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五十二章 极光之下

作者:滑向永恒的开端 字数:10831 更新:2023-08-13 13:00:37

(一)

69?27'27"W/15?46'01"S,迪卡水洞;南美大陆。

第三次无人探测。(第五次地下综合探测)

数十公里外,全球环保组织联合调查小组营地中,所有人都在全神灌注盯着一块屏幕上智能无人探测器传回的实时画面。其它数台屏幕上不停变化、滚动着的各种数字和线性数据无人理睬。

本次探测任务主要执行部分均交由全智能系统独立完成。由于最开始两次有人探测发生意外,并造成重大人员损失且无果而终,之后停顿数年,后使用无人探测器重启探测任务,才有所收获。

两次有人探测任务都是以全军覆没收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没留下任何遗物。据第一次探测小组传回的珍贵影像资料:小组的车队在南美大草原长途跋涉期间,仍见到零星小群体本土居民,以类原始部落形态散布在残存的水源地带。

这些原居民主要以小型啮齿动物和蝗虫及雀类飞禽为食,依珍贵的地涌泉形成的沼泽而居。一部分人居住在木板拼凑的房屋;个别房屋由废弃的汽车简单掏空后改造而成,平顶上缮上厚厚一层白茅草。这些人距离迪卡水洞较远,均在上千公里之外。

其中大部分本土原居民分布在距离迪卡水洞数百公里之内,这些人类群体基本是住在用芦苇搭缮的棚子里。那些低矮苇棚穿插在沼泽间,半隐在芦苇荡子里,掠风压低芦苇时那些草房子并不随风而动,就在芦苇中显现出来。这些原居民用芦苇扎筏,在水泽里获取肉食和素食。

据全球环保组织不完全统计,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南美大草原,至少还有数十万人类留居于此。

但无一例外,所有这些原住民都对外来人类怀有敌意。小组人员坐在车子里仍然能感受到站在房门口随着车行转动的目光里,包含着想要把车里的外来人杀而噬之的仇视情绪。

进山之前,探测小组碰到一个人。那人正是从迪卡水洞回来。当时正倒在一处巨石的阴影下,人已严重脱水,奄奄一息。后经了解,此人是去数十公里远的山上朝拜山神。那里曾是他父辈的家园,他的父亲在上次朝拜时死在半途,未能到达目的地。

小组人员在救起该原居民时,此人脸色黝黑中透着腊黄,干瘦,皮肤泛着一股死亡气息。之后此人拒绝了探测小组的暂时收留,并独自返回居住地。探测小组施予的水和食物该原居民也不接受,只说他已经得罪了山神(指在朝拜过程中接受了外人的帮助),不能再亵渎神灵的考验。

之间,该原居民提到一件事——在小组看来则是一种奇怪的自然现象——山神被关禁在大山之下的地底深渊之中,他听到子民的祈求和忏悔,于是回应,也想要重施恩泽,再将那水草丰茂之海赐予他的子民,但他的一双脚踝被烈焰之索牢牢锁住,他的双手也上了烧红的金枷,他是因爱上子民中,年青美貌的女子而受神王惩罚,昼夜在黑暗中呼喊。神王在山神与女子媾和时突然降临,大发烈怒,将之拆散,那人类女子已被神王剜去双眼、割去性器,毁其容颜,使她凋零,并将之放逐,永远迷失在连太阳神都不敢涉足的无边的黑暗之中,再也找不到回来的路……

这里曾是一座水山口,地涌水借力加压,水涌扬程不明(据全智能系统给出的计算数据,扬程可能大大超过4700米),到达山脉顶部稳固层中闭环结构,约0.15‰的水体通过环山口无数反向潟口压入水山口外露水体底部,扬程内水体活塞式回落;但目前仍未探明空气回填通道具体位置——之前推测应在未知方向的高海拔冰川底部悬架处,但方圆1100千米之内已没有冰川残存,数番详细探查,并未发现类似甬道口的外露洞穴。(此为第二次无人探测之后,全智能系统根据所得数据,进行时空模拟之后的推测性逆向还原)

那声音听不出像什么,如此深远,或如远古巨兽齐鸣,或如隔世狂风嘶虐,又似乎冥冥中穿越时空的悲切呼唤?小组人员想起那人临走时的警告,头皮一阵阵发麻。非因‘山神’,而是再面对这巨大的、一眼看不到底的深渊,忍不住对未知而神秘的存在心生敬畏。

起初,人们猜测是不是这口方圆数千米、深不见底的黑洞是板块间受地下水冲涌而形成的蚀洞?后来蚀洞在长久地下暗涌冲蚀下越来越接近水山口明水水体下方盆底,最终使已经处于承受力临界状态的山脉岩层在重力和大气压力的双重施压下终于不堪重负,一次就彻底垮塌了下去。

曾经比天空还纯澈的蔚蓝之海,或在一夜之间就被全部吸入这无底深渊之中?

