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狼吞虎咽,吃完饭后,聆敬阳告诉二人,他即将出兵山东,驱逐扶桑和在北直隶的清军。
明军如此迅速出击,让李定国和郑成功有些应接不暇,李定国认为应该让郑氏家族军队和扶桑军队交战,然后再发起进攻,彻底消灭扶桑军队。
他好心和聆敬阳道:“聆都督,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军完全可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郑成功也以为聆敬阳有些冒进。
“李将军言之有理,我和家父决裂,可都督如此冒进,怕是便宜建奴。”
面对二人反对,聆敬阳似笑非笑,他没有告诉二人,扶桑军失去补给,更不会告诉二人,他昨晚开了天眼。
只是淡淡说道:“建奴在北直隶窝着,可不能让建奴再一次冲出来,这一次我们目标是建奴,一定要把数十万建奴闷死在北直隶。”
“扶桑人呢,他们在北直隶可是有数十万兵马啊?”
李定国突然觉得今天的聆敬阳不清轻重,当前大敌不再是建奴,而是扶桑人,这是比建奴还要恐怖,还要强大的敌人。
聆敬阳旁敲侧击告诉二人,扶桑人明明在北直隶、河南取得大胜,却突然停下进攻脚步,必定是扶桑军队内部出了乱子,别看扶桑认有数十万兵马。
这数十万兵马要吃要喝,在短时间内打不下更多地盘,仅仅依靠扶桑四岛送来的补给,是不能供给这数十万军队吃喝拉撒。
郑成功想了一会,开口道:“成功以为都督说得有些道理,可我们这么想,建奴也会想到,建奴巴不得我军北上,在河南,山东等地伏击我军,这样一来岂不是被建奴抢了先机吗?”
聆敬阳早就想到这些,他今日就去丛山关,请求朝廷出面,如果可以还邀请大顺军,大西军进攻清军,使得清军头尾不能相顾,至于扶桑军队,聆敬阳没有半丝畏惧,消灭清军后,就能够获得大量绿营兵。
再把扶桑军队引入中原大地,在中原大地消耗完扶桑武器弹药,不过这一招非常危险,要是没有挡住扶桑军三板斧,整个华夏大地都要沉没在扶桑军枪下。
李定国和郑成功还是没有同意,李定国甚至站起来,威胁聆敬阳如果北上进攻清军,他就率军回到大西军,郑成功没有想到他这么激烈,却也无声地支持他。
两人都是青年翘楚,比聆敬阳眼光看得远,聆敬阳第一次觉得自己受到冒犯,也第一次觉得自己判断力有些失误,他不由得坐下来,和二人说道:“二位,这一次不消灭建奴,以后就要死更多人来击败建奴。”
李定国愤愤然反驳他。
“你能保证消灭建奴后,就一定能抵挡扶桑军队入侵?”
郑成功轻轻说道:“扶桑军队有六十多万兵马,没有吃的,可以南下掠夺,还可以一路烧杀,一路收编军队,清军入关,也是一路横扫,要不是诸军誓死抵抗,华夏大地早就被清军吞了,这扶桑军比清军更强大,他们要是撒起野,哪怕是最先进的武器打完了,也能够将我们消灭得七七八八,那时扶桑人在中原站稳脚,想要赶走他们,无异于登天啊。”
这一番话就像是一榔头打在聆敬阳心窝,聆敬阳满脑子都是消耗扶桑军队武器,却没有想到扶桑军武器就算是消耗完毕,也能在华夏大地建立统治,想要推翻已经建立起来的统治,不仅仅是需要天时,还要地利和人和。
李定国也眯着眼睛,附和郑成功,那时扶桑军攻占大半个华夏领土,又消灭大量有生力量,拥有大半个华夏人口和土地,哪里还有天时、地利、人和。
聆敬阳突然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幼稚青年,很是不好意思看着郑成功,又看了看李定国,最后鼓起勇气站起来,和二人作揖。
“是我没有眼光,在这和二位说声对不住。”
他的谦虚让李定国和郑成功也连忙站起来,拱手作揖,和聆敬阳表示尊重。
“二位是我人生中的明灯,要不是二位今日苦苦相劝,恐怕我已率军突袭清军,为扶桑人做嫁衣。”
聆敬阳爽快的性格,郑成功,李定国很是欣赏,两人建议聆敬阳继续经营大后方,把江西和广东大部连成一片,在各地修建要塞。
郑成功在海上作战多年,非常欣赏红毛鬼子在台湾岛修建的堡垒,这种菱形堡垒非常适合防守,不管进攻一方有多么强大的火力,纵然有成倍的兵马,面对棱堡,总有一种使不上劲的感觉。
可修建要塞堡垒都要钱,南方有大量人口劳动力充足,这银子上哪里弄呢?
聆敬阳看着李定国和郑成功,李定国不擅长内政,郑成功刚刚投奔过来,也没有多少银子,部队还需要朝廷补给。
看来又一次让朱家藩王吐吐血,清军南下,很多藩王远遁他乡,这些藩王名下的土地,是时候没收给百姓耕种,用土地来换老百姓劳动力,还可以让老百姓有守土有责的观念。
三人又说了些强军的计划,李定国想建立一支骑兵,郑成功却想建立火铳部队,和清军火器部队对抗。
聆敬阳拥有整个江西,和广东,湖广部分土地和人口,兵源上没有问题,军饷也可以从藩王口袋里抢。
可是组建火器部队和骑兵部队,需要火器和战马,这些物资对于南方的弘光朝廷非常缺乏,聆敬阳看着二人,说道:“这战马,还有铁石,二位可晓得哪里有啊?”
李定国和郑成功两眼茫然,两人都是作战英勇,可这内政建设实在是勉为其难,不过这也不怪二人,两人都是二十多岁,哪有那么成熟,聆敬阳想了一会,和二人说道:“不说这些,还是说说怎么和建奴抵御扶桑人?”
聆敬阳从扶桑军队最近的动向,可以肯定扶桑人后勤不足,至少在枪支弹药上逐渐走下坡路,如果那个梦是真的,扶桑军队在消耗完先进武器后,在武器上面和清军,明军不会再有划时代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