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七十六章 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卷终)

作者:花非花月夜 字数:9442 更新:2023-11-09 21:24:18

大河北岸,数之不清的尸身在河中沉浮,那惨白肿胀的面容,任何人望去都只觉阵阵寒意侵袭而来,半夜会被噩梦所惊醒。

曹营。

曹操端坐在上首,他身上穿着皮甲,脸上带着沧桑,胡子凌乱一看就是长时间未曾修剪过。

整个大帐中都充斥着浓重的味道,即便是有留香之名的荀彧也融入其中。

随着对峙的时日越长,曹操的脸色愈发难看,他麾下的众谋士百思不得其解。

洛燕要做什么?

这是萦绕在所有人心头的问题,洛燕和曹操这么对峙,几乎就是对赵国还剩下的一点战争潜力竭泽而渔。

按照洛燕这种打法,这一战结束,就算是洛文公、管仲重生也救不回来赵国。

曹操难以置信的问道:“洛燕难不成是要拉着本相一起去死吗?

但本相底子深厚,有二州二河,这些损失,不超过五年就能恢复,他拿什么和本相去拼?”

荀彧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将目光投向北方,然后缓缓道:“主公,在赵国以北,还有燕国。

赵国的所作所为极其有可能受到了燕国的压力。

如今的形势,仅凭我军是灭亡不了赵国的。

但燕国骑兵众多却可以长驱直入。

洛燕绝不可能和燕国长久和平,二者之间定有一战,就如同昔日的袁绍和公孙瓒。

这种状况下,洛燕最担心的便是两面受敌,所以必须解除我军的威胁。

如今他借助马超背叛的机会,自然要拼上一切,但他到底准备用什么手段,还需要后续的观察。”

荀彧的分析有理有据,曹操沉思一下而后有些迟疑的说道:“洛燕不会想要夺回魏郡这块河北桥头吧?”

荀攸当即斩钉截铁道:“那绝不可能,就算是耗死在这里,魏郡亦是我军的囊中之物。

洛燕若是想要,就用他那伪赵国人的血来吧!”

众人皆是深以为然的表情,此番攻败袁绍,最大的好处被燕国所掠夺。

若是不能夺下魏郡,那河内郡就孤掌难鸣,有失去的风险,况且翌日再进攻河北就要重新夺取渡口,还不知道要付出多少代价。

曹操所能够接受的底线就是沿着漳水为界,使邺城依旧在袁氏手中占据。

赵国军中。

洛燕端坐在大帐正中,他的手中则是这些时日以来的伤亡以及粮草损耗名单。

沮授在下首沉声道:“相国,燕国占据冀北后,有不少士族举家往我赵国逃来,他们捐助了一部分粮草,但粮草依旧损耗极快。

再这么拼下去,就连储备粮草都要取出来,一旦明年灾荒,我们就连赈灾的粮食都拿不出来了。

我们什么时候结束这一场和曹操的战争?”

这是帐中所有人的疑问,就连战争狂人麴义都感觉到了疲累。

他的先登死士已经整整死了一批人,现在的是新训练出来的,赵国铁匠铺压榨到极致,都挡不住战争物资的消耗。

洛燕朗声道:“战争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达成政治目的,如果达不成政治目的,那我们一切的牺牲都白费了。

什么时候停止?

这不由我,也不由曹操决定,而是由战争导致的形势变化而决定的!

等曹操不想打的时候,等燕国觉得自己可以出手摘桃子时,就是我们和曹操和谈的时间,就是战争停止的时间。

再坚持一下,这个时间快要到来了。

曹操现在是穿鞋的,而我们是光脚的,我们能够堵上一切,曹操却不能陪着我们疯!”

洛燕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在曹操得知燕国骑兵开始游曳的时候,终于取得了效果。

曹操确定洛燕真的是要拼上家底要自己让步,这种赌徒的心理让曹操明白自己在这一场对峙中已经输了。

洛燕的和谈条件送了过来,只有一条,曹操以为是自己看错了。

洛燕要求曹操以汉室的名义,承认赵国的王位,承认燕国的皇位,还要他对着洛水起誓,在一年之内称王!

这个条件一提出来,整个曹营几乎瞬间就炸翻了天!

这个条件过分吗?

