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七百三十八章 开源节流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2770 更新:2022-12-24 22:15:02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童》吕岩〔唐代〕

……

租庸使的出现让朝廷的财税缓和不少,但收入刚刚入库,各路唐军将领纷至沓来。高昂的军费开支一下就让府库空虚。

朝廷的财税收入储备在左藏库里,支出和监督有着严格的规定。平常由太府掌管,由尚书的比部审核。皇帝只能听取朝臣汇报,却无法控制每一笔具体的开支。

第五琦看出了肃宗的恐慌,将朝廷的财税从左藏库移走,送进皇室的大盈库。

大盈库是保障皇室生活开支的,皇帝更加容易控制。肃宗将国库收入囊中,进一步破坏了朝廷的财政系统。

为了满足朝廷的开销,在郑叔清和宰相裴冕的提议下,肃宗开始卖爵。庶民只要向朝廷交钱,就可以得到朝廷颁发的证书,被授予一定的官勋称号。

除了卖爵之外,朝廷还贩卖一切象征身份的凭证:

比如,大唐士子需要通过科举考试,才能有相应的出身,未来可以入仕为官。而肃宗一朝,只需出钱就可以获得明经科出身。

又比如,因为和尚、尼姑和道士都是不用纳税的,所以朝廷严格限制出家人的数量,要想出家,需要持有朝廷颁发的度牒。

肃宗一朝,朝廷为了收钱,出卖度牒,让天下凭空增加了许多僧道。

再比如,对于商贾之人,朝廷则向他们贩卖免役权,只要缴纳重金,就可以免除他们的徭役。

郑叔清和宰相裴冕提议的做法皆是短视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短期内能筹措一些财税,长期会导致更严重的财政问题,不仅会让许多劣绅挤入官场,对僧侣免税、对商贾免役让朝廷丧失更加长远的财政收入。

仅靠卖爵、搜刮等短期手段来解决长期的财政问题显然是不足够的,朝廷必须系统地寻找到大规模的财源、税源,来弥补土地和户籍税的下降。

第五琦参考汉武帝时代财税重臣桑弘羊的做法,又推出两项措施:实行钱币贬值和建立私盐专卖的官办机构,最终破坏了大唐宽松的商贸氛围。

诚如前两年白复组织的聚会上,户部书令史孙延已、户部主事云雁影、户部钱银司主簿王江亭所预测:

“开元通宝”、“乾元重宝”、“重轮乾元钱”三种钱币并用,导致钱币贬值,物价飞涨。“开元通宝”在市面上迅速消失,一部分被百姓藏在家里,另一部分被拿去熔化掉,再偷铸成“乾元重宝”、“重轮乾元钱”。

物价的混乱,迫使朝廷不得不屡次调整钱币的币值。

由于“开元通宝”的价值被低估,朝廷第一次调整了币值,规定一枚“开元通宝”值十文,而一枚“乾元重宝”值三十文,一枚重“重轮乾元钱”值五十文。

这次币值调整引起了进一步的钱币贬值、物价飞涨。

此时正逢年岁饥荒,每斗米卖到七千钱,饿殍遍野,饥民互相吞食。

各地的铜器都被人们拿去偷偷铸钱了。京城更是达到了人人偷铸的程度。为了防止私铸,官府四处抓人。时任京兆尹郑叔清大肆搜捕私自铸钱的人,几个月时间,死于乱棍重刑下的有八百多人,但仍无法禁止私铸钱币之风。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朝廷再次做出稳定币值的努力,诏令:

“京畿道“开元通宝”跟“乾元重宝”,全都一枚当十枚,币值为十文;“重轮乾元钱”一枚当三十枚,币值为三十文;其他各州听候指示。”

虽然朝廷做了上述调整,但天下币值和物价混乱依旧。

……

白复对财税之学并不精通,但他记得几年前户部书令史孙延已、户部主事云雁影、户部钱银司主簿王江亭等人所言。

白复再次将(本章未完!)

