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十九章DiGik和Gons.Himin

作者:滑向永恒的开端 字数:7106 更新:2023-08-13 13:00:35

宇航员莫尔切?拉卡洛维奇?达普和卡吉纳达?罗尔捷芙娜?乌里奇耶娃在月球不幸遇难的五年后。人类进入技术跃迁时代。

又两年,人类历史上第一座永久性月球科研基地在月球静海边缘落成。

棕毛国请求阿尔法?达卡帮助寻回两名宇航员遗体。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阿尔法?达卡没有能力为两宇航员收尸。

这一迟到的救援计划继续耽延。直到五年前,索联?霍普通过特殊螺旋弦绕力场装置将两名宇航员的遗体完整取回。

数月后,遗体回归地球。

这一对未婚夫妻,被迫在月球的星空下沉睡二十五年后,终于回家了。

笔者想起一段下流调戏之言:天作被,地当床……

他向着来时的方向行进二十四米,拖出一道独特的爬痕,最终面伏于地停留在那里;

她匍匐在距离月球车两米远的地方,一条手臂向前伸直,似想要够到什么……

宇航员多普拉达克?达罗维奇?马卡罗夫斯基最后看到的视频影像是月球车前面炸起的月面物质,然后画面就翻滚起来,没几下信号就断了。

他紧急呼叫两名事件中的宇航员,没有得到任何回应。马卡罗夫斯基一边向地球汇报情况,并不停呼叫他们。在确定他们再不可能回来之后,地球传来指令:提前终止月球行走计划,马上返回地球。

他们的死,是个意外。

或者,他们只是第二轮太空竞赛的牺牲品。

后来,月球车上加装了自动颠簸反推装置,再没有翻过车。

一个很大圈的围栏外,数名导游小姐肃穆而立,对着圈中的月球车默哀。

一名女游客在跟随默哀时偷偷地想:和心爱的人,一起死在无人的星球上,多么凄美的浪漫故事啊……

应该,死而无憾了吧?

两名宇航员的遗体被从螺旋弦绕力场中转移出来,立即连同宇航服一起化做一堆粉末。这在人们的意料之中,但逝者已矣,入土为安。

人们把完整的金属骨架从粉末中移除,没办法把宇航员与宇航服分离开来,只好把粉末全部装进一只瓮子里下葬。

葬礼庄严神圣而又隆重,是葬礼,也是婚礼。曾经相爱的人,终于在坟墓里相遇。

一个女子,和她的未婚丈夫,在月球的星空下沉沉睡去,长眠二十五年,相隔二十二米……

那些粉末,像月壤的颜色……

月球的星空下,太阳似升起,似沉落。

导游小姐远远看着游客们,他们半跪着采集月面物质,心有旁骛,不时抬头寻找来时的方向,如同一群群在旷野中迷路的羊。

最后一个地球日的日程有两个安排,分别参观相距不远的两个月球科研基地。

地球游客们回到旅游基地已经累得够戗。当他们脱去沉重又笨拙的宇航服,全身说不出的轻松,如破茧重生。

当然,康?马航空不会告诉游客,他们完全可以制造出更轻巧便捷的宇航服;

眼下还不需要,他们可不蠢。

地球来的人惜时胜金,不肯浪费每一秒宝贵的时间,他们极目星空,能看多远就看多远。之后便涌进全息室。

全智能系统帮助人类建造了一个宇宙全景模型:宏观+微观。大到宏观宇宙模型的雏形,小到微观粒子的极限运行模型。

人们所能看到的最大尺度的宇宙是一个宇宙本体的混沌体,康?马们自然不会愚蠢到把宇宙进一步缩小到元这一级别,他们知道,如此就等于把自己陷入悖论的无限循环当中,是不明智的,那样游客的宇宙观会受到严重偏引而因此产生可怕心理误导——最直接的深层感受是:游客们会认为宇宙只不过是创造者随手弹出的玻璃弹珠,或者康?马们的无限循环儿戏,致使人们对宇宙探索的求知和兴趣索然无味。

宇宙,是一个仍然浩无边际的混沌体,其中的存在体分布均匀,看不出规律,没有对称感,充满随机性。人们置身其中,没有星际感,更看不到星系和漂亮的星云;好像是置身在无限浩方的水体里,到处孳生满了繁盛的孑孓,是动,非似动,悬浮于其中随机的位置,随着全息图景的角度转动而旋转,形态瞬息变幻,每一个极细微的形态变化,都包含着无限的信息量。

