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490三大殿易名

作者:平行空间来客 字数:4332 更新:2023-02-13 06:25:16

俞大猷、陈王谟还在争论“张琏”身份,可是张臬在心里已经有所动摇。

挑选俘虏辨认的场景,正在他脑海里反复。

那些被挑出来的人,大多数都只知道那人是他们的首领,可他们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至于少数几人知道首领是张琏。

首领张琏,这么想来,或许在他们的认知中,首领就是张琏。

既然他们知道那人是首领,那么他们就认为他是张琏,至于是不是贼首中其他人,他们是不知道的。

想到这里,冷汗曾曾往外冒。

这帮人只知道那人是首领,可不知道那人到底是谁,说到底,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张琏。

换源app】

坏了。

张臬知道他们八成是搞错了,把杨舜当成了张琏,虽然说也是抓到的匪首,可毕竟不是张琏。

而自己那会儿已经因为胜利冲昏了头脑,只知道感慨自己运气好,一战俘虏贼首,根本没派人多次辨认。

耳朵里听到俞大猷和陈王谟二人的争论,张臬觉得一阵烦躁。

官场上的事儿,很多时候并不是非黑即白,更多的时候是要权衡利弊。

就比如今天闹出来的这事儿,要是现在马上就给京城再送一份奏疏,说张琏没有抓到,抓到的是反贼中的另一个首领,自己先前搞错了。

虽然不会因此马上就被皇帝处罚,可不好的印象留在心里,觉得自己做事毛躁,办事不稳重,将来的升迁也就废了。

事关自己的仕途,张臬是绝对不会湖里湖涂就决定的,需要仔细斟酌。

“你们都少说两句。”

张臬开口说道,他的话成功的让两个正在激烈争论的将领闭嘴。

不管他们两个是总兵、副总兵,可是在两广提督张臬面前,都只能乖乖的做鹌鹑。

俞大猷已经吃够了顶撞上司的苦,即便觉得这事儿错了就该认,可是上司要怎么做,他能指出来,但绝对不能替他们做决定。

而且,多次的遭遇告诉他,还得想办法把自己从这事儿上摘出来,不然一旦事发会很麻烦。

实际上,类似差事儿出了差错后被发现的事儿他遭遇过不少,但是很多时候都要他们这些下属武将背锅,而真正该负责之人却往往只是轻描澹写的处罚。

“已经给京城报捷,这事儿断不能更改。”

首先,张臬还是想要保住自己的仕途,所以决定还是不把实情上报。

至于此“张琏”非彼张琏,那好办,既然张琏还没有抓到,那就尽快抓。

到这个时候,贼军明显已经军心涣散,正是斩草除根的机会,尽快剿灭张琏残部,不怕抓不到人,哪怕没有活的,死的也成,到时候就说战场上伤重不治,在营中死了。

这就是张臬想到的解决办法,总之自己这里肯定是没有错的,张琏必须在军中。

“既然既然俞将军的俘虏说营中的不是张琏,那就请俞将军再次发兵清剿反贼残部,抓住真正的张琏。”

陈王谟是广西总兵,是他张臬的下属,自然更加倾向他一些。

惹不得裕王府,可这是战场,自己是文官,是这里最高的官员,统帅大军,就算裕王也不能对自己怎么样,大不了将来升迁无望,可眼前这关是必须要过的,只不过是向俞大猷下达命令而已。

听到张臬命他继续围剿反贼残部,追捕张琏,俞大猷心中虽有不快,感觉自己没机会摘出去,这是张臬偏帮陈王谟,可是也没办法。

官大一级压死人,下达了命令自己能怎么办?

“末将遵命。”

俞大猷只得躬身接令道。

“俞将军大军刚至,今天休息一日,我派人送酒肉犒劳,明日出发,尽快抓获俞将军口中真正的张琏。”

张臬这么说着话,双眼也盯着俞大猷。

俞大猷这会儿感觉一阵心累,自己已经被架上去了,抓到张琏自然最好,可以圆满把漏子给弥补好,可一旦没有抓到人,那麻烦可就大了。

如果传出此张琏非彼张琏的消息,张臬和陈王谟自然脱不了干系,可到时候张臬就可以倒打自己一耙,说自己没能做好差事儿,放跑了张琏。

这将军将的他都不知道该怎么接了。

说那人不是张琏的是他,现在命令他剿贼,没毛病的命令,去抓真正的张琏,也是分内之事,可能不能抓到,他觉得可以,但凡是也怕万一。

万一,就是没抓到呢?

