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27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作者:三院老哥 字数:2426 更新:2023-01-13 19:10:14

刘宗敏终于如愿以偿被放出去,可是大统领只让他到淇县一,隔着淇河跟官军对峙。

做个样子给那些陕西老乡们看看。

接下来李自成抓紧建设根据地的同,陆续往襄阳派了两批,还让天地会、红花会重点关照那边事务。

北方做根据地还是穷了,粮食问题制约着大顺无法发展壮大。是时候往南方鱼米之乡开拓分基地了。

时间进入五月,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到来。

「田家少闲,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小麦覆陇黄。」

上党、怀庆、卫辉的农田里到处都是忙忙碌碌的人群。

大顺军派出两万余兵力帮着抢收小麦、大麦。

之后还要抓紧抢种糜子、谷子、荞麦、高粱、大豆等等。

今年还要额外播种一千亩玉米、红薯。如果收成过得,明年就要大范围推广这种救荒物。

沈老西儿负责的那个育种基地已经对这两种作物有了一定的心得。

韩霖还跟老师徐光启密切通,不光提前校订出版了《农政全书,还拉了几个师兄弟为沈老西儿指导农业技术。

可惜徐老汉大概再有半年就要病亡,七十多岁的,也差不多了。

李自成打算等下半年找个时间让韩霖和这位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内阁成员摊,届时徐老汉不知会做何感想。

老徐不太可能支持大,能获得个默认就不错了。说不准还能拉拢些人才过来。

后话不提。

自从去年十月大顺攻下怀庆府,到现在约有二十万人正式获得了自己的土地。在这第一个收获,无数农人欣喜落泪。

他们骂皇帝夸短,巴不得大顺早日推翻逆明。就这么现实。

没被抄家的土豪们则既喜又忧。

喜的是短毛花了大力气兴修水,改善交,一文钱没,往后农田收成会越来越好。哪怕遇到灾年也不至于颗粒无收。

忧的自然是大顺收税太狠。想走个后门都找不到门路。无数穷人虎视眈眈的监视,揪出一起偷税漏税就能让他们发一笔大财。

相比之下本地很难雇到短工抢收抢种已经是小问题了。

黄河南岸跑过来上千打零工的,还有小部分是卫辉那边跑来的。

卫辉仍然在清丈,还没有分田到户。

没收的王府、土豪劣绅庄田仍然交由原佃户耕,他们这次只需缴纳一半收,而且免税。这就算天大的善政,足够那些穷人给短毛设个长生牌位。

忙碌的五月份李自成又有另一份收获。

在大把银子开路之,崇祯同意招抚短毛。他破天荒的派出后军都督曹化雨、司礼监王承,会同山西巡抚许鼎成全权负责相关事宜。

曹化雨是皇帝亲信、司礼秉笔太监、东厂提,总提督京营戎政的曹化淳二哥。

….

本章未,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年仅二十一岁的王承恩此时在外面没啥名,但在宫里是曹化淳的头号亲信。他在几年后会接替曹化淳的位置。而且是原历史线唯一葬入皇陵的太监。

不知是金钱开路的作,还是皇上确实看重短,招抚规格不小。

只是招抚方式令短毛不爽。

许鼎成要求李自成去太原谈,而且只准短毛带五百名护卫。

开什么玩笑!

崇祯没诚意。

不然他为何让河南巡抚玄默在黄河南岸集结五千兵,随时准备渡河。

他还安排了张全昌、杨嘉谟带兵五六千南下。

张全昌就是宁武总兵张应昌的弟,因在陕西镇压农民军有,刚

由定边副总兵升为镇朔将军、三屯营总兵。

(三屯营城座落于燕山深处、滦河南,是明代蓟镇总兵府的驻地。)

与他哥将来惧怕与农民军作,避而不,杀民冒功被解职相,做弟弟的结局甚至更糟。原历史线两年后他在河南被蝎子块拓养坤俘虏了。

张全昌因代贼求,总理卢象升不,责全昌丧师辱,曰「贼果欲,可灭其党示信」。贼不听命。久,全昌脱,谒象升阳和。象升令募兵山、陕。寻荐之,令赴军前立,帝不许。十年四,以杨嗣昌言逮付法,谪戍边卫……

这次卢象升已经提前离,张全昌的结局大概也会换一个了。

至于56岁的老汉杨嘉,原是甘肃镇总,因平定农民军有,被陕西巡按御史特向朝廷幕府呈报请功。也是这个原,杨嘉谟被调任为蓟镇总兵。

崇祯年间举人查继佐曾上书朝廷说:「以守之难易,诸边皆,而辽东、甘肃尤难。何则?辽东僻处海,三面皆敌;甘肃孤悬天,四面受警也。」

同为重要的边关重,朝廷为何将凉州骠骑将军杨嘉谟从甘肃镇调往蓟镇?

这还得从一年前蓟辽军事集团中的首领相互攻讦说,其影响了边境安,朝廷遂有「议叙补蓟门总兵」之举。

在这之前是河南唐县人曹文衡任蓟辽总,山西偏头关人王维城任蓟镇总,大太监邓希诏任监视中官。

董其昌曾评价曹文衡「……公之治,与武侯治,恩威无异。」将曹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然,监视中官邓希诏与蓟辽总督曹文衡为争抢一把,相互揭,互相扯皮。

朝廷过问,蓟镇总兵王维城就替蓟辽总督曹文衡说了几句,而且当时兵部给事黄绍杰巡视完蓟辽边,回京后向皇帝进,请求重用曹文衡而罢免邓希诏。

崇祯皇帝不仅没有采纳黄绍杰的意,反而将曹文衡、王维城调往他处闲置起,重新调杨嘉谟任蓟镇总,总领蓟辽边防军务。

邓希诏仍留蓟镇军中任监视中官一职。老邓原本就是皇帝身边的「红人,经曹文衡等二人去职一,更在蓟镇建立了他位尊权重的威,便开始在军中指手画,颐指气,根本没把来自甘肃镇的杨嘉谟放在眼里。诸将虽然看不,却也无计可施。

这年,如果总兵官不和监军太监搞好关,就会事事受,轻者罢,重者杀头。反,如果和监军太监相处得,沆瀣一,打胜仗固然可升官封,打败仗却也可以谎报战绩而得到封赏。

你可以说太监监军实为明代弊,严重制约和打击了边关武将征战杀敌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但,话说回,很多武将的操守实在不,皇帝信不过又无人可,只能派太监监军。

监视中官邓希诏知晓大顺军够,就撺掇皇帝把和他不对付的杨嘉谟踢出来剿贼。试图借刀杀人。

李自成对相关内情一清二楚。因为他有内女干啊。

刚上任顺天巡抚的张鹏云可是老熟,王重新邻,短毛还给他算过卦。

还有宣府巡抚马士,原本到官甫一,檄取公帑数千,馈遗朝,为镇守太监王坤所,坐遣戍。

这次因为有短毛给他送上大笔银,老马当然不必挪用公款贿赂要,稳稳当当的做着他的巡抚。

所以朝廷里面有啥动,李自成第一时间就能知道。

知己知,百战不殆!

喜欢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三院老哥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25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