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267年关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字数:4397 更新:2022-12-01 00:55:28

“证据可准备齐备,那些钱财都确定位置了吗?”

陆炳坐在那里淡淡问着,身前两名锦衣卫百户恭敬的垂手肃立。

只是在听到陆炳问话后,其中一人才微微踏前半步小声回答道:“指挥使大人,涉及到二十多宗案子我们按照卷宗进行查实,其中十三份已经拿到确实证据,剩下的要么涉案官员已死,要么已经没有证据,所以只能作为李彬贪赃的辅证。”

说完这话,这名百户官就退回原来的位置,他是负责调查案子的。

而在退回去后,另一人也上前半步抱拳回禀道:“禀指挥使大人,李彬所收银钱存放在三处,都已经确认,属下已经派人盯住那里,一只蚊子也别想飞出去。”

“人证物证都扣在手里?”

陆炳没有任何表情,说话语气依旧很平淡的问道。

“都在,绝对不会出问题。”

最先回答那人马上躬身道。

“查实的案子,涉及多少银子?”

陆炳追问道。

“白银四十余万两。”

“嗯,东西留在这里,你们做的不错,下来该有的奖赏也不会少。”

说着,陆炳的手不自觉搭在身前书案那一摞卷宗上。

看到两人行礼离开院子,陆炳看向那摞卷宗,这就是李彬贪赃的罪证,可是要怎么呈上去却是要讲时机的。

奏报上去,要是时机把握不好,没有入嘉靖皇帝的心,大事儿也会变小事儿。

李彬身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在嘉靖皇帝那里自然还是有几分情面的。

陆炳在心中快速盘算着,其实对这类贪腐的案子,要论什么时候上奏弹劾,那自然就是皇帝正在为银子发愁的时候,只有在这个时候报上去效果才会最大化。

陆炳可不会给自己留下什么后患,要么不动,选择动手就必然要把对手置之死地。

“四十几万,呵呵”

想到刚才属下汇报的,已经查实的李彬贪赃枉法的案子,涉及银钱的金额,陆炳不自觉笑了起来。

这笔银子倒是不多不少,刚好够宫里愉快的把这个年给过了。

从脏罚库出来的银子,转一圈最后还是大半回到脏罚库去,也是天理昭昭。

陆炳觉得好笑,这些太监也是,贪了又没法享受什么,就死抱着那堆银子,最后要么回流到宫里,要么就进来别人的口袋,也是够蠢的。

将书案上一份自己临摹的字帖拿起来揉成团扔到一边,又从书案旁抽出一份空白奏疏,陆炳伸手从笔山上挑出一支笔来,心里默默构思这份弹劾奏章该怎么去写。

而魏广德回到家里也在发愁,愁的自然不是陆炳迟迟没有动作,出手弹劾李彬,而是时近年关,该给家里准备点什么礼物捎回去。

运河已经封冻停航,今年的冬天已经来了。

刚回府,就有家人来报说,九江会馆掌柜的打发活计来送了信,过两日有商队走陆路回九江,算算时程年前是能够赶回去的,问魏广德是否有书信和东西要带回去。

其实这也不是指针对魏广德一人,而是在京的九江籍官员和商人都会委托这只商队带回东西。

客路不知花代谢,家书只报竹平安。

魏广德自大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就没有再回过家,虽然期间有书信来往,可是依旧时常让魏广德在梦中醒来,回忆过往在家的点点滴滴,父母的疼爱,兄长的照拂。

有前世,亦有今生。

只是此时,魏广德站在书桌前,手里握着笔,却有些“故乡朝夕有人还,欲作家书下笔难”的感觉。

想到自己自打进京城考到出身,家里肯定是高兴的,从书信上也能看得出来,虽然信中多是教诲自己不要骄傲放纵,官场之路凶险需要处处小心提防之类的话,但是写信时喜悦心情溢于言表。

但是自己拿下官身后貌似也没韬光养晦,低调做事,又是跑去宣府打仗,又是弹劾亲王的,估计邸报发到九江府的时候,家里人怕是跟着提心吊胆不短的时间。

还是写信报个平安,顺便从家里挑几根上好的人参送回去。

现在魏广德手里最拿得出手的自然就是那些数百年年份的人参了,京城这类上等货色都快要被他买断货源了,不过银子也没少花。

最初的两千两早已用完,又从汇通商行调了两千两银子,现在魏广德存在那边的银子只剩下八千两。

南京那边要不要也送点?

