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九十六章 大乾改制

作者:耕心堂一学童 字数:2432 更新:2022-06-28 05:05:21

圣人赵钰民等到五月初一的朝会上将他在离宫和闻器商讨出来的改制之策拿了出来,一石惊起千层浪。

大乾地方缺少官员牧民,但是大乾官员却有一半人闲置,这对于赵钰民来说是无法容忍的,之前大齐丢下的烂摊子,大乾收拾了百年,才把边关稳定了下来。

这次吐蕃想要攻击剑南道的事情更是提醒了赵钰民,边军虽强,但却不能护住每一寸边地。

各道折冲府几十上百,却无常备统兵的,这让大乾无比被动,每次都要从长安征发大将,再去地方领兵,这次要不是赵载校提前获知吐蕃人的东进时间,整个剑南道恐怕便会沦为焦土。

因而,这次赵钰民改制的决心很大。而在朝堂上足足吵了一个月,这才定了下来。

率先改变的便是三省,以往的中书令,侍中,尚书令换了名字,职责不变,品阶稍作改动。

中书省中书令改为右相,正三品分别负责起草诏书,政令。由中书舍人草拟圣旨多份,再由右相或中书侍郎选出一份并稍加润饰,成为正式诏书,接着由皇帝画一敕字成为皇帝的命令,最后下达门下省。

门下省侍中改为左相,正三品,审议政令。由中书省发出的皇帝命令,至此须经过复核。若复核不通过则由给事中批注送还中书省。若复核通过,还需左相或门下侍郎签名,诏书才正式生效,然后下达尚书省执行。

尚书省尚书令改为丞相,正二品,执行政令,总理六部。其下为左、右仆射,从二品。左仆射管吏、户、礼三部,右仆射掌兵、刑、工三部。

六部,九寺,五监未做变动。

各道置府,府设宣抚使、招讨使和监察使。

观察使掌民政,招讨使掌军政,监察使掌监察。三使皆为正三品。

州设刺史,为一州的行政长官,每州员额一人,品秩按照州的等级由从三品到正四品下不等——州均按其地位之轻重、辖境之大小、户口之多寡,赋税之高低分为上、中、下三等:五万户以上为上州,三万户以上为中州,一万户以上为下州。

上州刺史从三品,中州刺史正四品上,下州刺史正四品下。

刺史下设官员包括:长史为州刺史的佐官,司马掌城防厢军、录事参军掌考核文书簿籍、监守符印,纠弹州县官员过失。

再往下则设诸司,有司功、司仓、司户、司田、司兵、司法、司士参军事等,员额增减不一。中、下州其下佐官仿上州,但不全置。

当苏策追上蜀王的车队时,关于各道三使及道府官员经过吏部选官,圣人授印奔赴各道。

有人升官,便有人被贬,身有劣迹的官员,贬谪任用。不过即使如此,也只是将留京闲置的官员派出去了三成。

剩余七成官员的出路,圣人赵钰民暂时没有动他们。

圣人提出改制时,文官一时间有些风声鹤唳,不过等到月底正式实行的时候,反对的声音一下子就小了起来。

四大边军已经整备的差不多了,不过对于大乾边军和禁军的改制也被圣人赵钰民提上来日程。

折冲府作为大乾的立国之本,这一点无可撼动,勋贵们已经先行一步去往各道练兵。

而关于军方各府之前进行了调整,关于都护府都督府也已经明确了下来,都护府为攻,都督府为守。

都护府设府,城或镇(守捉城或关镇),戍,堡。

都督府设府,州,县。

这些都没有过多的改动,不过关于厢军则有了明确的规定,之前厢军多为募兵,其中不乏精锐,但募兵却与府兵制度有所冲突。

对于厢军要进行严格的划分,毕竟将道府落在实处后,为了防止三使拥兵自重,尾大不掉,除府兵轮番,还可以自由招募的厢军,自此就不能募兵了。

但是地方州县的防务却少不了厢军,因此随着府兵数量的缺口变大,折冲府增加了很多,毕竟折冲府一直以来都是可以随时置废的。

不过对于这一点百官们却起了质疑,好不容易消减了兵备,如今增加折冲府,无疑又增加了兵备。

厢军的处置就显得极为棘手,齐国公姜卜退了一步,折冲府的备选府兵第二年选锋之后,第一年轮番设在周边州县,这样不仅可以安境保民,要是有匪患,还可以借此练兵。

另外也能让府兵有时间成婚。大乾男子十六可成婚,十七选锋,十八本地轮番,十九轮番边军两载,接着选择留在边军,亦或者去禁军和回到地方充为厢军。

之前一个府兵选锋之后,可以有一百亩永业田,而府兵只有战死,伤残退军或者轮番到五十五岁才能回乡,像这三种情况,这些永业田才算是落在自己手中,不用授还给国家。

之前百年都是这么过来的,所以作为府兵并不意味着当几年兵,就可以白白拿到这八十亩永业田。

在一个府兵的生涯中每五年折冲府会考评一次,有很多府兵便因考评不过,交卸了府兵的身份,这也意味着八十亩永业田一亩也没有落在手里,因此对于普通的府兵来说,在年轻时拿不到功勋,之后年纪大了,便看不到丝毫出路。

这是府兵的悲哀,亦是勋贵的耻辱。

显然齐国公姜卜准备在这个上面做文章。

他提出出谏言,之前府兵授予的八十亩永业田加上原本每人都有的永业田,一共是一百亩,现在将这八十亩永业田减少为四十亩,增设四十亩勋田,只要还是府兵便有这四十亩勋田。

如此府兵肯定是不能接受的,毕竟一下子砍掉了一半永业田。

不过姜卜显然早已经想到了这一点。

战死者,四十亩勋田变为永业田。

伤残者,四十亩勋田只交还二十亩,剩下二十亩勋田变更为永业田。

府兵四旬可退,可得四十亩永业田,不用到五十五岁了。

虽然这样很可能让当前军中府兵的数量减少很多,不过姜卜认为这是大乾府兵必须要经历的阵痛。

大乾以武立国,武便是府兵,如今军制改制的第一刀就挥向了府兵。

少了四十亩永业田无疑缓解了每年随着授田不断减少的官田数量,户部尚书第一个站出来支持齐国公姜卜的谏言。

而紧随其后的是诸多勋贵,毕竟勋贵的地位来自于沙场,谁也不想自己的部下里面都是须发花白的老卒。

实际上又有多少人能够活到五十五岁,更何况还是在军中,每年轮番路上的日晒雨淋,戍卫的辛苦,年龄大的人遭不住,多少老府兵没有死于沙场,却病死于路上,病死于营中。

行军损失掉的兵力多是这样的老府兵,用命换八十亩永业田,还是四十岁拿到四十亩永业田,这个交换,是个人都能选出答案。

这项谏言很快变成了诏书,在六月初颁布天下。

而此时苏策已经跟随者蜀王到达了益州。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49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