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没人愿意在冬季千里跋涉去草原打仗,自然都想着安然呆在家中弄些货物去马市赚银子。然而军令就是军令,没人敢违背。
孙传庭是三边总督,此刻的大明刚刚驱逐建奴收复辽东大部,朝廷威严正隆之时,大同镇的将领们虽然有怨言,却也不敢不服从。
侯恂以巡抚的名义进行统筹,确定了各城守备们应带兵额,基本上每城三四百、每堡数十,共筹集了三万大军,在最西侧的威远卫集结。军械辎重,粮草筹集,这些都需要统筹,都是侯恂这个巡抚的事,孙传庭并不去理会。
二十天的时间,完成大军集结,完成粮草筹集,确实有很大难度。不过侯恂确有才干,在他的多方督促之下,还是按时完成了。而与此同时,宣府兵一万人也到达了大同。
孙传庭也没闲着,他以三边总督的身份给榆林卫发出军令,命令榆林出兵一万,出镇羌堡,经鄂尔多斯部被渡黄河,从西路攻向黑山。
鄂尔多斯部被林丹汗击败以后,大部分部民被掠到了和林归化城,黄河南岸只剩下少量牧民守卫成吉思汗的寝陵。考虑到大明和蒙古之间关系,孙传庭以朝廷的名义给鄂尔多斯留守部落写信,宣谕明军借道之事。同时孙传庭给榆林军下令,若是鄂尔多斯部落敢阻拦的话,便发兵进攻之。
以榆林卫的实力未必是鄂尔多斯留守蒙古人的对手,但榆林之南还有延绥军,张世泽已经回到了延安,仍然担任延绥总兵之职。现在的陕北,施行保甲制度,农闲时所有男丁都进行军事训练,近乎全民皆兵模式,紧急动员的话,征调五万大军毫无问题。
在榆林兵进入蒙古的同时,张世泽会带两万延绥禁卫军北上榆林,接管榆林卫的边防。
榆林兵先出,宣府兵紧随其后,十一月初六,侯恂率领大同兵也出了镇羌堡,沿着黄河东岸向北一路前行。
明军分三路进攻,动静很大,自然无法完全保密。大明和蒙古虽然有边墙分隔,但数千里边墙,有的是能够翻越的缺口,根本阻挡不了消息的往来。明军三路来袭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黑山。
黑山位于黄河北岸,距离黄河数十里,是一座并不算太高的山峦,每逢清朗之日,阳光照耀之下,主峰的石头上闪耀着青色光芒,故被称为黑山。事实上这座黑山山脉蕴含着各种珍稀矿物,另一个时空,三百多年后,这里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
而在此时,流民军们自然不知道山上矿场之珍贵,他们之所以在此驻扎,一是黑山地势高耸利于防守,二是黑山以南,直到黄河岸边,平坦肥沃,又有着黄河之水,最利于耕种。
三年前,在遭到官军三路围剿以后,王嘉胤和高迎祥等人带着数万流民军辗转进入到蒙古境内。刚进入蒙古境内,便遭到了蒙古骑兵来袭,当时的流民军穷困潦倒,处在生死边缘,却爆发出了最后的力量,竟然抵住了数百蒙古轻骑进攻,杀得蒙古骑兵落荒而逃。
这数百骑兵只是鄂尔多斯部的一个小部落,非常穷,战斗力也非常弱,连箭矢都是骨头制作的,自然不是数万流民军的对手。不过此战造成的影响却很大。鄂尔多斯部紧急动员,两万骑兵集结,要把入侵的明人驱赶走。
以当时流民军的情况,自然不是两万蒙古骑兵的对手。好在流民军统帅王嘉胤和高迎祥等人高瞻远瞩,主动派人和鄂尔多斯部接触,告诉他们自己的身份,告诉蒙古人此来不是和蒙古人为敌,而是被迫前来草原,想寻找一块安身之地。