但事实往往不太具有故事性,蓝海不是一朝一夕间消失的,而是从数十年前开始快速见耗,终于又在更近的数十年前见了底并最终突然垮塌成如今模样。

全智能系统的推测看似一个合理的解释,人们暂时拿不出更多证据另作它解,所以只能就这么先放着。

此番探测任务仍是受阿尔法?达卡公司委托,并由该公司全资全程资助。第一次有人探测(也为第一次探测任务)任务则是由全球环保组织联合部研究决定,后续因资金原因搁浅一段,索联?霍普主动提供相当部分赞助,并最终得以成行。或也因此导致悲剧的发生。

曾经的岛与神庙早已葬身地底,也许正沉寂在水下不知深浅处,或者随着地下洪涌,被冲到未知的地方。

小组各人在忐忑不安中就夜露营,听着幽远回长的地底呼唤,久久难眠。

然后,就没有了然后……

不久后阿尔法?达卡找上门来。那时白明川刚上任,坐位还没捂热,迫于上方的压力,只能硬着头皮接活儿。当时,不在任务之列的黄威廉就警告说任务风险太大,是不是此番先用无人探测设备摸摸路子,然后再……

那时无人探测设备还没有与全智能系统无缝对接,许多权限问题尚未划分清楚,远程操控效果不勉人意,还是要现场操作。一方面无人探测设备智能有限,无法做到如人能主动了解形势及环境细节等各方面的隐性信息,只能被动执行输入性指令;另一方面,部分辅助性设备需要人现场操作,否则,任务效果还要打些折扣。

再者,阿尔法?达卡硬塞到手上的钱,没那么好拿。

为尽可能避免发生意外,第二次任务小组步步为营,最后的扎营地点选在距水洞两公里远的一处三面环岩的避风窝里,而且总部为每一名小组成员配备了一套塞伦式自动步枪,另由阿尔法?达卡提供两名专业安保人员全程陪护。自任务小组踏上南美大陆的那一刻,直到穿过整个南美大草原,各人怀里的步枪一直都处于保险激活状态。

大概阿尔法?达卡的太空题材热血动画看多了,那两名安保人员自打一脚踏上南美大草原,始终枪不离手,时刻高度警惕着高草和低矮灌木丛中的风吹草动,就好像那些半干不枯的植物后面会突然窜出个外星异种出来。

尤其接近任务目标的山地行程中,更是如临大敌。据其中一名安保人员的说法,不排除上次任务是遭到不明生物(意指未知猛兽,或智慧型掠杀生物)袭击;而能做到不留痕迹,若非阴谋,任何已知猛兽也做不到这一点(没有明说是外星生物所为)。

小组被一路灌输,搞得本就不安的神经更紧张起来,几乎对此可能性半信半疑。

但一夜平安,除了隐隐约约似乎从水洞方向传来山神的幽泣,午夜时分发生一次轻微地震并刮起一阵陡急的狂风之外,什么也没发生。

两名安保人员笃定:此番,夜袭是一良机,但并未发生,看来危险生物就藏在此次任务目标地点的地下洞穴中,而且明显具备高危险智能,只等猎物自投罗网!

这叫以逸待劳,守株待兔!

黎明时分,出发前,安保人员亲自督导着所有人全部武装起来;二安保人员一身重装备,一人挡前,一人断后,呈一字队形向目标挺进。

一路平安无事,探测小组不得不放下武器,在两名安保人员保护下开始作业。安保人员对这些人乱七八糟的仪器和操作丝毫不感兴趣,只偶尔瞥眼了解一下任务进度。这二人不时用镜头里的十字花扫描各高处和巨体岩石背后,以防突然窜出什么东西。而对于那一个巨大无比的深渊,除了最初眼中掠过一抹惊叹,似乎缺乏足够的警惕。大概他们认为,那些,或者那个生物从底下上来需要一定的时间,总会制造点儿动静,足够他们做出相应而正确的应对。而突然有什么敏捷异兽从高处一跃而下,那就麻烦了!

