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一四一章

作者:织岁 字数:6326 更新:2023-08-16 01:59:10

朱棣难受,他开始不想听这些了。

#34;要不,先别听靖难,我们跑题说点别的。#34;

“唉。”老朱叹气,“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便是天下太平了,老伙计们,也会一个个离你而去的呀。#34;

说这话的时候,老朱的眼里,也闪烁出的微微的晶亮。

#34;比如……#34;

这时候,他的手,被大胆的傅友德紧紧握住了。傅友德双目晶莹: #34;陛下,您还有我!#34;老朱心里想着徐达,眼里看着傅友德,不禁也反握了他的手: #34;好,好!#34;

朱棣:

朱棣觉得他老爹正在表演一些什么不堪入目的事情。气氛一下子垮了呀!他长长地叹了口气。

【建文4年3月21日。

朱棣派胡骑都指挥[薛脱欢]领兵前往宿州打探消息。双方爆发了小规模战斗,燕军斩首500+战果平平,也未擒获高级将领。

最重要的是,薛脱欢报告,朝廷兵马打算驻足宿州,以此为据点,在那里屯粮打持久战。很苟、又很恶心人的打法。】

耿炳文叹了口气: “可惜前边徐州没有打下来,朝廷惯用徐州做枢纽,想必宿州粮也是从徐州沿运河而下。#34;

郭英跟着分析: #34;倒是可以走汴河,由灵璧运粮。已经接近淮河了,四周水系发达,及时反应过来运粮也未尝不可。#34;

朱元璋道: #34;不错,水系发达不但利于运粮,也不利于骑兵。每走一段路就要渡河,一旦渡河,就容易爆发血战,老四在这一带想讨好是很难的。#34;

【3月23日,朱棣召开军事会议,认为: “我师深入,利于速决”。——这是自然的,他后院起火了。当天,在北平老家四周,辽东兵包围蓟州。

蓟州的重要性,当初朱棣夺取它时就评价过: “蓟州宜早图之,不然将为后患。”面对辽东兵的压力,燕军指挥李广想要献出城池投降,另一名指挥孙通不愿意。】

皇子们擦了擦汗:“上一个和卫青同名的人,杀光了起义军;这一个和李广同名的人,想投降。他们怎么就不珍惜一下自己那古之名将的名字?#34;

【尬住了。

好在留守的燕军北平都指挥陈贤及时带兵来救,辽东兵退,这才没酿成偷家惨案。辽东兵又从北京之东挪到北京之西,围殴保定,不克。

讲道理,杨文真的有点东西,要不是朱允蚊在4月强行把他超远距离叫回京城救驾,这么骚扰下去,燕军大后方压力极大。】

傅友德淡淡点评:#34;看来,燕王不在,这杨文,倒是得了发挥的空间。#34;

李景隆也点头: #34;以前,抢永平不成,便迅速缩回了山海关;现在,居然敢绕北平一圈了。#34;耿炳文客观一些:“山海关到保定也有个七八百里了,纯看路程,赶得上燕王当初深入腹地了。杨文也算来了一出‘深入腹地’。#34;

【朱允蚊很慌吗?

很难评,因为他这天抽空变相削了辽王的藩,把九大塞王之一、朱元璋后期试图增强辖区力量的15子朱植改封至湖北荆州。

和朱权投了朱棣不同,辽王虽然被一视同仁的消减护卫但也老老实实渡海来朝拜见了。

现在被改封,他也很无奈,还能怎么办?老实接受呗。

不过辽王在辖区也蛮艰苦的,他的辽王府洪武26年开始建,建到一半,老朱嫌弃郭英督办时劳役太重令停止,直到洪武30年,为了辽东防御需求,重新让杨文铸造合适城池。 (比着深沟墙高的堡垒建的)。

期间朱植一直住在大凌河附近,一个用树栅为营的简陋宫室。杨文那辽王府造成啥样了没有提,只知道景泰元年3月,因年久失修、无人居住砸毁了。

朱允蚊担忧朱植和朱棣同流合污……然而结果只是帮叔叔削藩,朱棣大方的继承了他给朱植选的荆州,让朱植麻溜的去。】

从来没有出场过的朱植突然被翻牌了。

他有点懵: #34;?#34;更懵的是,自己的出场居然这么叫人不爽。

他大大冷哼了一声: “什么呀,早知道,我就和十七弟一起投了,搞不好,还能在历史上白得个和四哥‘三分天下’的逸闻呢。#34;

而朱棣与朱权,并不想成为‘三分天下’的另两位主角。

朱元璋则在心疼: #34;唉,这城……这王府,就这样砸了,真是可惜。怎么就不迁几户人过去呢?觉得地方大,随便造,是吧?”

r /gt;朱横则吐槽: #34;什么啊,搞半天,朱棣你也削藩呐,大侄儿是把这屋子拆了,你再给他们几个馒

头,他们就对你歌功颂德了是吧?#34;

朱允蚊重重: #34;没错!#34;

朱棣冷笑: “那你问问朱植,他讨厌我还是讨厌你。”

朱植重重: “都讨厌——”

