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鲵从小生活在罗网之中,学的东西都是如何杀人,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更快更高效的杀人。
正因如此,惊鲵虽然识字,可她却从未学习过先贤典籍,也不通诗词歌赋,她给自己起名的方式也很简单粗暴,她的名字就是三个改变她的命运人组成的。
两人在函谷关停留了一天暂作休整,在外堂弟子的带领下,李冥也尝试在附近打听了一下当年老子祖师西出函谷关的事情,最后,得到的结果让他大失所望。
也是,自家的祖师莫名失踪,道家怎么可能完全不关心,即便是道家猜测老子祖师是飞升仙界了,可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
老子当年西出函谷,没了音讯之后,道家几乎将方圆百里翻了个遍,除了找到一卷道德经外,没有任何收获,没有结果后,道家只能带着找到的一卷道德经返回了太乙山。
在函谷关休整一夜,补充好物资后,两人再次启程上路。
一路上遇到城池或者村镇就找店家休整,没有就餐风露宿,即便是带着一个尚未满月的小孩,也丝毫没有影响两人的行程,两人都不是普通人,又有马车可以遮风避雨,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只是可怜了李冥带出来要送给伏念的卷耳剑和李薇茗的惊鲵剑。
这一路上两柄剑轮流充当切菜的菜刀,劈柴的斧子,修剪头发的剃刀,还要帮助两人生火,着实有损诗经三百剑和越王八剑的名头。
至于为什么不用北冥剑和诛仙剑?
以北冥剑表现出的灵性,你要真敢那它去做这些事情,北冥剑不当场翻脸才怪,最起码也要跟你耍上几天脾气。
诛仙剑就更别提了,戾气太重,剑刚拔出来方圆十里的动物就跑了个干净,这还吃个屁啊。
两人行进了三个月,这才终于要到达桑海城了。
这一路上,李冥也算是开了眼界了,光是半路拦道的开山客就不知道遇到了多少。
秦国兵强马壮,法律严苛,没有开山客的生存空间。
可离开秦国之后两人就遇到不少开山客,可惜,这些绿林中人选错了打劫对象,打劫谁不好,打劫两个先天极境的高手。
两人,一个是前罗网天字一等的杀手,一个是道家人宗的未来掌门,两个人都不是心慈手软之人,这些绿林中人可倒了大霉了,从秦国函谷关到齐国桑海,只要在两人路线上的劫匪几乎都遭了殃。
心思活泛的在两人屠杀了几波劫匪后,就早早跑路了,等两人的马车走后才敢回来,那些反应迟钝,以为自己不招惹就能万事大吉的,都被两人杀了个干净。
这些人死后空出的地盘,自然被李冥通知人宗外堂弟子接手了,留下一部分财宝当做日常开销后,剩下的金银珠宝都被送回到了太乙山。
李冥让白云子长老用获得的钱财,跟路上的诸侯国征召了一批鬼薪白粲、城旦春,再加上一些自愿前来为挣口饭吃的流民。
道家弟子带着这些人开始平整路面,就地取材,或凿山取石,或伐木架桥,简单铺设了一条西起秦国函谷关,东至齐国桑海城,联通秦、韩、魏、齐四国的商路。
路当然不是道家大发慈悲,白白修建的,每个要从这条路上路过的车辆马匹,都要按照道家的规定,缴纳一文到十文不等的过路费。
步行的普通百姓则不用缴纳任何费用,只有马匹,马车这些需要缴纳费用。
当然,这些费用也不是道家一家独占,还要分给道路所属国家收益的四成,剩余六成,一成半作为沿路外堂弟子的日常开销,两成作为每年维护道路的费用,还有半成用来雇佣百姓打扫路面,一圈下来,道家自己也就余下两成收益。
刚开始诸国还都没有在意这条路能提供多少收益,直到李冥快要到达桑海时,仅凭韩、魏两国内的路段,每月就能给韩、魏两国带来一万两左右的收益。
虽然,区区一万两白银对一个国家来说算不得什么,可这些钱都是凭空来的,他们没有付出任何代价。
而且一个月就有一万两的收入,要是一年,五年,十年,那这个收益就大的可怕了。
一年十二万两在任何一个国家里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古代军队士兵一月的俸禄也就一两到二两银子,有些甚至还没有这么多。
十万两,足可以支撑一个五千人的军队在外作战一个月左右,可以给一万人的军队支付一个月的俸禄。
其他国家不是没有试过模仿道家的做法,可他们都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功,有些国家异想天开,以为随便找条路收费就可以了,却没有考虑到这条路是否有人走,是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否能保障路上行商的安全,等等。
楚国就是其中的典型,楚国现任国君是熊悍,史称楚幽王。
熊悍是昌平君、楚衰王、楚王负刍,以后三代楚王的哥哥,从他的谥号就能看出,这个楚幽王并不是什么英明的君主,不然,也不会被后世灌上与著名昏君“周幽王”相同的谥号。
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
古代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用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谥号分为美谥、平谥、恶谥。
谥号在隋唐以前都是很有信服力的,唐朝之后才逐渐失去了说服力,人们转为用庙号称呼皇帝。
比如:“汉高祖”、“汉武帝”、“唐高祖”、“唐太祖”。
动祭乱常是为幽,这说明了这个楚幽王并不是一个合格君主。
楚幽王眼红韩、魏两国的收益,一拍脑袋就将通往楚国首都寿春的几条路定为了收费路,而且他们不仅仅收商人的钱,就连百姓走到路上都要被索要过路费,定价每人三十文。
这下可好,商人不敢来寿春贩卖货物,百姓不敢将粮食运往寿春贩卖,堂堂楚国都城竟然变成一座空城,城里什么都缺,生活必须的柴米油盐都缺。
没有百姓上山砍柴背到城里贩卖,这些人连生火做饭的柴火都没有,无奈楚幽王只能收回命令,寿春这才逐渐恢复了生机。
楚国的无脑操作,也给其他诸国敲响了警钟,在没有研究透道家的运营方法,没有人再敢轻易的仿照道家收过路费。
PS:楚国的都城太难查了,楚国曾经经过数次迁都,我只能查到楚幽王的父亲,楚考烈王二十二年迁都于寿春,也就是现在的AH省寿县,后面就没有记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