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1055章:温病学派

作者:复仇 字数:1862 更新:2024-03-07 03:13:19

一秒记住【桑书网】手机用户输入地址:m.sangbook.com 找不到书请留言!

中医学中的温病学说,远在《黄帝内经》里面已有提及,《难经》以及《伤寒论》里面都有叙述,

《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素问?热论》:“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

在《难经》里面提到的“湿温、热病、温病”等几个外感发热病的名词,被后世温病学著作中经常引用,

《伤寒论》总结了公元二世纪以前对外感发热病的辨证论治经验,同时也叙述温病的证候,是以病初起时“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指出不可误用汗法,这给后世温病学说的成立,并主张用辛凉清解的治法,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公元三世纪晋代医家王叔和的见解,认为温病的感染是由于四时不正之气,并有新感与伏邪之分,

公元七世纪以后,对于温病学说继续有所发明,《诸病源候论》把温病列有二十二候;《千金方》里面载有治疗温病的方药;《外台秘要》列有温病门,记载了温毒、温热、温毒发斑以及冬温、冬温发斑等,

宋、金、元时代四大医学家之一的刘完素,他对热性病的认识,用药主张寒凉,这对温病的治疗,起着先导作用,因此,他被誉为温病派的创始人,奠定了温病学派的基础,

明末医学家吴有性写成《温疫论》以后,更给温病学说的形成为一门专科学问,创造了前提,

公元1641年,政治腐败,清兵入侵,人民生活困苦,疫病流行,山东、浙江、河北等地,感染疫病者更多,当时医家们都以伤寒法治疗而不能取得效果,

医学家吴有性,字又可,江苏震泽人,用自己的实践经验说明伤寒与温疫两者完全不同,他说:“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在公元1642年写成《温疫论》,书中对温疫的传染病源、传染途径以及传染病的免疫性,都有独到的见解,

吴有性认为温疫的发生,既不是由于四时不正之气,也不是由于新感和伏邪,所谓四时不正之气、新感和伏邪的说法,原是晋代王叔和在发挥《黄帝内经》的理论上,认为“冬令严寒……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

王叔和的说法一直影响着温病的感染原因,以及温病有新感和伏邪的病理机制,到了吴有性的《温疫论》就不以为然,他认为乃从口鼻而入的感染了一种物质--戾气,并说:“夫物者、气之化也,气者、物之变也,气即是物,物即是气”,

还指出戾气是肉眼不能察见,感觉不能触知,耳不得闻,鼻不得嗅的一种传染病的病原体,

公元十八世纪以后,温病学说大大地发展起來,逐步形成了温病学派,被推为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清代著名临床医学家叶桂公元,字天士,原籍安徽歙县人,后迁苏州,

他少年时就继承了自己父亲的学术,又曾先后从师17位,虚心学习各家长处,由于他的毕生精力忙于临床工作,因此著述不多,《温证论治》和《临证指南医案》都是学生们辑录而成,

叶天士把外感温热病的病理现象以“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來概括说明先是由呼吸道感染,严重时可以出现神志昏乱,在辨证时把温病的症状分成“卫、气、营、血“四个类型为纲领,说明疾病的深浅程度,作为缓急论治的依据,

同时也说明病势轻重和发展趋向,卫--表症,气--由表渐渐入里,营、血--里症,如病初起在卫分,较轻;病邪从卫到气、到营血,逐步深入,意味着病势越來越重,

叶天士并且总结了历代医学家的经验,丰富了辨证的内容,创造性地运用观察舌苔、验齿以及识别斑疹和白痞的方法,对临床实践起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治疗上施用清热解毒、芳香开窍、养阴生律等方法,

与叶天士齐名的薛生白著有《温热病篇》,其学术观点,基本上与叶氏一致,薛生白,名雪,苏州人,

从此,研究温病学说的医家渐多,具有代表性的当推吴鞠通和王孟英两氏,

吴鞠通,名塘,江苏淮阴人,他继承发扬了叶天士的学说,并参考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等书籍以及历代医学家的学术思想,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在公元1798年写成《温病条辨》,把温病的证候分为上、中、下三焦论治,它标志着温病的病情进展和变化形式,

如上焦证候,多属呼吸系病变;中焦证候,多属消化系病变;下焦证候,多属机体抵抗力减退而形成一系列的虚弱病变,

吴鞠通还创制了“桑菊饮”、“银翘散”等著名方剂,直到今天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而且疗效可靠,

鸦片战争以后的清代医家王孟英,名士雄,浙江海宁人,在太平天国革命战争时期,迁居上海,他以《黄帝内经》、《伤寒论》的理论为“经”,以叶天士、薛生白等诸家学说为“纬”,在公元1852年编写成《温热经纬》,是一部综合温病学说的资料汇编,后世学医的人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431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