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1090章 经济殖民(求月票)

作者:南山堂 字数:4702 更新:2022-03-21 15:08:54

“嘭!”

长孙府中,长孙冲忍不住将手中的茶杯摔在了地上。

“那孔颖达是吃错了药了吧?这金瓶梅跟他们孔家有什么关系,他整天纠集一帮人在那里声讨金瓶梅干什么?他要说白话不好,也不要天天对着金瓶梅来说事啊。”

在长孙家的打压下,有那么几天的时间,金瓶梅的热度急剧下降,销量也同样下滑了不少。

但是,没想到那个孔颖达那么积极,怼天怼地怼空气,跟金瓶梅搞上了。

他不仅自己亲自下场,还拉着国子监一帮教谕和学员在那里抨击金瓶梅。

结果金瓶梅的销量不仅没有下滑,反而上涨了。

这固然让孔颖达很不爽,但是最不爽的是长孙冲啊。

“表哥,要不要我们派人去东西两市各个书铺里头警告一下,让他们不要售卖金瓶梅了?”

高瑾也很是郁闷。

虽然长孙冲比他更加倒霉,但是他高家如今也算是声名狼藉了。

家中的女眷,这段时间都不敢出门,免得被人认出来之后指指点点。

他们什么时候受过这种委屈啊?

“警告有什么用?这些书铺,许多都是背后有人东家的,人家未必就肯给我们面子。再说了,哪怕是人家明面上不售卖了,你也管不住人家私底下售卖啊。归根结底,还是那个李宽太过缺德,搞出这么一本书来恶心人。”

长孙冲现在憋屈的很。

他很想自己也写出一本跟金瓶梅一样水准的,好好的抨击一下楚王府。

奈何没有这个本事啊。

“可是任由事情这样子发展下去,那么我们两家的名声可就真的烂大街了。现在金瓶梅主要还是在关中流行,没有蔓延到整个大唐,假以时日,那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高瑾心中很是着急。

“关中今年的雨水一直都很少,跟往年不大一样。听说这段时间,已经有些地方出现缺水的情况了。如今我们最好就是把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些地方,让大家别整天关注金瓶梅了。特别是那孔颖达,他们不是最关心农业的吗?

如今关中道缺水,影响庄稼的生长,他们应该想想办法。再不济,也让舅舅想办法安排一帮官员去到关中各州县巡查,看看怎么治理今年的旱情。”

长孙冲想不到什么好办法,只能在长孙无忌之前提出来的计谋的基础上,做一些变通。

要创造话题很简单,比如他可以直接安排游侠去未来之星幼儿园行刺,到时候搞出一堆伤亡出来,绝对能够吸引长安城百姓的注意力,但是长孙冲还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

那根本就是禽兽不如的人才会选择这个方案啊。

“外面闹得那么凶,颐和园里面却是一点动静也没有!这事也是够怪异的。”

高瑾原本还指望李世民直接下令将金瓶梅定义成,这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长孙家和高家的困扰。

但是,李世民却是一直都没有出手。

“李宽毕竟也是陛下的血肉,指望陛下在这件事情上面帮我们,是不大现实的。”

长孙冲倒是看得恨透,没有指望李世民站在自己这边。

“哎,说的也是,那就只能指望我们自己想办法转移大家的注意力了!这个时候,要是边疆有什么战事就好了。”

通过战争来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这是历朝历代都百试不厌的方法。

哪怕是到了后世,这个方法也还是非常管用。

可惜,高瑾不是李世民,没有办法通过发动战争来转移压力。

当长安城因为金瓶梅这本书搞得喧嚣异常的时候,李宽一行人却是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朔州城。

“王爷,今年棉花的种植面积相比去年再次增加了三成,整个朔州城外,已经全部都是棉田了。按照属下的估计,今年的棉布价格可能会有一跌,我有点担心棉布价格大跌,导致棉花价格也大跌,从而影响棉农种植棉花的积极性。”

