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356章 南迁之争

作者:格鱼 字数:3430 更新:2023-02-13 19:56:37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战后,王霖在黄河南岸,也就是黎阳城的正对面,筑京观一座。

京观用厚厚的封土填埋了两万以上的金兵尸体和头颅。

高约五丈。

巍然伫立在黄河边上。

京观之上,王霖又命人树立起一块高大的石碑,上面凋刻的就是唐人曹松的这首《己亥岁》。

王霖的本意并不仅在于威慑对岸的金人,炫耀武功,更在于避免瘟疫,还为了警示后人。

而就在对岸的黎阳,王霖之前还筑起一座京观,只不过规模比滑州这座要小得多。

王霖率军东归抗金以来,先后经两战,黎阳大捷、滑州大决战,歼灭金兵三万余众!

若再加上前番在辽境的两战,迄今,死在青州军手上的金兵突破四万!

金人不败的神话被打破!

围攻太原的完颜宗翰至今没有半点进展,西路军被宋军紧紧拖住。

而东路军的完颜宗望,从起初的势如破竹,到如今的被王霖打回了黄河以北,这中间不过是历经了几个月的时间。

河北一片疮痍,山东、河南局部地区被金兵铁蹄践踏。

完颜宗望十万铁骑挥师南下,将隐藏在冰面下的大宋暗流彻底搅动起来,原本不曾暴露出来的疮疤一一被掀开暴露在太阳底下。

数十州县闻风而降,无论文官还是武将,均无抵抗之心。

百余金兵横扫一座城池的事儿,俯拾皆是。

想起来,实在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王霖忍不住想起上辈子祖母给他讲过的,关于一个扶桑鬼子、一杆枪就能占领一个一座县城的故事。

竟没有人敢抵抗。

在金人眼里,宋人基本上就变成了一群任人宰割的两脚羊。

胆小,懦弱,畏战,怕死。这成了汉人的代名词。

若非张叔夜在滑州奋起抵抗,阻挡金兵达半月之久,此刻的完颜宗望应该已经在东京城门口观风景了。

金人的气焰也在完颜宗弼过河进攻滑州时变得更加嚣张。

实际也可以理解。

两三年的时间,灭辽,横扫契丹全境,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这么一个女真游牧部落的兴起,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展壮大起来,在女真人心目中,他们是天命所归的气运之国。

然而,没想到,王霖横空出世,成了他们走向辉煌之路上的终结者。

完颜宗望盘踞在岳飞的老家相州,得到了完颜宗弼被擒、麾下五万兵马折损大半的消息,当场气得吐血。

对于骄傲的金人来说,四皇子被活捉,三个万户被歼灭,这足以震动整个金国了!

完颜宗望之所以停本部兵马在相州,当然是为了等待完颜宗翰的另外一路兵马入宋。

毕竟,完颜宗弼所部基本等于全军覆没,光凭完颜宗望的这四万多人,孤军深入大宋,危险系数太高。

完颜宗望是傲慢,但并不是莽夫。

……

而时光倒回到张叔夜城破前的那一日。

张叔夜自知城破就在今日,便命人提前往东京传信警报。

张叔夜还给官家赵佶写了一封以身殉国的告别奏表,又给两个儿子写了绝笔。

等于遗书。

张叔夜的遗书中涕泪交集,表达出必死之心,同时又不放心国事和抗金大业。

他劝谏赵佶,西军赖于种师道和刘延庆,东军(青州军)赖于王霖,中枢赖于李纲吴敏宗泽,当号令天下勤王,全民抗金,拱卫大宋社稷江山。

然而,赵佶看到张叔夜的泣血遗书,并未生出什么感动之心,更未曾提升半点的抵抗金兵的勇气和壮志,而是吓得浑身瑟瑟发抖,丧尽大宋皇帝的体面。

滑州破,金兵五日内可达京师!

兵临城下。

京师因为张叔夜的这封遗书奏报而再次震动,朝中鼓噪皇帝南迁的声音渐渐多了起来。

但终归还是李纲等人为首的主战派占据了主流。

这个时候,李纲和吴敏以及宗泽,才真正意识到,王霖之前为什么要斩杀一些骨子里畏惧金人的朝臣。

宗泽执掌防御和兵权,城中固然混乱,却也不至于发生动荡。

只是越来越多的宗室、权贵和商贾,要求离开东京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赵佶更是百般威胁,逼迫李纲吴敏放行。

越是高门大族,越是不想等死。

就连韩家,都先后几次派人暗中与京城禁军主将关胜交涉,想要关胜网开一面,任韩家嫡系携财物逃离京师。

关胜怎能同意。

延福宫,龙德殿。

赵佶一反常态召集大朝会,在朝会上急切讨论举朝南迁之事,得到了以户部侍郎唐恪为首的一批高官、文臣的赞同。

此人是当世名臣,文臣中的清流领袖,哲宗绍圣元年的进士,初时任屯田员外郎,后升任户部侍郎。

还有尚书左丞耿南仲。

赵佶真的是有些急了:“李相,吴相,汝霖,金人眼看就要兵临城下,此时若再不走,我大宋亡矣。”

李纲叹息:“官家,京师城高壁垒深厚,我军以逸待劳,足可防御金人数月之久。今我大宋宗庙、社稷均在京师,若一旦弃之,落在金人手上,我大宋神器何存?”