探测发现,水洞口下方四壁山体中有数处巨大的横向洞窟,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部分洞窟在垮塌事件中被整体破坏,露出巨阔的内壁切面。那些巨幅山壁内弧形切面非常平滑,明显是由于巨量水流长久冲刷所形成。那些洞穴无一例外都在按着大致的弧度向下弯折,呈网状藤萝形态通向地底深处。

这些数据及影像资料实时传回总部,并交由全智能系统同步绘制三维地形。

水洞口往下1500米进入纯黑暗空间,上方的天空失去天空的概念,什么也不像,在黑暗空间的后方如一块无光的虚体。

无人探测器的探照灯光照在巨大的黑暗空间,就像一段前端被折断的锥形光体,照不见任何参照物,偶尔有星点从光柱中一闪而过,极小,看不出是什么东西。

地面人员操纵着无人探测器飞向某个方向的洞壁。那些洞壁非常潮湿,有些地方从岩壁中往外渗水,顺着粗砾的洞壁流向下方的黑暗,水流自凸悬出来的岩棱形成小股瀑流,落入黑暗中就不见了,听不到落水声。

巨大的黑暗空间仿佛一个实质的黑体,不时震动,时弱时烈,探测器信号传输受到微弱干扰。

黑暗中不间断发出巨大的咆哮声,仿佛来自四面八方,有时像隆隆滚雷,有时像过路的狂风。

忽然探测器猛烈摇晃了一下,灯光在洞壁上一扫而过,然后接收端发出一阵噪声,画面剧烈晃动,什么也看不到,隆隆之声如势不可挡的洪水般滚滚而来,震耳欲聋,不一会信号就断了。

千米之外的工作人员和安保人员同时感受到一股强风从深渊中喷薄而出,地面随之震动起来。猛烈的风把所有人吹得东倒西歪,他们丢下手里的所有东西,寻找一切可抓之物,或者狼狈地趴在地上。

火山喷发!?所有人同时发出一声哀叹:“完了!”

但雷轰和巨风仅止于此,不久伴之一声轰然巨响,深渊中猛然隆起一座水山!

哗然巨响中四面奔流!

风势骤然减弱,有惊无险!

原来如此!所有工作人员心中同时发出一声惊叹。

原来如此!两名安保人员心中发出一声叹息。

但‘原来如此’的含意,他们领会到了,只是现实没有留给他们细想的机会。

水山在强劲无比的上隆中一滞,突然就被拽缩回去!

完了!所有工作人员心中发出一声绝望的哀叹。

原来如此!两名安保人员发出一声叹息。

四面八方顷刻掀起更猛烈的狂风!

一齐涌向黑暗的无底深渊!

(二)

Treoity——阿尔法?达卡太空城。

各城市主体建筑已基本完工,接下去将进入功能和美化建设阶段。

一号城。

星空缓慢移过头顶,地球像一个蓝皮白发的老人,慢慢走进视线,无声而沉静。

目前正处于停工待料的短暂空当,底层建设者们闲着没事就坐在建筑物的平顶上看星星;

追忆过去,畅想未来……

“诶~,我说,这玩意儿要是停电怎么办?”

“只要停电不超过一百年,人造重力就不会消失”

“那……万一轴承卡死了……?”

“那就是恁爹的问题了”

“什么意思?”“难不成那玩意儿是我爸发明的……他一个卖油条的?”

“那倒不是,难道……,你不是恁爹发明的?”

“操!”“你是说……这玩意儿不用轴承也能转?”

“你有没有听说过,历史上有一个叫老子的人?”

“听过,这跟他有毛个关系?”

“据说,老子是个预言家,早就对这个问题作过解答!”

“哦?老子怎么说?”

“老子说,我也不知道”

“我操!老子还说:我是你爸爸!”

“诶?什么情况?”

“什么什么情况,老子怎么知道!”那人嘴上终于占了便宜,心中一阵得意。

发问人抬手指向地球,眼中陷入思索。那人这才发觉真有情况,就顺着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

“极光嘛,有什么大惊小怪!”

“老子他妈知道是极光!”这人蹙起眉头:“他妈的,怎么会出现在那里?!”