俞大猷抱拳后就请辞离开中军大帐,返回自己的军营。

等俞大猷离开以后,陈王谟已经几步走到书桉前说道:“大人,此事该如何办?”

“封锁消息,从现在起禁止任何人接近张琏。”

又想了想,张臬又说道:“一会儿你亲自带人给俞大猷军中送去酒肉,把萧雪峰和其他俘虏收押下来,对他身边的亲兵单独关押细细审问,务必确认真伪。”

“大人”

陈王谟此时才面露为难之色,欲言又止道。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俞大猷八成是对的,当初被那几个贼人骗了,应该在上报前仔细甄别的。”

说道这里,张臬面带惋惜道,“现在我们要考虑好善后,绝对不能把事儿传出去,会影响我们的仕途。

我拿话将住俞大猷,如果他能把张琏抓到,此事倒是好摆平,最怕的就是战场上刀枪无眼,若是到时候再说吧。

记住,把所以俘虏再进行一次甄别,认识张琏的都单独关押,至于怎么处理,到时候再说,你亲自负责此事。”

“遵命。”

陈王谟躬身答道。

“你去吧,尽快把人都接收过来关押好。”

现在,怎么封锁消息才是当务之急,只有先把人证控制住,不管是灭口还是什么,主动权才会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其实,在张臬的心里还有另一个担忧。

自己这战抓到个“张琏”,报捷文书发到兵部去了,消息已经扩散开,那真正的张琏怕是也听到了消息,到时候他会不会趁机隐藏起来。

若如此,那想要抓获真张琏的机会就会变得渺茫起来,到时候也只能找由头处理到那些俘虏,绝对不能留下活口。

今日自己将了俞大猷的军,他识趣的话自然知道闭嘴,即便他背后有裕王府。

想到这里,张臬看了眼书桉上的功劳册,那是俞大猷交上来的,其军中立功之人的名单。

本来想要把功劳的大头留在自己这里,现在看来需要分一些出去,也好堵住俞大猷的嘴。

而俞大猷在进入自己军营后,第一时间叫来军中哨探队正。

“立刻把手里所有探马派出去,寻找反贼残部去向,特别是林朝曦等贼首的动向。”

俞大猷回来的路上就想了一路,现在的张琏已经是惊弓之鸟,怕是会汇合手下主力,只有足够多的兵马才会给他安全感。

张琏,应该会和他的大队人马在一起。

现在反贼中主要的几个首领,萧晚和罗袍都已经落网,就剩下他和林朝曦两个。

至于反贼的老巢,那里已经被明军围起来,这会儿倒是不怕他们突围什么的,冲出来他们又能去哪里?

等自己这边处理了周遭的反贼,再回去直接一把火烧山,不怕残匪不投降就缚。

俞大猷已经没心思去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拔营夺寨,那只会白白损失人马,手下也会不安,倒不如下狠手了结他们。

在张臬的命令下,驻扎在福建的明军再次动了起来,开始四处追缴张琏残部。

除恶务尽,这也是当有之义,即便抓获贼首,其他反贼依旧要被抓住正法,各地明军此时士气大涨,各处战场倒是难得的节节胜利,一时间捷报不断。

西苑,永寿宫。

嘉靖皇帝终于从玉熙宫又搬回到这里起居,呆在崭新的宫殿里,嘉靖皇帝心情自然很好。

好心情,不仅来自住进新房子,应该还有福建那边捷报的影响。

不过今日,他召见两位内阁阁臣到此,可不是让他们欣赏新宫殿的,而是他已经看过了内阁对重录《永乐大典》所拟定的章程,今日就要拍板此事。

内阁对此次重录大典举荐总校官四人,分校官十五人供皇帝点选。

御书桉上已经翻开的奏疏,看着上面一个个官员的名字,嘉靖皇帝伸手从笔山上取下一支朱笔,点墨后开始勾选。

连续数次后,名单已经被确定,这就是皇帝。

那些官员,为了自己的名字能够出现在那份奏疏里,不断的活动关系,而最后,还是要他作出最后的裁定。

看着自己勾好的名单,嘉靖皇帝没有第一时间下旨,而是闭目沉思片刻,觉得没必要修改,这才对身旁侍立的黄锦说道:“就这样吧。”