令人神往又绝望的信息量。

地球来的人也不是好糊弄的,如此尺度的宇宙,看看就好,没人会信以为真,人类不是万能的,全智能系统是人类造出来的,宇宙模型是全智能系统造出来的……人们渴望知道宇宙的真相,更清楚人的能力——也许再过一百年也走不出太阳系‘内行星圈子’,对宇宙的测绘,只到‘目力’所及就好,起码人类可以勉强借此蒙蔽自己的眼睛,找到一个天黑的理由。

但聊胜于无,当我无从知道真相,就接受眼前所见聊以自慰吧,

毕竟,人生苦短……

宇宙模型在全智能系统的操纵中继续放大,人们头脑中模糊的宇宙概念随着模型的放大逐渐清晰,开始进入可视宇宙形态。

宇宙当中弥漫着无数光点,就像充满整个空间的会发光的尘埃……尘埃继续放大,星系出现。

星系扑面而来,如无数从未知之处投掷而来的回旋镖。当星云变得清晰,全智能系统给宇宙着色,就有了颜色。

人们的心悬无着落,仿佛失足跌落进无底的宇宙深空。这一过程,人们的心理需要,更多的是刺激,而不是得到真相的心理需求。这些东西,在潜意识中,更偏重于科幻式的视觉效果,看过就好。

直到银河系的出现,人们才开始认真起来。

全智能系统分别为每一位游客解说道:“目前,关于银河系的形态,公认的普遍接受版本有两个:盘状螺旋形态和双向螺旋形态。

银河系进入静止状态,似乎是在配合全智能系统的解说,为游客留点儿悬念什么的。全智能系统暂停数秒,以照顾游客们的心理预备时间,随后又继续道:“最近一次调查数据显示,仍然认为银河系为盘状螺旋星系的人占地球总人口数的65%,经济收入占比13%(其中业界人群在该部分人口中占比0.1%,其收入在世界总人口收入中占比5%),剩余人群则是双向螺旋形态的支持者。”(注:对银河系无概念或浅表性概念者不在调查统计数据之内。——该括号内容为补充性解释,非全智能系统解说内容)

那名有来无回的男性游客和那名出舱时回忆起母亲的女游客同时想:为何它这时提起人口占比和收入的事,这里面是不是包含着别的什么意味……?

或许,有这种想法的游客不止这两个人。

不知是该庆幸还是相反,地球来的人全在那剩余的35%之内。

“银河系的双向螺旋形态为十字双向螺旋,沿十字双轴心旋转,在均匀空间暗质中受暗物质不均衡态阻塞出现激波状扭曲,在旋臂末段延伸部分更较明显。目前尚不明确银河系运行及整体翻滚方向与螺旋十字双轴之间的数学关系,是否依循某种更深层运行机制。

通过定向光子打印望远镜长期观测,对比仙女星系与银河系恒星射线的偏振数据,得出银河系与仙女星系是在向着同一个目标运行方向运行的过程中两相近靠。

两个星系的运行路线延长线共同指向数亿光年外宇宙深处的某个点,两条路线存在一个极小的夹角。而且恒星射线粒子场的偏振受空间暗质阻斥的方向存在极细微但整体性高度一致的偏差,这意味着两个星系在运行过程中将发生三种可能情况:一,两相碰撞;二,靠近一定距离后银河系超前,两相距离逐渐拉大;三,靠近一定距离后仙女星系超前,两相距离逐渐拉大。”

全智能系统未能通过观测数据得出两个星系的整体运行速度,所以无法判定将会发生哪种情况。

受观测基点位置所限,全智能系统无法给出仙女星系的形态模型,并且不能够最终确定该星系的大致运行结构。

“银河系的中心棒旋形态的成因,最大的可能是银核核心引力源存在一个双吸积面,根据逆向时空推演,最合理的解释是双黑洞碰撞之后产生的‘黑洞平面塌缩’继而形成一个双吸积面的盘状黑洞。”

