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怎么也不肯收,“我这里刚卖了地,有银子呢,哪里能要你的钱。”
林萱劝道:“娘,牛车不便宜,万一你身上的钱不够呢,你就收着吧!”
沈氏有些犹豫,但还是道:“不够也不用花你的嫁妆银子,你舅舅身上带了钱,到时候不够我找他借一借。”
“娘,舅舅家一大家人呢,说不定家里别的地方要用钱呢。”林萱将荷包塞她怀里道:“这不是我的嫁妆,是我自己做东西卖的钱,你就拿着吧!牛车我以后也是要用的,你要是觉得心里过意不去,你就……就当是我提前给的车费吧!”
沈氏嗔怪道:“你这孩子,说的什么傻话?都是一家人,还谈什么车费不车费的。”
“既然我们是一家人,那娘就更应该把钱拿着了。”林萱故意撅了撅嘴道:“难道娘只是嘴上说说,其实心里并没有把我当一家人?”
林萱都这么说了,再不收就不合适了,沈氏只得收下了钱。
她原本有三十五两银子,定石磨用掉了一两半,还剩三十三两半,加上林萱给的四两半银子,一共是三十八两银子。
她以前从来没有带过这么多银子上街,紧张得不行,把银子放在小布袋里,又用布把布袋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了几遍,才小心地放揣怀里出了门。
沈氏走了以后,林萱叫上傅明岚去了杂物间一起做团扇。
一直到旁晚,沈氏才和沈勇一起赶着牛车回来。
看到沈氏赶着牛车回来,村里人纷纷上前询问,得知是沈氏买的,都说她疯了,好好的地不要,居然卖了去买牛车。
牛虽然好,但是没有地,再好的牛拿来又有何用?也有人说酸话,说沈氏自以为会做豆腐就了不起了,迫不及待地买了牛车,学着人家跑生意,等以后亏钱了才知道。
对于人们的议论,沈氏并没有注意到,她怀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驾着牛车回了家。
一到家,傅小铖傅小磊都围了过来,好奇地围着牛车转圈。傅小铖想摸一下牛,但又害怕,渴望地看着沈氏道:“娘,这真是我家买的牛?我能摸一摸它吗?”
沈氏笑着把他抱了起来,抓着他的小手摸了摸牛道:“当然是我们家买的,等过年的时候,娘就带你一起去县城好不好?”
傅小铖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去过县城呢,听说过年的时候能坐着牛车去县城,顿时开心得不行,抱着沈氏的脖子,在她脸上亲了一口,“谢谢娘,你真好。”
傅小磊也渴望地看着沈氏,但是他年纪大一些,知道家里的情况,虽然心里也渴望坐着牛车去县城看看,但却懂事的没有开口。
看到自家懂事的儿子,沈氏心里酸酸的,抬手按了按他的肩膀道:“到时候你也一起去。”
傅小磊开心得不行,但还是强压着脸上的表情,懂事地道:“可是我也去了,谁留下来看家?”
林萱道:“等过几天我找人把院墙翻修一下,到时候我再做一扇院门,等我们出门的时候把院门锁上就行。”
傅家的院墙很矮,院门也只是用木板简单地做了一个门,只要轻轻一推就开了,院子的安全性隐私性都很差,她早就想把院墙加固加高了。
沈氏今天买牛车一共花了三十七两银子,身上只剩下一两银子,这一两银子还要用来当作做吃食生意的本钱,哪里还舍得拿钱翻修院墙啊!
不过家里刚买了牛车,大家都高兴,她没说扫兴的话,只道:“这事以后再说,先把牛车卸下来,把牛牵到后院去。”
傅家没有牛栏,但家里以前养过猪和鸡,后院单独搭了一个畜生住的草棚,将牛放在里面养倒也还行。
知道家里要买牛,傅小磊早就上山割好的青草。这个季节的青草可不好找,他割了好久才割了那么一背篓,不过看到大黄牛吃得开心,傅小磊心里就知足了,觉得再累都值得。
林萱却是觉得,不能总是让傅小磊在家干农活,他这么大,也该读书学点东西了。不过暂时她没有提送他去读书的事,而是对沈氏道:“娘,天气越来越冷,青草也不好割,我们找人买点干草来喂黄牛吧!”
沈勇道:“买什么买,我家干草多的是,到时候去我家拉就是!”
冬天确实不好割草,沈氏也没推辞,与沈勇说好了等明天卖完了豆腐就随便去他家拉干草。
这几天沈氏虽然也带着小五小六去街上卖豆腐,但是卖得也并不是很多,只比以前增加了一箱而已。现在有了牛车,沈氏打算每天做三箱豆腐去卖,同时把豆渣也都做成豆渣馒头去卖。
沈勇怕沈氏还没有学会驾牛车,当天晚上并没有回家,留下来一起帮忙。
吃过晚饭后,沈氏便开始做豆腐。
白天的时候,沈小五和沈小六已经在家磨好了豆子,将豆浆过滤好了,现在做豆腐倒是快,但蒸豆渣馒头却要等豆渣和面粉搅拌加酵母揉成团,发酵好了才能做。
沈氏虽然跟林萱学了做豆渣馒头,但想到要做那么多到街上去卖就紧张,怕拿不准火候做坏了。所以,这次的豆渣馒头是林萱做的。
不过她力气小,让她揉这么多面她可揉不动。其实仔细说来,是她站在一旁,指挥着傅瑾衡和沈小五兄弟几人做的。
豆渣面粉团揉好,装到大锅里闷着发酵后,大伙都洗漱了回房睡觉,等到寅时(也就是凌晨三点)沈氏便起了床,开始烧火蒸馒头。
傅瑾珩沈小五等人也都陆陆续续地起来了,馒头蒸好,用棉被包着搬上牛车。牛车很大,装了豆渣馒头和豆腐后还有还多空位,林萱将屏风也一起搬上了车。
因为是第一天做豆渣馒头的生意,除了几个孩子外,大家都坐着牛车去了县城。
到县城后,傅瑾珩道:“娘,你和表弟去东市卖豆腐吧!我和舅舅去卖豆渣馒头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