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个市场

作者:夜深 字数:3873 更新:2022-10-16 15:52:37

宋援朝之前是干嘛的,回沪海又干了些什么,现在又是在做什么,这些李叔很清楚。

从宋援朝的生活轨迹来看,他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虽然社会上有不少年轻人有电子方面的爱好,民间电子类书籍订阅量很大,普通电子爱好者经常会去沪海专卖电子元件旧电子市场的地方采购些二级管三级管、电阻等零件,回家后按照书籍中教的内容自己组装收音机什么的。

这些爱好在八十年代初风靡一时,也培养出了诸多民间高手。可问题在于根本就没见过宋援朝折腾过这些,再说了,中续器这玩意听起来普通,可许多不是内行的一听第一反应会想到继电器,从而把中续器当成继电器的一种,可实际上这完全是两种东西。

宋援朝不仅知道什么是出入中续器,更让李叔惊讶的是宋援朝还提到了程控交换器,这绝对不是普通电子爱好者能懂的,这不能不让李叔极为意外。

“哦,之前在学校听教授说过,具体的什么也记不清了,只记得出入中续器是程控交换机上的重要部件。”宋援朝随便找了个看似合理的理由,李叔倒也没继续追问,宋援朝是京师大学的大学生,大学里藏龙卧虎,也许有那位教授专门研究这方面吧。

宋援朝见李叔没继续追问,他的心里缓了下来。自己刚才完全是下意识地脱口而出,等话说出口宋援朝才发现自己说漏了嘴。

宋援朝的确不是电子爱好者,更没这方面的研究,至于什么教授说过这更是扯澹,根本就是宋援朝随便找的理由。真正的原因很简单,那是因为宋援朝前世的时候工作上的原因,所以他才懂得这些。

前世的时候,宋援朝回到沪海是在电话局工作的,虽然一开始只是线务方面的临时工,每天干的都是爬电线杆的活儿。可随着宋援朝之后慢慢由临时工转为了正式工,并且成为施工队的小头头时候,宋援朝开始接触到了部分技术方面的工作。

再后来,宋援朝去读了夜大,拿到了夜大的凭,在电话局的职务也渐渐提升,先是由线务转为现场管理方面的工作,随后又转为行政管理,等到宋援朝临近退休的时候,他已经是沪海电信部门的中层领导了。

整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十几年里,是中国电信电话飞跃发展的一个时代,尤其是电话线路的急剧扩张,使得以前电话既难装又贵的情况发生了改变。这个改变的由来是因为技术的提升,其中包括硬件技术的更新。

对于电话方面,在随着新一代程控交换机取代了之前的老设备后,电话线路得到了扩张,使得之前制约的线路不足和半人工交换模式得到了极大改善,从而加速了国内电信的发展。

宋援朝是经历过这个时代的,同时从线务岗调到机务岗管理职位后作为基础干部直接负责过设备的安装、调试等工作。

虽然宋援朝不懂得这些产品的技术原理,但他却知道这些产品的使用方式和安装要求,甚至还会一些简单的维护。

从这方面来说,宋援朝知道什么叫出入中继器,更明白这玩意是干嘛的也就不稀奇了。

可宋援朝怎么都没想到李叔提出的新产品居然是出入中继器,这实在让他太过意外了。

根据他的记忆,国内第一个进口大型程控交换器的是榕城。

1980年12月,榕城方面与富士通签订了引进F150程控交换机系统的合同,1982年11月也就是今年年底,中国第一部万门程控交换机将在榕城开通,从而揭开了全国电话普及的序幕。

之后的几年里,其他城市开始了学习榕城方面对程控交换器进行引进安装,短短几年里大量的进口程控交换器被各地电信部门购入。

进口的程控交换器虽然好用,可价格高昂,所以这就导致了国家宝贵的外汇大量流失。

正是因为这种情况的发生,相关部委做出了自力更生的指示,要求研发自己的程控交换机设备以取代进口产品。

1986年,相关部门从长安的619厂抽调了一批精兵强将前往鹏城,在鹏城刚成立不久的中兴半导体公司进行程控交换机的研制。

1987年,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研制组成功研发出了程控空分交换机。程控空分交换机的成功让所有人兴奋不已,大家继续再接再厉,1989年底,国内自主设计研发的首台ZX500数字程控交换机问世,并于1991年荣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名。

这就是中国的程控交换机发展史,作为曾是行业人士的宋援朝很清楚这个过程,也亲自目睹和经历了这个发展的时代。

突然,宋援朝想起一件事来,在前世的时候宋援朝回到沪海后并没遇见李大琪,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李大琪一家被赶出小洋楼后去了哪里。可如今不同,他回来后很快就碰到了李大琪,两个少年时代就一起长大的好友就此重逢,没有再留下前世的遗憾。

