所谓王朝变革之际,有势力的豪气随随便便就能拉起上千人的团练就是这个道理。

而现在取消丁税,改为财产征税可谓一次巨大的进步。

因为这样一来,赤贫之家只用交给基本的农税,而豪强之家有多少田亩就要交多少的税收。大大减轻了低沉的负担。

当然这一个要想成功,还得搭配,士绅一体纳粮的。

这个从元朝传下,经过明朝发扬光大的士绅免税可谓千古恶政,坐拥几十万亩的巨富之家不纳税赋,所有的负担反而堆在了农民身上。

可谓中国历史上一次开倒车行为。

因为在宋朝,官府就没开这个口子,见田收税,不管你是哪家的。

(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3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