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杰率领亲兵和八旗兵厮杀,他力斩十多个清兵,最后寡不敌众,和妻儿被数百清兵逼到一个山坡上,他看了看战场,已没有还活着明军将士。
高杰仰天长叹,他拔出腰刀,想自杀成仁,夫人却拉住他,和他说道:“夫君,奴家不愿被侮辱,请夫君先杀奴家。”
夫人露出脖子,略带微笑凝望高杰,高杰杀人如麻,可此时杀过多少人的双手却在颤抖,怎么都不能一刀结束夫人性命。
在高杰犹豫间,清军万箭齐发,高杰用身体护在妻儿前,江北四镇之一高杰军镇自此全军覆没,高杰中箭而死。
妻子和儿子在他保护下活下来,外甥李本深率领残部投降,多铎念高杰忠勇,下令厚葬,又令李本深带着高杰夫人和儿子去山东定居。
清军占领河南全境,多尔衮在京城享受胜利喜悦,清军兵马南下攻城略地,,两路大军一路攻占河南,一路攻入南直隶,击败明军,也招降明军,兵力达到百万。
但多尔衮没有过分迷信武力,下一步是进攻大顺军,还是继续进攻弘光朝廷?
他召集济尔哈朗和大贝勒代善,商议下一步军事行动,济尔哈朗和代善都提出不同意见,济尔哈朗认为应该进攻大顺军,毕竟大顺军战斗力比明军只强不弱,又在陕西休养生息,在任由其休养生息,很快就会恢复之前实力。
但是代善却反驳济尔哈朗,大顺军在陕西贫瘠之地,攻打大顺军并不能为清军带来军饷和粮草,唯有继续往南进攻,夺取江南的膏腴之地,可以为军队提供军粮和粮饷。
两人吵得不可开交,这时候在大同府驻守的博洛突然让部将赶回到京城,和多尔衮汇报,陕西大顺军似乎有进攻大同府迹象,请求多尔衮给大同府增兵。
多尔衮在北直隶只有济尔哈朗部,还有京城五万守备部队,其他兵马都在河南和南直隶,此时调回来远水不解近渴。
为了守住大同府,他立马调济尔哈朗部支援大同府,京城部队入驻保定府,防止明军突袭京城。
代善认为多尔衮不应该守势,应该调动兵马拔掉山西崇祯朝廷,多尔衮没有同意这个观点,他告诉代善,此时拔掉崇祯朝廷,只会让明军武装力量团结在一起,整个关内都将会是反抗清军的义军。
更别提在崇祯朝廷西边,还有大顺军,此时攻破崇祯朝廷,不是给大顺军做嫁衣吗?
济尔哈朗立马又提出进攻大顺军策略,他认为有他率领三万部队,还有大同府守备部队,完全可以从大同府攻入陕西。
在延安府击败李过部队,再一次沿着阿济格南下道路,把大顺军赶走。
代善立马驳斥济尔哈朗:“你这是多线开战,我大清勇士就算是再勇猛,也不能这样无限征战。”
多尔衮觉得两人都有道理,但也都没有道理,大顺军要进攻大同府,那就让他进攻大同府,有博洛一万兵马驻守大同府,还有济尔哈朗援军,大顺军不可能打穿大同府。
他把重心还是放在江南,毕竟大清军队百万,这么庞大的军队,必须依靠江南地区才能够维持,令豪格继续进攻应天府,年底前灭掉弘光朝廷,又令多铎南下湖广,将大西军和大顺军压制在西部贫瘠地区。
清军战略没有变化,被清军猛攻的应天府终于开始崩溃,马世英在扬州城坚守一个多月,再一次被清军猛攻,江北防线在清军炮轰中土崩瓦解。
马世英在扬州兵马不到两万余人,清军在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藩王率领下发起总攻,马世英率领军民抵挡三天三夜,终于挡不住清军潮水一般进攻。
在清军猛攻下,扬州城内明军叛乱,马世英被迫放弃扬州城,只带着少数心腹和亲兵逃回到南京城。
扬州城被攻破,南京城城内军民风声鹤唳,朝廷大臣武将有投降清军之意,城内守军军心涣散,南京城几乎成为一座不设防城市。
弘光帝不敢在城内驻守,带着数千将士前往黄得功军营,黄得功在河南被清军击败后,撤回到南直隶,在辖区内聚拢各地兵马,麾下兵力得到恢复,全军有六万余人,在他率领下在芜湖组建防线。
黄得功以为南京城可以坚守数天,他可以率领部队从芜湖突袭清军后军,可当知道陛下放弃南京防守,来到他的军营后,黄得功几乎崩溃。