此时,太空城正接近南美大陆。银色的极光如扭动的长蛇,身上长满诡异的紫色绒毛。它盘踞在整个南美大草原上,忽然又变成一片散乱的水流形状。

那人陷入不安的沉思,不知在想些什么。被指示的人仿佛依依不舍地收回视线,看向那人沉思中的脸,好像那张脸上写着什么,顿了顿说:“有什么好奇怪的,又不是没发生过?”他这话不是在反问,而是隐隐也感觉到哪里不对。这种现象极少见,他们长这么大,恐怕也是第一次见。

远处工地上的动力电源发出关闭提示音,表示一号城正进入电力补给程序。该程序每400~600个地球日启动一次,表示城市蓄电系统蓄电能力的安全上限在此区间——这也间接体现出‘潮汐发电系统’超强的发电能力。

阿达和索联的两座大型太空联城,一次电力补给可持续为太空城安全供能数百个地球日,一次电力补给仅需半个小时就可完成。

目前潮汐发电系统的蓄电系统采用的是‘无介质力场平衡电池’。该项电池技术仍是基于电荷的物理性质开发而成。数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对‘电荷’的物理性质无法精确定位,后来发现,所有除祁马粒子之外的已知非微观运行系统中的自由原子和亚原子粒子都与电荷脱不了干系,而电荷的正负显性,仍是基于粒子共性原则的智慧倾向性导向的实行结果。全智能系统最终证明,‘电荷’这一概念,长期以来一直在误导人们对微观物理世界的认知,使人们无奈接受这一概念的哲学性解释甚至神秘学解释。最直白的解释性说明:‘电子’一词,去掉‘子’之一字,这一物理存在,仍属于物质范畴。

于这一概念,全智能系统之先数年间在将与之相关的全范围信息代入全运算模型的证明结果,浓缩起来只有一句话:电荷,仍是物质。它是一种微观物理存在体,不是人们在无法定位某存在的存不存在时往往采用的‘性质’一词作为敷衍性概念解释。

电荷与人类已知粒子的关系,不是产生关系。以电子为例:电子不能产生电荷,二者之间也没有附带关系。全智能系统给出的结论是,电子和它所‘带有’的电荷,实际是处于一个下层微观运行系统中的天体层级关系,而电荷的正与负,是这一层级关系下,超语言机制基于层级标识发出的指令,由电荷进行智慧性指令执行的执行结果。

而无介质力场平衡电池的发明,或者就是对全智能系统证明结果的证实。通俗的描述,潮汐发电系统并非是在薅过路粒子的‘羊毛’,而是通过全智能系统基于超语言机制理论开发的极微观指令发送装置,向过路粒子所处的下层微观运行系统发送欺骗性指令,诱导处于低运行层级的电荷接收错误指令并执行。但实际造成的局面是:有的带电粒子被薅成了光杆司令,有的损失了大部分或者少部分电荷,有的毫毛无损。这似乎是取决于电荷的识别智慧的高低。

至于那是一颗被薅秃的电子,它的结局将是如何?是悲悲惨惨走过孤苦凄凉的余生?还是就此失去生存能力?人类尚且不得而知,也没余暇关心。所以,唯一可能对此有所了解的,只有全智能系统。

现在,假设那些受惑电荷是一群羊,它们将通过特殊力场通道被指令发送装置发出的诱导指令引导进一个全指令空间,指令为斥(逆向)指令。于是它们才发现上当了,原来周围全是披着羊皮的狼!它们害怕极了,就聚集成团,彼此拥挤依靠,发出悲哀的呼唤……

(以上是根据现象,而进行的猜测性拟生描述)

现实情况是,那些电荷在特殊力场空间中集结成一个个刺眼的光球。每一个标量光球的一级物理直径约等于150000分之一纳米(以人类感观论),而人类所能看到的,它的亮度接近-4星等。人类只所以能看到它,是因为电荷本身仍处于一个微观运行系统中,而它的下级运行物理存在在电荷不断集结的压缩过程中逸离所造成的物理现象。在人类大脑中形成‘光’这一概念的并非光子,而是这一层级的下层物理存在——或者是某种极微子。

每一个标量光球(电荷团)所能释放的作用于三维物理世界的能量,单以威力论,它可以瞬间把一立方公里范围内的一切物理存在从三维世界抹除。而且在与其它物理运行体接触的时间进程中,电荷极速逃离,并对所遇上级微观运行系统产生超语言机制下的指令性物理作用,并诱使同层级物理存在逃离所处微观运行系统。人类对此过程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放电现象。

就人类而言,恒星的馈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愁无羊毛可薅。

来电了,工地上的照明系统恢复正常。工人们仍坐在建筑物上,心理上似乎随之而轻松起来。他们继续侃笑,骂大会(骂大会指以互相用侮辱性言语调侃取乐,占口舌上的便宜),年龄大些的聊以前,年龄小些的聊以后,为人之父的聊儿女,光杆青年聊女人……,他们等待着工料的到来,也好及早开工,多挣些银子。

……但头顶,星空依旧划过。

星星,也许还是那颗星星;

月亮,也许还是那颗月亮;

地球,也许还是那颗地球;

人呢……?