如果按照原本的发展,李大琪没碰上宋援朝的话,作为回城的知青李大琪在沪海根本就找不到工作,正好因为当知青的战友邀请就去了羊城,再之后又从羊城去了鹏城,从而在南边定居下来,白手起家成为了一个颇有成就的企业家。

在李大琪去了南方后不久,李叔一家也跟着去了,李晓芸那时候肯定也没和现在一样考的是京师大学,估计是去上了羊城大学。至于李叔,在失去老房子的同时一直被下放到车间工作,这么多年下来让李叔心灰意冷,而董阿姨马上也就要到退休年龄了,随着李大琪在南方的生意渐渐起色,一家商量后索性就全部离开了沪海,宋援朝也就再也没见着他们。

李大琪一家当时去了南方,算算时间差不多应该就是现在这个时候吧,虽然现在的李叔不再年轻了,可50出头的他也还没到退休的时候呢。到了南方,以李叔的性格肯定是在家呆不住的,那时候也正是南方尤其是鹏城发展正是迅勐的时候,以李叔的专业和职称,作为难得的人才很容易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好工作。

这样想来,说不定那时候李叔就在鹏城或者羊城的电子厂上班,接着又去了中兴半导体公司任职。而当年中兴半导体公司承担国内程控交换机的研制工作,能够在开始的半年时间里就搞出了程控空分交换机,随后又在两年时间内设计研发的首台ZX500数字程控交换机问世,其中说不定就有李叔的功劳。

想到这,宋援朝心头不由得有些火热,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话,那么这简直就太不可思议了。

程控交换机的利润有多少,宋援朝比任何人都清楚,当年榕城引进的富士通F150程控交换机价格大概在300万美元不到,之所以选择富士通是因为富士通的报价是最便宜的。

相比其他公司的报价,富士通仅仅只是其他几家公司报价的一半不到,要知道报价最高的同样万门程控交换机价格高达600万美元,在巨大价格优势之下,富士通的如此“低廉”的价格自然是首选。

虽然价格相对低廉,可这也是相对而已,富士通的价格上已经赚了不少了,真正的成本更低。此外,就是引进设备的合同陷阱了,东瀛人设备卖得便宜,可后续的服务、维护等等非常高,这样几年后总账一算居然比当初报价最高的西方企业付出去的钱更多,总账算下来得不偿失。

ZX500数字程控交换机在1987年的售价达到了6万元左右,要知道这只是一款小型的500门数字程控交换机,从这点来说这个售价已经算得上很高了。

1991年04机,也就是国内自主的第一台万门程控交换机诞生,随着这款程控交换机的出现,国外品牌大幅度跌价,从而大大降低的设备采购成本。

此外,当时由于这个市场广阔,利润巨大,在九十年代前,国内大型程控交换机市场被国外产品垄断,当初一共有七个国家的产品,而这七个国家的产品又分为八个制式,所以被行业内部人员戏称为“七国八制”。

这样的情况也造成了国内各地区的制式不同,形成了不可避免的混乱。此外因为产品的高昂和需要外汇进口,为了弥补经费上的不足,又导致了按装电话的“初装费”产品。

这个初装费最初是5000元左右,后来逐步降到了4000左右,过几年后又降到3500和3000元。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自主研发的程控交换机不断问世,设备成本急剧下降,这才慢慢地取消了所谓的初装费。

“李叔,您的那些资料还在么?”

“在呀,怎么?你有兴趣?”李叔随口说道,他只是以为宋援朝随便问问呢,没想到接下来宋援朝的一句话让他顿时一愣。

“如果您方便的话能不能把这些资料给我看看?我觉得您的思路不错,如果在现在的单位无法实现的话,也许会有其他单位对此有兴趣。您知道我在京师大学读书,认识的专家不少,我想把您的资料带给他们看一下,您觉得是否合适?”

“这。”李叔没想到宋援朝会真的感兴趣,想了想觉得宋援朝说的也有道理,既然老单位不行,他的这些心血总不能放着积灰吧?这可是他几年来的努力啊!放着实在是太客气了。

“行,你明天来家里拿吧,我回去后再整理一下。”李叔当即点头答应,见他答应下来,宋援朝拳头狠狠握了一下,这事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成了!

检测到你的最新阅读进度为“第三百六十九章 耍聪明”

是否同步到最新?关闭同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136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