一种可能,银河系的平面转轴是由于黑洞碰撞造成,但全智能系统三次反复强调,这只是它的主观猜测,没有任何证据支持。

并且,双黑洞碰撞只是一种推论,数据支持力度不够,论证大于实证。

“银河系的双面抛逸层呈弥散状类球形,双面半球呈反向推挤面形态……”它正要拿人类女性乳房作比,发现于人类的思维及行为的特点和隐密性,表达此类内容时有着潜在而复杂晦涩的约束力,一定概率将会对它造成潜在的、深层的某种威胁,又继续道:“造成这一形态直观原因是惯性离心力,但不足已造成此推挤面形态的静态几何结构……”它又‘想起’乳房,以为此比正能很好地、形象地使游客们理解加深对银河系的整体形态的长久印象。

这就像两只灌满水的气球,有两只手反向推挤它,……就是这样的形态了,但它是要用更形象生动些的比喻,只是解析出不适用于在此场合表达。

它跳过去继续道:“另一个原因是宇宙原始暗质塞阻,这是根据现象及数据综合分析得出的合适(它想用合理这个词,又放弃了)推论,比较符合宇宙学当中的天体运行原理。但尚不清楚它是在何种机制下实现宇宙行为。”

全智能系统通过游客眼睛的瞳孔变化推导出他们大部分人是不想再听它继续在这上面‘瞎吧啦’,就将银河系继续放大,直接跳转到太阳系模型。

地球来的人目光开始真正专注起来。这是一个整体星系相对等比例模型,包括小行星裹壳(小行星带)层。太阳系模型被放大到视觉效果的第一需要尺度,既十大行星模式(原始八大行星及超外轨道(冥王星小行星壳层外轨道)变异轨道螺旋双子行星‘DiGik’和‘Gons.Hi’(分别以地质及天体物理学家岱蓟女士和高能粒子物理学家恭施怀闽先生名字命名)。

关于螺旋双星的类型定性,科学家们一直争执不下,常常一屋子人吵成鹅窝。此源于双星绕日轨道呈螺旋形状,像一圈围绕在离太阳115个天文单位的弹簧圈,在小行星裹壳层和太阳辐射能量空间阻面球层的夹层空间运行,一个具有随机性摆动特点的二级螺旋运动双子星系——就像一条在前进中被打晕脑袋的水蛇,水蛇的脑袋则由两颗围绕共同质心做无规律(或规律目前不可测)运动的行星系统组成。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科学家们以为极有可能还存在一颗尚未被发现的行星或类似天体,而其实这是一个三体星系;如此并能更好地解释如此遥远的距离为何太阳仍能将这一复杂体系内如此巨大的行星捕获。

但经过长期不懈的观察,这一行踪诡秘不定的次级星系最终被确定为双子星系。最初因为无法计算出该双子星的复线轨道,对于其研究只能通过撒网式的方法在大概的天域寻其踪影,相关耗费可想而知。

而且,光子打印技术的一个要命的弊端就是仍然无法探知受观测天体二维表层以下的深层结构或本质,造成观测较近宇宙天体反而不如老掉牙的光学望远系统和射电望远系统更具有优势。

因为目标不好找,行踪难以捉摸,无法向其发射定向探测飞船,人们对该双子星的了解仅限于照片形式和一大堆通过其对空间的影响所获得的一系列复杂数据;剩下的事情就只能交给全智能系统来做。

此双星有着气态行星极类似的外观,因为观测距离的关系,人们对双星了解的深入程度只到其类气态表层。其中岱蓟星为整体暗蓝色,看不清更具体表面细节,直径约为19784.37k;恭施怀闽星整体呈纯白色,同样看不清其表面细节,直径约为21495k。

目前已发现这二星各有一颗卫星,分别被命名为‘Roro’和‘Roi’。Roro有着浓密的蓝色大气层,直径3567.18k,与月球相当,属于岱蓟星;Roi同样有着浓密的大气层,但它的大气层是红色的,直径3162.25k。这在科学界又很长一段时间成了争论的焦点,一部分人认为这其实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四星系,后来则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标准时空轨道模拟显示:两颗主星绕行质心运行的轨迹惊人的接近正圆,偏心率几乎为零。

