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664【麻烦的婚事】

作者:王梓钧 字数:4142 更新:2022-05-22 03:04:29

御花园。

赵瀚翻阅着台南送来的前线奏报,热兰遮城还真就不管了。

赤嵌城驻扎两千大同军,台湾舰队每天去巡逻。热兰遮城的荷兰人上不得岸,又出不得海,全都在岛上给憋着。

甚至居住区的汉人,自负水性好的,夜里偷偷离开岛屿,游到岸上来投奔大同军。这些汉人,并非全是荷兰人的狗腿子,许多只是在岛上做工而已,剃头匠、鞋匠、裁缝、厨师等等。

逃离岛屿的汉人越来越多,水性不好的也在跑,他们拆下门板划到对岸。。

直到最后,荷兰人派兵警戒,禁止任何人离开。

但早已兵无战心,那些荷兰士兵,都懒得警戒巡逻。纷纷拿出存货,在值勤时抽烟喝酒,守得就跟筛子一样,没几天汉人就跑完了。

整个岛上,只剩荷兰人和奴隶。

没人给他们剃头,没人给他们修鞋,没人去收拾屎尿。城堡和聚居区都臭气熏天,仅有的少量耕地也荒着,那群奴隶根本就不顶用。

再这样下去,荷兰人就算不饿死,也非得被憋疯不可。

“拿笔来。”赵瀚说。

李香君立即捧来纸笔。

赵瀚写下一条谕令,递给司礼监女官:“让内阁转交兵部和都督府。”

这道命令很简单,让李定国在明年开春之后,前去北方编练一个骑兵师,黄蜚调去台湾接任师长职务。

调来调去,事出有因。

把李定国调去南方,是他那个师,闽粤籍贯的最多。

把李定国调回北方,是又要扩军了!

在草原打仗,骑兵非常重要,目前纯骑兵师只有一個,赵瀚决定训练出第二支来。战马是足够的,辽东有官方养马场,草原上的蒙古人,这两年也经常南下卖马。

之前是粮食不够,大量移民消耗太多,军队那边得省着点用。

明年就缓过来了,山东、河南两省,田赋减免期已过,明年就能足额征收田赋。而且,北方的大同银行,钱粮兑换点也日渐铺开,鲁豫两省的人口也充实起来,越来越多的抛荒土地被开垦。

山东、河南休养生息好几年,终于开花结果了。

甚至赵瀚猜测,这两省的实际人口,肯定超过之前上报的数量,躲进山里的百姓又出来不少。

除此之外,大同军的每个师,明年将增加到11000人。

增加的1000人,大概可以理解为正规工兵部队。除了做工兵的事情,偶尔还要客串民夫,帮着运输辎重什么的,军中车队也由他们负责——之前都是有偿招募农兵做事。

这种兵种,大明也有,从军余当中挑选。

大明那些军户,长子当兵,拥有军籍。家中其他兄弟,则被划定为军余,平时可以自己找事儿做。但如果开战,一些军余就得应征,帮助正兵搬运甲胄,帮助正兵洗衣服之类,甚至还要担任辅兵任务。

另外,再从各军挑选精锐三千,召回南京充入禁卫军,皇帝禁军数量达到五千。

明年军改之后,加上新组建的骑兵师,全国正规军数量将接近25万人。

如果再算上各省的巡检兵(武警),不包含城市警察部队,总兵力约为40万。巡检兵和警察一样,大部分都是退伍军人担任,以轻微残疾和稍过年限的士兵为主,战斗力不输给正规军多少,平时专门负责剿匪、缉盗、平乱。

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巡检兵数量非常多,说白了就是防止土司残余势力作乱!

在北方继续扩张,说句实话,赵瀚并不热心,因为时机不成熟。

看看朱元璋的历次北伐就知道,前两次狂飙突进,由于在北方根基不稳,吃了教训朱元璋立即收手。当时北方都被打烂了,根本就没多少人口,军粮全得从南方调运,费时费力还不怎么讨好。

于是,朱元璋大量移民屯田,经营北方八年之后,才开始第三次北伐。这就容易得多了,北方人口更加充实,就地征集民夫和军粮也方便。

赵瀚此时面临的情况差不多,北方人口太少,即便把草原打下来也不好守住。就算能守住,还要驻兵草原,得从南方运去军粮,消耗的巨额钱粮能把费纯给逼死。

为今之计,一边编练骑兵,一边发展北方。

等骑兵练好了,北方也缓过来了,才是北出草原的真正时机。

“陛下,朱家兄妹来了。是否召见?”女官提醒道。

赵瀚说道:“让他们进来吧,把田妃也叫到御花园来。”

田秀英更先到达,朱家兄妹,还得慢慢穿过紫禁城。

“拜见陛下!”

“免礼,坐吧。”

朱家兄妹颇为拘谨,田秀英热情招呼,亲手拉着朱媺娖坐下。

赵瀚问道:“工作学习如何?”