(三)

无人探测器已下降至海拔-610米,下方仍然一片黑暗。

数十公里外的工作人员,每个人心里都不由得毛燥起来。“真他妈见鬼,难不成直通地心吗!”某人沉不住气发起牢骚。他当然知道没那么深,就是单纯想减减压。

没有人再敢靠近迪卡水洞,但探测器传回的画面总是那么有代入感,让人压抑,仿佛身临其境。屏幕前的人们只以为身处在一个无边无际的黑体当中,没有出路,没有光亮,除了无尽的黑暗,一切都不存在。而探测器所发出的光,不断提醒着身在其中的人:只有灯光所及是一个空间,包裹在实质的黑暗当中,你永远无法脱离出去;因为黑暗是一个无边无际的实体,除了黑暗,一无所有。

此次任务首要完成的目的是水洞的水质检测,这也是阿尔法?达卡公司一再强调的任务条目之一。此番水质检测主要是与南美大草原其它三处地涌河水质作一个详细的成分及相关参数对比。阿尔法?达卡没有明说,但环保组织的人猜也猜得到,一旦某些事实得以确定,阿达们面对迫在眉睫的未来,不得不做出选择。

前两次无人探测任务可以说是成功的,也可说是失败的。说成功,毕竟完成了部分探测指标。至于失败,就是探测器始终没能探底。但总算摸到了地下水涌的一些脾气,或者说规律。

探测器必需在地涌进入下一个扬程之前入水,尽可能获取足够的信息,并投放信号发射浮标;对于信号发射浮标,人们不抱太大希望,而且更希望永远也不要突然收到它在别的什么地方发出的信号。

黑暗空间无形震颤,地底怪声隆隆不绝。仿佛毁灭,与人们之间,只隔着一道无形的黑幕。

人们随着无人探测器下降至海拔-2640米,探测器与水体接触。数块待机状态显示屏接蹱亮起,信息流注入。

无人探测器成功释放信号发射浮标。15秒后探测器信号中断。

全智能系统没能计算出探测器随流方向,探测器在卷流状态的水体中被摧毁。但人们似乎早就猜到它会随着地涌河流向何方。

15秒的信息窗口,足够人们窥探到所有想要的东西。

探测器测得水体水温在2.6?C,含部分侵入矿物成分,与太平洋东部同纬度对应标高层±460米区间水体中矿物图谱接近;入侵水体动态占比0.15%(此一数据具有时空性质)。水体中含有少量微生物腐殖体,且大部分来自入侵水体,这一指标已超出饮用水最低危害上限。

人们得到了想要的信息,拔营而去……

65?22'09"W/10?21'23"S,三号地涌河。

夜空中漂浮着诡诞的极光。布满天空,如凝固的银蛇之舞。又像银河遗落的支流。绚丽的紫色缠绕其间,瞬息之中已变幻出莫测的形状。如巨树折断般的遥远雷声奔过头顶高远的夜空,快速远去。不知它从何处发出,又奔向何处。不知它在何时出现,又在何时消失。仰望星空的人看不到它的存在,夜空中除了遥远时空的星光,只有变幻莫测的极光。

重叠着极光的星光下,燃烧着一处熊熊的火堆。

是一场祭祀。

赖于三号地涌河生存的人类,正在火光中举行某种古老的仪式。他们的双眼中燃烧着火焰,向极光祈祷。

探测小组远远注视着那堆篝火,无人作声。

篝火处传来古朴的诵吟,似歌非歌,高扬低挫,仿佛深夜拍打着礁石的海浪。一双手臂立起双掌举于头顶,诵咒戛然止歇。

那人双目望天,如诉如泣,又像是在赞美立于极光之上的神灵。之后,一个不辨性别的小孩子被推到篝火旁,仿佛是突然从黑暗中显现。小孩子满脸惊恐,身上挂满金光闪闪的饰品。

有人把小孩子用草绳拴住四肢,就有四个人齐吟秘语,上前四面拉绳,使小孩子悬在火上,绕着火舌划圈,一同诵唱古老咒语。围跪在火堆四周的妇人紧闭双眼唱附咒,双手合十在额前,有节奏地耸着上身,平展开双臂,磕下头去,双手直臂抚地在头前方合十,耸动着收身跪直,将合十双手收于额前,如此往复。