对很多人来说并不过分,比如夏侯氏、曹氏将领,比如许褚、典韦、乐进、于禁这些将领,比如郭嘉、戏志才、程昱这些死忠谋臣,曹操有一套忠诚于自己的班底。

但对很多人来说,这相当的过分,比如荀彧以及不少因为朝廷而投靠曹操的小诸侯。

比如河内太守管亥,比如没有跟着马超攻击曹操的南阳太守赵弘,还有许多本来不愿意出仕曹操的名士、谋士、战将。

再比如那出身留侯的张氏,那些因为汉室而显贵的遗老遗少。

袁绍的赵国建立后,汉室的旧贵族,就连吕氏和安阳韩氏都保不住爵位和土地。

这些人藏在水面下,没有人知道有多少,但曹操知道,一定有,还很多。

一千三百年的宣传,多少为道殉身的仁人志士。

这世上的人崇尚忠义到了变态的地步,即便是汉室败落到这种程度,也会有大批甘愿为汉室赴死的人。

戏志才边咳嗽边说道:“这位洛氏公子燕真是狠啊,竟然能够抓住主公的这个弱点。

主公是想要答应了?”

被戏志才猜中心中所想,曹操有些尴尬,他摩挲了一下手中宝剑,然后说道:“本相乃是大汉忠臣,自然是不愿意去主动破坏白马之誓的。

但本相之前以为洛燕会提出种种刁难的条件,甚至已经做好了要再战的准备。

但谁知洛燕竟然只提出了这一个并不过分的条件。

如果不答应的话,万一其他的条件更加苛刻怎么办呢?

难道真的要和燕国做过一场吗?

所以除了答应还能怎么办呢?”

众人皆默然,郭嘉闻言叹息道:“这就是公子燕的高明之处啊,他提出了一个看起来不过分,但实际上却极其恐怖的条件。

明知前面是陷阱,却不得不走进去,因为不答应,将会面对的未来,是我们所不能预料的。”

听到曹操所说,荀彧忍不住说道:“主公,不可称王啊。

袁绍称王我等斥其为逆贼,于是兴兵讨伐,天下诸侯都因此而前来助阵,如今您亦称王,那和袁绍又有什么区别呢?

焉知翌日其他诸侯不会兴兵讨伐您呢?

那些要兴盛汉室的诸侯,会不会因此而投奔刘备呢?”

公子燕好算计!

仅仅是要不要称王的争论,就在曹操阵营中撕开了一大道裂痕,曹操和荀彧这对一向亲密无间、走过风风雨雨的君臣,站到了对立面。

曹操想的却更多,这不仅仅是丞相府内部的裂痕,而是整个汉廷间的裂痕,现在的自己有能力去面对这道巨大的裂痕吗?

兖州、豫州、三河据其二,如今又得到魏郡广大的土地,即便是遭遇马超背刺,自己依旧是天下第一诸侯。

等到再过数年,从创伤中恢复过来,除非刘备能攻入冀州,或者燕国能全据冀州和青州,恢复袁绍最巅峰的盛景,否则没有人单打独斗是自己的对手。

一念至此,曹操颇有些踌躇满志,他站起身环视众人而后朗声道:“本相的罪过,待回到朝中亲自去向皇帝陛下谢罪。

兵者,死生之地!

高皇帝建立白马之誓,乃是为了保证我大汉江山永固,乃是为了刘氏社稷江山永远安定。

但如今我军有覆亡之危,社稷有倾覆之险,难道还要死守这祖宗之誓吗?

自古以来,未曾听过有祖宗之法不变而能够兴盛社稷的,反而是变更了祖宗之法的国度皆兴盛称霸称雄。

如果称王有罪,便由我曹操一力承担。

公达,你来准备,本相要与公子燕和谈,就以漳水为界,约定互不侵犯。

赵国向我大汉称臣纳贡,大汉承认袁氏的王位,永葆汉赵之好!”

荀彧顿时急了,他还想要说什么,刚刚主公二字出口,曹操却径直离开了大帐。

帐中众人还未曾从曹操震惊性的发言中回过神来,一个个瞠目结舌,没想到曹操竟然这么快就做出了决定。

待众人回过神来,纷纷离开大帐,还都望了荀彧一眼,荀彧只觉一阵阵寒意向自己侵袭而来。

天地间一片凉意,人潮汹涌,皆向前而走,唯有自己逆向穿过人潮,寸步难行。

荀攸走过来轻声道:“叔父,您还是多想想吧,这或许才是天下大势,为何要逆势而行呢?”