朱棣似有若无地指点道:“十五弟,后面我肯定给你修了新王府,但大侄儿有没有,就不知道了,毕竟他把所有钱都投入和我的打仗之中了。#34;

朱植瞬间明白了亲疏远近: #34;——讨厌大侄儿!不讨厌四哥!#34;这时候,楚王朱桢缓缓:#34;?#34;

嗯?是谁写信告诫我,国家新定,没有余粮,不准修宫殿的?无人在意的角落,郭英悄悄缩了缩身子。

好像那句‘督办时劳役过重’,没有被老朱发现呢。【他朝堂上的人是有点慌张的。

——建文3年6月,宁波观海卫指挥张寿因和客人吃饭时,私下议论国事, #34;危急皆有北伐之误”,被人举报,杀之。 (正值李远烧了百万石德州粮)。

自那以后,无人再敢议论国事。可不议论,不代表这种思想不存在。】

朱棣不满道:#34;只是私下议论一番,何必杀头?#34;

朱允蚊:“是啦,要跟着四叔学习,没事多下狱,让他们龙场悟道。”朱棣:#34;……#34;

龙场悟道脏了!

【故而,当朝臣商议再次向燕军派遣使者议和时,满朝上下竟无人敢行,只有江西吉安府庐陵人曾凤韶自告奋勇。

他是洪武30年被隐去姓名的春榜进士,建文即位后,封为正七品监察御史。有藩王前来京朝见,是从皇道上跑着进去的,没有下马拜。

较为失礼,但曾凤韶在朱允蚊旁边进谏:#34;外头的大殿应该展现君臣之礼,在宫中只论叔侄之情”。

别人听到了都很震惊。】

朱棣转脸笑了: #34;多么有亲亲人伦之情,大侄儿,你应该将他重用啊!#34;朱允蚊拒绝回答。

【曾凤韶抵达燕军所在地,燕军拒收包裹。

gt;曾凤韶又把书信塞到竹节里面,扇风送进去(疑似放在水上流进去?)燕军仍装死。他别无他法,只好回家。

后来朱棣即位,听说了那则叔侄轶闻,认为这位监察御史很“直”,想招他继续干活。

曾凤韶两次拒绝,刺血书于衣襟: “我生于庐陵,素负骨鲠,慨一死之得宜,可以含笑于地下,而不愧于文天祥(庐陵人)”。

嘱咐妻子不要换衣服。遂自杀,年仅29岁,妻子也跟着守节而死。】

这回朱允蚊转脸笑了: “这确实是个忠义之士,竟如此看不上叔叔你啊。叔叔说得对,侄儿真应该好好重用他,就是不知道,如此赞许他的叔叔,为什么不收他的包裹呢?#34;

风水轮流转。

朱棣刚想拒绝回答,朱楠已经抢话了: “我哥肯定身先士卒,忙着打你去了,没在大营呀!”【哎,建文是真的有不少为他而死的忠臣,这里不包括方孝孺等被过度渲染的。

我们前面飞速掠过的朱棣连拔四县直达徐州的过程里。

东平通判郑华,本来是被贬谪到此,都没有赴任,听到燕军要到了,他把妻子交给同乡,疾驰到东平,力竭战死。

汶上县附近的济阳县教谕王省,被小股燕军游兵抓到,他发表了一些慷慨陈词被放了(燕军本身也会放人就是了),王省回到学校,在举行典礼的明伦堂把学生们聚在一起,什么叫明伦堂?他道,“只说君臣之义一节如何?”,遂撞柱而死。】

灵堂的气氛,又逐渐沉重了起来。

朱允蚊脸上也没有了笑意。

他闷闷低头,又往火盆里烧了许多纸。只是这一次,这纸,也不独烧给他爹了。

【沛县守将王显投降,知县颜伯玮、主簿唐子清、典史黄谦皆死。这位颜知县我们前文提过了,沛县的百姓是很惨的,他本人忠。

还有南京城破了,继续募兵抵抗的。

对了,一直流传着一件事,说胡广、金幼孜、黄准、胡俨、解缙、杨士奇、周是修相约去死,只有周是修死了,其他人苟活,解缙为他写墓志铭,杨士奇为他做传,并对他儿子取笑道: “当时吾亦同死,谁与你父作传?”】

金幼孜: #34;?#34;

郁新: #34;?#34;

gt;金幼孜面对着众人的目光,结结巴巴解释道:“我……我……”

可悲的是,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赴了这个约,那句刻薄的话,又是谁说的,还是所有人都说了!

