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闞之兽,张牙奋鬣。
志在触突,猛气不慴1。
……
自始至终,
兀颜山立在蒺梨剑树的树梢,他从未动摇过。
这是一株渐生高大且游离于集体之外的蒺梨剑树,自它被光照垂青,映射出实体,就被兀颜山以魂力锁定,成就他步步为营战法中的基准体。
因此,这株蒺梨剑树如个触突存在于光照垂青映射真实的信息源传递系统中,这让隐身在青铜色天幕背景上的犭,头痛不已。
倘若从拟人的角度,在幽暗森林的现实世界,令犭分心旁骛的事有很多。它不胜其烦,就演化二十七具化身来布置先手,触发机制,形成仪轨。
犭,由于它不愿被外来者观测到本体,形迹就保持神秘莫测,更因它的低阶兽,被幽煞异化成群,在人世间就背负着“擅布诡异杀局”的恶名。但它着实不懂什么叫做阴谋诡计,它只遵循某个程序行事,这就是它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驱使。
即便兀颜山占据的那株蒺梨剑树,犹如根纤细的鱼刺,卡在喉咙里,令它极不爽利,却不耽误它以化身驱使程序,继续朝着最终它所期望的结果递进着。
仪轨开启,机制生成。
光照垂青,武者被烙印序号……
程序依次递进,一切顺利。
再纤细的鱼刺,也抵不过不知不觉,被机制潜移默化,最终贡献出一堆源质。
在犭的杏核状深邃眼眸中,它看万物皆源质,那个以箭指它的家伙更是。
“源质贡献五点!”
犭的眼眸中,读写出一段机括音,配合它锥形的口吻,再度显露拟人化的不屑与嘲弄表情。
但是很快,它的表情就转换成惊讶。
这是万年以来,遗落的南境,首次以机制启动武者试炼。
犭根本没有预见到:这回参与试炼的武者,居然等级如此之高。
近三十名参与试炼的武者获得序号入围;其中两名武者,他们先后斩获序号实名;五名武者闯入“甲等上”;三名武者进入小千世界级数的武者“非凡”,且还有两名武者正在试图冲击单数序列……
这些都让犭异常的惊诧与烦恼,又有些无可奈何。
受制于宏观伟力的反噬,机选的系统,开始出现崩溃的迹象。
兀颜山从“突触”之位,以魂箭射出“必中”,犭的二十七具化身再被灭掉其一。
双管齐下,机选系统崩溃在加剧进行着。
与之同时,程序依托的主体,也就是犭一直隐身的青铜色天幕背景,却被人抓住了它真正的一处漏洞。
出手的人正是崔勉之与岑虎石哥。
先前,崔勉之施以“玄秘之术”屏蔽光照垂青,本身实为它事前精心准备充分的一种试探行径。而后,他又借助诸般情报收集与分析汇总,再得岑虎石哥相助,两人可谓联手在剑阵处,蒙混过关,入得武者试炼的第一重天。由于未被光照烙印,两人即刻窥见及触摸真实。
此依旧为道树初始之地,道树方才为机制依托的主体。
崔勉之,他身为宋国枢密院为即将到来的幽潮战,而特意培养的一位领军人物,他秉承守正出奇的战略战术运用,向以玄秘之术看大势。
此番参与试炼的武者,在他看来,无不是将来应对幽潮的各方主力,在此试炼的最后阶段,可谓容不得半点闪失。
当他窥见且触摸到真实,即便仍旧猜不透上古武者试炼以及犭的真实用意何在,慎重之下,他抓住漏洞,就将他早已备好的一记后手立即使出。
此后手为宋国枢密院旗下的霹雳堂与隐宗七十二地煞中的地轴部,针对幽潮而联手专为高阶武者打造的单兵秘火重器“神机炮”。
神机炮的任一单体虽仅二尺七寸,却重达一千三百二十四斤,通体为枢密院尽取库藏的混沌铁掺合打造,内设三道法阵同时驱动,最高可将一连七发三倍刹那级速的炮弹轰出,且每一发炮弹的威能,为枢密院与隐宗共同设定的标准:灭幽怪级。
法阵驱动,一发炮弹从炮膛中激射,将三百步外犭的一具化身打成虚影泯灭,连带着旁边被紧急召唤来的十来头异变兽,也被炸成碎片。
“咦?居然很有些法器的架势了!”
岑虎石哥收弓赞了一声。适才他一连施射三箭,方才灭掉一具犭的化身。
崔勉之叹道:“法器,哪有那么容易仿造出来。不过,适才你那倾注雷音的三箭施射,是拟修真态吗?不得不说,这头犭真得好强啊。”
岑虎石哥笑道:“就算它再强,也孤木难支。眼下,它可忙着呢!顾不上我们了。”
崔勉之抬头朝犭隐身的方向,仔细看了一眼。
“是暂时顾不上我们了。不过,它这回给我们下了香饵,对于我们这个阶段的武者,可谓是种难以抗拒的诱惑!”
岑虎石哥同样打量了数眼,小心翼翼地试探道:“组长,你的后手那么多,莫不如我俩想个办法,把那饵给一锅端了。”
崔勉之摇头道:“后手,又岂止是我备了后手。况且,摆在明面上的后手,那不叫后手的,比如你岑虎石哥的后手,谁能看得清!”
岑虎石哥皱起眉头:“组长您说得有道理的。这回的武者试炼,如论层级,那可真是万年一遇啊!可以由此预见将来,这人间如同乱世,明的暗的、黑的白的,什么人都要出来亮相了。当然,我认为以组长之智,定能应对妥善。只是我觉得,组长忧心凡俗事太多,这不合道门清虚,恐耽误了自家修炼进境不少。哦,我要说错了,你就当我是个蠢货没说过。”
难得崔勉之极为认真想了想,他方才答道:
“古语云:君子不遁俗而遗名,智士不背世而灭勋2。此世为人间大劫,已成定局。民生皆苦难,我等身为武者,何不慷慨行?”
言罢,崔勉之看向岑虎石哥,眼中透露出期待。
岑虎石哥则低头不语。
【注】1、2均引自曹植《七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