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长君的招聘启事很简单。
招工,秀才及以上出身,50岁以下,应聘时需带一篇自己独立完成的文章,内容不限。
招聘启事已经贴出去几天了,可是一直没有人上门来应聘。
这一天,有一名男子,看起来三十岁左右的年纪,文质彬彬,长相虽算不得英俊,但却有着一脸的正气。
“请问,这里是招人吗?”那名男子开口问道,浑厚的嗓音响起,不疾不徐的,仿佛所有的焦躁情绪都会被他的嗓音安抚。
沈长君他们四人此刻正在审稿子,忙得焦头烂额,听到问话都不由得抬起头来。
沈长君反应过来道:“招人,请坐。”
那人点了点头,找了个旁边的空位,一撩衣摆便坐了下来。
沈长君看他腰身挺直,正襟危坐,也不由得直了直身体,严肃起来。
“敢问这位兄台姓甚名谁,家住何处,是何出身?”沈长君问道。
“不敢,在下姓常,名清流,家住北郊,前不久刚刚中举。”
“哎呀,前不久刚中举,那咱们是同科啊。”沈长君一下子高兴了起来。
那伪装出来的严肃一下子破了功,不过他倒是不在意,这人给他的第一印象不错,尤其是那一脸的正气,让人很有好感。
那人听后也不由得面露惊讶了一瞬,之后便笑着拱手道:“幸会幸会。”
沈长君也跟着拱手道:“久仰久仰。”
“清流兄可有带文章来?”沈长君接着问道
常清流从怀中掏出了几页纸来,呈给了对方。
沈长君双手接过,便将纸打了开来,纸上的字迹苍劲有力,力透纸背,字如其人,想来,此人的性格也是刚正不阿的吧。
再看这篇文章,写的不是时事,也不是故事,而是一篇游记,《南阳湖》
文章中并无华丽的辞藻,却仿佛让人身临其境,看过之后的唯一感受就是想放下一切去看看那南阳湖,当得是一个妙笔生花。
沈长君将文章看完之后,忍不住夸赞道:‘妙极,当真是妙极,清流兄文采岀众,佩服佩服。”
“不敢不敢。”
他立刻拍板道:“清流兄无需自谦,不知清流兄打算何时上工?
常清流却并未着急,他道:“不知这里的工钱几何,是否提供住处和伙食?”
沈长君一拍脑门道:,“看把我激动的,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咱们这的工钱是每个月2两银子,这个是固定的,主要负责审稿和拓印,如果你自己有作品的话,发表一篇会有银钱不等的稿费,包吃住。”
他说完后,笑问道:“清流兄,满意否?”
常清流也笑了,点头道:“可以。”
就这样,常清流被留了下来,常清流的住处被安排在造纸坊,离着图书馆虽然算不得近,却也不是特别的远,来回走路的话,按照现在的时间算也就是30分钟的路程。
有了他的加入,让沈长君四人觉得轻松不少,他审稿的速度很快,却也很仔细,平时言语不多,但只要问到他,他都会给出自己的意见,而且见解独到,帮助他们解决了不少的问题,让他们都觉得,真是找对了人。
图书馆门外的招聘信息并没有摘下,虽然现在增加了一个人,但是还是远远不够的,每天堆积的需要审核的稿子有小山一样高,实在是让他们有心无力。
这天,又有人来应聘了。
来人看起来十五六岁年纪,有些腼腆,他走进来后,也没有立刻开口,而是有些犹豫着要不要上前询问,正在挣扎间,还是何靖远忍不住问道:“你是来应聘的?”
那少年连忙点头。
何靖远接着问道:“姓甚名谁,家住何处,是何出身?”
这话听着怎么这么熟悉。
“我叫乔然,不是京城人,家住丰源县,是个秀才。”
“可有带文章来?”
“有,有的”说着掏出几页纸,交给了对方。
何靖远拿过来,打开看了起来。
这是一篇故事,故事的名字是《穷小子的科举之路》,刚写了第一话。
何靖远虽然文章写的并不出众,但是毕竟出身高贵,也读过几本名家之作,更何况这段时间审了那么多的稿子,好与不好一看便知。
他没想到这么个腼腆的小子,文章写的竟然这么生动,而且风趣幽默,第一话《智娶新夫郎》,说的是一个穷小子,喜欢上了一个员外家的小哥儿,却不想那员外看他穷,不同意把自己的儿子嫁给他,于是他就想到了一个办法,与那员外斗智斗勇,最终将小哥儿迎娶进门。
何靖远看过之后,觉得不错,但他还是将这篇文章交给了沈长君,让他定夺。
沈长君看过以后也很满意,于是对何靖远点了点头。
何靖远会意,然后他对着乔然说道:“你被录取了”。
乔然高兴的一下子跳了起来,然后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交代好工钱,吃住等的问题,何靖远便问他何时能上工。
“我现在就可以上。“乔然激动的道。
就这样,乔然也被留了下来。
又是一个休沐日,沈长君觉得最近实在是太忙了些,都有些忽略家人了。
每次跟孩子们玩着玩着就睡着了,他实在是太累了。
所以他决定这一次的休沐日,他要好好的陪陪夫郎跟孩子们。
两个宝宝一睁开眼,看见他们的父亲没有像往常一样不见,都高兴的喊着“爹爹。”
沈长君将他们抱了起来,一人亲了一口,笑问道:“最近宝宝们乖不乖呀?”