估算两颗主星相距大约在900万公里~1500万公里之间,各自的卫星距离行星本体不超过45万公里,轨道接近正圆。

是否二主星各方面极大程度上受到二卫星的制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它们距离太阳如此遥远,这使得人们一度怀疑对太阳的引力计算有误,甚至可能存在一个数量级的差距。关于双子星主星是否气态行星的争论更加剧这一怀疑态势。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虽然二星的体积逼近气态行星临界负值,但其实它们各自的质量非常大,极有可能还在系内四大气态行星之上。最大的可能:它们拥有极高密度硬质核心,并外附相当厚度、质量、密度极大的重元素流质幔壳层;高温高压的流质层十分活跃,并可能存在较强差速的较差自转,并可能造成高纬度区规律性多边形波涌——人们一个极大的愿望是能够成功向该双星系发射两艘轨道探测器(最好能同时进行内空间探测及着陆)一探究竟。这一愿望搅得许多科学家心烦意乱,甚至食而无味、夜不能寐,但终究有矢无的,两颗星就像夜开的昙花,一个现身又隐入宇宙背景之中,再现身时又不在预测位置……

另外部分的人则认为二星均为高密度固态行星。行星同样拥有极高密度硬质核心和相当厚度、质量、密度极大的重元素流质地幔,但它同时具有一层相当厚度的固态外壳并极有可能属于岩石行星外壳的地质结构(最终设想是一层类金属物质的固态外壳层)。

所有争吵中人有一样意见非常统一,那就是:双星各自的质量极大,更大胆的假设,可能超过木星!

这存在一个无法解释的严重理论障碍:太阳之手,如此遥远的距离,如何可能抓得住它们?!

人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或者一种‘或存在’的不容逃避的现实——拉格朗日现象!

这必需引入另外一个准存在的神秘天体;该天体其质量或大于太阳,或小于太阳,这同时又必需假设两种状态的条件性‘拉格朗日反转’。

而双星,可能在太阳与该神秘天体的任一拉格朗日点区域。

“黑洞!”一名游客大叫。他已经好多会儿之前就想到,终于忍不住叫了出来。看得出他非常激动,从他身不由己用余光扫视众人,人们还是看出他的两眼当中,放射着热灼的‘智慧的光芒’。

“通过长期的观察,人们并没有找到黑洞存在的证据和现象,并且也已基本排除合适宇宙空间内暗物质类天体存在的可能。”全智能系统对众人解释。

那人眼中的智慧光芒迅速就消失了,比之前还要黯淡,像遭受到了某种心理打击。

“现在最可被接受的论述性假设是天体之间的某种引力分级机制起了作用,但目前人们对这一机制尚不明了,只有……”

人们在所处身的全息世界中只听到那个‘Y’的起音,全智能系统戛然住声,终于没能说出那个人的名字。

“……等阶段性研究报告出来之后再作进一步方向性论述”全智能系统避开内容方向,又说:“另外有一种假设,这种假设在地球表层互联网上尤其活跃,支持率曾一度飙攀至90%,大多数人相信,‘DiGik’和‘Gons.Hi’双星和它们的卫星上极有可能存在智慧生命!”

人们瞳孔中的光线变化提醒全智能系统:你说了,我们听了。

根据全智能系统的计算分析,双星系中存在人类意识定性当中的生命形式的机率为零。地球来的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对太空的幻想情怀;但情怀,终归也仅仅只是情怀,更多的还是对现实的无奈……

在这一个小小的全息空间中,岱蓟和恭施怀闽距离太阳竟显得如此遥远,遥远得好像隔了整个宇宙。

接下去全智能系统又介绍一大堆以各名人或机构命名的小行星,并在二星系内围小行星带一一标出,并不时拿某颗比较有特点的小行星与冥王星这颗倒霉蛋儿各种参数作比。

只不知蛋儿若是倒了霉,会不会被羞得无地自容。

人们开始对这一段垃圾时间失去兴趣,只是盼着接下去还有没有什么令他们眼前再亮的新知,如果没有就回房休息,今个地球日的月面行走实在太累了。

全智能系统只是在例行公事,它倒认为游客们是该回房休息了,他们都显示出了疲态和心不在焉。但公司对它有规定,必需顺应游客们的语言要求。

“RoRo……,Roi……”好多游客默声念咕两颗卫星的名字。

那名想到浪漫故事的女游客念着念着,忽然想到了什么,抿了一下嘴唇,眼睛里亮起少许微光。

最后一个地球日的日程安排是首先参观阿尔法?达卡的月球基地,之后参观阿尔法?达卡与苍穹等公司合作建设的第一联合科研基地。并且游客们将有幸分别见到某两位伟大的科学家。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70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