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二三二章 工业还是金融地产

作者:望舒慕羲和 字数:3461 更新:2022-03-02 23:45:52

想到这,再看港口里停泊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商船,刘钰的笑容就渐渐奇怪起来。

田平顺着刘钰的目光看去,也是呸了一声。

他参股了对日贸易,自然知道荷兰人也允许在锁国的日本进行贸易,每年荷兰船都会在松江装大量的生丝。

这些生丝有一部分会卖到日本。

想到这,田平就是一阵肉痛。

这要是把荷兰人挤走,日本贸易都被自己人霸占,这得多大的利?一年又得多分多少红利?

要是荷兰人往日本运的,都是些西洋货,他在松江管不到还好。

然而大部分都是生丝之类的江苏货,眼里那哪是一船船的生丝,分明就是从他、从所有参股东洋贸易公司的股东口袋里掏银子的手。

田平挥挥手,让身边的人散去,小声问道:“守常兄,是不是准备动一动荷兰人?”

刘钰歪歪头,田平嘿嘿一笑道:“我就那么一猜。其实我在这里,又入了股,着实对荷兰人心怀厌恶。只是想着日本的情况,就算不给他们货,日本人也不会把那些份额给我们。”

“要是能卡住荷兰人的脖子,日本人就能多发几张贸易信牌给咱们,你且看看兄弟的本事。”

这一点,刘钰十分相信。

集权下的官本位国家,要搞这种事,根本不需要什么商业竞争获胜,甚至不需要有正式明确的政策。

就田平的人脉和关系,想在松江搞一搞荷兰人简直易如反掌。不说长久控制吧,至少一年内能让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因为资金链断裂而运转不灵。

大顺一直以来的开关政策,使得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资金链和大顺绑定的太深。

无论是日本商馆用生丝换金银铜,还是把茶叶丝绸往欧洲运,荷兰人在印度、波斯的利益日渐下降。

绑定的越深,一旦要搞,就会很惨。而且很可能会是连锁反应式的惨,动一动松江的生丝绸布和棉布,就会导致资金链出大问题。

但这件事这时候肯定不能说。

“此事,如你所言,动了荷兰人也没用。除了对日贸易,还有一些是荷兰人往欧洲运的货。”

田平哈哈大笑道:“那关我屁事?我又没有开办缫丝、织布的作坊。我只关心,日本的贸易。”

“这倒也是?哈哈哈哈。”

刘钰也跟着大笑?随后道:“说真的,兄弟我还真有点事求你办。”

“说啊?什么求不求的。”

“嗯……闽、粤那里的海关?能说上话吗?就给我帮个忙,帮我弄一份这几年荷兰人商船运货的清单。包括来多少船、买了多少货、卖进来多少货。要真的?不要糊弄上面的那种。”

说说到前半截的时候,田平觉得这是在太简单了?着实算不上什么难事。可听刘钰要真实的之后?神色渐渐郑重起来。

“行啊,但可能得过一阵才能给你。反正我尽快吧。说上话是没问题的,福建那边好说,广东那边……还有一些货可能走澳门?我托人给你问问吧。”

“这事……”

刚要嘱咐一下这事不要外传?田平笑道:“你且放心,我知道嘴严。我也不问你要干啥,但既是找兄弟帮忙,这事都好解决。我也知道,你如今身份不同了?要是你问,恐有麻烦。我问的话?就方便一些。便说这边海关要用,自有办法。”

刘钰点点头?知道田平如今也是个知道轻重的。既然答应了,肯定会做到?不然现在就会说出难处。

“守常兄?你这一次来?应该不会只是来送银子的吧?”

田平心里其实也很疑惑,刘钰来松江这件事,他肯定是高兴的,知道肯定不是送银子这么简单,必然是要办一些大事的。

虽说有发财的路子肯定不能忘了自己,但心里还是痒痒的,想要早点知道。

对田平,刘钰不该隐瞒的也不隐瞒。

“不瞒你说,当然不是来送银子这么简单。反正,你就准备好钱就行了。”

“钱?多大的利?”