孙夫子那里也要计划一根,当初要不是被孙夫子用戒尺打得魏广德怕了,就魏广德那手字儿也不可能考成进士。

时间进入十二月,京城的酒楼生意火爆起来,在京官员大多都是离乡背井来到这里,以同年,同僚和省府县为界的老乡又逐渐构成一个个小圈子。

一场场宴饮下来,魏广德连续十数日都感觉脑袋昏昏沉沉的,都是喝酒喝的。

魏广德都这样,他身边的同僚、同年和同乡就更是如此,别忘了,魏广德怎么说也是练过的。

不比许多军籍进士,家里早已经完全从军户生涯当中摆脱出来,混入地方士绅豪强阶层,只是户籍还落在军户上。

这个时候,也就是户部忙于年终结算才稍微忙点,其他的衙门早就差不多属于半歇业状态,官员们早已无心办公,只是双眼盯着户部,等着堂官领回银子发了好过年。

紫禁城,东阁。

虽然户部下辖各清吏司并未把全年的账套清算出来,但是大项开销还是有数的,所以户部尚书方钝今天抽空来到内阁,要和两位阁老一起商量下这个年关到底要怎么熬过去。

方钝自打出任户部尚书以来,掌管了大明朝全国赋税钱粮。

他既要面对来自蒙古俺答汗部以及南方沿海倭寇侵扰,还要应对因为则奸相严嵩父子贪赃枉法以及嘉靖皇帝对道教的痴迷,长年累月设斋醮祈祷,一切内府供应,御外耗费,无不取之户部。

面对如此复杂困顿的局面,方钝广纳人言,听取部属理财良策,多方筹划,务期必济,又秉公直谏,坦陈户部的难处,与嘉靖皇帝、严嵩父子周旋,尽可能减少被侵占钱粮,勉力维持国家运转。

几年时间下来,尽管他已经殚精竭虑,可是户部已然空了。

今年的年关,不管他如何想办法,始终凑不够需要的银子,没办法只能到内阁来找严嵩和徐阶解决此事,他已经无能为力。

“严阁老,今年大的进出项都在这里了,就算江南加征赋役缓解了不少钱粮压力,可是今年各地灾情有增无减,减免钱粮就把这部分增加的钱粮盖过去了,今年的亏空也不会比去年少,或许会多处二十余万两,全年亏空近百万两”

方钝坐在椅子上开始向上面的严嵩和徐阶诉苦,户部实在是揭不开锅了,不然一向强势的他也不会在严嵩面前说出这些话来。

是的,在财政问题上,严嵩一直奉行的就是满足嘉靖皇帝的要求,为他提供所需一切物质资源,完全没有身为首辅大臣该有的气魄,特别是在朝廷财政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每年还要输出大笔银钱满足皇帝斋醮,实在是荒唐。

也是因此,方钝和严嵩的矛盾是很深很深的。

严嵩也很清楚方钝对他不满,但是朝廷财政问题由来已久,一时也找不到理财高手接替他的职位,所以也只能继续任用方钝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

严嵩边听方钝说话,边翻看手中的小册子。

这本小册子应该是方钝亲笔写下的,主要是记录今年朝廷的主要收入和大笔支出项,至于未统计的那些零碎支出其实已经不重要。

虽然七十多岁高龄的严嵩看起这份小册子来很是费劲,但是他还是很认真的在看着上面的数字。

好半天,严嵩才放下手里的小册子,转手递给了徐阶。

“按照往年的惯例,我记得年底大概需要六、七十万两银子才能度过是吧。”

严嵩这时候叹口气说道,刚才小册子他最关注的就是最后的数字,那是户部现在手上还能动用的银钱数字。

七万两。

七万两银子能做什么?

就是宫里筹办的鳌山灯会就要十万两以上的银子,户部现在剩下的那点银子连办鳌山灯会都办不了,还能做什么?

