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六十二章 诸位都是秀儿月

作者:皎皎秦时月 字数:3367 更新:2022-03-11 11:20:39

“首阳山?”

二世听到这个地名,也不由得心里一震。

首阳山在历代都是天下闻名的地方,这个地方当与伯夷、叔齐有关。

伯夷、叔齐乃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其父死,遗命叔齐继位,而叔齐认为伯夷是长子遂让位于他,伯夷却认为父命不可违,便逃跑了,叔齐也不肯继位而逃。

武王伐纣,车载着文王的牌位行军。伯夷、叔齐叩马进谏:“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忠乎?”

卫士欲杀之,姜太公曰:“此义士也。”卫士就把他们赶走了。武王大会八百诸侯于孟津,渡河后陈兵于牧野,殷纣王发兵70万拒之,奴隶阵前倒戈叛纣,纣王自焚于鹿台,商朝灭亡了。

伯夷、叔齐耻食周粟。便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有妇人曰:“子义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二人羞愤,绝食而死,葬于首阳山。历代对伯夷、叔齐推崇备至,称其二人为“二贤人”、“二君子”。

这首阳山背后的典故,是历朝历代的文人都熟知的。而这个故事发生的年代距离先秦也并不遥远,就算是目不识丁的赳赳武夫也听过这伯夷叔齐之名,关东首阳之地。

茅焦提起此臣,不仅仅是表示自己的高尚品节,更是有殉节成就大义的意思。

一侧史官皱着眉头,耳边似乎被铜锺之音猛震,瞳孔中都闪着佩服之色,虽然是寥寥数语将今日之事记下,但是对于后人却意义非凡。先秦时期的贵族精神在秦朝被完美的继承,而且大秦帝国的朝臣之中,尚有这般君子。

若此事传到天下,天下士人自然对着咸阳宫更是充满向往。

吾宁死!愿成大义,垂范天下人。

也正是因为这茅焦有殉节之义,这些话就像是春日里的第一道惊雷,似乎惊醒了朝中这些大臣忙着争权夺利的大臣。

此时此刻,他们无一不一脸惊奇,冯去疾也没想到,茅焦不出口便罢,一出口便犹如山摇地动,震撼人心。

帝国的朝堂上,虽然大致分为两派,这两派之中也都有投机倒把者。但毋庸置疑每个大臣都是抱着不同的目的站在这里。

有人想要保住自己的权位,有人想铲除自己的对手,有人想维护自己子孙后代的利益,还有一小部分人,是为了天下。

看似这一小部分为了天下的人势力单薄,但往往正是他们的运筹帷幄,多方周旋缓解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

如果一个国家的高层内部里没有这样一部分人,都只是维护自己的利益,那么底层民众必然会遭到压迫,国力凋敝,朝代更迭;有时候,高层内部确实有这样的人,但是如果这部分人迟迟得不到权力,亦或是权力过小,被打压,也会引发同样的局面。

在如今的朝中,扶苏放眼朝野,能够真心为帝国的未来考虑的人,寥寥无几。

但是现在,有个人主动出言意在唤醒这种意识。

扶苏听到茅焦这番话,心中自然腾起感动。茅焦有意化改革为玉帛,让大秦帝国内部停止纷争,同心协力辅佐皇帝。

扶苏对于茅焦的这份勇气表示十分的欣赏。

大殿内一时间气氛又变得凝重起来,更多人脸上都是带着愧色。毕竟二世对他们比起先帝来说,已经够仁至义尽了。

在大政殿内,秦国的朝臣上朝,早就已经习惯了报喜不报忧。天下未平时,捷报连连,名臣云集,天下平定后,诸臣又都忙着歌功颂德,欺上瞒下。

总而言之如今这般局面,真的是少见。看看朝中三公九卿为了一件事情明争暗讽,一个个几乎都面红耳赤起来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今忽然冒出来一位年高德劭,声名显赫的大夫,他坚持要把两边的人放了,这无疑是给了秦二世、军功贵族、御史大夫所有人一个台阶下。

今日的朝会,无疑对于大秦帝国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朝会。每个人都从这次的朝会有了新的见地。

就连秦二世本人,他越来越发现,权力的诱饵会趋势朝臣争的你死我活,也发现这种内部权力斗争给国力带来的内耗。

大家虽然共同帝国最高决策精英圈层,不仅仅没有能将权力下放缓解社会矛盾,反而站着茅坑不拉屎的人还互相扔起粪球来!

这能是好事?

绝不!

