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214 卧龙冢虎终有一战

作者:昭昭白影来 字数:4719 更新:2022-05-22 00:45:34

在获知孙权黑化之后,马谡不敢怠慢,第二天天一亮,就来找诸葛亮商议对策。

诸葛亮本打算克日就发动秋季攻势,也就是第七次北伐,从凉州起兵夺取陇右,蚕食魏地,闻言腾地一下站了起来,神色凝重,快速挥动手中的鹅毛扇。

房间里顿时狂风大作。

诸葛亮并没有怀疑这个消息的真实性,他甚至还知道,马谡曾派黄袭和李盛前往江东搞破坏,扯东吴的后腿,只不过最后失败了,

老实说,诸葛亮不是很赞成这种(背刺盟友)做法,他秉持的是“灭魏之后再动吴国”的策略。

但考虑到孙权曾前后两次背刺蜀汉,诸葛亮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马谡去操作。这并非诸葛亮不讲信义背盟,实在是孙权那两次背刺,给蜀汉造成了沉重的,难以磨灭的打击。

第一次背刺发生于建安二十年年(215年),当时蜀汉刚经历了三年苦战拿下益州,孙权就对荆南东部三郡展开了偷袭。

其时刘备考虑到汉中尚在曹操掌控之中,蜀汉北方门户洞开,于是忍气吞声割让了荆南东部的三个郡给孙权(当时东三郡已被孙权强行占领),蜀吴双方以湘水为界,东面的三个郡归东吴,西面三个郡归蜀汉。

第二次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当时蜀汉经历了一年零七个月的苦战,击退曹操,夺得汉中。

然后孙权就把荆州西面仅剩的三个郡也给偷了。

如今,蜀汉经过三年潜心经营,六次北伐,好不容易打下凉州,孙权又要蠢蠢欲动了。东吴如此做派,怎叫人不怒火中烧?!

以诸葛亮的良好涵养,都忍不住要骂娘了。

他甚至能够想象的到,此时此刻,孙权必然正躲在某个阴暗角落,一边嘿嘿嘿冷笑着磨刀一边等候蜀吴开战,再伺机而动,看情况决定攻魏还是伐蜀。

总之,哪个国家好下手,孙权就一定会去偷袭哪个国家。

当然,如果蜀汉按兵不动,不主动与魏国交战,不给东吴任何可趁之机,孙权自不可能强行发兵来攻蜀汉。

但选择这样的战略,蜀汉就错失了唾手可得陇右的大好战机。

思绪翻动间,诸葛亮想起了建兴六年的第一次北伐

当时蜀汉的机会也很不错,趁魏吴两国刚在石亭发生大战的当口,以赵云、邓芝为佯攻部队,在斜谷吸引住曹真军团,而诸葛亮则亲率主力从祁山一线向魏国军事力量薄弱的陇西地带展开突袭,以此达到声东击西、出其不意的效果,力求在魏国作出反应前占领整个陇西地区。截断魏国与凉州的联系,而后蚕而食之。

但天不遂人愿。

那场战争包括后来的街亭之战,虽然蜀汉都胜利了,但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现在,又一个天赐良机摆在面前。

相比上一次,这次的蜀汉的把握更大。

尤其在陇右地区,蜀汉不但在局部对曹魏形成了三面合围之势,就连兵力也处于绝对优势

攻打陇右已成“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态势。

可一旦打下陇右五郡,也就意味着东吴这个盟友很有可能变成敌人。

两难。

沉吟半晌,忽见马谡神态从容,似乎胸有成竹,诸葛亮心下一动,问道:“幼常似有良策

马谡点点头。

他的确有良策

无论对付吴国还是魏国,他都有办法让对方焦头烂额,自顾不暇

但如果要同时对付两个国家,那他还真没什么好办法。

马谡正色说道:“丞相,犹豫就会败北,谡以为,陇右可攻。

诸葛亮点点头:“我若得陇右,三国鼎足之势仍存,蜀吴联盟将散啊。’

马谡接过话头:“丞相勿忧!我蜀汉位于江汉上游形胜之地,江东鼠辈纵是来攻,断难奏效。且江东境内百越纷乱不休,此起彼伏。倘若在我攻下陇右之时,恰好有一支百越部众于吴地异军突起,连战连克,东吴必将陷入内乱

诸葛亮闻言眼神一亮:“说下去!”