褚遂良站在李宽身边,看着前方一望无际的棉田,脸上是喜忧参半。

一方面,李宽帮他谋划朔州刺史的位置,目的就是让褚遂良在这里大力推广棉花种植,让朔州彻底的成为大唐的内陆城市,而不再是边疆。

另外一方面,通过棉花的推广和普及,让百姓们都有衣服穿,让棉布成为大唐出口的拳头产品,这也算是另外一个目的。

任何一个国家,想要飞速的发展,一定要有外力来借助。

大唐可以通过售卖棉布、丝绸、玻璃、瓷器和钟表、茶叶等商品,从海外换回大量的金银和货物。

就比如南洋的香料,新罗的人参,草原上的羊毛。

利用产品附加值的差异,大唐能够轻而易举的让周边的部落、国家成为自己发展的力量源泉。

通过吸取这些国家身上的养分,来加快自己的发展。

“东海贸易如今已经初步打通了西洋的贸易渠道,今年棉布上市之后,将会大量的运往西洋去售卖;与此同时,倭国和南洋的百姓也已经接受了棉布,到时候这些地方的销量也不会差。

最关键是这棉布,不仅仅可以用来制作棉布,还可以制作成棉衣,大量的出售到辽东道,以及更加北面的靺鞨人和室韦人,从而扩大棉花的销量。

听说在室韦和靺鞨人的北边,还生活了一些其他的胡人,这些人各个是打的能手,我们利用棉衣跟他们置换皮子,应该是一个不错的生意。

除此之外,棉被的销量也还有非常大的空间。许多百姓家中,连一条像样的棉被都找不出来,如果能够让棉被成为家家户户都有的东西,那么别说是今年增加了三成的棉花种植面积,哪怕是翻一番,也没有问题。”

李宽一点也不担心棉花种植的过多了,会导致棉花和棉布价格下跌,从而影响棉农的种植积极性。

在大规模机械化耕种出现之前,这种可能几乎为零。

真要是出现这样的情况,他宁愿购买棉花回去烧掉,也不能让棉花价格的下滑来影响棉农的种植积极性。

这就是为什么后世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经济危机的时候,有些农场主宁愿把牛奶倒掉也不愿意送给有需要的人,怕的就是破坏了原来的商业链条啊。

“这几年,各地涌入到朔州的百姓和奴隶,数量着实不少。如今整个朔州已经有超过五十万人,特别是那些新修建的棉布作坊和棉花粗加工作坊,吸收了大量的奴仆和百姓。不过这也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朔州的粮食价格一直都比晋阳和洛阳等地高一截。

这种情况,今年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有点变严重了。我有点担心朔州的人口规模要是继续变大,那么粮食缺口会越来越多。

到时候,一旦出现什么灾荒,那就容易出大事呢。所以属下有个建议,是不是明年把土豆的种植向朔州这里倾斜一下呢?”

饶了一大圈,褚遂良把主意打到了土豆的身上。

虽然在朔州、凉州、镇北道等地,都有几亩的土豆地,观狮山书院农学院的学员们在专门打理。

但是今年主要的土豆种植,还是放在了长安城。

褚遂良对土豆的高产可是深信不疑的。

在他看来,这土豆简直就是为朔州如今的局面量身打造的啊。

只要简单的腾出一些土地来种植土豆,就能大大的缓解朔州的粮食问题。

这样,哪怕是以后出现粮食运输不及时或者灾荒,也不至于让朔州的局势立马乱掉。

“你放心,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如今在大力开垦辽东道的黑土地来种植水稻,今年秋收之后,就会有大量的富余粮食。而那个时候,幽州通往辽东城的水泥道路,也差不多修建好了。辽东道多余的粮食可以运到幽州进行售卖,河东道就不需要往幽州运输粮食,这剩下的粮食,就可以运输到朔州来。

再者,本王原本就计划在镇北道大量的种植土豆,到时候朔州这边也不需要往草原上运输粮食了,这也算是节流了。

当然,你说的在朔州种植土豆,这也是迟早的事情。不过我觉得朔州这里的土地环境,可能更加适合种植玉米。等到妖言惑众杨本满号从美洲带回来玉米种子,本王优先考虑在朔州这边推广。”

很显然,李宽并没有因为褚遂良是自己的嫡系,就打乱原本的计划。

土豆的种子,优先供应镇北道,这个方向是不会改变的。

这关系到李宽的草原战略的彻底达成。

“已经找到玉米了吗?”