弄清楚了流民军的身份以后,鄂尔多斯部也很狐疑,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支汉人流民军数量众多,一看就是不好惹的样子,若是大战起来的话,鄂尔多斯部也会损失惨重。而且当时林丹汗率领察哈尔部西来,有占据阴山以南草原的企图,鄂尔多斯部需要联合喀喇沁部共同对付西来的林丹汗,也没有精力对付流民军。
所以经过反复协商以后,鄂尔多斯部同意流民军待在黄河北岸的黑山地区屯耕,但以后流民军要每年给鄂尔多斯部进贡粮食蔬菜等等,等于是把流民军当成了附属部落。
为了在蒙古境内待下来,王嘉胤高迎祥等人答应了蒙古人,这才得以在黑山安身。
在黑山三年来,王嘉胤高迎祥带着流民们开垦田地,种植粮食各种作物,以粮食蔬菜向蒙古牧民换取牛羊皮毛,艰难的生存了下来,过的甚至比大明要好得多。
毕竟河套地区土地肥沃,又没有官府横征暴敛,在这里生活却是要比大明容易的多。
然而毕竟是在蒙古人地盘生活,鄂尔多斯部实力微弱对付不了流民军,不愿对流民军动手。而西来的察哈尔部却实力强大,控弦之士数万,卧榻之侧自然不容他人酣睡。
林丹汗先是派骑兵前来征讨,后又亲自率大军前来进攻。王嘉胤高迎祥率部退守黑山,靠着地势艰难抵抗着蒙古骑兵,死伤惨重之余,也给了蒙古人极大杀伤。
多次讨伐流民军未果,又有归化城的汉人白莲教首领徐鸿民从中说合,林丹汗勉强同意流民军留在黑山,但每年要给察哈尔部上贡一万石粮食。
为了生存,王嘉胤高迎祥等人咬牙答应了下来。实在是形势比人强,以流民军的实力,根本不是察哈尔部的对手。就这样,数万流民军在黑山地区艰难的生活了下来,日子过的渐有起色。
当然其间也有人忍受不了塞外苦寒,而各种消息不断从大明传来,说是皇帝在陕北老家处置了地主士绅,给贫苦百姓都分田分地,陕北人日子过的越来愈好。毕竟故土难离,好些人选择离开了黑山,越过大漠返回陕北老家,但更多的人还是留了下来,毕竟这里更加的自由。
在黑山这几年,王嘉胤高迎祥等首领也曾经想着积攒实力,寻找机会,重新打回大明,再次扯旗造反。特别是李鸿基来到了黑山,向众人讲述了大明的情形之后,王嘉胤高迎祥等人更加心动。却没想到还未等他们有所动作,却等来了官军进攻的消息。
“来人,把那闯将喊来!”王嘉胤沉声命令道。
很快,身材高大魁梧的李鸿基走进了王嘉胤大帐,却看到闯王高迎祥、八大王张献忠、白玉柱、紫金梁等头领尽在帐中。
黑山流民军,王嘉胤是大当家,其下是左梁右柱以及高迎祥张献忠等各路头领,当然闯将李鸿基现在也是其中头领之一,不过势力却相对弱小的多,手下只有百十人而已,归属闯王高迎祥指挥。
大半年前,李鸿基带人逃到了塞外,投被黑山流民军。高迎祥等“熟人”大惊,都知道李鸿基投靠了官府已经当上了游击将军。
当时李鸿基告诉王嘉胤高迎祥,他在辽西犯了大事,因为强抢民女霸占军田,被辽东经略卢象升下令捉到宁远城问罪。李鸿基不甘束手就擒,在李锦、袁宗第等心腹的帮助下,杀死了押解他的经略府亲卫,逃回了陕北老家,试图再次举事。然而陕北已经彻底被禁卫军占据,根本找不到机会,再加上官府追拿的紧,不得不逃到塞外。
对李鸿基的话,王嘉胤将信将疑,却又觉察不到什么破绽。毕竟以李鸿基这厮的秉性,做出强抢民女霸占田地的事情不是什么稀奇事。
“大当家不知,当时我本来已经当上了一堡守备,已经远离了宁远城,您说说,作为一城之主,我找几个老婆,弄些军田算得了什么?可那卢象升根本看不起我等这样的人,听闻之后,便下令把握抓到宁远问罪。若是被抓到宁远,丢官是小事,多半会被处死。当时我一想,反正没家没口,干嘛受这鸟气,反他娘的算了!”当时李鸿基道。
王嘉胤本也是官军出身,自然知道文官们一贯看不上武夫,特别是流贼出身的武将更被看不上,李鸿基的遭遇不是不可能。