“乖。”
沈长君满意了,于是道:“那今天父亲就陪你们一整天,好不好?”
两个孩子都高兴的大笑起来。
江柳本打算去上班,被沈长君拦住了,道:“今天你也别去了,我带着你们出去玩玩。”
江柳想了想,便同意了。
两个大人带着两个孩子也没去别的地方,而是来到了位于北郊区的宅院。
他记得,他买的那两处山头的中间有一条小溪,浅浅的小溪里面还有小蝌蚪,小海螺,于是决定带着孩子们去那里玩玩。
今天的天气很好,沈长君家有一头小毛驴,是刚到京城之后为了去哪里都能方便些特意买的。
他们到了院门前的时候,院门是敞开的,应该是出去放羊的时候打开的,所以院门没关。
进了院门,地面很干净,一些杂物被摆放在了角落,摆放的很整齐,看得出来是用心打扫过的。
大概是听到了院内的动静,老汉从屋子里走了出来,一眼就认出了是他们的主子来了。
忙回头朝着屋里人喊道:“都出来,出来,主子来了。”
沈长君也没拦着,他们都没见过江柳,更别说孩子们了,倒是趁着这个机会,可以认一认人。
除了老汉的两个儿子,其他人都在。
人都出来以后,沈长君道:“这是我的夫郎,江柳,还有我的两个儿子,你们都认识认识。”
“见过主夫,见过小主子。”
江柳朝着他们点了点头,两个小宝宝睁着大眼睛看着他们,黑白分明的眼睛里一片好奇。
介绍完之后,沈长君就让他们把马车上的东西卸了下来。
米面粮油,猪肉和鸡蛋还有一些给老汉的孙子买的零嘴,可是不老少。
自从沈长君接手了这里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派人送一回米面油等东西。
没有对比就不知道差距,这话的确不假。
老汉一家以前的主家,也会隔一段时间就给他们送一回吃的,但并不会那么的准时。
最长的时候都拖过半月之久
哪像现在的主家,到了日子,粮食必到,逢年过节还会给些好东西,而且最让他们开心的是有工钱可拿
这在以前是没有的,想都不敢想。
他们做下人的,只有赏钱没有工钱,当然像他们这些离主子远的,连赏钱都是没有的。
但是现在的主家不一样了,不但给工钱不说,给的工钱还是按照人头算的,就连他的小孙子都有钱拿哩。
老汉的两个儿子跟老汉,得的工钱最多,一个月200文,夫郎跟两个儿媳是100文,两个孙子得到的银钱最少,是30文。
主子说了,等他们长大了,做的活多了,会涨的,把老汉一家乐的嘴都合不拢了。
老汉往下搬东西的时候,看到主家带来了比每次固定时间送给他们的东西还要多的时候,猜想,主子可能是要留饭
心里不禁感叹,这是多好的主子呀,处处为他们着想,他们可不能辜负了主子的一番情谊,一定要知恩图报。
果然,就在他们搬东西的过程中,听见主家说道:“这些东西都是额外给的,每个月的米面油还是到日子照常送,这里面有给孩子们买的零嘴,有些东西不禁放,可别舍不得拿出来给孩子们吃,再给放坏喽,我们会在这里玩一天,在这里吃饭。”
老汉忙道:“唉,好,主子,俺晓得了。”
老汉的两个孙子也特别的乖巧的对着主家道谢:“谢谢主子。”一个个都高兴起来,喜形于色,果然是小孩子啊。
他们从小就被老汉灌输着,要听主子的话,要谨言慎行,所以两个小子在见到他们后就特别的老实,只是一双眼睛透着机灵劲,一看就是从出生到现在没受过苦的。
想想也是,他们是在这座宅子里出生的,又没伺候过人,都是被家长宠大的,虽然被老汉耳提面命的时常灌输着要听主家的话,但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正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