#34;哇。#34;朱横赞叹, #34;你们文人的厚脸皮,有时候也是挺让人叹为观止的嘛。#34;

“我已经听了太多杨士奇写墓志铭的事情了。”朱楠也点头,感觉吃了好大一个瓜, #34;想不到他内心是如此想着的吗……#34;

深受流言困扰的朱棣提醒大家: “别着急骂, ‘流传’!”【这则记载最早出现在李贤的《天顺实录》。

李贤也是最早造谣方孝孺屡次拒绝为朱棣起草诏书的人。

——大致是朱棣要登基了,得写诏书,却找不到起草者,姚广孝说,必须方孝孺。朱棣欣然接纳和尚的提议,召方孝孺来写,方孝孺贞洁烈女,不肯从,还嚎啕大哭,掷笔在地: “有死可以,诏不可草”。】

朱棣忍了又忍,还是忍不住破口大骂。

“我为什么要让方孝孺来写登基诏书?我不是说了要清君侧吗?他都是我点名的奸臣了,我让一个我点的名奸臣来写登基诏书,我是不是有病?我还清什么君侧!朱允蚊可以原谅,他,不行!#34;

朱允蚊:认真的吗?说反了吧?

朱棣: #34;而且登基诏书一般都要写未来的施政理念吧。我绝不会让这个.…人!#34;他努力地把这个#39;人’字说出口,说得咬牙切齿。

“来玷污我的施政理想!我可是要恢复洪武旧制的人!这方孝孺,就是算改洪武旧制,叫咱们大明生灵涂炭的元凶!#34;

老朱也不得不感慨一声:在嘴上怀念自己这件事上,朱棣确实做得很到位。

【纯属造谣,朱棣登基时,姚广孝都不在南京哈。

靖难期间,姚广孝留守北京,建文4年,他都67了,没这么好的身体四处跟着朱棣蹦迪。

朱棣6月13日进南京金川门,17日登基,7月1日颁布昭告天下的诏书,姚广孝飞也飞不到南京。

他被授予正六品僧录司左善世(一个纯粹管僧道的官,后来也只在册封太子时,接受了太子少师这个虚职)是建文4年10月,靖难功臣的封赏、六部官员

的任命大多在9月份。

姚广孝应该是朱棣登基后从北京出发来的南京,要么比徐皇后早一点,要么一起来的。 (徐皇后11月册为皇后)】

老朱咦了一声: #34;你居然忍得住,只给这妖僧封了这么个虚职?后面也只给太子当了太子少师,这只怕是为了表明立场支持咱胖大孙吧。这和尚,倒是懂得急流勇退。#34;

朱棣笑道: “我与大师,那是一世君臣相得。”

【李贤写这段呢,评价道:方正学之忠至矣,然独恨其不死于金川不守之初,宫中**之际,与周是修辈为伍,斯忠成而不累其族也。考阅至此,令人有余悲焉。

把方孝孺和周是修相提并论,认为他不如周是修忠义。

这哥们儿写与自身接近的朝代、自己认识的人,或可一信,但论述n年前的靖难之役.…他开心就好。

身为天顺朝内阁首辅的他,屁股总是倾向“正统”皇位继承人的。】大家懂了。懂的都懂。

【我们回过头看看拥有一手资料,写传记的杨士奇、写墓志铭的解缙。

杨士奇写:朱允蚊自杀后,明日,周是修(衡王府纪善,江西人)留书其家,别其友江仲隆(衡王府纪善,江西人)、解大绅(解缙,江西人)、胡光大(胡广,江西人)、萧用道(靖江王府长史,江西人)、杨士奇(江西人)且付后事,暮入应天府学,自经。

各位,就算杨士奇有意遮掩自己一行人相约赴死却没胆子死,为什么记录的这几个死前诀别的友人里不包含金幼孜、黄淮、胡俨?

咋滴,名字也要避嫌吗?如果要避嫌,又为什么写了解缙、胡广呢?】大家: “哦,都是江西人啊。也正常,都是同乡。”

【李贤这几个人名单列的真的很有趣,除周是修外的6人,全是朱棣登基不久、最迟建文4年11月已均先后加入秘书处、行使秘书之职的。

再加个杨荣,他们7人被朱棣在永乐2年9月点评为: “朕即位以来,尔七人朝夕相与共事,鲜离左右,朕嘉尔等恭慎不懈,故在宫中亦屡言之。#34;

黄淮是浙江人,不是江西人,洪武29年进士,和周是修既不是同乡,又不是同榜。这周是修的眼光可真厉害,临死相约的一群人恰好全都成了未来秘书处?

又或者,朱棣特别欣赏这6个不

肯死的低级官员倒霉蛋,相信这种对建文的不忠诚=等于对自己的不忠诚。

那为啥挥别的江仲隆、萧用道在历史上无姓名?】朱棣已经懒得锐评李贤了。他的关注点在: “要不把杨荣的籍贯告诉我?”

【而且,解缙写给周是修的墓志铭是这样的: #34;作铭以授其子辕曰:已乎是修不辱庐陵。#34;

解缙白底黑字刻在墓碑上称赞周是修为建文死节,不辜负庐陵之名声。好像倒得也没有那么彻底,没对你燕王那么忠诚吧?

这个说法流传极其广泛,明史不加考证,又添一笔,说还有个江西吉水人王艮也参与了聚众自杀事件。

其他人慷慨陈词,他默默不语,最后他自杀了。

问题是王艮的墓志铭上说,他死于建文3年9月7日,朱允蚊还派了黄观去悼念,明史替他又续了

一年命。

哎,文人的笔呐,轻轻那么一勾。】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79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