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10章 杀出一条血路

作者:三院老哥 字数:4942 更新:2023-01-13 19:09:51

原始积累总是带着血腥,也就是所谓的原罪。

当初在米,袁宗第惹了盖,李自成为了给小弟出,就把盖虎灭了。

按理,就算人家犯了死,也轮不到李自成执行。可他为了拉拢一个忠心小,就那么干了。

还有清平堡的那个御史大户。一来他惹了白,二来李自成缺钱,顺手就把他家给抢了。

另外大户的看家护院又犯了什么错?人家拿了雇主的钱财自然要保护主家人身财产安,遇到贼人来,奋起反,然后被打死,谁的错?

乃至在李自成两三年的发家过程,直接间接的当了多少次刽子手?

追随李自成的那些,他们手上沾了多少血腥?

当,官逼民,总是有理由的。

正如还有一种说,「你,是因为你懒。」

朝廷解决不了的问,往往想推给市场。但市场不一定有公,市场是个弱肉强食的地方!

这种事情没法再深究了。

胜利者拥有一,就这样。一切都是因缘际会。

回过头来再,鹰国佬是怎么发达起来的?如果只是不择手段的薅自己人羊,迟早完蛋。

资奔家很少会有「良心」这么个东西。都是被逼的。

鹰国底层百姓生活好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是机器越来越复杂。

挖煤搬砖是个人就会,但是你会修蒸汽机吗?而且进入工业化,纺纱机也越来越复,这部分技术工人最先跳出苦海。因为他们替代性不那么,所以有了议价空间。

熟练技术工人最先形成了西方的中产阶级。

然后是底层闹腾。

他们日子太苦,过不下去了。「今亡亦,举大计亦死;等,死国可乎?」

资笨家不怕格,他们随时可以跑,但国家怕。那就只好妥协。强制财主们把部分利润分给底,防止底层活不下去闹事。

因为西方商人一直是依赖国家给他们用武力打通商,开拓殖民,商人和国家已经结为一体。资本就是,国就是资本。

国要是完,恐怕他们也要被吊路灯了。所以拿破仑格命、1848年格命、巴离工社等,这些事一点一点对全局产生了影响。

最后一项措施是向海外转移矛盾。

那些,列强们每次内部出现问题就是向外开战的时候。等到全世界殖民地抢光,再抢就得列强之间互相,所以有了英法七年战,有了世界大战。

当,也可以再加个生产力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等原因。

总,在那几驾马车的带动,花了几百年时,欧米底层才算是过上了好日子。

看上去就是国强民富了。

不过在当,他们的老百姓还要继续苦个两百多年才能熬出头。,这次也可能在大顺西征军的蹂躏,他们没有机会了。

….

本章未,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扯完了欧洲的情,那么大明、大清呢?有没有可能自发性的进入资奔主义?实现民富国强?

没有可能。

欧洲的封建制度实际是一种契,一面是君主、上层领主对下层领主的自治授,另一面是下层领主对上层承担财政和军事支持的义,自治是其中的关键。

在殖民时代之前的欧,这种封建制度是非常低效,可以说是治理失能。

比较一下殖民时代之前天朝的国家规模、朝廷结构、城市规模、征税能力、战争组织规模、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就能证明这一点。

所以说以欧洲落后的封建,若没有大航海时,它不可能发展出资奔主义。

然而也正

是因为他们的封建自治制,反而在殖民过程中表现出了亮眼的高效。

因为它能最大程度激发人的自私自,从而快速抢占殖民地。因为抢到了就是自己占大部分利,好处不用全部上交给国家。

自治制度的坏处在,时间一长就和本土离心离,产生新的利益团体。

而且欧洲佬们只想从殖民地获得利润。扩张殖民地是为了廉价原材料和倾销市,但放弃治理、建设当,和扩张领土不同。

以上两种因素一结,后果不难想象。

因此欧洲的殖民模式存在先天病,所以之后出现了米国独,也产生了「拉美化」这种现象。

秦始皇2000年前就把这么落后的制度改掉了。

所,到了明清时,在越发皇帝集权的情况,他们会允许有人脱离掌控去海外开疆拓土?