也难怪方钝会跑到内阁来了,这是是在没法子了。

尽管和方钝不是很对付,可是在处理朝政问题上,严嵩也绝不会把私怨代入其中。

处理不好,嘉靖皇帝的板子最终不仅会落到方钝头上,也会落到自己的头上。

嘉靖皇帝之所以选择信任严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能按照皇帝的意思办事儿,还能把事儿办好,在做好差事的时候还不会出纰漏,就算有纰漏也能很好的处理掉,绝不会让皇帝分心伤神。

一句话就是,严嵩办事能力很强,嘉靖皇帝很信任他。

“各部的银子都提走了没有?还有记账还没来得及提走的银子吗?”

严嵩这时候又问道。

还是只有老一套的做法,那就是拆东墙补西墙,把要交付给其他衙门的银子扣下,先把年过了再说。

银子毕竟不能自己长出来,就那么多,关键就是怎么分配的问题。

分配好了,事儿也就解决了。

只是让严嵩失望的事儿,方钝的回答很简捷:“没有。”

严嵩看了屋里还在书案那边忙碌的几个书吏,开口就说道:“你们都先下去,不叫你们都不许靠近这屋子。”

声音很苍老,却带着足够的威慑力,几个书吏忙躬身施礼后快速退了出去。

待人都离开后,严嵩才用浑浊的双眼看看徐阶又看看方钝,这才开口说道:“仲敏,你说实话,户部真没有银子了?”

“真没有了,阁老大人,有银子我还会急成这样吗?眼看着还有半个月就到了,再不找到银子,这年就没法过了。”

方钝就是因为没地方抠银子才会来到这里,他很清楚,封衙前若是京官的银子发不出去,都不知道会闹成什么样子,直接跑去西苑闹事儿都是有可能的。

皇帝不差饿兵,人家不管怎么说也为朝廷做了一年,到头来居然连过年的钱都没有,你让那些清流们怎么活?

京官是牛皮,可是那也得看是否有实权。

掌握实权的人都懂的变通,他们也不会缺那点过年银子。

清流们认死理,张口闭口就是圣贤之道,爱钻牛角尖,平日就靠着俸禄过日子,年节上就看着宫里的赏赐,拿不到银子,后果不敢想象。

“存斋、仲敏,若是实在没银子了,那就只能写份条子递进宫里,从太仆寺那边先借七十万两银子应急,明年税款回来再补上。”

严嵩当然知道哪里有银子,现在要过眼前难关,只能动用那边的银子周转。

借的,自然要还,那也是明年的事儿,今年过了再说。

实际上,严嵩出任首辅这九年来,一直做的就是这个工作。

找钱,维持宫里和朝廷的用度。

他也不知道,在朝廷财政亏空成眼前这般田地,还能再支撑多久。

徐阶在一旁沉默,没有表态,只有方钝微微点头。

虽然不知道太仆寺常盈库到底有多少银子,可是他知道七十万两银子不过就是常盈库两年的收入,肯定是有银子的。

“存斋,你还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没有看到徐阶表态,严嵩直接问道。

“没有,一切以阁老之意马首是瞻。”

回过神来的徐阶连忙表态,虽然很想把严嵩拉下马,可是现在大明朝堂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老狐狸自然很清楚,他应付不下来。

就像围城里说的,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外人只看到阁老的风光,却不知道坐在位置需要担负的责任。

“你写条子,我来用印,马上送进宫里去。”

严嵩看到徐阶和方钝都不反对借用常盈库的银子,马上就安排道

“去年还只借用了八万两银子,今年一下子变成七十万两。”

西苑永寿宫中,嘉靖皇帝坐在御座上看着手里刚刚送来的条子,这不是奏疏,只是内阁送来的请示。

看字迹,嘉靖皇帝一眼就能看出来,徐阶写的条子,后面盖的却是严嵩的章。

本以为江南加征后,今年朝廷的财政可以缓上一口气,没想到亏空还在加剧。

嘉靖皇帝自然知道这七十万两银子要怎么分配,很多东西他只是不说,但不代表他不知道。

殿外脚步声响起,不多时一个小內侍进来禀报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2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