“我也不知道,不过找到玉米这是迟早的事情!”

虽然很长时间没有“妖言惑众杨本满号”的消息了,但是李宽觉得他们既然都能顺利到达南美洲,继续前往北美洲的风险,应该是比较低的。

当然,哪怕是他们真的遇难来了,也会有源源不断的船只从希望港朝着北方出发,玉米和地瓜的发现,也不会太远了。

“王爷,那朔州这里,明年还要继续扩大棉花的种植面积吗?我看那些大的种植园主,对此也是有点犹豫。如今棉花的价格预期是下降的,但是购买奴仆的价格却是上涨的,要不是因为土地几乎不要钱,大家都挣不到太多钱财了。”

褚遂良自然也想把朔州建设成塞北的江南,这样他的政绩就非常煊赫了。

到时候李宽再稍微一运作,回到长安城之后,至少也可以担任六部中的某一个侍郎,假以时日,封侯拜相也不在话下。

“扩大,为什么不扩大呢?我在登州的时候,已经跟淳于家说过了,让他加大力度,从天竺那边运输奴仆过来,最多等到明年,就会有大量廉价的奴仆进入到朔州和镇北道。至于棉花价格下跌,这确实是一个必然。

但是你不用担心这个价格会下跌到亏本,无非就是以前种植一亩棉田的收益,顶得上十几亩水稻,将来可能种植一亩棉田,也就跟种了两三亩水稻田的收益差不多。

终归还是棉田的收益会更高的,市场会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楚王府下属的各个作坊和商队也会出面调控棉花价格。

与此同时,本王也会说服朝廷在朔州建设一个仓库,专门储备棉花和棉布,以防不时之需。”

棉花可是李宽用来控制各个国家服装市场的利器,怎么可能才发展了几年就开始停滞不前

衣食住行,对于海外的番邦属国来说,大唐最容易控制的就是“衣”了。

李宽无意把南北高句丽、新罗、百济、倭国之类的国家直接吞并,留着他们在大唐旁边,也许是一个更好的结果。

毕竟,幸福是对比出来的。

你吃不饱饭,我能吃饱,我就比你幸福。

当然,留下这些国家,并不表示李宽就任由他们跟着大唐的发展而发展。

李宽希望通过一种更加隐晦的方式来吸取这些国家的养分。

经济殖民,就是李宽为这些国家准备的药方。

像是倭国,整个海贸都掌控在大唐手中。

棉布进入倭国市场之后,在短短的一年内就将倭国原本的麻布市场摧毁的七七八八。

也就是一些乡间,还有一些农夫自给自足的纺织一些麻布。

至于粮食市场,如今也基本上掌控在东海渔业手中。

不管是在奈良城,还是在难波津,东海渔业都是当地最大的粮商。

他们有海船可以将倭国的稻谷运输到登州售卖,也可以从江南道采办稻谷运输到倭国。

反正就看怎么折腾有钱挣,就怎么来了。

至于住宿,除了如家客栈在倭国有几家分号之外,其他的住房倒是还掌控在倭国人自己手中。

毕竟,这年头没有什么房地产行业的说法,倭国的房子基本上都是自己随便搭建的。

李宽就算是想要掌控倭国的“住”,也非常的苦难。

而“行”,如今掌握了倭国所有海路的东海渔业,基本上算是掌握了倭国一半的出行市场了。

谁让倭国是一个岛国呢?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629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