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不是正文。
最近参与评论的书友越来越多。
也有很多书友对于2001前后的事情有些误解和困惑。
和不再同一时期生活的书友们聊聊2001吧。
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代,也是一个野蛮生长的年代。
一.关于通讯
这个时候已经有手机了,黑白屏直板机为主,品牌只有诺机,摩罗机三星机等少数几种,诺机就是大家平时会提到可以砸核桃的那种,钢铁质量,永动续航。
只是这个年头能用得起手机的人很少,基本还是靠固定电话和信件联络。
而固定电话,这个年头也还没有取消初装费,初装费需要2000多,大多农村家庭还是装不起的。
所以在乡村里长大的孩子和自己的同学伙伴之间,很容易失联。
二.关于收入
普通城市的工资水平一般还在600-1000之间,建筑工人之类的普工日薪还不到20,技工会高一些。
至于农村,这时候还没有取消公粮,每年的“三提五统”缴完后,剩下的存粮就不多了,何况中间还要买种施肥人工等投入,收入极低。
外出打工主要是些针织厂鞋服电子之类的行当,累死累活工资一般不过千。
三.关于教育
这时还没有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的学费100多200,初中300-500,高中800-1300,这里说的是每学期。
辍学打工是一种普遍现象,小学流失小批,中学流失大批,坚持到高中的,以笔者所在的乡镇初中为例,初三时流失学生多了合成8个班,将近400学生,最终上高中的人数不超过50,当然,城区里的情况会好很多。
四.关于校园
这时的学生还算是处在纯真年代,学校里几乎看不到用手机的学生,写信和传纸条是主要的通讯手段,有去网吧或者家里有买电脑的会有QQ。
学生们的开放度远不像如今的校园,那时候的感情拘谨,小心翼翼。
而体罚,这时依然存在,家长们甚至还乐意自己的孩子被严加管教。
学生们的零用钱或者生活费,每月高于300的已是富裕家庭,笔者2001时住校,生活费几十每个月算是低一些,但不少学生其实一个月30都不到,那时学校食堂的菜是按“毛”计算的。当然,这说的是笔者所在的小城。
五.关于商业
虽然已改革开放多年,这时的商业气息在非大城市里还不浓重,比如最常见的便利店,生鲜超市在很多普通的县城还没出现,流行的是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类似于地摊。
奶茶店,蛋糕店面包房,这时候是一个奢侈品,让很多孩子流口水的地方。
所以这时在普通城市里承包食堂,开个小杂货店小饭店文具店,甚至开个废品回收站都算是杰出代表了。
品牌鞋服连锁,网吧,肯德基德克士这些,算是高端场所。
KTV在北上广等地开始萌芽,绝大多数的地方还是歌城,卡拉OK,迪吧。
税收也不算成熟规范,大多是对一个商户做个简单评估,定个固定税额缴纳,没有成熟的财务报表这些。
六.关于地产
这时福利分房刚取消几年,房价破千的地方还不多,像笔者所在的小城,这时县城普通的房子200-400,店面也在千元以下。
地价也是很便宜,买个宅基地可能几百块钱就够了。
只是从2001起,房价的涨幅开始迅速加快,尤其04年开始土地招拍挂制度后,地价疯涨,房价跟着一路飙升。
书友们困惑的点主要集中在这几块,笔者做个简单的解说,希望大家可以更顺利的走进这个故事。