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五百七十八章 陷壁

作者:请叫我陈总长 字数:4018 更新:2024-01-15 21:35:53

第579章 陷壁

其实让袁绍之所以这么坚决的,不是别人,正是曹操。

当得知曹操大破齐国黄巾,横扫三郡,缴获无数钱粮,并以齐国黄巾为基础编练了一只青州兵后,袁绍就动心了。

袁绍总是自傲的,他一直都是曹操的老大哥,而现在呢?小老弟却比他做的好,至少在处理黄巾问题上要好。

见曹操快到斩乱麻,用武力平定黄巾大丰收后,再见自己这样拖泥带水,还总被那些黄巾说自己的基业一半来自他们的资助。

这让袁绍如何忍?

平了他,收起钱粮,催其丁口为军,他袁绍也拉出个豫州兵来。

而一旦利益和颜面皆指向征伐,那大战自然不可避免。

所以当刘辟等人的表态信送至他的面前,自然就是废帛一张。

且不说袁绍已经下定了决心了,就说市井的一些流言就让袁绍警惕。之前他拿汝南黄巾的一些人不是空穴来风的,是真的因为他们和泰山的关羽有联系。

自年中青州的那场大战后,关羽并没有息兵,而是不断以小股兵力穿插到兖豫江淮各个地区。

他们每每破一豪强后就会留下部分武装,然后潜伏到各地。

这些人除了不断传递情报,还会给各种抵抗势力提供支持和保护。

据说此前彭城的一伙泗水盗作乱,其背后就有泰山军的背影,他们作乱的意图似乎是救一伙被彭城令羁押的泗水豪杰。

而如这类的事情,举不胜举,似乎关羽更改了过去大兵团作战的硬性对抗,而采用了一种更加隐蔽且柔性的方式增强泰山军在淮泗和中原的影响力。

对于关羽,袁绍一点都不敢掉以轻心。

之前关羽威震东方,自己的小老弟曹操都快拿下青州了,都差点被此人一把撂倒。而现在自己治下有人和关羽串联,那如何不让袁绍上心。

此外,在他决定对南阳、汝南黄巾动手之前,他刚刚灭掉陈国的刘宠势力,在缴获的一众书札中,黄巾军对陈国的资助最为扎眼。

显然,这些黄巾贼也在资助着袁绍的敌人,企图平衡袁绍的实力。

于是,袁绍动手了。

他先是秘密将陈、沛、梁的精兵调度到桐柏山一线,然后在老乐山、铜山、桐柏山的出山口修建壁垒要塞,完全截断这些黄巾的出山通道。

其中重兵围困的就是桐柏山,这里就是南方太平道的总坛所在。

而现在的教主刘辟就居住在这里。

刘辟的个人命运是明显受到时代机遇影响的。在汝南的诸多渠帅中,刘辟的排位是比较靠后的,但在他前面的不是死了就是逃了,最后只有刘辟依旧高举着杏黄大旗,笑到了最后。

但这不是说刘辟这人有多么雄才大略,他一开始带着残余黄巾兵也只是在桐柏山一带苟活,但没想到时代机遇来了,中人之才的他竟然带着黄巾兵迎来了大扩张。

那就是大起义被镇压竟然不是乱世的结束而恰恰是开始。

随着汉室衰落,关东群雄并起。而为了疯狂扩兵,这些人对治下极尽压榨,也使得本要安定下来的黔首再次逃亡。

这一次他们不再惧怕黄巾,甚至主动去投靠黄巾,因为现实告诉他们,和汉军一比,黄巾简直就是自己人。

再说了,除了投奔山里的黄巾兵,他们又还能去哪里呢?

所以当关东打得越激烈,黄巾的发展就越好。

这里面刘辟也是有贡献的,他引用五斗米教的办法,将太平道组织从过去的具有反抗性的武装力量转型为具有底层互助性质的福利性组织。

也因为越来越多的黔首自发将积蓄和粮米捐助给黄巾军,使得黄巾陡然间掌握了巨大的财富和资源。

靠着这种资源,黄巾又开始广开商路,互通有无,又将这个财富卷得更大。

刘辟这么做除了让信徒过得好一点外,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明白财富聚集的代价。

那些徒众不是平白将积蓄送给黄巾的,他们是要黄巾能在自己危难的时候庇护自己的。

换句话说,现在的刘辟实际上开辟了一个远超时代的保险业务。

只是刘辟没有精算的概念,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亏是挣。他常常做噩梦,梦到自己发不起五斗米给徒众,然后被徒众们给活活撕了。

