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241章 第二轮考试

作者:暗夜繁华落尽 字数:2357 更新:2023-03-02 11:36:23

转眼间,就是十天后。

所有的学子们养精蓄锐完毕。

今天一大早,天还未亮,长长的队伍就排队到了贡院外。

第二轮科举考试也正式开始。

相比较第一轮考试大多数都是送分题,第二轮科举的难度就呈几何式上升。

郭天翊要求在试卷里面除了正常的文科题目外,还加了大量的理科题目。

这次同样是三套试卷。

理科题目,自然是算术题。

后世之人一提起古人的学习内容,就是四书五经之类,其实这是种误解,数学也一度是古代学子的必修科目。

只是古华夏的学习与科技树最终长歪了,才导致了一些严重的后果。

古华夏从西周时期开始,数学就是“六艺”之一,是各大私塾学院的必修必考科目之一。

那时候学院里的学生全是官家子弟,学习的目的也是专门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数学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土地丈量、谷仓容积的计算、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等等。

当然,数学的实际运用不止于此。

往小了说,历书的修订、日食月食时间的推定等等都需要你涉及到数学。

往大了说,秦始皇修长城、隋炀帝开运河,武则天修通天大佛等等,都需要数学家的精确计量。

秦汉时期,官家士族的娃娃从六岁起就开始学习,数学就是必修课。

隋朝时期朝廷成立了专门教数学的学校,后面在北魏时期也设立过专门教数学的学校。

唐初时期沿用隋朝的科举制度,数学仍是六科之一,而且也设立专门的学校。

古华夏在这些时期的成长路线都是正常的。

古华夏跟国外相比,数学有多先进呢?

可以这么说,从远古时期算起,直到14世纪,古华夏的数学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包括广为人知的勾股定理都比外国早了5个世纪之外。

古华夏古代数学中,还藏有世界最早的几何学、最早的方程组、最古老的矩阵等等。

这些都是朝廷支持数学的衍生出来的必然结果。

但是唐以后,数学就不那么受重视了。

大部分人完全都是研究四书五经。

宋以后,学数学,全靠自学。

甚至宋朝流传的解方程式方法,因为长期失传,到了清代后还被人们认为是天书

郭天翊自然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文化与文化碰撞才能产生出新的火花。

百家争鸣,才能进步。

否则就会形成故步自封的局面。

今天的考场里,学子们也纷纷皱起了眉头。

当然,也有一些人兴奋的手舞足蹈。

比如墨家的弟子。

数学就是他们的必修课。

今天的考试对他们来说太友好了。

王渊等人看过考题后也大为不解,不知道陛下为何会让人出这么多算术题?

“诸位可说说,陛下日后是不是打算大力支持算数学?”

王渊看罢了试卷后,看着诸位副考官出声询问道。

“我等不知道啊”

“陛下天威难测,或许有更深层次的用意。”

“我倒是觉得陛下此举用意深刻,数学发展好还是有很多用途的。”

“不错,测量、纺织、交换、纳税、冶炼、土木工程、利息等等都需要相当好的算学基础”

“陛下圣明啊!”

“我等只有佩服的份”

王渊笑了。

有人说到了重点上。

跟他想的一模一样。

但是,王渊还看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

那就是陛下支持的,不仅仅是算学。

而是诸子百家。

在陛下眼里,只要是研究学问,都支持。

这对年轻人来说是好事。

对社会,对国家的发展来说也是好事

考场内。

黄维因有点头痛。

对数学,他极为不精通。

但身为户部尚书的儿子,他的数学基础还是有的。

但是,有好些题目,他竟然算不出来。

“唉”

“今日考试结束后,得饿不数学了。”

“我这次怕是勉强及格”

黄维因其余的题目都答上了,只有一些数学题拿捏不准。

而这次的考试,数学题占了大多数。

在黄维因不远处的天字五号房里,坐着顾乾。

“鸡兔同笼”

“从上面数一共有35个头,从下面数一共有94只脚,问一共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子?”

“这题目好解。”

顾乾脸上有自信的光芒浮现,随后就在旁边提供的草纸上测算起来。

很快,他就在下面写出了答案,鸡有23只,兔有12只。

“一商贩在卖鸡,公鸡每只值5文钱,母鸡每只值3文钱,而3只小鸡只值1文钱。”

“现在用100文钱买100只鸡,问这100只鸡中,公鸡,母鸡和小鸡各有多少只?”

“这答案,应该不止一个”

“假设公鸡是甲,母鸡是乙,三只小鸡是丙”

“甲等于5,乙等于3”

顾乾在草纸上竟然算起了古代版的方程式。

这一幕若是被郭天翊看到了必定大为惊叹。

这都是因为顾乾手里有一本有关算学的古籍。

里面正好罗列了这样的方程式题目。

解方程式片刻后。

顾乾写出了三种标准答案。

再往后的题目,顾乾也碰到了难题,开始沉思起来。

所有的学子皆不同,有人沮丧万分,有人欣喜若狂,有人愁容满面

在顾乾不远处的天字十号房里。

坐着来自河北道的寒门弟子秦一川。

秦一川的数学功底虽然没有顾乾这么好,但也不差。

很快。

时间到。

有些人甚至没有答完卷子,就垂头丧气在考官的命令下依次离开了考场。

每个学子回家的第一件事,都是找与算学有关的书籍疯狂恶补数学方面的知识。

三日后。

皇榜公布。

黄维因来到紫禁城玄武门前,看到自己已经排到了三千多名的勉强及格线,轻呼一口气。

若是自己被淘汰了。

那就丢人丢大了。

“卧槽!”

“他竟然还在前十?”

黄维因瞪大了眼睛,他看到了自己好友顾乾的名字。

这次,顾乾又在前十。

当然,更多的学子,心情都不太好。

因此第二轮考试,只通过了三千多人。

能通过第二轮考试的,皆高兴万分。

有些人甚至痛哭流涕。

哪怕是当个地方衙门的主簿,也能大大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据说,第三轮终极考试通过的名额更加少。

但是只要通过第三轮考试的前三甲,甚至直接可以去地方上当县太爷。

这对于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寒门学子来说是巨大的诱惑。

前三甲的含金量可太不一样了。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42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