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六十五章大宋帝钞

作者:杨氏良家子 字数:2253 更新:2022-05-02 09:46:10

涉及到货币改革,赵桓觉得自己必须强势干预了。

杨时虽然有才干、有经验、有阅历,但时代的局限性,使他的见识还是远远不能与赵桓相比。

让他主持货币改革,他一定还会重铸铜钱。既浪费财力,又落伍于时代。

即便在西方,伦敦也在几百年后就开始使用纸币了。

而东方高度发达的经济, 已经给纸币的流通奠定了充足的基础。

大宋四川的交子在当地非常流行。百年后的元朝,国家直接明文规定,纸币就是官方货币。

从此以后元、明、清三朝都在大力推广纸币,明朝的宝钞、清代的银票,都盛极一时。

尤其宝钞的存在,奠定了大明洪武之治的基础。

历代纸币最后的崩溃,都不是因为纸币本身的劣势。恰恰相反,是因为纸币造价低廉的优势, 中央朝廷无节制的滥发, 使其失去价值。

反而西方维京后代丹麦发行的克朗就非常成功,经住了近千年考验。

究其原因,倒也不是克朗有什么优势。他也只是以白银绑定克朗价值而已。最重要的是丹麦有节制的回收货币,并不滥发。

这使得赵桓这个东方人都对克朗之名有所耳闻。

于是赵桓对杨时说道:“关于新币,朕打算效仿交子,发行纸币,命名为大宋帝钞。”

之所以叫帝钞,是赵桓打算把自己的头像也印到纸钞上。

毕竟谁能拒绝纸币上印的是自己的头像呢?

而且这也能让百姓清楚自己尽忠的是哪位帝王。

在纸币上印头像可比在金币上印头像轻松的多,这一点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难处。

杨时只是一时不能接受整个国家都用纸币取代所有货币,说道:“民间习惯了以文、贯为计量,仓促间怕是难以接受纸币。”

赵桓倒是不同意这个看法。封建小农经济下,前后百年不会有太大的差距。既然元朝能接受纸钞,大宋也一定能。况且, 很难说元朝经济能超越如今的大宋。只是人们用纸币的习惯还未暂时未养成而已。

赵桓平静的分析道:“民间并非没有使用纸钞的习惯,只是计相并未将其视为正统而已。先不论四川的交子,就只放眼天下, 计相以为最接近纸钞的是什么?”

杨时一生见多识广, 又才思敏捷, 很快想到了关键。流通于四方,被天下所任何,又是纸质,答案已经呼之欲出:“官家是指盐引?”

“没错,正是盐引。计相刚才亦说过,河东一带最为流通的货币就是盐引。”

“盐为国家之宝,朕打算以盐锚定帝钞价格。只要百姓拿帝钞到官府,就一定能换到盐,而且更加便宜。”

杨时心有所感,说道:“若如此,帝钞可以视为更加普及的盐引。”

“不错。若将河东盐引扩大到全国,作为全国统一货币,那盐引就是帝钞。只不过,帝钞更进一步,将根据百姓习惯,分为贯、注、文。”

“贯即在帝钞上印一串铜钱,注则在帝钞上印百文铜钱, 文则在帝钞上印一枚炎宋五方钱。”这么棒的方法, 当然是赵桓抄袭的后世大明。

再往上, 赵桓就不打算继续印了。一旦被仿冒, 对百姓伤害太大。虽说古典时代印假钞的事情极少,毕竟与后世那轻松的惩罚不同,在封建王朝仿制假币,真的会被统治者挫骨扬灰,甚至凌迟族诛。

卑劣小民没有能力仿制,有仿制能力的士大夫有太多更安全的敛财方式。

倒是官府可以凭借着印刷成本低廉的优势,印刷大量新币以绝对数量优势取代天下四方纷繁复杂的货币。

其他货币与帝钞相比有个无法拉平的劣势,那就是他们铸币成本高昂。无论是铁钱、铜钱归根到底都是金属冶炼而成。

而在封建小农时代,钢铁冶炼就是一项沉重的财政压力。无论是运送矿石还是冶炼金属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帝钞正符合大宋这落后的基建,朝廷只要考虑如何将他推广出去就行。

杨时问道:“官家打算以盐锚定帝钞价格,是打算放弃盐铁官营?”

赵桓笑容洋溢,说道:“听完卿的合并税赋、计亩征银方案后,朕相信我圣朝财政收入绝不会再有所缺。朝廷也就无需以盐铁官营来维持财政收入。”

凡是官营的东西,都代表了价格昂贵。大宋盐价是辽国、金国的十余倍,又与西夏连年战争,归根到底都是因为这个盐铁官营制度。

如今大宋甚至敢展望四亿贯的超级税收规模,自然也就无需以高昂的盐价来维持财政收入了。

赵桓甚至能够想象,当天下百姓听到只用往常十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的价钱就能买到食盐,百姓对帝钞会是怎样的欣喜若狂。

因此赵桓吩咐道:“今后凡四方百姓,皆可持帝钞前往盐场支盐。盐场需视其与盐引同效,向其付盐。”

“若如此,帝钞与盐引是愈发相像了。盐商只要带几万贯的帝钞,到盐场就能买回大量食盐。如此朝廷只负责盐场,转运、售卖等各个官署的官员亦可以精简裁撤了。”

“兹事体大,臣请先在河东、京畿一带试行。”杨时慎重的说道。

赵桓点头,这规模庞大的改革,总要先试点,不可能全盘更易。否则一旦出现问题,朝廷的财政系统整体就崩溃了。

“此正是朝廷收复河东的意义所在。从河东开始税赋、货币改革更易被百姓接受。”

如此说来倒是有趣,大宋发行货币的机构竟然会使盐铁司。河东的大商人们,在去取盐引时发现自己拿到的就是官府强制推行的货币,恐怕惊讶的下巴都能掉地上。

不过放开盐铁官营后,大宋就不用再担忧张士诚那种杀伐狠辣的大盐枭和大大小小武装贩盐的私盐贩子了。

将国家正税定下以后,赵桓心情放松惬意,对杨时吩咐道:“计相接下来几个月倾力研究一下商税。我圣朝自此以后,要制定专业的工商税。”

“这四亿贯的国家正税只是朝廷税收的保底。日后能否实现财政百亿贯,还是要看工商税。”

百亿规模的财政支出?杨时被官家的宏伟目标惊得几乎失神。

官家在何处见到过如此宏大得财政项目?

若大宋果能实现如此宏伟壮举,则远迈汉唐何足道哉?平八荒、扫六合亦不在话下!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27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