荀彧轻声道:“公达,你见过无双忠武侯,我也见过,我还见过英侯,见过陈公,见过皇甫公见过很多很多人。

他们都很欣赏我,然后和我说过一个字。”

荀彧没再说话。

汉!

在漳水畔,听着曹操大声起誓,众人仿佛回忆起了当日袁绍指着洛水起誓的场景。

望着渐行渐远的曹军,洛燕脸上扯出一个苍凉的笑意,听着那漳水潺潺而流,

洛燕轻声道:“战争结束了我们一败涂地。”

他的眼角微微流下了一滴泪水,不知道是为谁而流,当初从昭城走出时,未曾料到过会是如今这幅场景。

赵国疲敝!

何去何从呢?

……

建安十五年。

曹操和洛燕签订的协议如同一阵风般的传遍了整个中原,乃至于整个天下!

天下人不敢想象曹操是在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下签订的协议。

但那可是洛水之誓,难道曹操要违背誓言吗?

……

建安十五年。

马超等人回到了关中,回到关中之后,还不足一个月,马超就直接联合韩遂相王。

韩遂统治关中长安以东,称秦王。

他则统治关中长安以西以及凉州的土地,称雍王。

二人称王后第一时间将消息传到其余诸侯处。

吕布收到马超二人的消息后,愈发觉得自己现在这个并州牧的位置尴尬。

诸侯称王代表着都不认可汉室的爵位官职,那自己还守着这汉室官职岂不是很傻?

但称王也很怪,自己就连个王太子都选不出来,称不称王又有什么区别?

在这种纠结中,吕布还是在手下的怂恿下自立为晋王,成为了继赵王、秦王、雍王之后第四个自立为王的诸侯。

紧邻着关中的益州牧刘焉见状自然不甘落后,他本就是野心勃勃之辈,只可惜身体不好,这些年来每况愈下想着利用称王之事为自己冲喜。

于是自立为蜀王,身为汉室宗亲,还主动和马超以及韩遂交换国书,互相承认对方的王位,希望二人能够和自己一起围攻张鲁。

割据汉中的张鲁自立为汉中王,同样和马超以及韩遂交换国书,阻隔刘焉出益州的道路。

……

曹操率领大军回到了许昌,凯旋的军队到达城外,刘协身为皇帝自然要检阅军队。

谁知就在检阅时,一向对曹操言听计从似乎已经接受傀儡命运的刘协却突然发难,厉声道:“丞相,你擅自答应燕贼和赵贼的称王要求,难道是想要篡权夺位吗?”

本来还笑着陪在刘协身边,在为皇帝介绍立下功勋的将军的曹操,立刻脸色一变,寒意一闪,眼中杀机凛冽。

但还是强行克制下去,他可不敢弑君。

曹操皮笑肉不笑道:“陛下,臣答应燕赵二国的要求,不过是虚与委蛇罢了,否则这数十万健儿皆要葬身于大河之上。

那时,我大汉社稷恐怕危矣啊。”

刘协冷冷一笑道:“那丞相是不会……”

曹操再也无法忍下去,这刘协今日是疯了吗?

他满腔寒意压低声音道:“陛下可万万不要忘记孝愍皇帝的旧事啊,臣为您挑选了几个侍者,定能够照顾您的起居。”

孝愍皇帝的旧事?

不就是一杯毒酒上青天吗?

刚刚鼓起勇气的刘协望着曹操眼中几乎毫不掩饰的杀意,瞬间怂了,不再挑拨曹操的虎须。

曹操见到吓住了刘协,顿时松了一口气,就算是刘协做的再过分,他也是绝对不可能弑君的,他要的是禅让,要的是合法将汉室皇位拿过来,弑君那和董卓有什么区别?

史书上的千秋骂名他可不想要。

不过今日算是和刘协彻底撕破了脸皮,保皇党的攻击恐怕马上就要到,自己要小心谨慎才是,以后皇宫是不能再去了,出入都要带卫士,典韦不能离身。

刘协万万想不到自己以为的对曹操的敲打,会让曹操生出这么大的警惕心,彻底断绝了他最后一点扳倒曹操的机会,甚至失去了和曹操同归于尽的机会。

建安十五年的秋天。

曹操返回许昌后的第一个大朝会。

宦官在上首捧着圣旨尖细的高声道:“袁绍悖逆,僭越称王,丞相率军讨之,袁绍授首,丞相功高难赏,朕不能薄待有功之臣。

赐予丞相九锡,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出入警跸,录尚书事,都督内外诸军事,封魏公,以魏郡、河内郡、河南郡、陈留郡、济阴郡、山阳郡为魏国。

魏国可自置官吏,拥有一切治权。”

这道圣旨一出,很多人瞠目结舌,实在是没想到曹操的胃口竟然这么大,直接把最肥沃的六郡都划到了魏国中。

要知道这才是魏公国啊!