吴敏冷然道:“官家,臣以为,京师绝不可弃!当此国难当头,号令天下勤王,可若朝廷逃离京师,必丧失天下人心!”

宗泽更是冷笑起来,当面顶了回去:“请问官家,南迁?南迁至何处?南京应天府?”

“东京距应天府数百里,金人弹指可至。”

“继续往南?东南财赋关乎我大宋根本,若让金兵大军南下,我东南半壁不保,而失去了东南财力支撑,大宋便将名存实亡!”

宗泽最近对这个官家越来越不满意,话语中的嘲讽溢于言表。

唐恪终于还是站了出来,他环视李纲三人澹然道:“李相,吴相,汝霖,请问,若朝廷倾覆,官家沦落金人之手,社稷何存?”

唐恪提出了一个很敏感的问题。

那就是若是皇帝和满朝文武大臣都被金人俘虏,大宋社稷还存在不存在了?

不能不说,这就相当有技巧了。

与赵佶迫切想要逃命相比,唐恪的话更具备“正义性”和“合理性”。

简而言之,他非为一己之私,而是为了保全大宋朝廷和大宋社稷。

耿南仲立时附和道:“官家,臣附议。当今金人势不可挡,京师危在旦夕,我大宋朝廷当即刻南迁至应天府,号令天下勤王,才为万全之策。”

赵佶大喜,连连点头道:“两位爱卿所言甚是。”

李纲缓缓道:“官家,南迁之计,实乃祸国殃民之策。臣以为,京师可守。目下,京师防御充足,粮草齐备,而金人不擅攻城战,只要朝廷坚守数月,必能引来天下勤王之师,金兵必败!”

吴敏也坚决道:“官家,南迁绝不可能。朝廷仓惶南迁,金人趁虚而入,不要说东京要沦于敌手,就算是应天府都保不住!万万不能南迁!”

在抵制南迁、主张抗战的立场上,李纲、吴敏和宗泽的态度非常坚决。

宗泽更是往前一步,怒视着唐恪和耿南仲冷笑:“畏战者,必为亡国之奴!”

唐恪和耿南仲反唇相讥,旋即引起一群文臣的附和。

双方吵吵嚷嚷,龙德殿沸反盈天。

……

且不说京师朝廷上的南迁之争。

王霖率军与金兵在滑州的大决战,几乎将河北、河南和山东境内活动的金兵全部吸引过来,这当然也与完颜宗望紧急下达的军令有关。

完颜宗望麾下万户讹里朵率万骑进攻济南,十日不下。

此时的济南府城守军之首便是花荣,黄信则率两万伏虎军镇守淄州,牢牢守住金兵北上的关口,力求确保青来安全。

青州军的身家性命都在青州,伏虎军焉能不誓死以战。

花荣直接率军三万进驻济南府城,夺了刚到任的济南知府刘豫的兵权。

讹里朵久攻不下,就萌生退意。

他将济南府周边县城掳掠一空,带着牛羊牲畜和掳来的宋人女子声势浩荡往河北退去,准备与完颜宗望汇合。

滑州。

王霖站在滑州城门楼上远望着东北方向,忧心忡忡,良久不语。

此时此刻,他虽担心青来安危,却不能率军东进驰援青来,毕竟他一走,京师必破。

伺候在他身侧的梁红玉知道他在担心什么,但又不知道怎么开口宽慰。

若是济南府破,青来就难保。

他的家卷和身家性命都在青来。

“红玉,烽烟一起,天下不知何时才有宁日。”王霖叹息一声。

梁红玉柳眉一挑道:“王爷,我大宋立国数百年,根基深厚,绝不至于让金兵长驱直入,王爷放心吧……”

听了梁红玉这话,王霖心中苦笑,却是无言以对。

放心?放什么心?

堂堂皇宋,现在河北一片狼藉,河南烽烟四起,山东风雨飘摇,各地弃城而逃者,出城投降者,官僚军将俯拾皆是,大宋的根基何在?

大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养士数百年,士族文臣的气节何在?

真是日了狗。

幸好种师道和西军没有让人失望,暂时抗住了完颜宗翰的勐攻,不然,若金兵两路大军双管齐下,王霖纵然有心挽天倾,也将无能为力。

王霖又转头望向远端滔滔奔流的黄河。

这是华夏汉民的母亲河。

他心中情怀激荡,心如铁石。

绝不可再让金兵过黄河半步。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

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

阅读最新章节。

新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无广告弹窗更新,第356章南迁之争免费阅读。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58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