马谡继续说道:“我自幼熟读兵书战策,时常钻研古今战例,今偶得一“游击战法’,颇觉精妙,今说与丞相,一评优劣。’

这边马谡刚一开口,那边诸葛亮就大概知道他想要说些什么。

不过并没有选择打断,而是肃容颌首,注目静听。

诸葛亮同样自幼熟读兵书,颇知战策,对古往今来每一场战争都耳熟能详,甚至包括游击战。

要说这游击战,也不是什么新颖战法。

“游击”一词最早见于汉初,汉高祖设置游击将军,把游击部队称为“游兵”“游骑”“游军”。《史记,彭越列传》记载:“汉王三年,彭越常往来为汉游兵,击楚,绝其后粮于梁地。

《握奇经.八阵总述》中游军一节记述:“游军之行,乍动乍静,避实击虚,视羸挠盛,结阵趋地,断绕四径。后贤审之,势无常定。

春秋末期(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准备攻打楚国,采纳伍子胥提出的先疲楚后决战的建议,先派部分兵力到楚国许多地方以游击战袭扰楚军六年之久,致使楚军疲惫不堪,而后派主力入楚决战,大败楚军。

这便是游击战法的最早案例。

而楚国所在的地区,正是今日荆襄之地。

如果蜀汉想要伐吴,昔日吴王疲楚之计,今日依然可以借鉴。

这也是诸葛亮一直坚持先伐魏国的主要原因

不单单是吴国不足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也是权衡再三后的结果。

这个年代,还是要讲究一下师出有名的。

背盟这种事,也就孙权那厮经常干。

诸葛亮是不屑于为之的。

马谡组织了一下言语,郑重其事将后世的进化版游击战给搬了出来:“丞相,我所思之游击战法,与前人略有不同。游是走,击是打,游而不击是逃跑主义,击而不游是拼命主义,两者皆不可取。”

“游击战法的精髓是:‘选择合理的战机,选择作战地点、快速部署兵力、合理分配兵力、战斗结束迅速撤退’这五项要素做为基本原则的作战方式,方为真正的游击战

“总结为十六个字就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马谡的话还没说完,诸葛亮就倒吸了一口凉气,瞬间悟通了这种战法的威力。

这不就是草原胡人擅长的“苍蝇战法”嘛。

他一边喃喃自语,回味着其中精妙,一边提笔记了下来。

这时,门忽然被推开,两个身着长袖宽袍、头戴纶巾的中年文士,一前一后走了进来。是杨仪和蒋琬。

杨仪看了眼马谡,又看了眼伏在案台上的诸葛亮,走到跟前拱手禀道:“丞相,粮草器械俱已齐备了。”

诸葛亮回过神来,搁下毛笔。

“威公,公琰,你们来了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杨仪看了眼锦绢上的字迹,饶有兴趣念了一遍,恭维道:“丞相,好字!笔力愈发浑厚了

你个草包马谡差点笑出声来,连忙扭过头去。

诸葛亮平静的看了杨仪一眼,转向蒋琬:“公琰也评一评。’

“笔力浑厚,更胜以往。”蒋琬立在一旁,毕恭毕敬地回答。

看到两个得力助手注意力都在字上,诸葛亮笑着摇了摇头,似乎想到了什么,对蒋琬说道“公琰,此处有威公助我即可,你且将手头事务交付于他,速回成都官暑,代我侍奉陛下。

蒋琬很干脆的应了一声,拱手领命而去。

从始至终,没有一句怨言。

而闻听此言的杨仪,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上了。

马谡看的暗暗想笑,却又不能在诸葛亮面前表露出来,低头耸肩,忍得好不辛苦。

好一会,才安静下来。

诸葛亮转头开始吩咐杨仪,如何处置凉州事宜,该拉拢谁,该严打谁,该防范谁,一一嘱

一-

咐。

整整交代了半个时辰。

诸多事项相加,少说也有一百多桩。涉及民生,战备、后勤,物资征调,州郡各项工作。马谡光是听了下,就头皮发麻。

这样的活,他这辈子都不想接手。

杨仪却丝毫不觉得诸葛亮给他分配的活太多了,不住地点着头,神态还略微有些激动。种种迹象表明,诸葛丞相在给他肩上加担子,这是举国相托的前兆。

所以,他乐意效劳。

“都记下了吗?”

“丞相,仪都记下了。”

“味”诸葛亮又像是想起来了什么,瞥马谡一眼.”

马谡意会,连忙接过话头:“威公,丞相最近身体有恙,你要勉力啊。’

杨仪惊讶的看了马谡一眼,似乎难以接受一个一向与他不对付的人,居然会好言好态对他。

然后又将信将疑的看了诸葛亮一眼,发现丞相正笑吟吟看着他,满目鼓励。

“丞相,仪去了!”杨仪顿觉元力满满,斗志昂扬,拱手作了个揖,撸起袖子冲了出去。诸葛亮目送杨仪离开,笑着对马谡说:“幼常可有妙计攻取陇右?’