不过茅焦这最后的提议,却有着奇效。

当有人提议把屋顶掀翻了,就有人同意开窗了。

张苍听到这谏议大夫茅焦竟然要以自己的命去换所有人的命,张苍虽然察觉到茅焦的建议十分不妥善,但很是机敏的张苍当即告请皇帝:

“陛下,御史虽然赤胆忠心,臣等都有目共睹。诸位公爵更是豪气干云,按理说做不出勾结叛逆的行径。但是臣以为,这件事震动关中,陛下若不施以惩戒,恐难以服众。”

冯去疾也忙道:

“皇帝陛下,老臣认为太学令所言极是。不过老臣认为,此事确实在朝中引得轩然大波,老臣深为茅大夫所言感动惭愧。臣为百官之首,定是平时言行有所不当,没有为朝中诸臣做的好模范,竟然引得朝中诸臣为了一桩案子争吵不休,致使朝堂上闹出今日这种局面,人心不齐。”

“陛下——老臣有罪。老臣愧对先帝,更愧对陛下的信任,老臣请陛下责罚。”

话说着,冯去疾已然将腰身弯到最低。

有些剑,没有形体,刺到人也不会让你立刻露出伤口,但就是戳的脑瓜子嗡嗡嗡的。

这些武夫完全没有料想到,丞相、谏议大夫茅焦这两个饱读诗书的人面对这种情况,选择了让自己受伤害的方式来保全其他人。

在茅焦、冯去疾两人的轮番合击之下,帝国的这些公爵们忽的就像是只会在山林里吃果子的猿人一样,一个个身体僵硬,面部表情也十分不协调。

他们呆呆的看着立在前面扬言要自杀的谏议大夫,还有自请责罚的丞相,却拿不出任何对策来。

好戏!今日果然是好戏,这倒是让朝中一些投机倒把之臣看了个够。

显然,帝国的武夫们只会在战场上发挥他们的优势,到了朝堂上,他们就像是只会叫嚷的猴子一样。

那些退回咸阳的郡吏们,见到这种情况,一个个也被吓到了。

论手段,丞相显然比他们所有人都高明。

这个时候,被一次又一次惊讶的诸臣们将目光投向他们的皇帝。

他们这些大臣们说多说少,最后还得靠皇帝一言决定,发布铜榷诏书,告示群臣。

二世坐在远处的高台上,距离诸臣隔着十二米之遥,再加上自己的垂旒,完美的遮住了此时嘴角疯狂上扬的皇帝。

扶苏这笑,是为佩服朝臣们的手段而笑。经历这次争论,扶苏清晰的看到,帝国的武夫们在朝堂上已经完全败给了朝中这群谋略家。他们在朝堂上的气焰都消弭了一半,一个个垂着头,又或是左顾右盼,以寻求同盟的眼神慰藉。

虽然这是个对军功世家痛下杀手的好机会,但是扶苏不能这么做。

二世肃容:

“茅大夫之心,朕已明了,像茅大夫这样胸襟宽广的有识之士,实乃帝国之宝器,朕自然是舍不得茅大夫归首阳山。只是此事,关系重大。朕以为,此番双方都有过错。”

说完这话,扶苏刻意停顿了一下,却见诸臣果然都没有起特别大的反应。

这就是了!最佳的解决办法。

“御史行事冲动,朕罢免其官职,但可戴罪立功,前往荆楚之地代朕监军。至若十二公爵,朕自然不可不罚。即日起,凡涉案之人,剥其官职。”

蒙恬听到这话,自然倒吸了一口凉气。他就知道,皇帝当初答应他处罚王戊,为的就是以退为进,趁机打击军功之流。

果然如此。

“朕念诸公都是辅佐先帝立过汗马功劳的重臣,保留其爵位食邑,都在家闲赋吧。”

“待丞相将此事调查清楚,还诸公一个清白,到时候朕再另行决断。”

听到这样的消息,朝中军功出身的众臣自然心有不满。皇帝只是损失了一个御史大夫,可朝中十二位公爵被牵连。

这几乎是对帝国军功贵族之流毁灭性的打击!

而处理这件事的人,却又是冯去疾这个老狐狸。

殷通等人正恨得牙痒痒。

蒙恬主动道:

“陛下圣明。老臣以为此事足以让关中之人皆心服口服。”

蒙恬一开口,军功末流就像是见到了大鹅的小麻雀一样,一个个安静的像是小姑娘一样。

于情于理,这次十二公爵确实做的过火了。经过一番廷辩,秦国的赳赳武夫们自然没了为他们辩解的理由。

这一次,轮到扶苏看着众臣吃X的表情了。

朝堂之中一片寂静,但扶苏看到,除了新党,其余人都是一脸不情愿。冯去疾原本的兴高采烈当下也笑的无影无踪。茅焦这个小人,关键时刻坏了我的好事。他让皇帝做了这个好人,军功世家的人并不是傻子,皇帝放弃了此番机会,他们一定会礼让皇帝三分。

今日这事弄得,反而让皇帝做了大好人。秉公处理!这个威信弄得!

皇帝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越大,他这个丞相就会越发被动。

冯去疾无奈,只得吞下这口气。

但是,他明显的感觉到,皇帝在朝臣中的威信和号召力竟然比之前更大了。新党的发育和成长简直是一日千里啊。

区区工部令竟然都敢当庭抗议,是他冯去疾以往小瞧了这些小官小职了。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737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