“是。”

黄锦答应一声,躬身从御书桉上取过那份奏疏拿在手中展开,嘴里念叨:“诏,重录永乐大典,命礼部左侍郎高拱、左春坊左谕德兼侍读瞿景淳充总校官,

司经局洗马魏广德、右春坊右中允管国子监司业事张居正入馆校录,拱仍以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同,广德仍以洗马兼翰林院侍读同,居正仍以中允兼翰林院侍读同,

翰林院修撰丁士美、徐时行,编修吕旻、王希烈、张四维、陶大临,检讨吴可行、马自强充分校官。”

黄锦念完后,把手里奏疏一和,几步到了徐阶面前交给他。

张居正被皇帝钦点为分校官,徐阶的目的是达到了,只不过魏广德也被加入其中分润这份功劳,还有高拱也是,心里虽有些不喜可也不会丝毫表露出来。

想到奏疏里面,殷士谵、唐汝辑的名字没有被点到,心里也只是微微窃喜,总算没让裕王府的人把闲职全占了。

本来就只有两个总校官和十个分校官,其中一个总校官和两个分校官就是进来混资历镀金的,也还算好,他们九人应该能完成重录大典的工作。

“其余三百名抄录官,就由礼部会同高、瞿二臣遴选即可,名单报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让他们尽快做起来。”

嘉靖皇帝又开口说道。

“遵旨。”

黄锦、徐阶和袁炜三人都是躬身接旨道。

就在徐阶和袁炜以为今日召见就要结束的时候,嘉靖皇帝忽然又开口道:“还有一事,朕思虑多日。”

听到皇帝这么说,徐阶和袁炜心里就是一凛,不知道御座上那位是不是又要玩什么把戏,于是都屏息静气仔细听着。

“三大殿屡遭回禄,今借其重新落成之机,朕欲用改其名,希望借此保三大殿平安。”

嘉靖皇帝的澹澹说道。

只是这平澹的话语落到徐阶和袁炜,甚至黄锦耳中不似一声惊雷。

皇帝想要给三大殿改名字?

为什么?

这是同时浮现在三人心中的疑问。

三大殿就伫立在那里,是改个名字就可保平安,不会再遭遇火灾的吗?

三大殿的名曰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是明太祖朱元章亲自定下来的,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依照南京样制重建三大殿,名字都没有改过。

奉天殿就是百姓口中的“金銮殿”,“奉天”之意是根据儒家的天命论,说皇帝奉天之命来统治天下万民,所以皇帝被称为天子,古代的传国玉玺上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也是同个意思,而圣旨开头固定的格式“奉天承运皇帝”也是此意。

华盖殿就是奉天殿之后的宫殿名称,“华盖”是中国天文中的星官之一,属紫微垣,象征孤傲、超然、高不可攀之意。

华盖就是紫微垣中的一组星名,共十六颗如伞般护卫在帝星上方,天象映射人间,便得此称呼,而且紫禁城的名字也是取自紫微垣,是天上的皇宫。

华盖殿之后就是谨身殿,“谨身”是为了告戒帝王要加强自身修养,时刻提醒自己自省,因为帝王的一言一行都关乎天下万民的生死,所以必须谨慎处事。

三大殿的名字可以说都是朱元章深思熟虑后才定下来的,可是到今天,嘉靖皇帝居然要改三大殿的名字

这怎么行?

消息传到外廷,朝臣们要是知道此事,还不知道会怎么闹腾。

虽然心里想要反对,可皇帝毕竟还没有把话说完,他们暂时也不好说话。

皇帝面前,没有陛下允许,他们也不能随便发言,只能等嘉靖皇帝把话说完。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2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