他虽然痛心弘光帝放弃南京城,却还是带着陛下坚守芜湖,弘光帝从南京城到芜湖后,南京城不攻自破,城内数十万军民降清。
豪格带着部队进入南京城,本应该是多铎率领大军进入南京城,因为聆敬阳到来,变成豪格进入南京。
但是南京城终归是被清军攻破,豪格占领南京城后,又得到兵马数十万,他让三藩王挑选精兵,把一些老弱病残遣散回家,又下令部队继续进攻弘光朝廷其他军队。
此时弘光朝廷在南直隶,就剩下黄得功一部兵马实力较强,其他的不是散兵游勇,就是一溃千里追都追不上的溃军。
清军调集重兵进攻芜湖,黄得功率领部队在芜湖浴血奋战,历史上黄得功率领部队抵抗清军,但由于部下投降,黄得功被叛徒偷袭负伤,壮烈牺牲。
但是这一次他的部队没有叛贼,而是跟着他一起抵抗到底,因为那些叛贼跟着他北伐,不是死在中原,就是在中原投降清军,跟着撤回到南直隶的,都是和清军有血海深仇的将士,不能存在临阵投降。
因为黄得功在芜湖提前布置防线,又占据防守位置,清军一时间没有攻下芜湖,反而损失不少军队,气得豪格亲自率领部队进攻黄得功。
黄得功沉着应战,在芜湖一战斩杀叛军数十名将领,还烧毁清军一百多艘战船,打得清军不敢进攻。
豪格把主力部队都用来进攻弘光朝廷部队,在浙东的鲁王部队,见弘光系军队被击败,再不支援下一个就要被清军消灭,鲁王令张煌言,张名振领兵驰援南直隶。
整个华东地区,还有一战之力的是福建地区的郑成功部队,此时郑成功在郑氏集团中并不是一把手,郑氏集团一把手是其父亲郑芝龙。
郑芝龙没有发兵救援南直隶,而是等待弘光朝廷灭亡后,拥护福建的唐王,
失去最强战力部队支援,张煌言和张名振并没有气馁,带着鲁王系主力部队从宁国府驰援黄得功,豪格在宁国府兵马不多,宁国府守军被鲁王兵马击溃,兵峰直抵应天府。
豪格大惊,被迫放弃进攻黄得功,率部回援应天府。
清军和鲁王系军队在应天府溧阳决战,鲁王系兵马不多,却同仇敌忾,清军兵马多实力强,却也有一个弊端,一路势如破竹,收编大量降兵降将,又因为步子迈得太大,没有来得及消化吸收降军。
打顺风战役时,尚能够一起发力,打得明军抱团鼠窜,逆风时,降兵降将再一次发挥本色,望风而逃,清军和鲁王军队战争中没有第一时间攻下明军,请军中又大量降兵自行溃散。
见清军溃散后,张煌言和张名振兵分两路。
张煌言率部在溧阳和清军决战,张名振率部突袭高淳,将在此地驻守的孔友德部击溃,和黄得功取得联系,黄得功得知鲁王兵马来援,令三千部下死守芜湖,他率领三万兵马和张名振会师。
两军会师后,合力向西支援张煌言,此时张煌言率领七万军队和清军决战,张煌言麾下部队不仅仅有明军,还有各地义军,面对实力强劲的清军,明军将士舍生忘死,和清军数次交锋,每一次交锋都损失不少兵马,但仍旧是坚持到底,没有溃散。
豪格动用八旗火器部队,用红夷大炮和鸟铳进攻明军,红夷大炮在野战中并不突出,一次次轰炸并没有给明军造成较大杀伤,倒是鸟铳兵打死不少明军。
清军准备再一次发动进攻,豪格突然接到孔友德部被明军击溃消息,他忙下令在南直隶其他各地清军,速速向应天府聚拢,又令尚可喜部狙击黄得功和张名振支援溧阳明军。
黄得功和张名振部已经是下山猛虎,不管是绿营兵,叛军,还是八旗兵,都不能阻止他们前进的步伐,黄得功和张名振一路横扫清军阻击部队,终于杀到溧阳,和张煌言会师。
张煌言部队被打得即将崩溃,要不是援军及时带来,张煌言已做好自刎准备,援军抵达后,豪格也非庸才,他亲自率领八旗兵和明军交战,却暗中下令明军其他各部猛攻芜湖,把黄得功大本营拔掉。
黄得功驰援张煌言时,就已放弃芜湖,陛下也一直在他的军中,他和张煌言,张名振商议,下一步应该去哪里?
张名振,张煌言是鲁王麾下将领,不好建议黄得功,倒是黄得功见两人不说话,就想带着部队撤回到徽州府,以丛山关天险抵挡清军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