所有人都知道曹操的洛水之誓是称王,等到建立王国后,他是不是要将兖州以及豫州剩下的土地全部吞并?

那皇帝去哪里?

寄居在魏国中吗?

而且丞相本就是百官之首,曹操还特意再次强调了录尚书事,以及都督内外诸军事。

众人忍不住将目光投向了荀彧,这位先前的大汉尚书令,曹操一步步走到现在不可或缺的功臣。

这二人之间,定然是出现问题了。

荀彧微微闭着眼,如同老僧一般入定,仿佛外界的纷纷扰扰都不能干扰到他,仿佛不知道自己就在刚刚被剥夺了所有的权力。

殿中的声音依旧在回荡,刘协冕琉后面的脸上满是仇恨的望着曹操,在他的眼中曹操就是和李傕郭汜一样的汉贼,是妄图篡夺他刘氏江山的贼人,他恨不得将其手刃之。

但望着殿中那林立的甲士,他的身体肩膀又垮塌了下去,心中只剩下绝望。

建安十五年冬。

血色笼罩了许昌。

大批妄图阴谋反对皇帝的奸人被曹操所破,其中包括国舅以及大量大臣,仅仅身居两千石以上的就有十五位,还有不少列侯牵涉其中。

曹操毫不犹豫挥舞屠刀。

那些被抓获的臣子大声嘶吼着,“曹贼,我等先行,黄泉之下等伱!”

“曹贼,天日朗朗,你的暴行将会上达天听,我大汉先帝将会看着你,直到你死!”

“曹贼,你欺君罔上,实在是大大的奸臣,我恨不能吃你的肉,喝你的血啊!”

一道道泣血之声传来,曹操置若罔闻,等到这些人临死前,他才向刘协汇报道:“陛下,那些妄图刺王杀驾,颠覆社稷的贼人,臣已经全部抓获,马上就会斩首。

陛下放心,臣定然保护陛下安全。”

刘协害怕的哆哆嗦嗦的说道:“丞相,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他们都是朕的忠臣啊,怎么会加害于朕呢?”

曹操闻言眼睛一瞪寒意森森道:“陛下,青天之上能够有两颗太阳吗?

黑与白之间能够不分明吗?

忠臣和奸臣难道能够是一人吗?

若他们是忠臣,难道臣是奸臣吗?

陛下如此污蔑臣,臣伤心欲绝啊。

素王曾经说过,君视臣如土芥,臣则视君如寇仇,难道陛下是要和臣做寇仇吗?”

那几乎实质化的杀气顿时将刘协吓得根本不敢多言,只能不断符合着曹操说道:“丞相说的对,他们就是奸臣,该死,该死!”

曹操满意的转身离开,就这样的刘协,根本不可能有什么翻盘的可能。

参与反对曹操的绝大多数官员都被夷灭三族,鲜血染红了整片刑场,不知道多少官员死在这一场政治动乱中,其中就包括从先汉传承下来的留侯家族。

当代留侯被夷灭三族,废除爵位,彻底宣告了爵位终结,不过张氏自然不可能彻底被灭,甚至依旧有族人在曹操麾下做官。

一直关注着曹操的洛燕得知了这些事,忍不住哈哈大笑出声,这就是他要的结果。

政治这种东西,极其复杂!

不是简简单单挥舞屠刀就能够胜利的,如果真的有那么简单,那些王侯将相又怎么会妥协呢?

那些君主又怎么会几乎全部改革失败呢?