朱慈烺回答道:“回禀陛下,臣在江宁县做礼科科长,去年县衙给臣的考评为忧。慈炯在金陵大学读书,上学期成绩全年级第六十九名。慈炤无意仕途,也不想读书,目前在慈芳书社做学徒,他打算今后开一家书铺过日子。至于媺娖,在玄武湖小学做数学老师

玄武湖小学已经在外城了,估计是朱媺娖应聘老师的时候,没考上城内的学校。

做老师,是如今的高知识女性,最容易被社会接受的职业。毕竟,身为皇后的费如兰,还在庐陵县女校做过老师呢。

赵瀚听完,微笑看着朱慈炤:“你的志向,就是开一家书铺过日子?”

朱慈炤回答说:“回禀陛下,每天有杂书看就行了。”

赵瀚说道:“那没必要自己开书铺,翰林院和钦天院的藏书楼,有数不尽的杂书可看。你自己挑一处,去做图书管理员吧。”

“谢陛下!”朱慈炤大喜。

又聊了一些闲事,赵瀚问道:“你们找我作甚?”

“臣斗胆,请陛下为三弟赐婚。”朱慈烺把家里的情况说了一遍。

赵瀚问朱慈炯:“女方家里是做什么的?”

朱慈炯回答说:“她是安徽人,家里是经商的,还有一位族叔在山西做知州。”

“难怪不敢把女儿嫁给你,”赵瀚问道,“你們情投意合吗?那女子是否愿意?”

朱慈炯连忙说:“愿意的,晓梅愿意的。我们都私定终……我们情投意合,经常在学校一起看书。”

“只要女子本人愿意,赐婚也未尝不可,”赵瀚说道,“这事儿一并办了吧,慈烺可有中意的女子?”

朱慈烺回答:“已经托人说媒,是城外一间杂货铺店主之女。”

赵瀚又问朱慈炤:“你呢?”

朱慈炤似乎非常咸鱼,平时喜欢看杂书,此外没啥兴趣爱好,就连心上人都没有。他摇头道:“还没想过成亲的事。”

“那就以后再说。”赵瀚也懒得当媒婆。

最后看向朱媺娖,赵瀚问道:“媺娖呢?有没有喜欢的男子?”

朱媺娖说:“回禀陛下,并无。”

朱媺娖才是最愁嫁的,因为兄妹几个南下,本身就是因为她被崇祯嫁给赵瀚。这事儿没有可以宣传,也没有刻意保密,却早就传得天下皆知。

前朝公主,还差点嫁给当朝皇帝,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娶?

赵瀚仔细思索,还真不适合配婚给大臣的儿子。可民间男子,也不能随意许配啊,这事儿还真不知道该咋办。

而且赵瀚感觉有点别扭,纯粹站在一个男人的角度,他若是站出来给朱媺娖许婚,仿佛就是自己给自己送了一顶绿帽子。

左思右想,也不晓得该咋办,赵瀚说道:“等你有了意中人,便再给你赐婚吧。”

“谢陛下。”朱媺娖不悲不喜,她早就已经习惯了。

中午,朱家兄妹被留下来吃饭,下午还被田秀英邀着去逛御花园。

离开紫禁城的时候,朱慈烺责备道:“媺娖你都十九岁了,再不嫁出去,就真是老姑娘。陛下为你赐婚,你便应着,为何不咸不淡的回答?回去之后,我就让媒人帮忙物色,总能找到一个才德俱佳的,到时候你可不能推三阻四。”

朱媺娖苦笑道:“大哥,你忘了当初那个李公子?”

“你提他做什么?都三年前的事了,难道你还忘不了?”朱慈烺郁闷道。

朱媺娖说:“不是忘不了,是心灰意冷了。”

当时朱慈烺还在金陵大学读书,那位李公子则来南京探亲。一次,朱慈烺带着朱媺娖,在逛书店时跟李公子遇上。

郎才女貌,一见倾心。

李公子在离开南京之后,还长期保持通信,说别人不敢娶前朝公主,他李某人就算抄家灭族也敢,很快就会再回南京来提亲。

突然,通信断了,再无音讯。

大概率是那位李公子,在请父母派人提亲的时候,说明了朱媺娖的身份,然后一切都化为泡影。

朱媺娖一直等着对方来信,一年,两年……就在去年,终于来信了,却是李公子已经娶妻,让朱媺娖不要再等。

自那以后,朱媺娖就对男人不再信任,觉得男人都是大猪蹄子。

朱慈炯突然来一句:“姐姐嫁给陛下算了,反正当初爹是同意的。”

朱慈炤顿时急了:“那怎行。我母亲是陛下的妃子,难道妹妹也做陛下的妃子?”

“也对啊,乱了伦常。”朱慈炯挠挠头,一副不怎么聪明的样子。

为你提供最快的朕更新,664【麻烦的婚事】免费阅读。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app阅读最新内容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app 阅读最新章节。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080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