第七百三十八章开源节流

这些户部官吏找来,虚心求教。

如今的白复封侯拜相,地位显赫,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孙延已、云雁影、王江亭等人来到白复的公廨,战战兢兢,诚惶诚恐。

无论白复如何平易近人,这些户部官吏也不敢流露出丝毫不恭敬之情。字里行间,皆是谦卑逢迎之话。

白复暗叹一声,心道:“位置越高,恐怕越难听到真话。”

白复心念一动,邀请众人来卫国公府家宴。

酒过三巡,众人面红耳赤,渐渐放松,不再如平日般拘谨。

这几人皆是理财的干吏,一旦放下戒备,畅所欲言,很有真知灼见。说到各自擅长的领域,当仁不让,舍我其谁。

户部钱银司主簿王江亭道:“大人,处理钱币贬值和物价飞涨,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白复笑道:“先莫管难易,你且说来听听。”

王江亭道:“大人,钱币贬值和物价飞涨这事,不仅涉及朝廷的钱币体系,也涉及到民间的财富流转,仅凭一方努力不够。

但只要朝廷下令将“开元通宝”跟“乾元重宝”等值流通,并废除“重轮乾元钱”,民间风潮自会配合,会自动让“乾元重宝”和“重轮乾元钱”退出市面,只剩下“开元通宝”继续流通。

如此一来,钱币币值和物价都会稳定。”

白复道:“朝廷之所以使用这三种钱币,就是为筹措钱财、弥补税源枯竭,倘若废止“乾元重宝”和“重轮乾元钱”,会不会导致军费出现缺口?”

户部主事云雁影道:“开源也并非没有办法,只要做好平准、盐政、漕运等事。”

白复赶忙请教:“何为平准?”。

云雁影道:“朝廷可以半年收粮存入平仓,以免谷贱伤农。当荒年、青黄不接粮价上涨时,开平仓以平粮价,百姓受益、朝廷获利。”

白复问道:“如何及时知道各地粮价、物价?”

云雁影道:“朝廷可在天下诸道置设巡院官,选择勤廉干练的吏员作知院官,管理诸巡院,诸巡院收集本道各州县雨雪多少、庄稼好坏、物价高低的情况。每旬、每月都申报转运使司。

正所谓“丰则贵取,饥则贱与。”

有了这些消息,朝廷就可以多购谷物粟米运往粮食歉收地区,贱价出售,换取百姓的土产杂物转卖粮食丰收地区,从而调剂有无,平抑物价。

这样,既防止谷贱伤农、水旱民散,又能扶持农耕,积极救灾,还不用损耗国库。可谓一举数得。”

白复点头称赞。

云雁影见自己的主张得到白复的认同,信心大增,继续说道:“卑职再谈谈盐政。

第五琦大人规定的“官运官卖”的盐法,不仅大幅提高盐价,不少贪官污吏还借机还抓百姓当差,无偿运盐,中饱私囊。这些劣行导致百姓怨声载道,憎恶食盐专卖。

即便如此,由于朝廷盐务机构庞大,开支惊人,朝廷所得收益并没有多少。

若能大力削减盐监、盐场等盐务机构,调整食盐专卖制度,改官收、官运、官销为官收、商运、商销、统一征收盐税,不但扰民甚少,朝廷获利还会更多。”

白复求教道:“云大人,何为官收、商运、商销?”

云雁影道:“盐官统一收购亭户(专门生产盐的民户)所产的盐,然后加价卖给盐商,由他们贩运到各地销售。朝廷只通过掌握统购,批发两个环节来控制盐政。

为防盐商哄抬盐价,朝廷可在各地设立常平盐仓,以平盐价。

这样一来,大批盐吏被精简,盐价下跌,百姓获益、商贾获利,朝廷税收也会缴增。

如今朝廷收取的盐利,每年只有六十万缗。若我推断无误,采用新盐法,五年之内,盐利可增至六百多万缗,占天下财政收入一半,足以支付朝(本章未完!)

第七百三十八章开源节流

廷各项开支和漕运费用。”

第七百三十八章开源节流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80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