不可能。

天朝历代的整体架构完全是朝廷集权,这种制度最适合农耕文明。它可以集中力量办大,兴修水,抵御灾,以及生产资料和工具的再分配都需要一个强力的朝廷。

而资笨主义需要的是小朝,这样才有空间演化出强大的资本利益团体。

所以集权的天朝根本不可能诞生出原生性的资笨主义。

当,其中还有些其他原因。比如财政手段、金融业之类。

古人不知道经济危机是怎么回事。最早有记载的经济危机就发生在「文景之治」的时候。

表面上的繁荣富,潜藏着的却是社会贫富差距迅速扩大。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没看到隐,反而不断的发动外战。功绩显赫的同,朝廷财政却吃不消了。

西汉时期的商业繁荣与国家总体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

武帝解决方式就是「代田法」、收商业税、打击豪强、卖官鬻爵、货币改革、盐铁专卖等等。

著名的盐铁会议,很多官员反对朝廷干预经,反对实行盐铁专卖。但当被问到如果不执行国有,战争开支从哪里,国家财政怎么保障,却又都无言以对。

「经济」一词本意就是经世济民。古代民本经济观着眼于安邦定,以富民、养民为基础。

….

本章未,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富民」是天朝古代民本经济观的重要内容。富民就是要轻徭薄赋、藏富于民。

「养民」是天朝古代民本经济观的一个重要理念。这一理念在抵御自然灾害、备荒赈济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盐铁专卖」一出,相当于「与民争利」。当,这个民所指的是商,并不是广义上的民众。

「算缗告缗」、「盐铁专卖」、「限民名田」等在当时看来褒贬不一的措,用后世眼光来看就是国家干预经济进行财税体制改革。

那些改革有利于当时小农经济发展的同,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场经,拖累了民间工商业的发,让繁荣的商贸业发展一时陷入停滞。可以说是有利有弊。

汉武帝一方面改革制,增强了国家的财政能力和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另一方面着重打击了残存于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从两个方面为王朝的稳定提供了有利条,因而当晚年出现流民动乱,西汉王朝才能够度过危机。

通过国家机器来垄断原属于商人手中的利,这正是后面天朝建立的大一统社会能够繁荣昌盛发展的原因。

然而直到最后一个皇帝被推,各代帝王将相也没有探索出能够解决国家机器和商品经济共同发展的方案。

因为当时的人不清楚经济危机的本,只看到了市场商业过于繁荣带来的不稳定因,所以历朝历代都对商业不友,远不如欧洲。

天朝

自古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集权专制是一个稳定而封闭的社会经济结构。以农为本便是避免社会动乱的根本。

所,秦汉以来历代朝廷始终不渝地推行「重农抑商」的独特经济正策。小农经济自给性很,保守、排他、同时具有顽强的再生能力。

在一个历来重农轻,重生产轻分,重传统轻创造这样的传统农业社会,即便曾经出现过大规模商业和贸,经济表现也不,但终究不存在资奔主义发展壮大的外部条件。

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权利、契约和法治意识是皇权专制的天,「资奔主义萌芽」在明清之际的夭折是必然的。

甚至到袁世凯复辟称,其中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天朝人被专制太久,没有***思,需要一个皇帝来带领。

再有就是金融机构的原因。

虽然类似钱庄、票号的金融机构早已经在天朝出现,但,它们并没有给商业环境带来特别大的改观。

没有商业银,资奔家去哪融资贷款扩大经营生产?没有最基础的融资环,哪有什么资笨主义萌芽?

晚明时期有少数「银行」从事贷款业,不过规模很有,而且都是高利,对于商业的发展微乎其微。

清朝的货币政策比大明稳健得,因此商业银行才有可能发展起,加之清中期稳定的国内环,钱庄才能在各地开得起分号。

….

本章未,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而,明清大商人赚了钱后往往不是扩大再生,而是买房买地。

在他们眼,搞商业只是不入流的买,唯有土地才是真正的财富。

不,这一点没啥可指责的。

即使是鹰国新贵族思想的代表弗朗西斯培,也在他的著作《随笔集》中说出了土地才是财富的根本这样的话。

欧洲早期资奔家和新贵族同样对土地有着强烈的爱,这一点和天朝商人地主没有任何区别。

好,说到这,已经讲清楚了为什么明清两代不可能自发性的进入资奔主义。总而言,就是国情不,体质不同。

甚至连所谓的「萌芽」都是不大靠谱,表面看起来,但本质上的区别太大了。

至于说***入关后扼杀了明末以来的过渡趋,自然也不对。

满清入主之,甚至出现了向传统经济的倒,例如重征商,奉行海禁政,限制民间自由开矿等等。

明后期李贽、王夫之和泰州学派的那一点微弱的启蒙思想也被完全压抑。

但,与此对应的反而是经济的大发,和一个富足强大胜过了前朝的「康乾盛世」。

如果对比明末和盛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家庭手工,如户数织机数,就会发现其比例和人口的增加是同步的。当,仅仅在于量的变,而没有质的变化。