小孩子在火舌的舔舐下尖厉地哭叫,唱咒人闭着眼睛沉浸在咒语中。

有队员忍不住就要冲过去阻止,又被人阻止。

阻止之人说:“我们什么也做不了……”

队伍离去,小孩子哭声渐渐低弱,终于止息……

车队远去,星光和火光混在一起,再分不清楚。

突然,神明显灵!天空中极光一阵紊乱,后方遥远的火堆,火焰猛然拔高被扯上高空,随即围在火堆四周的人不自由地飞离地面,各自舞动着四肢,在一片尖叫声中,随火焰升空而去……

73?27'14"W/4?26'16"S,一号地涌河。

苍蝇的嗡嗡声传得很远,探测小组远远看到那些芦棚,不见有人。难闻的腐臭随热哄哄的阵风刮来,队员们掩住口鼻,有人不得不戴上防毒面罩。地面上的植被在烈日下蔫黄,有形又无形的蒸腾隔在人和芦棚之间,仿佛烈日在源源不断抽取大地的灵魂。

这里已经没有人,离开的人留下几具皱瘪的腐尸。这几具死尸留置在草棚内,死亡时间不超过72小时。蝇蛆凿穿了尸体的皮肤,在没有营养的干薄表皮之下蠕动。探测小组无心深究这些人的死因,也无需深究。

一号地涌河和三号地涌河的地表流段长度分别为730公里和550公里。小组水质检测点分别在两条地涌河的发源点。三号地涌河源点水温在12.7?C,较一号地涌河高5.5?C。两处源点水体成分与迪卡水洞成分大致相同。这些人应该是死于摄入性疾病。三号地涌河正在下游形成滞潴区,并趋向形成注入性内陆湖,在未来某一时期与一号地涌河汇合;全智能系统将这一环境推演代入全运算模型,算出一百五十年后,这一地区内陆湖面积将扩展至2100000K㎡,并在接下去半个世纪中迅速枯竭,最终变成一片矿体厚度超过1.5米的盐田。

全智能系统的推演总使人们产生一种虚幻感,以为这些东西就像天方夜谭,不必认真。但另有一种疑虑在心中徘徊,又担心这种推演出自全智能系统,却又由不得人们不放在心上。

好在,那些事情,还很远……

60?8'10"W/3?04'23"S,二号地涌河。

探测小组测得源点水温25?C,对比上次测量水温上升5?C。水体矿物成分基本不变,并未发现可疑入侵物质,但微生物种群更替化明显,并开始孳生噬硫菌和一种尚未进入研究领域的陌生噬热微生物。眼下全智能系统尚未给出推演结果。

这不是个好兆头。

散布在数百万平方公里大草原上的原住居民,已显露出向二号地涌河迁移的势头。此外,全球环保组织关切的另外的数据显示:在至近九个月当中,南美大草原的标高平均气温一直徘徊在30?C左右,这一数值仍在平稳上升,不见衰势和极端变化。

探测小组完成指定任务,并未获得一身轻松。他们登上‘蔚蓝先驱’号,手扶舷栏,久久面对这片渐渐远离的大陆,如一尊尊海风微拂中的雕塑。

海水依旧蔚蓝。

蔚蓝先驱号乘风破浪,如此奔放。

面对那片渐渐远去的陆地,总似乎有那么一种莫名的牵挂,看不清,也想不明白,萦萦绕绕缠缚着每个人的心,挥之不去,驱之不散。

他会看着那片渐渐与海平线重叠的大陆,扪心自问:

“如果可以,你会再来吗?”

“不会!”

然后,他斩钉截铁地回答。

(注:太空城人造重力系统,采用双螺旋加反重力逆推,以反重力系统借助地球引力,智能脉冲推动单元太空城和太空城主体各自绕空心轴逆向旋转,惯性定速;通过此系列复杂过程,使地球引力脉冲作用于单元太空城,在惯性衰弱点拉对应面太空城一把,以此达到重力效果,技术方面的缺陷,目前太空城内人员仍能感到重力变化带来的不适,但经过训练可以克服)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70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