但现在好消息来了,袁绍要来进攻他,他再也不用为能否发得起粮米而忧虑了。

但坏消息也来了,战争终于爆发了。

……

随着桐柏山本山发起了护教令,从桐柏山脉到大别山山脉的无数计黄巾残党皆开始袭击袁军。

在战争的一开始,整体形势对于袁军并不利。

除了没预料到黄巾军能掀起这么庞大规模的作乱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袁军当中存在了数量不小的黄巾兵。

这倒不是说袁绍做事粗疏,都要办黄巾了,还要招一些黄巾兵入伍,而是这些都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

黄巾起义失败后,其武装力量并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了各郡县地方,被这些地方豪强吸收了。他们被当地招安后,也摇身一变就吃起了兵粮来。

而袁绍的军队有很大一部分兵源就是来自此前铲灭的中原群雄,他们或被消灭或被吸纳,于是这些黄巾背景的吏士就这样渗透进了袁军之中。

这些或因经济或因无奈而加入袁军的黄巾兵,就其内心是对昔日的太平道有感情的,心里还是向着那边的。

他们不敢明面对抗上面的命令,但却私下里自发的将箭头拔掉,将戈头换掉,然后在表面上做做样子,打混弄仗。

而有这种二五兵,袁绍如何能赢?

于是,九月十日,袁绍亲自到汝南的平舆坐镇,开始完全接手对桐柏山的征剿工作。

和一众智谋商议后,袁绍将兵锋部署在吴房、郎陵一线,然后又与南阳的袁术商量好截断了桐柏山黄巾的后路。

就这样,刘辟等黄巾就被袁绍和袁术共同钳制,整个外部形势急转直下。

更让形势恶化的是大别山的黄巾在北上进攻汝南新蔡的时候,被袁绍一方的大将李通伏击,大败而还。

大别山内的黄巾虽然实力犹存,并且还在不断吸收附近的流民成长,但短时间内也丧失了再次出山的能力。

这下子桐柏山内的黄巾陷入到了真正的包围之中。

不过桐柏山黄巾也不是没的打。

单从兵力来说,整片桐柏山群脉的黄巾部众大致有五六万人,且占据着昔日绿林的老巢,山高林深,易守难攻。

但对面的袁军也不容小觑。

袁绍在桐柏山的东北麓大概聚集起了三万精兵的庞大军势,而他的弟弟袁术更厉害,在桐柏山的西南麓直接拉出了五万大军给其兄助阵。

二袁号称十万,旌旗相连,号角相闻,遮天蔽日。

当然了,亲兄弟明算账,袁术和袁绍要的也不多,就是一切缴获的五成给他就行。

袁绍答应了。

此位面的袁绍再不是那个坐拥四州的北地主,此时的他急切需要团结住袁术,所以即便自己也能吃下黄巾,但为了团结,袁绍拉来袁术一起干。

而袁术也不反对,毕竟只要封封路就能有这么大的收益,不要白不要。

按照约定,由袁绍这边率先发动进攻。

尔后,袁绍便令其心腹辛毗统兵三千对桐柏山发起进攻。

辛毗常为袁绍左右出谋划策,所以总是被认为是谋士一流。

但实际上颍川辛氏是地地道道的武家,其先祖是陇西辛氏之后,用兵治兵自有家学渊源。而这一次,辛毗就是以领兵大将的身份来参与此战的。

袁绍用辛毗是有道理的。

辛毗这个人呢,说好听点叫性情刚烈,说难听点就是非常手辣执拗。其人一旦领军,就先内部整军。

他用的手段也很酷烈,直接就鼓励内部告发,而一旦被告发直接被编入敢死,驱上前线。

而一旦前线敢死活着下来,立即就送上酒肉犒赏。

一刚一柔,人心竟然渐附。

用辛毗的话来说,他压根没时间去甄别,也压根就不在乎谁忠谁奸。所有人都被轮着上上战场,战场将会检验一切。

就这样,几种手段一上来,军中风气立马整肃。

在整顿完人心后,辛毗一刻不停立即攻山。

桐柏山内黄巾并不是单纯依靠桐柏山而守的,而是在山道中也构筑壁垒。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据点就是阳口壁。

古时桐柏山也叫大复山,而淮水就是从桐柏山的大复山南麓东流而出,其山口就叫阳口,其淮水南就是复阳。

而阳口

壁就是山内黄巾的第一道屏障,袁军要想攻山就必须先破阳口壁。

因为阳口壁附近就是淮水,所以周围尽是湿地,辛毗为了铺路,将附近的干草全部收割,铺出了一条行军道。

然后以军中的敢死负土填埋沟壑,只一天,阳口壁外的沟壑尽平。

之后连续数日,辛毗皆亲督所部攻壁,喊杀声震天动地。

九月十三日,阳口壁陷。

辛君用兵,雷厉风行。

()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7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