理顺了东吴这个后顾之忧后,事情又回到原点。

如何攻取陇右五郡?

蜀汉目前在武威驻扎了六万兵马,其中有五万骑兵,在西县城驻扎了十万人马,而魏国在这一地区聚集了超过十五万人马,其中约有二三万骑兵。

蜀汉拥有众多攻城利器只能保证攻破城池,战争最终的胜负,还是要靠士兵们战场决胜。十六万对十五万。

可以预见,如果没有妙计辅助的话,这将会是一场惨烈的、两败俱伤的、绞肉机式的战争。

马谡想了想说:“丞相,谡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丞相从武威挥师东进,我自西县统五万兵马出子午谷道径取长安,到那时,司马懿若不退兵自救,则无家可归矣;若退兵,我可不费吹灰之力取下陇右。’

“中策,丞相从武威挥师东进,我自西县出陈仓道,截断七百里陇山道,将司马懿堵在陇西,成瓮中捉鳖之势,此计一出,司马懿纵然不死,十五万魏军亦将灰飞烟灭。’

“下策,丞相从武威挥师东进,我自西县发兵北上,合攻陇右五郡。此计若成,只能将司马懿赶出陇右。’

闻言,诸葛亮沉吟不下。

上策轻便,优点是省时省力,缺点是会把魏国主力部队放走。

因为是攻敌之必救,所以只要马谡的兵马出现在长安周边地区,驻守在陇右的司马懿必然会退兵回救。

如果交给别的将领去防守马谡,一旦挡不住,那后果就不止是丢失关中这么简单了。司马懿一旦退兵,那么诸葛亮在陇右地区就拥有了骑兵优势和地理优势。

因为陇凉地势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从西县往天水去是由南往北仰攻,而从武威往天水从西往东俯攻。

前次北伐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诸葛亮统率着十万步兵仰攻祁山,急切难克,最终功败垂成。

中策稳准狠,优点是可以将魏军(司马懿)围起来打,缺点是费时费力,且一旦将司马懿堵在陇右地区,双方必然面临一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级别的惨烈战。

下策稳妥,优点是徐徐推进,蚕而食之,缺点是耗时过长,双方容易陷入僵持战和拉锯战。

这无疑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战事一旦僵持下来,那就是在给孙权递刀子,他可以任选一个宰之。

考虑到前面五次北伐因为各种原因而失败,这一次诸葛亮盘衡良久,最终选了上策。其实这三个计策并不是什么惊天妙计,但这三个计策只有马谡才能施展。

别的将领如魏延、姜维等,在现在这个阶段(魏国已经把守住汉中通往关中所有出口),是很难把兵马运送出去的。

但是马谡可以。

马谡可以用他在战场上闯下的赫赫威名,让士兵们跟着他翻山越岭走小路偷渡。

因为他是常胜将军,不论下怎样的命令,士兵们都会生出“听将军话,我们就能赢”的信念,

当士兵对主将抱走充足信任的时候,这支军队就有了魂。

其实诸葛亮也可以这么做,但诸葛亮不喜弄险。

确定了策略后,马谡和诸葛亮拜别,推门离开,自去点将赶赴西县

送走马谡之后,诸葛亮坐回到木案前,抚平锦绢,轻握毛笔,继续写道:“选择合理的战机,选择作战地点、快速部署兵力、合理分配兵力、战斗结束迅速撤退.

写到此处,忽然心有所感,诸葛亮停住手,整个人陷入了一种空明的状态。

一幅幅战场厮杀的画面在他眼前推演开来。

魏,太和六年,七月,清晨

此时虽然还是夏天,但初秋的凉风早早地就在中原之地吹拂了起来,位于黄河南岸的洛阳城,笼罩在一片清爽的水雾霭汽之中。

洛阳北宫,曹叔手执锦绢,正在案前来回踱步。

他身旁的案台上,堆满了各地呈上来政务奏折,文书典籍,这些东西堆起高高一摞,因为摆的不整齐而看上去摇摇欲坠。

但曹叔根本没时间理会这个。

边境急报:蜀汉丞相诸葛亮忽然对陇右地区发动了攻击,与此同时,蜀汉征西将军马谡统兵五万出子午谷,直奔长安

蜀军此次出兵规模之大,堪称历次北伐之最。

足足有五万骑兵和十万步兵。

蜀、魏雍凉地区攻防战,在消停了三个多月后,再次拉开了序幕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7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