在清朝的前120年,天朝四倍于欧洲的经济增长。而且增长速度也是全球第一。

很显,这并不是由于清朝的「资奔主义」得到了大发,而是天朝自身的传统经济模式在起作用。

至于闭关锁国——

想当,列强们冠冕堂皇的说为了通商才不得不和大清开,其实呢?

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亚当·斯密在著作中一直在批驳「行会,「重商主义,「贸易保护」等等。

因为当时的鹰国和之后的所有列强全部是在贸易保护中爬起来的。

而那些国,在发达后无一例外全部高举「自由贸易」大,对「贸易保护」横加指,一副「敢不自由贸易就要弄死你」的架势。

真就是「穷则贸易保,达则自由贸易」。

虽然「闭关锁国」不,但是当列强用武力砸开天朝的大门,小农经济

就濒临破产了。

人家从欧洲运来的布匹不但质量,价格还低。怎么整?甚至人家千里迢迢运来的粮食都更便宜。

另,白银可以说是大清的法定货,但是大清本身并不能控制白银来源。你要完全放开口,欧洲海量的白银涌进,那会带来什么影响?

殖民是血腥、野蛮、罪恶、泯灭人性,这些是必然的。

没有殖,就没有欧洲的大发展。

既然传统朝代都不能玩那一,那李自成呢?

毕竟他要新建立的同样是一个皇权专制的大顺国。

….

本章未,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区别在,他的眼光长远一些。

他知,马尔萨斯陷阱才是真正的血腥、野蛮、罪恶、泯灭人性的。

与其祸害本国子,不如去殖,那是对土著的血腥。相比之,你更愿意选哪个?

当,所谓「马尔萨斯陷阱」只是人们总结的规,它没有思想和主观要求的。殖民可不,制定这个正策的人和殖民,他们要的就是抢劫和杀戮。

可,不抢不杀怎么办?

内部矛盾如何化解?能完全依靠自循环解决一切矛盾吗?

欧洲那一票国家能够续,完全是靠新大陆的发现让社会不稳定因,比如鹰国李自成、发国张献忠那样的人成为了德雷克、克莱武那样的人。

不然他们早完了。

甚至可以明确地,任何内卷严重的地区想搞所谓的资奔主义都必将遭遇失败。

因为资奔主义本身就是过去的封建主抛弃了对平民的责,不择手段实施压榨的制度。

那些严重内卷地区的贫民本来就挣扎在生死线,面对活不下去的压榨必然起来反抗。

北宋末期南方只是把新生儿溺死自行绝,到了南宋初期可就出现了各路起义军。明末也一样。如果俺大明有一块新大,那些活不下去的人至少还可以过去拼一把。

汉武帝倒是发动了对外战,可是他并没有拿回什么实质利益。抛开解除边患不,其他方面完全是赔本的。

所以自古有什么穷兵黩武、好战必亡等说法。打仗是赔本买卖。

在汉武帝之前的班超算是有了些新,完美的反内卷指,从天天码字抄写文书的社畜到帝国「殖民地总督」。

只是西域还是穷了,拿回来的好处不够多。

如果像葡萄芽那,几百几千个人就征服了一片富裕的大,你能说他是「好战必亡」?人家赚的海了去了。不光不,反而越发强盛了。

好榜样!

所,李自成怎么才能把大顺国治理好?怎么才能让人人都能吃,进而吃好?

内政措施当然要改,但是有些规律和自然条件的限制是不好避免的。

比如通货膨,或许你可以想办法搞个蓄水池;比如通货紧,或许你可以用大放水来解决。

可是以当前条,市场反馈是很慢,等你发现了苗,可能已经晚了。

还有就是土地承载力问题。天朝地盘虽然,可适合农业生产的耕地可不够多。假如本土只留个五六千万,那么平均每人少说可以拥有二十亩好,足够吃了。

所,大顺国解决内卷的最好方法——

杀出去!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喜欢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三院老哥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25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