有了上一次对日贸易参股的经验,听到钱字,田平的耳朵就支棱起来了。

若说是很大的利,他可以卖一部分贸易公司的股份凑钱。

当初发行的时候,一股是一百两银子,现在都涨到一百八了,而且还是有价无市。

所有持股人都死死捏着,根本不放,谁都知道这是躺着赚钱的细水长流,每年的分红利润虽然比不上放高利贷,但也不算差了。

这么高的利润,自然要感谢日本的闭关锁国,使得在没有垄断权的情况下,通过刘钰在日本的运作获得了实质的垄断权。

现在贸易公司的总部所在地,周边遍布着茶馆,每天很多人都蹲在那观望消息,交流货物的情报,已经渐渐成为了松江的海上贸易交易中心。

甚至出现了对辽东的大豆等早期期货的雏形,每年的交易量都在增加。

田平琢磨着,要是利润极大,完全可以出手一部分股票,参与新股,想要卖还是很容易的。

这几年股价虽然还在上涨,但也已经趋于稳定。

一方面对日贸易终究有贸易信牌的限制,就算可以运米走私,增加量也到了极限,日本这边已经注意到金银再度大量外流的现象,可能会在几年之内收紧政策。

另一方面就是对南洋的贸易局面刚刚打开,虽然股本雄厚,但福建广东的商人也开始抱团,保护原本就有的利益。

至少现在看来,贸易公司的利润增长出现了瓶颈,如果不发生什么太大的改变。

田平问到利润回报,刘钰也不太好说。

军工厂还好,他要借此稀释一下给法国东印度公司的分红,明确股份,免得日后扯皮。

暂时有大顺军改的订单,利润还是很可观的。

但是,其余的新产业,如烟卷、火柴、玻璃、肥皂等,这就很难说。

或许会赚、或许会赔。

威海的情况特殊,那些海军、军官们都有月饷,而且出海的人活一天赚一天的态度,再加上军中配给养成的一些习惯,使得烟卷和肥皂等是有成型的消费市场的。

可在江南,到底行不行,这个真的说不太准。

大顺的地租太高了,高利贷的利息也太高了,使得回报率最高的是高利贷、最保值的还是土地。

想要把资本往工商业上富集,难度着实有些大。有没有对日垄断贸易那么大的回报率,实在说不准。

利润不足的话,人们宁可把钱投到买地、放贷上。

之所以之前拿出对日贸易的利润分给众人,除了想要把更多的人卷入对日战争中来之外,还有就真的是千金市骨了。

只是不知道这个千金市骨的信任,能值多少钱。

欧洲那边长达数百年的教会统治,圣经里是不准放高利贷的,虽然私底下照样搞,但明面上放高利贷的犹太人经常被人编排。

英国如今的法令固定,年利率不得高于百分之八。英国国债的年利率,也只有大约百分之六。

资本主义萌芽不只是生产关系的改变,更有着一整套的思维方式,英国的工商业者已经开始出书鼓吹,利率应该越低越好。

基本上,现在荷兰、英国那边的年利率,一般也就在百分之十左右,这使得大量的钱投入了工商业。

圈地运动的一大因素,也是因为英国的传统地租太低。如果英国也有大顺这边百分之五十的地租也可算作仁政的政策,想来圈地的动力未必就那么大。

但是大顺这边,年利率百分之三十六是法律规定的上限。前朝大明律规定利息不能超过本金,大顺继承,但基层控制力渣的一逼,也根本无力控制。

如今就算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或者商人之间有抵押物的借贷,利率也在百分之二三十。

土地将近百分之五十的地租,放贷将近百分之三十的利率,都使得大顺想要新兴工商业,极为困难。

内部市场基本饱和,两万万人口,有消费能力的就那么多,剩下的都是自给自足甚至自己不足没钱消费的;外部市场暂时也是饱和的,对外增长要靠欧洲放开重商主义政策,但大顺又没有炮舰开关的能力。

高地租下的土地可以买卖、贷款利率百分之三十都算低息,这样的环境,可想而知会有多少钱能够流入到工商业中。

如果低于百分之三十的回报率,商人们宁可把钱放贷或者买地。

大顺的户部不是央行,朝廷对基层的控制力,连青苗法都无法推广。而青苗法固然空想,可之所以会被一部分人视为“善政”,因为规定最高利息是百分之三十,也就可想而知正常利率是多少。

户政府量入而出的收支情况缺乏对民间的救助,都使得民间借贷承担了民间“救助”的功能。就算规定了最高利率也就是个形式,不可能禁绝,也没有禁绝的经济基础。

英国可以发国债,人民能够认购,不只是因为英格兰银行的存在,更是因为民间普遍的利率。

大顺如果学英格兰,发行国债,支付百分之六的利息。那在商人看来,就和抢钱没有任何区别。我有钱可以放九出十三归的高利贷、可以买永久保值的土地,为什么要赚朝廷那可怜巴巴的百分之六的利息呢?

如果给出百分之三十的年息,国债倒是肯定能募到,问题是能还得起百分之三十的年息还不破产,还用得着借国债吗?

一想到这些烦躁得问题,都让刘钰觉得似乎只有把一切推到重来才有可能解决。

可想想此时的现实,也只能想方设法当个修补匠,从绝路中找到一条活路。

此时听到田平问多大的利,刘钰也不说多也不说少,只是神秘兮兮地笑道:“这个我也说不准,晚上吃饭的时候,问问他们的想法。我在威海,和这里大不一样,能不能赚钱,还得看看他们怎么说。”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514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