表面上看来曹操大获全胜,铲除了大片政敌,但实际上反对他的人,不涨反增,只不过藏的更深。

起码数年之内,曹操都不要想着大规模调动军队征讨,否则就准备后院起火吧。

在建安十六年元月到来前,荀彧在自己的居所自杀,留下了一封绝命信,曹操沉默了许久。

但没有改变任何结局,唯一不同的便是,荀彧只死了自己一个人,曹操不会牵连他的亲族。

在即将进入建安十六年前,皇帝再次下发了圣旨,念及魏公救驾有功,封曹操为魏王,将兖州以及豫州所有郡县都划进魏王国中,只留下许昌中的皇宫作为刘协的地盘居住。

当曹操身着诸侯王服饰缓缓离开许昌后,乘坐着顶级规格的车辇。

望着两侧不断向后的风景,曹操微微感叹道:“今日,洛水之誓结束。”

……

徐州。

当接到曹操称魏王的消息时,刘备已经麻木了,从曹操发下洛水之誓时,他就知道这一天是迟早的事。

然后是一个接着一个的诸侯称王,一开始他还痛恨,后来也就不说话了。

到了曹操果然称王时,刘备只是突然说道:“袁绍称王时,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之。

为什么仅仅过去了短短时间,天下的局势就翻转到这种程度?

天下诸侯唯恐称王比别人晚,目前竟然只有刘表和洛楚未曾称王。”

洛齐感慨道:“主公,天下大势就如同水流,随形而变。

当初袁绍称王,天下无王,于是他被群起而攻之。

之所以会被群起而攻之,是因为有曹操和主公您二人坚决征讨。

可大战之后,主公和曹操都疲敝不堪,不能再妄动刀兵,于是便给了诸侯可乘之机。

其中又有野心家浑水摸鱼,于是就有了今日之事。

如今天下皆称王,不称王者反而要处处受到掣肘。”

洛齐重重咳嗽了两声,他的身形愈发的有些瘦削,躬身下拜道:“主公,如今曹操已经毫不掩饰他篡汉夺位的心思,皇帝软弱,不能保我汉家社稷。

主公汉室宗亲,名满天下,又有强军劲卒,时机已到,当登王位,振作汉业。”

刘备麾下群臣闻言皆躬身而拜,齐齐请刘备登王位。

刘备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也不扭捏接受了群臣的朝拜,因为如今青州还未曾全部光复,不好称齐王。

于是刘备便称楚王,都城安置在徐州。

一经称王,刘备便指斥曹操为祸国之贼,言称要清君侧。

……

天下诸侯皆称王,王国跨州连郡,这幅景象颇有昔年秦末时,项王分封后的景象,又像是战国时的景象。

如今天下唯有荆州刘表以及江东洛楚还未曾称王。

刘表没有称王的原因很是丢人,因为荆州士族不愿意奉刘表为王。

一旦刘表称王双方间就有了君臣上下,就彻底绑死在刘表的战车上。

但荆州士族只想自守,根本就不想去拥护刘表称王,然后争霸天下。

刘表在这种困境中,竟然气的直接背部生疮,一病不起。

至于江东未曾称王的原因更简单,刘表一病不起,中原混战虚弱,不趁着这个机会侵夺荆州,岂不是蠢货?

而且江东洛楚不称王,选择培养一个继承人的计划失败,于是江东出现了很传统的体制,即摄政会议!

江东还是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国家。

因为刘备在前面使用了楚王国的国号,又因为江东之主洛楚是姬姓,于是江东群臣选择了古老邦周时期的姬姓大国国号——吴!

吴国以摄政会议总摄大政。

以豫章郡公、大都督、国相为首,豫章郡公由洛楚的子孙世袭,大都督和国相则由摄政会议任命,摄政会议中还有十二个两千石以上的官员,都是吴国中央以及地方实权诸侯。

这种体制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所有家族和派系的权力,洛楚的豫章郡公在这种体制下,充当的更像是一个平衡的角色。

这种体制颇有一种临时过度的味道。

如果真的能北伐中原,那自然是功高者为王,为帝,为皇!

谁功高,洛楚以及摄政会议心中都有一把秤!

————

建安十五年,伴随着《漳水合议》的签订,第二次诸夏大战彻底宣告结束,这场战争彻底毁灭了汉王朝。

有一部分史学家认为汉王朝的覆灭应该从此年开始计算,因为诸侯称王预示着汉王朝的名爵官职制度破产。

作为一个中央王朝,从这一年开始,皇帝彻底失去了一切凌驾于诸侯之上的神圣权力,而仅仅作为一个虚幻体存在于世人的概念中,它的唯一作用就是将之传递给下一个有力量支撑它的君王。——《东汉末年战争史》

求保底月票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767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