理解了也就好说了,王嘉胤等人就没有往官府卧底那里想。毕竟谁会放着好好的将军城主不当,跑来这种苦寒之地当卧底,根本不可能嘛。
不过李鸿基毕竟对流民军没有功劳,带来的手下也就十多人,实力太过微弱,王嘉胤便让他归属高迎祥麾下,暂时没有独领一营的资格,高迎祥便任命他为小头领,又拨给了李鸿基百余人马,以李鸿基在流民军的地位,根本没有资格进大帐议事,考虑到他曾当过官军的将军,王嘉胤才特意让人把他喊来。
“见过大当家,见过各位头领。”李鸿基行了一圈礼。
“闯将,你当初说辽东未收复,官军正在辽东和建奴相持,根本不可能进攻黑山,可是现在从大同传来消息,朝廷派孙传庭为三边总督,发兵五万分三路来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王嘉胤问道。
当初到黑山时,李鸿基给王嘉胤等人详细分析过辽东的形势,按照李鸿基的说法,大明国内内忧外患,根本顾不上黑山的流民军。
李鸿基皱眉道:“大当家是说明军统率是孙传庭?”
王嘉胤点头道:“正是。”
“那就对了。”李鸿基叹道,“孙传庭是个好大喜功之辈,当初当辽东巡抚时,以区区数千骑兵便敢绕道袭击建奴后路粮道,竟然还被他打赢了。后来建奴绕道进攻京畿,孙传庭统领四万辽兵入关和建奴大战,受到皇帝信用,指挥十多万勤王军和建奴大战,却在永平府被建奴杀得大败,损兵折将,十多万勤王军死伤的只剩下数万人,若非卢象升奇袭建奴老巢,建奴急着撤退,孙传庭便要被建奴全歼。
因为此败,朝廷震怒,几乎要把孙传庭下狱,后来还是卢象升为他求情,考虑到孙传庭以往功劳,皇帝才下旨把孙传庭赶到南京闲置,没想到这次又被任命为三边总督。孙传庭向来好大喜功,新官上任三把火,必然想先拿咱们黑山开刀,好改在皇帝那里的印象。”
“听你的意思,孙传庭任三边总督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剿灭咱们?”王嘉胤狐疑道。
李鸿基摇摇头:“自然不是。大当家,各位头领,恕我直言,以咱们黑山的情况,还不值得朝廷专门委任一位三边总督。以我看来,朝廷多半是对草原产生忧虑,担心建奴会从草原方向进攻,才派孙传庭为三边总督,整顿边防。”
“应该就是了。”高迎祥笑道,“大当家,前段时间林丹汗不是还派人来黑山,催促咱们早日进贡粮食,当时据林丹汗使者说,建奴冬天很可能会进攻归化城,故要早做准备,那使者还说,若是建奴进攻,咱们黑山也无法独存,到时咱们要出兵帮着守卫归化城。如今看来,朝廷任孙传庭为三边总督,多半就是为了应付建奴。”
“应付建奴就应付建奴呗,干嘛要对付咱们黑山?”王嘉胤很是郁闷的道。
“管那孙传庭是怎么想的,咱们已经逃到了草原,官军还不肯罢休,以我看咱们就给他们一顿狠的,若是能击败官军,说不定能够趁机杀入大明,既可以躲避建奴兵威,又能趁机在大明境内劫掠一番,大明境内民不聊生,到时还不知道多少百姓会主动跟从,岂不是比在这里塞外苦寒之地强得多?”八大王张献忠站了出来,大声说道。
“对头,八大王说得对,与其给蒙古人当炮灰抵抗建奴,还不如攻入大明境内!”高迎祥也赞道。
“可咱们是官军对手吗?”王嘉胤麾下左丞相紫金梁怀疑道。
众人皆沉默下来,是啊,想法虽好,可能打得过官军吗?
“闯将兄弟,你怎么看?”王嘉胤看向了李鸿基。
ps:四千字第一更,今天应该还能再写一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