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事的被他那馋嘴的模样逗笑,见他的鲜蘑菇新鲜完整,干蘑菇也品相良好,问过价后痛快地称了两斤干的和两斤鲜的。
“得嘞,您稍等。”姜杨说着手脚麻利地上秤。
等上秤的功夫,管事见姜杨摊上还摆着些竹筐,随口问道:“这些竹筐也是你做的?”说着拿起一个竹筐翻看了一下,“瞧着编得挺密实的,竹子处理得也好。”
“您眼力真好!那是我大哥做的,怎么样?做得好吧?不是我吹牛,我大哥做竹编的手艺那可是数一数二的,我敢说,你用上个百八十年没问题!”
管事哈哈大笑,“你大哥才多少岁?就算是从一出生就会做竹筐,那也不过二三十年,你怎么知能用上百八十年?”
“嘿嘿,这叫自信!反正我大哥做的竹筐,到现在就没听说有坏的。”
管事只是笑笑没说什么。
姜杨也不在意他问了不买,这边干蘑菇称好了,将秤给他瞧一眼,“两斤多一点,算您两斤,再送您几朵小的……”
随后又称起鲜蘑菇。
管事的视线又落在摊上的双层圆簸箕上。
“你这小簸箕瞧着倒是有趣,这也是摆着卖的?”
姜杨眉毛一挑,“您想要?”
管事摇摇头。
姜杨也不失落,笑道:“这是我大侄女做着玩的,非让我拿来摆,您要是瞧着喜欢,甭管一文两文的,买个乐子也成。”
“你小子倒是会做生意,我才不上你的当。”管事的佯怒道,随后啧啧摇头,“不过这么看来你那大侄女没继承她爹的手艺啊。”
听到这话,姜杨不乐意地道:“我那大侄女机灵着呢,不过年纪小还没学成罢了。”
说话间,姜杨把东西用油纸打包好了递给他,“干的四十文,鲜的二十文。”
见姜杨上称打包的功夫就算好了账,管事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你读过书?”
“哪读过书啊,不过是跟家里的嫂子认得几个字,会算点简单的数。”
管事顿时了然,前些年北面打战,不少人逃难下来,有些娘子家里落难孤苦无依,为了讨生活嫁给乡野村夫也是常有的。
“得嘞,您慢走,吃好再来。”
管事听了好笑,“山菌是你家自己种的不成?还能次次都有?”
……
“香菇还能种?!”姜云震惊道。
在了解过基础植物知识后,新的课程需要伴随着种植实验进行。
所以姜云正在认真挑选她要进行种植实验的植物。
西柚老师点头,“自然是可以种的,只要技术成熟,理论上任何植物都可以人工栽培。”
“可苏先生说‘灵芝草药皆是上天的馈赠。’怎么能人工栽培呢?”
“灵芝也是属于真菌类,种植方式和香菇一样都需要菌种,只是灵芝发菌的条件比较苛刻,对环境要求很高。”
作为一名合格AI智能教师,掌握学生的基本信息和背景是必须的。
将资料与姜云所处的环境信息一对比,西柚老师便有了结论,“以你目前所处时空的技术水平,选择栽培灵芝恐怕会有不小的困难哦!”
话虽这么说,西柚老师还是调出了灵芝的栽培资料。
“……含水量……温度……湿度……”姜云一边看,西柚老师一边从旁解说,“……最后,西柚老师友情提示:首次种植实验建议选择难度较低的常规植物哦!否则,一旦实验失败你的课程就要重修了哦!”
听到这话,姜云叹了口气。
算了算了,虽然灵芝很值钱,可若真被她大量栽培出来了,他们家怕是不得安宁了,人工栽培香菇就显得安全得多了。
而相较于灵芝,香菇对环境的要求也不是那么严苛了。
在西柚老师的帮助下,姜云从数种栽培方式中选择了最适合她的一种——段木栽培。
“既然连灵芝都可以种,那是不是还有和香菇差不多种植条件的真菌类植物?”
“有的,只是很少有人在第一个种植实验就选真菌类,所以你还没翻到。”西柚老师说着手一划,“这些你都可以参考选择。不过,为了保证实验质量,建议第一次种植实验最多不要超过两种哦!”
姜云点点头,看着眼前的各种真菌类植物,仿佛看到满屏的铜钱……
……
【已为你选定栽培植物——香菇,确认后可兑换菌种。】
……
【已为你选定栽培植物——木耳,确认后可兑换菌种。】
……
【恭喜你获得香菇三级菌种一包,积分-10。】
……
【恭喜你获得木耳三级菌种一包,积分-10。】
……
“大姐,四叔回来了!”
听到姜岳水和姜岳山的喊声,在厨房一边烧火一边复习栽培技术的姜云顿时坐直了身子,双脚蠢蠢欲动。
刘素看了好笑道:“行了,去找你四叔吧,我来烧火。”
激动地站起来的姜云看了一眼刘素,又转身抓过一把干柴三两下折成小段,然后拍拍手,让开烧火的位置,矜持地对表情呆滞的周俏和刘素道:“辛苦娘和二婶了。”说完,便扭头冲出厨房。
刘素:……
听着她的声音飞速远去,周俏呆呆地看向刘素,“云娘的力气好像变大了?”
虽然她折的只是拇指粗的枝条,可大家一般为了轻松折断都会抓住两头,用膝盖顶一下。
怎么感觉到了姜云手里就跟折牙签似的。
刘素扯了扯嘴角,无力地解释道:“大概是最近吃的多了吧……正在长身体嘛。”
周俏:……
虽然很不可思议,但是周俏开始认真考虑是不是让两个儿子也多吃点了。
尤其是姜岳水,从小身子就弱。
这些日子姜岳山眼见着都壮实了不少,姜岳水却还是瘦瘦小小的样子。
这边周俏思绪纷飞,那边姜云满脸笑容地去迎接姜杨。
直到看到他挂在扁担上的简易支架,姜云的笑容顿时垮了下来。
……
“大嫂,云娘真的没事吗?这都躲屋里三天了……”
这三天,姜云除了每日去苏先生那一趟,回来就把自己关屋里,除了吃饭都没出来,就是吃饭也呆呆的,一句话也不说。
姜杨心里那叫一个悔啊,早知道他就自己花一文钱买她那个双层圆簸箕了,就算后面再拿去摆了卖不出去,姜云也不至于这么难受……
见他一脸自责,刘素安慰道:“她没事,她这几天背书背得不顺利,在下功夫呢。”
姜杨:……别以为他不知道,她每天在苏先生那都是第一个背完的。
见他不信,刘素也很无奈。
她能怎么办?
总不能说姜云每天都去找土地公学习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